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是个勤勉而多疑的君王。他在登基之初想要摒弃父兄弊政,按照传统儒家道德理念来治理国家。然而理想主义败于现实,同时也是内心性格使然,让他一步步陷入矛盾之中。崇祯时期,一些国家大政方针出现剧烈反复。举例来讲,宦官专权是万历、天启两朝为人诟病的恶政,崇祯帝继位后,大力清除以权宦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相似文献   

2.
明代宦官政治与景德镇的陶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涛 《南方文物》2006,(2):114-120,111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封建君主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的重要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封建皇权的进一步提高,中央对地方统治的日益强化.与此同时,出现了它的副产品,即宦官专权继汉唐以后达到了新的高峰. 如同其它一些封建王朝一样,明王朝在建立之初也曾鉴于历史的经验教训,力图改革政治弊端.朱元璋以其特有的雄才大略,君临天下,取消了沿袭一千余年的宰相制度和七百多年的三省制度,将相权并入皇权,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为了防止外戚、藩镇、权臣、宦官之祸,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的预防措施.结果,终明之世,在防止外戚、藩镇、朝臣的专权方面,基本上没有超出朱元璋的“祖训”和开国定制,没有女后临朝的事件,外戚的力量“最为孱弱”,也没有出现藩镇割据、权臣专政的局面.但在防止宦官专权的问题上,却违背了朱元璋的意愿,成为明代摆脱不掉的魔餍.在明王朝统治的二百七十七年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宦官的势力极度膨胀,全面介入了明王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项事务,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继汉唐之后的又一次宦官专权的高潮.  相似文献   

3.
陈晓龙 《丝绸之路》2014,(22):21-23
宦官专权是封建政治的一大毒瘤。在宦官专权最为严重的汉、唐、明三朝之中,唯有唐代的李辅国一人平步青云,官拜宰相之职。他的出现开启了唐代中后期宦官专权的混乱局面,最终导致了唐朝的灭亡。而正是肃宗加强皇权的需要、官员监察机制的崩溃以及李辅国个人品行的恶劣和贪欲的膨胀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李辅国的专权。  相似文献   

4.
唐代宦官专权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始于唐玄宗对宦官的重用,安史之乱促使宦官专权局面的正式形成。宦官通过控制禁军和出任监军干预军权,通过担任枢密使和其他大量使职干涉政权,最终形成宦官全面专权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汉语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万岁爷”就是专指皇帝,除此之外,似乎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就连人们熟知的明代历史上权倾朝野、臭名昭著的大宦官魏忠贤,虽然并不把木匠皇帝放在眼里,但也只敢以“九千岁”自居。  相似文献   

6.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皇朝后,从历代治理国家的经验教训中,认识到宦官专权、宦官乱政是亡国的一大因素,因此决定不让宦官干预政务。洪武二年(1369年)八月,朱元璋订立内侍官制。他在给吏部的上谕中说:“朕观周礼,阍寺不及百人,后世多至数千,卒为大患。今虽未能复古,亦当为防微之计。此辈所事,不过供洒扫、给使  相似文献   

7.
正宦官一向是皇权社会的烫手山芋。一方面,皇帝与宗室大量需要这种职业的人,宦官是仆人,可以替自己煮饭、烧菜、刷马桶、跑腿,没有他们,皇宫内那些养尊处优的大老爷们日子一天也过不舒坦;另一方面,人是一种感情动物,主人与仆人相处久了,假如仆人会看主人脸色行事,将该做的事做得令主人满意,主人又可能对他们生出非同一般的好感。正因为如此,历代皇帝都不喜欢宦官干政,但在许多朝代,宦官干政甚至乱政的现象却屡见  相似文献   

8.
张鸣 《文史天地》2014,(4):57-58
正清朝的康雍乾三朝,人称盛世。盛世的顶峰,就是乾隆朝。乾隆老儿活得最长,统治时间最长,干的事也真不少。当然,自我感觉也最好。自称是十全老人,其实就是封自家为十全皇帝。但是,这个世界,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当然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皇帝也不例外。十全过后,王朝其实已经进入衰世。当年来华的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虽然使命一个都没完成,但已经看出了这个庞大的王朝,不过是条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罢了。王朝的衰败,不仅仅是钱都让乾隆皇帝花得差不多了,而且王朝的统治机器,已经严重老化。  相似文献   

9.
吴敢 《收藏家》2005,(6):35-36
明朝最后一个戊辰年——崇祯元年(1628年),明王朝进入最后一位皇帝思宗朱由检的统治时期,他亟欲有所作为,以挽救岌岌可危的大明统治。而此时官居南京礼部尚书的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正闲居于家乡松江——座风景秀丽、人文荟萃的江南小城,以他擅长的书画消遣时日(两年前,为了躲避魏忠贤等人的竖宦专权以及酷烈的党祸之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我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极为严重的朝代之一,宦官作为一股独特的势力,他们除了承担传统的内廷杂务之外,还广泛地参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活动,进而对明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社会意识的文化不可避免的也要受到宦官政治的影响,宦官专权产生了截然不同的两种士风——谄媚依附之风和刚正不阿之气节,也对文学创作风格和方式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历代封建王朝之中,明王朝自第三位皇帝成祖朱棣开始,重用宦官是比较突出的。自明以来,因罪恶昭彰、祸国殃民而遗臭史册的宦官为数不少,如英宗朝的王振、曹吉祥,宪宗朝的汪直,武宗朝的刘瑾、谷大用,穆宗朝的冯保,神宗朝的陈奉、高淮、梁永,熹宗朝的魏忠贤、崔文升等等。  相似文献   

12.
孙琼歌 《文史天地》2010,(11):50-51
在两宋18帝中,宋太宗可谓位列前三的臭名皇帝。之所以上榜,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凶残,杀了千古词帝的李后主不说,还制造了疑似的谋杀皇兄案;其二专横,他一意孤行,兴冲冲地去收复幽云,却被辽军打得骑着驴子狼狈逃窜。贵为皇帝,做出这样的事儿,确实有失身份,所以后人嘴里没好的口碑,也是理所当然。不过,人坏也不可能坏到十成,总得有个三七分或四六开吧。那宋太宗的“三四”在哪儿?  相似文献   

13.
宦官专权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并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而不断膨胀,直至明朝中后期时达到顶峰。本文将以明代宦官的家庭组织关系为着眼点,对其家庭主要成员的构成进行探究,分析宦官背后的家庭力量和宦官专权之间的关系,进而试图展现宦官家庭这一特殊群体对明朝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陈良 《文史天地》2014,(7):69-72
正东汉桓、灵帝时,许多士大夫、太学生由于评议朝政,被专权的宦官集团划为"党人",遭到了残酷打击与迫害,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党锢之祸"。这个事件发生在桓、灵二帝时期,时间跨度约十年,前后共两起三波。要说祸事的起因,还得从当时政治局势说起。自汉和帝起,东汉的朝政主要由外戚、宦官把持,两股势力犬牙交错,轮番专权。汉桓帝初期,朝政由外戚梁冀掌握,延熹二年(159年)梁氏被宦官单超等诛灭,政权落入  相似文献   

15.
景德镇御窑厂的制瓷业是明代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明洪武时期到万历晚期始终发挥着手工业的重要作用。对于御窑厂窑务的督造,明代主要以"宦官监陶"为政策,成为反映明末宦官专权的典型代表。明万历时期的"宦官监陶"政策是从"矿税遣使"政策演变而来,以潘相为首的宦官专权御窑厂窑务,引发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6.
唐代宦官使职制度对唐代后期政局有着巨大的影响。唐代的宦官借助内诸司使体系中的关键性使职,即神策护军中尉和枢密使掌握了唐朝的军、政大权,并不断地对唐廷发起冲击。而宦官本身的权力则来自于皇权,实为皇权的一种变态。此外,高级宦官之间的权力沉浮与争斗也是唐代后期宦官专权现象中不可不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覆奏是指将已作出的决策再次向皇帝汇报,请求确认的文书环节。由唐至宋,中枢决策体制不断调整,愈发以皇帝为中心展开运作。皇帝逐渐掌握更大的主动权,决策流程相对简化,决策与施行趋於混同。原本并不重要的覆奏,蕴含的参与决策的比重增加。覆奏制度在宋初逐步发展完善。在保证事由皇帝亲出的前提下,覆奏尽力兼顾决策的审慎与行政的高效。覆奏给予臣僚对皇帝决定表达异议的机会,即在覆奏时执奏,但并没有硬性的制度依托。北宋中期,决策倾向高效原则,覆奏趋向精简;另一方面,又因防止宦官欺蔽而趋向细密。这都为北宋末期皇帝个人专权力提供了制度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正>宦官是唐代政治舞臺上非常活躍的群體,一般認爲唐代宦官擅政肇始於玄宗開元、天寶年間,盛於安史亂後。除了影響深遠的宦官監軍制度外,開元、天寶時期宦官開始頻繁充任各種使職,奉使於全國各地,甚至西北邊陲的吐魯番地區也留有宦官活動的記録,不少出土文書都提及奉使西域的宦官。~(1)作爲皇帝家奴的宦官,爲什麽會逾沙軼  相似文献   

19.
仆固怀恩叛乱给唐朝廷带来极大影响,为唐代吐蕃、藩镇内忧外患交织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叛乱原因主要是因宦官专权,造成君臣相隔,故宦官应对这场悲剧负主要责任;此外代宗临机失当也是原因之一。就深层而言,代宗本人对宦官专权局面的形成亦要负一定的责任,其以阴柔之道治国,姑息权宦,造成唐朝弊政层出。而要避免叛乱,内救危局,必须行德刑并施之政:铲除权宦,清直自守,恢复生产,信任忠直,远斥奸佞,申信义于天下。  相似文献   

20.
明光宗死后 ,东林党人对政局缺乏冷静的分析 ,忽视了后宫空虚的特殊性 ,没有利用唾手可得的有利条件去尽量巩固宫府一体的机制 ,而是简单地将李选侍推出政治舞台 ,直接造成了后宫无主的局面 ,客观上促使朱由校迅速地依靠客氏、魏忠贤一伙 ,不意为宦官专权扫清了障碍。“移宫”后 ,政局出现连锁反应 ,魏党反过来借“移宫”罗织罪名 ,又“因移宫而并成挺击、红丸之罪” ,东林党人被一网打尽。本文指出东林党人政治上的失误以及明代后宫制度的弊症 ,说明极度强化的皇权最终会削弱其本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