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立秋     
每年8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节气,今年立秋为8月7日。养生有道立秋的气候由热转凉,昼夜温差增大,经过一个炎热夏天的消耗,身体也会有些虚弱,在起居上宜早卧早起,增加夜里的睡眠时间,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早起时,在床上放松四肢,闭目养神一会  相似文献   

2.
<正>"立秋"咬秋"立秋之日凉风至",应该是节气"立秋"带来的好讯息。前为"大暑",后为"处暑",作为夏秋之间的过渡,立秋依然"暑"相逼,随时窜出的"秋老虎"厉害着!因而,中医学认为,立秋之后相当一段时日,属较难调理的"长夏",体虚者要"焐秋",脾胃虚弱者可能还会"苦夏"。"立,始也。""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不管怎么说,立秋预示暑转向凉,生长趋向成熟与收获。元吴  相似文献   

3.
处暑     
《风景名胜》2014,(8):13-13
每年的8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50°时为立秋,2014年处暑为农历七月廿八,公历8月23日。处署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所以有俗语说“争秋夺暑”,是指立秋和处暑之间的时间,虽然秋季已经来临,但夏天的暑气仍然未减。处暑期间,气候逐渐干燥,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少摄取辛辣食物,多增加隐性食物,如苹果、梨、葡萄之类滋阴的水果。处暑节气宜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芹莱、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适当的煮些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过去民间对节气有许多讲究,多数又与吃和防病有关。立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人们当然忘不了吃。因此,立秋,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什么是"贴秋膘"?实际上是指炎热的夏季,人们什么都吃不下去,有厌食之感。而一旦立秋,虽然仍很热,但人们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  相似文献   

5.
草木与节气     
纪红 《贵阳文史》2013,(5):82-85
一叶知秋 相传梧桐是灵树,能知时知令。清《花镜》言:“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华。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宋代立秋日,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即高声奏日“秋来了”,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  相似文献   

6.
《收藏家》2021,(6)
正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农业生产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掌握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的规律后总结出来的。早在春秋时期,已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从孟春的大地复苏,到仲春的朝气蓬勃,再到季春的姹紫嫣红;三春经历了六个节气,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本文以北京艺术博物馆藏品为例,解读春天里节气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秋季由热转凉,虽说添了几分舒适度,但气温不稳定,时高时低,病毒、细菌依然活跃,花草等过敏性物质增多,给孩子带来了新的威胁。有三种疾病,尤其应当引起父母的警惕。一防秋泻从医学角度看,夏天的肠炎大多源于饮食不洁而导致细菌入侵胃肠道,引起胃肠黏膜发炎,发生充血、  相似文献   

8.
音乐电影书     
《世界》2013,(6):216-216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耳熟能详的节气歌配上本书中描绘的台湾人在24个节气中享用的美食,不得不感叹最好的味觉原来是人睛味,而平凡的食物往往才是不平凡的源泉。  相似文献   

9.
在广东大埔县湖寮镇的梅潭河畔,有一座名叫广福宫的“保生大帝”神庙,它与福建、台湾及海外星、马、泰等地所建的“慈济宫”一脉相承,受到当地群众高度崇敬,数百年来香火不断。“广福宫前来筑褆,八方士女拜跄跻。”“岁人深秋季转凉,家家儿女制新装;酬神恰过农忙后,月满长空剧几场。”  相似文献   

10.
小满动三车     
农历四月中旬,公历5月21日或22日的小满节是立春后的第8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中,小满,物至于此小得盈满。”  相似文献   

11.
小暑     
JNTO 《风景名胜》2014,(7):12-12
每年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2014年小署为农历六月十一,公历七月七日。小暑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1个节气,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8月7日是个标志性的日子,东去的长江水在人们长久的期盼中,退出了27.30米的警戒水位;24节气中的"立秋"如期而至。夏天成为回忆,酷热仍然持续。防汛抗洪这件大事,终于可以让人们松口气了,虽然没有接到调低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的正式通知。从2016年12月开始,我联系江岸区  相似文献   

13.
正四季是一年中春、夏、秋、冬四时的总称,在我国,四季的划分有不同的标准。民间标准:我国古代以立春为春季开始,立夏为夏季开始,立秋为秋季开始,立冬为冬季开始。以夏历(农历)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七月、八月、九月为秋季,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为冬季,并把各季的三  相似文献   

14.
马玉凤 《丝绸之路》2012,(11):65-68
芒种节气由来 今年6月6日为芒种。芒种,是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意思。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每年的6月5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75°时为芒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  相似文献   

15.
<正>"天人合一",节气为农历特色,也是乡土中国、农耕社会的文化命脉。时代在变迁,记忆在磨灭,而一年二十四个节气所携带的乡韵,始终流转并萦绕。农历重农事,重节气。而节气与气候、物候,与节日、习俗紧密关联,它是传统生活的文化指南,具有中国人特有的"气节"。2016年底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二十四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  相似文献   

16.
北京永乐     
《收藏家》2007,(6):93-93
由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办、以“佳士得”注册商标进行的春季拍卖会今年5月15日在北京喜来登长城饭店圆满举行,以逾3,290万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收槌。这是永乐在连续成功举办两次秋季拍卖会后的首场春季拍卖。  相似文献   

17.
寻游暖日     
李元元 《世界》2013,(11):34-35
当天气转凉时逃到温暖的国度已是当下最炙手可热的“驱寒”方式。在体验极致温差奇妙转换的同时,当然也要回归暖日轻装上阵。  相似文献   

18.
王玉民 《中华遗产》2010,(12):52-80
二十四节气是什么?只是24个诗意的名字?或是24个标示时间的点?如果你是这样理解节气,那自然太浅。节气的背后,是我们的祖先对季节的感知,是古代科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是与生活交织而成的文化——它是季节的另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19.
立秋的前几天,天气转凉了,但是我家店里的夏装还剩许多许多件,妈妈为此心烦意乱。后来,爸爸便想带我赶菜场,把店里剩下的衣服便宜卖出去。我一听可急了,要知道爸爸赶的菜场就在我学校的前面,那一带有好多我们班同学的家。我急忙说:“那可不行,我不去,万一被我们班同学看到了,那多丢人啊!我不去……”妈妈生气地对我说:“小小的年纪,虚荣心倒蛮强的,人家大学生还出来打工呢。”“可是……”“没什么可是不可是,一定要去。像你这样大手大脚地花  相似文献   

20.
拍后综述     
《收藏家》2009,(1):89-92
12月7日,北京翰海2008秋季拍卖会于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圆满收槌。面对当下市场,翰海秋拍精简拍品,估价回调,以贴近主流收藏为前提,推出中国古代、近现代、当代书画,油画雕塑,玉器,金铜佛像,古董珍玩等专场。共成交2.38亿元,成交率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