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宅女杨子姗     
“唱《红日》我喝了点酒,鼓足勇气上去耍二。我知道那一幕很多人都哭了,我的朋友也哭了,她说看到我冲上台的样子很傻也很勇敢,那是我们再也不敢想的东西了,不是表演和唱歌,而是那种恿让青春了高潮”。 杨子珊和郑微一点都不像。在《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著小说中,对于女主角郑微的外貌,有过这样一句描写:“林静曾说郑微在不讲话的时候还足相当有迷惑性的,称得上静若处子。  相似文献   

2.
用李承鹏的话来说,《中国足球内幕》“是一本足坛打黑指南”,专写黑道小说的朋友孔二狗看了直咂嘴,“哥,你们这足坛怎么比我写的黑社会还黑啊!”  相似文献   

3.
什么是朋友     
我有一个习惯 ,在使用一个概念时 ,总想把它抠个清楚。这对科学思维来说当然是个好习惯。但是对于写散文 ,却很可能是缺点。动笔前先咬文嚼字哆嗦一番才切入正题 ,会使人厌烦。这是我近年来才感觉到的。然而我还是感到这么咬一咬、嚼一嚼挺有味道。这两个“感到”经常居上风。比如我编的《朋友和朋友的书》这本书(这本书出了初集 ,也已编好了二集 ,还在准备编三集)。在编初集时我就想把“什么是朋友”这个概念弄清楚 ,再写成文字 ,作为书的释文。但是怕读者生厌 ,没有那样做。抠概念第一件事便是查辞典。汉语中的朋友 ,英语中的frien…  相似文献   

4.
谢泳 《江淮文史》2013,(6):165-166
近几年来,每有朋友问我,现在有什么好读的文史杂志,我总是随口就说《炎黄春秋》、《同舟共进》,然后再加一个《江淮文史》。前两家知名度很高,而《江淮文史》知道的人还不多,但经我介绍,很多人也找来一读,读后连呼好杂志!好杂志!  相似文献   

5.
他本身就是个摇笔杆子的人,写总结、写新闻、写小说,还给别人写讲话稿,“一把刷子两边用”,我实在不知如何写他才好,考虑了许久,仍是迟迟没有动笔。可是在我即将编辑出版的《朋友》一书中,写了那么多的文化人,又怎能没有他呀?加之我们是货真价实的朋友,而且“友龄”也有20年了啊!  相似文献   

6.
我到拉萨的时候,藏民族名的“雪顿节”刚过。朋友告诉说,那时,罗布林卡一年一度的藏戏节拉开序幕,《成公主》、《诺桑王子》、〈卓娃桑姆》、《朗萨雯蚌》、《白玛雯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苏吉尼玛》等八大经典藏戏剧目在此一一排演,“千家万户,男女老少,僧俗信众都沉浸在‘艺术欢乐的海洋’中”。同时,朋友还介绍说,藏戏在藏语中称“拉姆”,就是“仙女”的意思。当下不由怀想那“拉姆”该是何等的“风采翩翩”,以至如此地惹人陶醉。  相似文献   

7.
心灵的肖像     
十几年前.差不多是在当时中国摄影界的舆论经常指责什么“边疆热”,“西藏热”的时期.我开始踏上了西去之路。之后几年.我有了《天莽》和《藏人》两本影集。许多朋友都劝我见好就收.不要一年年地再跑西藏了。年迈的父母更是语气强硬。这也难怪.有几回进了藏北.实在没地方去打电话.遇到了大雪灾.家里一个月都没有我的音信。  相似文献   

8.
杜任之先生是我一生中永远不敢忘记的师友之一.1935年,我大学毕业回到太原,在海子边中外语文学会偶遇翟新亚同志,经他介绍,认识了杜先生.他简单地介绍说:“这是李毓珍,崞县人,是在监狱里同时被关押的朋友.”杜先生很亲切地跟我交谈起来.知道我是学俄文的,还未找到工作,他就说:“那很好,懂俄文的人很少,给我们的刊物翻译点东西,多少还有点稿费.”随后,我就给学会的刊物《中外论坛》翻译了一篇《苏联货币》(以后每期有我译的一篇).  相似文献   

9.
八廓街街区纵横交错的街巷拐角处,总会有几个炸土豆条或土豆片的小摊,生意兴隆。不时还有背着背筐的藏族姑娘在大昭寺广场穿行在人群中,一边走、一边吃还一边吆喝着:“雪果!雪果!(土豆,藏语音译)”爱吃土豆的还是小姑娘多些。甜茶馆不仅是甜茶馆,大多还会放映录相,而放得最多的是《西游记》、《封神榜》和《济公》这些神怪片。小孩子总挤在甜茶馆外面,趴在窗户上往里瞧,我正想拍下他们,就听后面有人唱:“鞋儿破,帽儿破……”一回头,几个小孩子笑着看我。“我们藏族人没把孙悟空或济公活佛当成是虚构的,他们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东珠,我的一位藏族朋友这样说。  相似文献   

10.
韶华 《炎黄春秋》2013,(5):65-69
从1944年我发表第一篇小说至今,已经69年了。我是专业作家,对毛泽东的文艺思想,有时候我把它当神明供奉,有时它把我当成阶级敌人抽打。有时候我怀疑它,有时候我又责备自己……不管怎么样,它一直在我的心灵深处,一时也没有离开。(一)把《讲话》当作圭臬1944年,我在冀鲁豫边区打游击。我发表第一篇小说时,还不知道什么是小说。只是觉得我的生活经历很有趣,照实记录而已。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称“讲话”)发表一年后,还没有在敌后解放区出版,我看了一个朋友的手抄本。看了“讲话”之后我心中豁然开朗:原来写作还有这么多学问。讲得太对了,太好了。特别是作家要深入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创作源泉……数十年中,“讲话”一直是我创作的圭臬。土地改革时,我下乡当工作队员,抗美援朝中,我过了鸭绿江到前线体验生活。我还认为:到生活中去不能当“客人”,必须当“主人”,当“战士”。  相似文献   

11.
字斟句酌     
《山茶》2009,(4):14-15
贵刊三月号《大运河》一文中,作者提出的“大运河遗产小道”令我非常感兴趣。我的朋友中有很多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如果听到这个消息一定会欣喜若狂,跃跃欲试,而且我相信这条“小道”会让更多的人关注大运河的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三十、迟到的“快枪手”知道我60岁以后还能在集中写作时有每天6000字的速度,不少朋友都夸我是“快枪手”。其实在我心目中,曲艺界真正的快枪手是夏雨田,他能够一夜间写出1万多字的曲艺联唱《全线绿灯》,写出300行的快板书《算不  相似文献   

13.
木村庄十二先生在我撰写《东北解放区邮票史话》过程中,原哈尔滨市邮局老职员朱庆林、梁志民二位同志,曾向我介绍东北邮电管理总局发行的“大七一”邮票(即中国共产党二十六周年纪念邮票),是当年在《东北画报》工作的日本朋友设计的,梁志民还亲眼看见设计者在邮局后楼二楼的一间屋子里画设计图的情形。经再三了解,当年在《东北画报》社工作的日本朋友中,有三位是做美术工作的,即高松甚二郎、木村、福原先生,我便去信询问,不巧,高松先生回信说他没有设计过邮  相似文献   

14.
茶的风格     
王学泰 《世界》2007,(2):63-64
拙作《中国饮食文化史》把茶的风格定位为“清”,书出版后,总有些不安。用“清”字能概括中国人饮茶的追求吗?有的对茶有兴趣的朋友也向我这样问过。20年前,我在《文学遗产》工作时,编辑部中的几位同仁都爱喝茶,但喜好品类却大有差别。有位从甘肃平凉落实政策回所(《文学遗产》是社科院文学所办的学术期刊)的老先生爱喝云南沱茶,每杯都沏得特别浓,状如深色琥珀。“太酽了。”对此,我往往会做出这样的评价。老先生的反  相似文献   

15.
最近,在西祠胡同《心理导航》特约讨论版上,一位网友转发了《只有你能欣赏我》的帖子,跟帖不少。在此,就让我们来共同欣赏这一令人感动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车上太多人”不合语法──关于语感和语法的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题记:本文采用对话体,是受了P·H·马休斯教授的《生成语法和语言能力》和朱德熙先生的《语法答问》两书的影响。关于语言“容错”的能力的论述,是受了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的启发。如有对他们的观点和方法的误解与论述的错误,则是本文作者的责任。客:前几天跟一个朋友谈话时,我说了句“车上太多人”,他认为我这句话不合语法。他说应该说成“车上太太多”。我说:“我的话跟你讲的是一个意思,你也听明白了,为什么你的合语法,我的就不合语法呢?再说只要意思明白了,还去讲什么语法?你讲语法的目的不也是为了把意思说明白吗…  相似文献   

17.
在1938年出版的《西行漫记》中,斯诺写的自序有一段称赞许达的文字:“最后,我还得感谢我的朋友许达,当我在北平最不稳定的状况下,写这本书的时候,他曾经跟我一块儿忠诚地工作。他不仅是一个第一流的秘书和助手,而且他是一个勇敢的出色的革命青年,现在正为他的国家奋斗着……”许达是一个化名,他的真实名字是谁,多年来一直鲜为人知。经证实斯诺《西行漫记》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八四年《人民日报》屡次刊载关于李先念主席出国访问的报道,随行携带赠送给外国元首的礼物是《国宝》(图一),电视台也播放过同样的新闻内容。曾有一位朋友问我:“顾名思义这本书的内容当然是国家之宝,但书店里从未见过,不知究竟是怎样一本书,也不知道是谁编的,哪一家出版社出版的?”当时,我作了简单的回答。事后,我想到《国宝》在国外已成为畅销书,  相似文献   

19.
满濂 《炎黄春秋》2014,(9):66-68
我在朋友处,看到《炎黄春秋》2013年第5期《卢作孚最后的日子》,我反复看了几遍,勾起了我对一段历史的回忆,久久不能平息。特别是文中提到卢的遗嘱“被西南军政委员会公安部的人员带走,至今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20.
所谓秘诀     
中国的公款吃喝令人触目惊心。《嘹望》报道说,中国2004年的公款吃喝高达3700亿元。这是什么概念呢?2004年中国公布的军费也就2117亿元,同年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才100亿元。这还没说公车购置、出国考察、政绩工程呢。一个国内的朋友问我:中国公款消费这么严重,不知道美国有没有什么可以借鉴的治理经验?我说,美国基本上没有这个问题,又谈何“治理”?朋友又说:没有这个问题?难道美国官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