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北海道古称“虾夷地”,意思是“野蛮人”居住的地方,古时全为阿依努人。十三世纪(镰仓初期)后,日本东北、北陆地方才陆续有一些渔民、农民、商人及内战中被打败的武士因生活所迫渡海到达北海道,与阿依努人杂居。1590年成立松前藩,北海道始正式纳入日本的管辖之下。 北海道的开发是在日本成功地进行了明治维新,并推动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之后才走上正轨的。1869年7月,明治政府设开拓使(部级机构)负责北海道的开发,同年8月15日,废虾夷之称,改名北海道。把开发北海道提高到关系日本国家前途命运的战略高度,称北海道为“皇国  相似文献   

2.
正北海道多少人因为雪而对北海道念念不忘?冬日里簌簌飘落的粉雪、蔓延不尽的雪白是北海道的标识。岩井俊二的《情书》里,有北海道漫天的大雪,伤感的初恋;冯小刚的《非诚勿扰》里,有北海道的美食和温泉,以及美好的爱情;梁静茹《崇拜》的MV里,有北海道象征着幸福、完美、神圣的"水之教堂"……自带电影画面感的北海道是我一直以来的冬日情结,这个冬天,终于走进这片纯白色的世界:"北海道,你好吗?"这里的冬天,比我想象中更美。  相似文献   

3.
北海道位于日本北部。由于受周边文化的影响,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都很复杂。自前陶文化到阿依努时期,日本本州与亚洲大陆对北海道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北海道与本州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学者们一度认为它不属于日本文化。大陆文化的传入使北海道文化增添了许多北部文化因素,正是这种因素,使得它与日本本州文化得以明显区分开来。所谓“北部文化因素”,很久以来已成为学者们的研究课题,这也是我这篇文章要讨论的题目。在此,我将重点说明:形成“北部文化”的大陆文化的内涵,以及大陆文化传播到北海道的路线,叙述一下北海道古代文化的研究成果,进而证实大陆文化与北海道文化中的“北部因素”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近代日本在企图称霸世界的进程中,岛国危机心态及其由此引发的民族凝聚力,为其社会各阶层开展谍报活动提供了"源动力".明治维新后,日本在走向振兴之际,侵略的野心也日渐膨胀,为满足对华侵略之"大陆政策"的需要,日本内阁、外务省及军方的陆军参谋本部和海军军令部均设置了官方情报机构.而日本民间社会团体或商业组织配合官方所开展的谍...  相似文献   

5.
关于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的国有资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高校国有资产构成、国有资产流失及原因、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的对策等方面对如何加强和完善高校国有资产管理,防止高校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促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有效使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正明朝人沈德符在其著述中提道:"(日本)大抵来贡不过利中国贸易……故或逾期不至,中国亦不诘责之,正合来不拒去不招之义。"这透露两个信息:一是明代士大夫们也知道,日本对明朝的"朝贡",其本质是为了赚取贸易利润;二是明朝政府尤其是中期以后的政府"来不拒去不招",对于同日本官方的交流、朝贡堪合贸易并不太积极。这也是两国"貌合神离"的官方合作必定散伙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苏北平原社会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人口伤亡流失,土地荒芜,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了明初著名的“洪武赶散”事件——朱元璋徙苏州居民充实淮、扬两府,从而对苏北平原的开发和文化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 一、移民的经过及其成因 这次移民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和政治背景。至今在苏北地区仍有许多关于这次移民事件的传说。由此可见这次移民产生的历史影响是很深刻的。明初这样大规模的苏州向苏北地区的移民,《明史》与其它有关官方正史中只字未提,但我们仍可从史籍中找到间接的信息。史载“明初,尝徙苏、松、嘉、湖、杭民之无田者四千余户,往耕临濠,给牛、种、车、粮,以资遣之,三年不征其税,……复徏江南民十四万干凤阳,户部  相似文献   

8.
日本在历史上,对自己国内未开发地区,进行有计划的开发,是自明治以后,主要是对北海道的开发。日本的开发,分为对国内开发,即所谓内涵的开发;以及对国外的开发,即所谓外延的开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日本的帝国主义性质,大肆向外侵略,先后吞并朝鲜,吞并我国台湾和东北,发动匕七事件和太平洋战争,当时都曾打  相似文献   

9.
墨侬 《世界》2009,(12):134-141
Amy钟爱滑雪,借着年假造访了北海道,在那里充分体验冰雪带来的速度与激情。北海道精品酒店非常多,但决定旅程之初,Amy就把Club Med日本北海道佐幌度假村作为此行的唯一选择,因为曾经在Club Med珍拉丁湾度过的美妙时光,让她相信这次Club Med白雪之旅也会同样奇妙无比。  相似文献   

10.
高丽王朝(936~1392年)的四百余年间,与中国政权建立了以"事大"为宗旨的外交关系,而与东邻日本却一直没有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随着安孝大王十一年(1223年)五月倭寇入侵金州,高丽的倭寇之患开始。高丽王朝在积极防御和打击倭寇的同时,开始向日本国派遣使节,两国开始了官方接触。元征日本之后,丽日关系出现低谷,但是随着倭寇入侵的加剧,高丽主动发展同日本的官方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倭寇入侵促进了高丽王朝同日本的官方交往与联系。  相似文献   

11.
<正>日本北海道函馆的一家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组北海道原住民爱努人的服饰,丝绸质地,四趾蟒纹,马蹄形袖口,分明是中国清代样式的蟒袍。这些丝绸蟒袍在日本称"山丹服"、"满洲古衣"或"虾夷锦",是明清时期爱努人与中国东北地区贸易得来。我由此产生了兴趣,开始寻访那一条在人们熟知的西域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以外,如今几乎被隐没的东北亚丝绸之路。  相似文献   

12.
《世界》2009,(9):24-27
日本自由行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开通了。这个9月让我们打包行囊,赶往北海道,进行一场美食与温泉的迷人邂逅。当然,“非诚勿扰”之佘,一定不要忘记用银联卡刷出购物的乐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发生在万历末期南京和崇祯时期福建的两次有官方背景的天主教事件为研究对象,将两次事件中留下的官方文告与同一时期士人反对天主教的文章进行横比,再以之与前後朝代官方反对民间宗教组织的政策和行为进行纵比,分析出晚明政府对待外来宗教和外来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服从於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当政府认为其不危害社会时,可以容忍,反之则倾向於加以限制,其中并不包含明确的是否文化异端的考虑。因此,虽然晚明政府对一个团体之社会价值的认定有很大主观性和偏见,但也不能认为晚明中国政府习惯於排斥外来文化和宗教。  相似文献   

14.
《世界》2009,(9):44-44
日本被誉为极富自然之美的地方。繁华的东京,古老的京都,神秘而圣洁的北海道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日本的庭院和庙宇也有着浓郁的东方特色。随着7月日本个人旅游签证的开放,此时,想当然地会选择搭乘日本最大的航空公司JAL日本航空(以下简称日航)飞往日本各地去探寻美丽之源。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的官方史学,具有制度化、组织化并且纳入政权机制的特点,这是区别于西方史学的重要特征.这种文化传统影响古代日本,使之也出现官方史学.但中日两国的传统官方史学存在着明显区别,这表现于修史的组织机制、修史成果格局和史学理念三个方面.时至近代.中日两国官方史学先后转型,但表现不同.中日两国都未能彻底摆脱官方史学传统,也不能完全将之保持,特别是日本明治时期做出复兴官方修史的努力,终归失败,说明官方史学虽然影响力很大,却不是史学发展的普遍方式,难免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6.
陈云在"四人帮"倒台后及时提出了"天安门事件"的真相问题   发生在1976年春天的"天安门事件",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人民反对"四人帮"极"左"做法和政策的一次民众的觉醒.这次抗议运动虽然当时被镇压下去了,但它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为"天安门事件"平反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在党内"左"倾思想还严重存在的情况下, "天安门事件"的平反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陈云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济南事件与中美关系的转折罗志田1928年5月北伐军与入侵山东之日本干涉军在济南发生的军事冲突,学术界已有许多研究①。但对此次事件在中国现代史上的深远影响,则注意得还相当不够。事件之后,蒋介石明确提出将国耻置于三民主义及五权宪法之上(详后)。国民党军政...  相似文献   

18.
根据1989年11月签订的《中国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日本北海道开拓纪念馆学术交流意向书》的规定,1990年10月日本北海道开拓纪念馆曾组成以安藤恒敏副馆长为团长的五人代表团,来我省对黑龙江省博物馆、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省民族博物馆、北方文物杂志社等有关单位和部分遗址、遗迹进行访问和考察,历时10天。作为对《意向书》的履行和回访,经省文管会批准组成的省文管会赴日本北海道学术访问  相似文献   

19.
《世界》2011,(11):96-103
地广人稀的北海道,从来就与日本其他地方的气质有很大不同。看起来,北海道没有东京那么时尚潮流,也没有关西那样的内涵与文化底蕴,但这片肥沃黑土地之上却有着别处没有的淳朴,  相似文献   

20.
从国民经济的宏观角度来看,国有资产有利于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主导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保持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关键之一是看国有资产对社会资产的支配和调控能力。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控制好国有资产,使较少的国有资产能控制较多的社会资产,确保国有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是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