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全面展开。我那时只有二十多岁,在仁怀县茅台二合树当区长,在抗日救国的号召下自愿从军。从此走向军旅之途,后于一九四○年进步兵学校教官研究班,一九四四年进中央军校(黄埔)高等教育班,带职深造,取得正规军事学历。当我最初从军告离家庭的时候,由于我父母亲都以我胞兄罗次启追随孙中山为中国革命赴南洋多年未归,家里只有我一个儿子,不愿我去从军。但我为抗日救国,毅然辞去区长职务,赶到贵阳,与在贵州组织志愿兵的柳标明师长联系。柳任命我为贵州省抗日志愿兵第三编练区委员,当即同主任委员…  相似文献   

2.
(一)孙中山革命活动与越南华侨关系密切 越南与中国陆地相接,山水相连,这种地缘关系,使越南成为孙中山先生本世纪初进行革命活动之有力策应地,进可攻,退可守,尤其在滇桂越边数次武装发动中为然。孙中山发动组织越南华侨并偕同国内同志,在以河内、海防为中心的越北地区组织力量,进军边境。不利或暂时失败后则退入越境,图谋再起。或潜回国内,或把起义同志转送南洋。孙中山于1907年复函新加坡革命党人陈楚楠时,论及河内、海防说:“此二埠之富,万不及星洲,……彼等一闻义师之起,同争先恐后,从军者有人,出钱者有人。若南洋各埠有如此踊跃,则革命军之进步,不知若何矣!”越南华侨,也正因与祖国毗邻的地理特点,更便于投入到起义战斗中去,并卓有建树。  相似文献   

3.
潘宜之,原名潘祖义,1892年出生于南京,祖籍湖北广济。潘家本为书香门第,到了潘宜之父亲这一辈,家道衰败,生计窘困,潘宜之只读了几年私塾即设法谋生,去福建投奔亲友。几年后在福州从军,在督军张贞麾下任上士书。后考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与白崇禧、秦德纯、顾祝同、叶挺等是同学。1920年起,潘宜之在广州大元帅府任参事,从事军事工作。孙中山赴桂林、韶关等地策划征战方略,潘宜之都随行。1926年,他以广州大本营中校秘书的身份加入北伐。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是中国教育界献身抗战建国事业的壮举。目前,史学界对该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1944年国民政府发动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而对于贯穿整个抗战时期的从军活动,关注的还很不够。本文旨在对全国高等学府中学生数量最多、师资最强大、学科最齐全的西南联合大学的青年从军运动,做以尽量全面的梳理。同时,拟就不同阶段的从军意识、动员方式、服务特征等问题进行必要的考察。这既有助于体现这所大学战时从军活动的全貌,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国知识分子对抗战与建国关系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从1917年孙中山第一次南下护法,在广州建立革命政权算起,孙中山一共在广州三次建立革命政权。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影响最深远的是1923年2月,孙中山回粤重建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这个政权“是一个为适应战争与政治需要而产生的特殊形态的政权”。由于这个政权是与孙中山个人密切相连,因此在孙中山逝世后,它必然无法继续存在下去。  相似文献   

6.
我的表叔金少穆,重庆市忠县人,青年时期在日本与孙中山是同学,孙中山闹革命成立中国同盟会,他积极参予。民国3年(公元1914年)孙中山在  相似文献   

7.
<正>张磊,生于1933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本科、研究生毕业,1958年开始在广州工作。历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中国史学会副会长、广东孙中山研究会会长、广东省台湾研究会会长等职,兼任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等校教授、研究员,长期致力于中国近代史和社会思潮史,特别是孙中山与辛亥革命研究。先后撰有《孙中山思想研究》(1981年)、《孙中山论》(1986年)、《孙中山  相似文献   

8.
今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纪念日。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创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孙中山为中国民主革命事业建立的伟大功勋。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招商局档案全宗内孙中山关于抵押借款情形致招商局的5件函电,反映了南京临时政府建立后,因财政困难,费用孔亟的情形,在198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孙中山全集》第2卷(1912年)中均未收入。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香港之行——近代香港英文报刊中的孙中山史料研究莫世祥香港是孙中山相继接受近代中等和高等教育、萌发革新与革命思想的地方,是孙中山等革命先行者据以发动中国民主革命的最早策源地。自从1895年孙中山在香港建立兴中会总部,组织乙未广州起义,因失败而被迫...  相似文献   

10.
在辛亥革命“首义之区”的武汉三镇,有两尊孙中山铜像分别耸立在武昌和汉口的繁华街区,它们不仅寄托了武汉人民对孙中山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而且富有象征性地展示了孙中山和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历史联系。1911年10月IO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从形式上看与孙中山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起义爆发之日,孙中山远在美国。然而,这场革命正是在孙中山的旗帜下进行的,是他的思想和人格所培育和影。响的一代湖北革命志士所成就的。早在1897年,湖北留日学生吴禄贞、傅慈祥等即在日本会晤了孙中山,此时孙中山正在海外广泛联系革命同志,这可谓是孙中山接…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是为我们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奋斗终身的战士”。早在19世纪末,孙中山先生即成为世界注目的人物。孙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伟大旗手,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和孙中山先生密切  相似文献   

12.
上海莫利爱路29号寓所(今香山路7号,上海孙中山故居),是一栋两层楼的花园住宅,底层是餐厅和会客厅,二层是书房和卧室,室外有一个小花园,整栋房子典雅而朴素。1917年初,4位加拿大华侨看到孙中山为革命四处奔波,一直没有固定的住所,便集资买下这座寓所赠送给孙中山。1918年6月26日,孙中山和宋庆龄开始人住这里,从此,这里便成为了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上海的家,也是孙中山和宋庆龄婚后惟一的固定住所。  相似文献   

13.
本期导读     
本期导读P4纪念孙中山先生诞生130周年特稿四编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诞生130周年。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至当年4月初止,共91天。孙中山在南京期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动人故事。本刊在孙中山先...  相似文献   

14.
付辛酉 《民国档案》2013,(2):131-138
抗战后期以动员青年人为主的从军运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青年学生志愿从军"运动主要是配合国民政府的兵役制度改革和国民革命军的现代化改革。进入1944年后,由于经济压力和豫湘桂大溃败等原因,国民政府的危机局面日益严重,国内对国民党不满的政治力量日益活跃。美国要求蒋介石进行政治和军事改革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蒋介石试图通过扩大从军运动的规模,动员民间社会,以此推动国民党在军政事务和党务等方面的改革,同时彰显自己的领袖地位,减轻美国的外交压力。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塑像知多少朱旭先在孙中山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为表达南京各界人士对这位革命先驱的缅怀和崇敬之情,南京市人民政府在新街口广场重朔一尊高5.75米的孙中山先生全身青铜像。这是自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迄今72年来,人们为纪念他而设计制造的第27座...  相似文献   

16.
《广东省志·孙中山志》2004年11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志是广东省人民政府2001年7月立项,由广东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广东省中山市地方志办公室和广东省社科院孙中山研究所历时三年共同编修完成,全书104万字,各种图片400多幅,上起孙中山诞生的1866年(清同治五年),下迄2004年10月。该志具有体例新颖,资料权威、丰富,学术品味高,思想性、政策性强等特点,是研究、了解孙中山及其相关内容的一部重要的颇具特色的人物专著。特别是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中,《孙中山志》的出版发行起到不言而喻的现实政治作用。 敢为人先 伟人立志本书是中国…  相似文献   

17.
1911年至1913年间的法国外交与孙中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11年至1913年是辛亥革命从爆发到结束的时期,也是孙中山与法国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时期。本文试图联系法国对华的外交政策来考察这期间法国与孙中山的关系,这样做是想从另一侧面加深对孙中山与法国关系的研究。为了从各个方面展示法国与孙中山的关系,本文在内容上不能不涉及法国与清政府和辛亥革命的关系,也不能不涉及法国与其他列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电邀孙中山北上共商国是。孙中山为了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北上。长期的艰苦斗争使孙中山积劳成疾,1925年3月12日因患肝癌医治无效,不幸在北京病逝。孙中山逝世前后的情况是怎样的?他与病魔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又留下了怎样的遗嘱?作者将通过本文向读者一一讲述。  相似文献   

19.
正黄埔军校是孙中山为建立革命军队、培养军事骨干而建立的,是孙中山救国救民的希望所在。孙中山曾数次前往军校视察,并留下了珍贵影像。在这些影像当中,有一张照片究竟摄于何时一直存在争议。余齐昭认为此照是1924年11月3日孙中山视察黄埔军校时的合影;王耿雄则认为此照应是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开学典礼时的照片。两人各执己见,谁也无法说服对方。与之相对应的是,有一部分图录的编辑采用了余的看法,而另一部分图录的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他最早认识到没有办法依靠满洲人领导中国走向现代,实现现代化。孙中山的伟大,还在于他不仅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机缘巧合让他始终不渝坚持了十七年,奋斗了十七年,终于通过辛亥革命证明了他的先知先觉。那么,孙中山的革命思想究竟是怎样发生的,是不是像过去很多年说的,仅仅是因为他在李鸿章那儿碰壁,没有进入李鸿章的幕府,没有进入体制呢?显然不能这样功利性地理解。这是对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亵渎,是对历史事实的误读。本文从政治史角度解读为什么是孙中山而不是别人产生驱逐鞑虏、恢复中华革命思想的外部原因,以期寻找孙中山革命思想起源更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