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邵小菊 《黑龙江史志》2013,(11):134-134
<正>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先世是宋国贵族,曾祖防叔因避祸逃到鲁国。父名纥,曾做过鲁国陬邑的地方长官。而鲁国是周公旦之子伯禽的封地,以礼乐之邦著称,春秋末期,西周王朝的礼乐仍保存很好。而孔子正好出身在这一时代,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少有大志。"三十而立",通古博今,成为集历代礼乐文章之大成者。其思想长期影响到中华民族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知道孔子和他开创的儒家学说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正1938年三、四月份发生的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使台儿庄这个弹丸小城成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一举名闻天下。然而在台儿庄这块英雄的土地上,历史上还发生过一场鲜为人知同样惨烈的大战,孔子之父叔梁纥曾参加了这场战争,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偪阳大战。叔梁纥曾是公元前11世纪周代诸侯国——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君主的后代。后来,流亡到鲁国的昌平陬邑(今山东曲阜邹城一带)。70岁时生孔子。他人品出众,  相似文献   

3.
<正>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先祖原系宋国贵族,后于该国政治斗争中失利,遂逃居鲁国陬邑(山东曲阜东南)。其父孔纥,曾任鲁国陬邑宰,于孔子3岁时亡故。后孔母颜征,又于其17岁病故。孔子早年双亲过世及家道破败,使其过早求生于卑贱下层,故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他20岁做委吏(管仓库),21岁做乘田(管看牛羊)小官。年轻时利用档案开办私人学校,还从事过丧事赞礼的儒业,且又致力于政治活动,约40多岁起,"退而修《诗》、  相似文献   

4.
人事站     
《文史天地》2008,(6):72-72
公仪休拒鱼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有个宰相叫公孙仪,他原是鲁国的博士。当时,七国称雄,天下纷纷,鲁国衰落。公孙仪竭力"奉法循理",企图维持鲁国的政治地位。在经济方面,他  相似文献   

5.
叔梁纥是中国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父亲。其中,“叔梁”是他的名,“纥”是字。我们知道孔子名丘,字仲尼,人们通常称之为孔丘。所以,按照今天的称名习惯,叔梁纥应被称为孔叔梁。  相似文献   

6.
吴起,小人也     
杜学峰 《文史月刊》2010,(11):43-43
<正>战国时代,很多人讲求"忠君不二",就像晋哀侯手下的忠臣栾共子说的,报生以死,报赐以力,事之如一。但这并不是普遍的价值观,还有的人,则持"良禽择木而栖"的态度。吴起就是后一种人。他是卫国人,最初在鲁国为官,他妻子是齐国人。齐国攻打鲁国时,鲁国人本想用吴起为将,但考虑到吴起的亲戚关系,吃不准  相似文献   

7.
《纥干承基墓志》的出土可补正史传之缺讹。《元和姓纂》对纥干承基家世的记载有误,纥干承基并非改姓纥干的汉人田弘之后,而系鲜卑之后。纥干承基在隋唐之际加入唐军,参加过抵抗突厥的泾阳之战,后陆续成为齐王李祐、太子李承乾豢养的刺客,贞观十七年,他因告发太子谋反得以加官进爵,永徽四年,因房遗爱谋反案又远贬番禺,并卒于官。  相似文献   

8.
孟母三迁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典故,在孟母的教育与敦促下孟子成长为儒家宗师,地位仅次于孔子,孟母也成为"四大贤母"之一。而早在春秋时期的鲁国也有一位教子有方的贤母——敬姜,她是鲁国官吏公父文伯之母,曾受到孔子的褒扬。本文主要探讨同为贤母,敬姜和孟母各有什么过人之处,为何敬姜的知名度远远低于孟母。  相似文献   

9.
公元前686年的冬天,齐襄公被手下将士杀死,他的弟弟公孙无知被立为齐王。没几个月,公孙无知又被手下大臣给杀掉了。流亡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和寄居在鲁国的公子纠得到消息后,都觉得自己继承王位的机会来了,急忙打点行装回国。管仲是公子纠的军师,他提醒公子纠说:"公子小白所在的莒国离齐  相似文献   

10.
孔子父母“野合”及《檀弓》真伪考辨张立华《史记·孔子世家》:“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母死,乃殡五...  相似文献   

11.
政策与人性     
正这是春秋时期的一则故事,属于孔门往事。子贡是孔子的学生,他出生在卫国,比孔子小三十一岁。子贡经商成功,所到之处与王侯分庭抗礼,是孔子弟子中最有钱的人。《孔子家语》里记载了一件子贡和孔子的故事:鲁国鉴于很多国人成为各诸侯国的奴婢(当时称作"臣妾"),所以制定了一条法律,凡是有人  相似文献   

12.
正孔子有一句话很有争议,被很多人曲解成"愚民"政策了,他说:"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我理解为:对于百姓,我会让他们走上正路,但是很难让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走上正路。如果要让百姓了解为什么走上正路,就要从头开始,慢慢地去教,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就是他说的"不可使"的原因。孔子当大司寇三个月就在鲁国实现了"路不拾遗,男女分途",这一切也都得益于宗法  相似文献   

13.
《文物》2020,(5)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包括周代和汉代鲁国都城遗址。学界以往认为周代鲁故城的中轴线是宫城(周公庙建筑群夯土基址)、南东门、舞雩台三点连线,但实际该连线存在明显拐折。本文在梳理《曲阜鲁国故城》考古报告的基础上,重新调查了位于鲁故城中央的自然高地的规模,认为该高地才是鲁故城完整的宫殿区,且与文献所记长七八里的"曲阜"吻合,选址于此有临近水源、趋避水患的目的。进而通过自然高地与四周城垣等距,城内道路网以自然高地为中心呈对称分布等因素,重新确定了鲁故城中轴线为自然高地与人工高台(舞雩台)的连线。  相似文献   

14.
正孔子周游列国历来被大家认为是一次孔子主动向列国宣传自己治国主张,实现政治理想的游说活动。也有人认为孔子是因为不满鲁国国君荒淫朝政,不思进取而愤然离开鲁国的。但仔细考究孔子离开鲁国之时鲁国政坛的各种状况,以及孔子在周游列国时的种种遭遇,不难发现,孔子的这次周游其实并不是一次普通的游学问政,而是一次被迫离开鲁国,逃避政敌打击与报复的政治流亡。  相似文献   

15.
鲁国的历史地位与鲁国史研究杨朝明鲁国是周王朝分封的一个邦国,然而,它却是一个非同寻常的邦国。鲁自周初始封,历西周、春秋、战国,到公元前249年为楚国所灭,历时七、八百年。在当时的政治、文化舞台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研究鲁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陪臣执国命",语出《论语·季氏》。孔子把治国状态(境界)分为四等: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自诸侯出、自大夫出和陪臣执国命。相比较而言,权力越集中,治国状态就越佳,是为"天下有道";权力越分散,治国状态就越差,是为"天下无道"。阳虎身为鲁国贵族季氏的陪臣(家臣),篡取鲁国国政长达三年之久,开创了春秋时期"陪臣执国命"的先河,成为一个标志性的历史人物。一阳虎,姬姓,阳氏,名虎或货,春秋时期鲁  相似文献   

17.
回鹘是我国北方与西北的古代民族。它于公元7世纪中叶兴起于漠北草原,其后活跃于今河西走廊、天山南北和楚河流域,对唐朝和中国历史均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回鹘在唐以前称袁纥、韦纥,唐代时始称回纥,后改称回鹘。回鹘原为铁勒之一部,其先世可追溯至汉魏时期的丁零,或春秋时期的狄。至漠北回鹘汗国’怀信可汗(公元795—805年在位)时,北庭周围成为回鹘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18.
墨子论历史     
墨子,名翟,鲁国人,活动年代大约在公元前468年至前376年。墨子是一位富有实践精神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和他这个学派的言论,汇集在《墨子》一书中。《墨子》不是一部历史书,书中所引史料不尽合史实;但从论证思想学说中却反映出墨子对  相似文献   

19.
古平 《文史月刊》2011,(12):36-36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 齐国是个大国,齐简公做国君的时候,拜陈恒为宰相。陈恒生怕国书和高无丕这两个大臣同他争夺权位,便怂恿齐简公派他们出去打仗,进攻鲁国。  相似文献   

20.
正明末小说家凌蒙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总结"看颜值"的历史现象说:"如何铁石,打成心性,却为花柔?君看项籍(项羽)并刘季(刘邦),一怒使人愁。只因撞着,虞姬戚氏,豪杰都休。"——刘邦看颜值,项羽看颜值,圣人孔夫子也看颜值!据《史记》记载:春秋时,鲁国有个名叫澹台灭明(字子羽)的。他容貌丑陋,想拜孔子为师,孔子一看见他,第一印象就不好了,心里嘀咕他资质应该不好。勉强拜师后,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