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直以来信访制度都被认为是共产党人的一个发明。其实不然。据一些学者考证,中国的信访机制自古有之。比如中国古代的“告御状”即指冤民越级直接上书中央机关甚或可以直接诉冤于皇帝的申冤方式。在那些悠远的年代,就有类似于信访制度的规定,比如魏晋南北朝时期所设“登闻鼓”,即冤者不服判决,可以不受诉讼审级的限制,击鼓鸣冤直接诉冤于皇帝,有专人受理并由皇帝指定官吏重新审理的“登闻鼓”直诉制度。此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朝。新中国成立后,信访现象仍然不绝,随之而来也出现了应对这种现象的信访制度。古也好,今也好,何以中国一直就有信访这种现象及相应的制度呢?  相似文献   

2.
30多年前,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全国当时有1700多万知青到农村插队锻炼。今天的老知青一定还记得,福建有个小学教师向毛主席写了一封后来促成调整知青政策的信,这封信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千百万知青的命运和生活轨迹,这位写信人就是当年向毛泽东“告御状”而红极一时的人物——李庆霖。  相似文献   

3.
黄禹康 《文史精华》2006,(12):29-32
30多年前,毛泽东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在中华大地顿时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高潮,全国当时有1700多万“知青“到农村插队锻炼.今天的老“知青“,一定还记得福建省有个小学教师慨然向伟大领袖毛主席写了一封后来促成调整“知青“政策的信,此信在一种程度上改变了千百万“知青“的命运和生活轨迹.这位写信人就是当年向毛泽东“告御状“的红极一时的人物--李庆霖.……  相似文献   

4.
某周刊报道说,因为女儿被强奸、久告未果,贵州六盘水市曾经分管维稳、政法工作的副市长田万昌,不得不去北京上访。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上访     
正如果从"三代"算起,中国古代政治堪称早熟,很早就设有各种"直诉"制度。也就是说,有案情重大、冤抑莫伸者,可越过一般受诉官司和申诉程序,直接向最高统治者陈诉。作为一种让底层民众伸冤诉苦的司法救济制度,直诉制度源于周朝,隋唐时代臻于完善,明清时代发展到巅峰,最后终结于清朝"京控"。清朝将上访分为上控、京控和叩阍。凡审级,直省以州县正印官为初审。不服,控府、控道、控司、控院,越诉者笞。上控是对地方衙门  相似文献   

6.
余准  秦红宇 《中华遗产》2009,(3):84-101
这是古代中国空前绝后的一场大战。东西两大强国倾国力于一役,会百万大军于山西长平。战争以赵国战败、数十万降卒被残酷坑杀而告结束,战胜一方秦国付出的代价是死伤过半……40年后,秦王赢政一统天下,是为始皇帝。  相似文献   

7.
来信     
《刘晓庆我的人生波澜壮阔》有的人永远需要别人关注,永远需要被别人聚焦,这样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一个人红一时容易,红一世相当的难,刘晓庆是个锤不烂的铁豌豆,算是个人物。——我是上官琳(新浪网友)《郑幼卿不妥协的监督员》一名国家公务员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尚需如此艰辛,由此可以想象一般上访人员维权之路何其痛苦……解决问题不得不靠"写信"和"上访",这难道也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显微牙医(新浪网友)  相似文献   

8.
卡斯达温,藏语意为“身着铠甲的舞蹈”。它是古代黑水人在出征之前,勇士们褥告胜利,亲人们为之祈求平安、祝福吉祥的一种民间祭祀性歌舞活动。同时,作为中国原始舞蹈的一种宝贵遗存,它更充分体现了古羌化与吐蕃化的完美交融。  相似文献   

9.
张保宁 《人文地理》1998,13(2):68-70
中国古代方位观念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的一个方面,反映着我国古代人民对自然的认识。本文以"东"南"西"北"中"五个主要方位为例,对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国印度见闻录》中有一段关于阿拉伯商人与中国皇帝的对话,其中提到了关于世界诸王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教、佛教等许多问题。这类记载在古代阿拉伯文献中还有许多,大都是以伊拉克王为中心,包括中国皇帝、突厥王、印度王和拜占庭王在内的"五王说",它反映了古代阿拉伯人的世界观念。在古代印度、中亚及中国也流传着类似的"四天子说"。这种观念最早出现在印度,它认为世界是由人主、马主、宝主和象主四位天子所统治,分别对应着中国、突厥、拂菻(拜占庭)和印度,而印度则是世界的中心,它反映了古代印度佛教的世界地理观。在中亚地区和中国也流行着类似的说法,大都是受其影响。从阿拉伯的"五王说"与印度的"四天子说"可以看出,古代两河流域诸王朝与古代印度在有关世界认知观念中的相互影响。实际上,它反映的是一种"世界观念"在古代亚欧大陆流动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丞相诸葛令”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夏,我们在清理馆藏古代字画时,发现一张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令"碑拓片。这是一件罕见的三国时代碑刻拓片。碑文为:"丞相诸葛令。按九里堤捍护都城,用防水患。今修筑竣。告尔居民,勿许侵占、损坏。有犯,治以严法。令即遵行。章武三年九月十五日。"碑高0.53、宽0.38米。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艺术,凝聚着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特征与气息,是我国古代人民对美的敬仰与期盼。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如何运用"传统装饰纹样"艺术形式,是值得中国现代一批年轻室内设计师们不断探索与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传统装饰纹样的诸多表现形式,浅要分析其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3.
以星宿代指地域或以星宿命名地名,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这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学上的一个具体体现.本文列举了东北地区的几处以天文星宿命名的古代地名,对其中所反映出的"天人合一"思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谶纬,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即:把自然界中发生的偶然事件而神秘化,并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将其视为预示社会安危的决定因素,以告人政事,或昭示国运的兴衰。亦是方士或巫师假借神明来说吉凶祸福的征兆。其中,表现在对钱币的运用上尤为突出,足见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原古代文明进程中的"万邦"时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民 《中原文物》2005,(1):21-24
在中国古代文明探源的研究中,有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古代统一国家出现之前,是否应有其"过渡"阶段,也就是说是否有一个国家的雏形阶段.本文根据对有关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的分析,认为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说的"万邦"即可用以概括这个"过渡"阶段.在古代的"万邦"时期,产生了国家文明形成的诸多要素,具备了由氏族制度解体并进入国家阶段的重要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阶段应该被视为国家的雏形.使用中国古代文献早已有的"万邦"一词,比使用"城邦"、"酋邦"等更加切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实际.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从不同时期的疆域分布状况和观念变化等方面对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梳理。认为"中国"一词并非单纯的地域或文化观念,也有丰富的政治含义,其中围绕"中国"形成的"中国"为"天下"中心且据之可以成为正统王朝的观念对古代中国疆域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正是众多民族尤其是汉和北疆民族建立的王朝或政权不断争夺"中国",在导致现实中疆域分布格局不断出现分裂和统一反复交替的同时,直至清代理想中的以"中国"为核心大一统的"天下"和现实中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终于实现了重合,古代中国的疆域也由此完成了凝聚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我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进省政协时,张恺帆是主席.人们都既尊敬又亲切地称他为恺老.恺老在我等小辈眼里是个传奇性的人物,其人生乐章中最有华彩的一章大概要算1959年他在无为县解散食堂的事了,结果被正在庐山上开会的毛泽东点了名.现在想来,这真是一个"御状".  相似文献   

18.
<正>一、问题的提出君主论或者说帝王论,是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将君主论单独提出,作为中国古代历史理论的重要问题加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对历史上的"皇帝现象"有进一步认识,二是可以丰富古代历史理论的内涵。较早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瞿林东。在1988年《史学情报》的一篇访谈录中,他在论及马基雅维利的著作《君主论》时指出:"中国封建社会这么长,历代君主这么多,明君、昏君都不少,可是我们史学界就没有写出一本《君主论》……这可能是  相似文献   

19.
<正>一九三六年,陈梦家在一篇论文中指出,巫师在商代政治权力的发展中发挥了特定作用[一]。这一观点后来被张光直进一步发展。张先生将古代中国的巫师活动放到整个泛太平洋的背景下考察,他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将"虎食人"类的青铜纹饰看成是巫师的精神飞升[二]。本文不拟讨论巫术在中国古代的作用和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影响,而是专门对一件出土于郑州的早商时期陶片进行讨论。商代和西周早期的玉器、青铜器中有一系列胳膊和腿部  相似文献   

20.
<正>如实直书是中国古代史学的基本精神,而彰显道义则是其一贯理念,"求真"与"求道"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史学的二重属性。以往论者对于中国古代史学的"求真"精神阐述较多,而对于"求道"理念则或语焉不详,或简单加以否定。本文试对中国古代史学"求道"理念的主要内涵和理论根源作出论述,并对其合理性作出评述。所谓"求道",即是追求历史编纂的道义原则。与"求真"之追求客观事实之真不同,"求道"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