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晓霰 《民俗研究》2007,(2):121-128
黄巢村位于济南市与泰安市交界处、长城岭北麓,是济南市历城区柳埠镇最偏僻的小山村,距区政府驻地洪家楼55公里、镇政府15公里,海拔在450到837米之间。村中的耕地很少,土地贫瘠,村民们以果木林业为主要收入。在村里访谈时,村民们总是说:"俺们没文化,不懂啥艺术。"但是,在他们的生活中,我们却发现了很多具有浓厚地方民俗色彩的艺术元素,村民用朴实的生活智慧使他们的生活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兴起的村落民俗志书写热潮,体现出我国乡村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增强,但在民众自发行动与政府合理施政之间,迫切需要搭建公共话语平台。当代学者应继承古代知识精英"为民请命""以礼化俗"等所表征的神圣传统,通过与民众的视域融合,促进对村落民俗传统的准确认知与表达,赋予村落民俗志书写以多层级的文化意义,助推当代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对国家和地方社会发展的葆育作用。这种实验式村落民俗志书写,还应注意在深描之中提炼理论话语,发掘中国文化的民间表达形式与传承机制,以小见大地阐述中国社会的人文传统、基本国情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3.
穆昭阳 《民俗研究》2012,(6):107-111
传统上,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村落”这一中国民众生活的基本单元。作为固定人群长期聚居、繁衍的空间,同时也是共同生产、生活的空间,村落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村落文化,是一种建立在广泛的民众基础之上的传承性文化,是最具有民间气息和民众情感的民俗文化。生活在村落里的个体集聚起来,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民众群体,并使得村落民俗文化随着代际更替而绵延传承下来。  相似文献   

4.
吴地适桑宜蚕,盛产绸缎面料和各色丝线,成为刺绣工艺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民风民俗方面的广大社会需求则是刺绣业发展的动因,其实刺绣是民风民俗的直接反映和形像化。  相似文献   

5.
董文强 《沧桑》2013,(1):63-65
明清招远杨氏依靠科举入仕,实现较大发展,成为胶东望族,在基层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明清胶东社会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6.
村子、村庄、村落都是一码事,即农民聚居的地方。村庄也泛指人口聚居的地方,如工人新村、朝阳新村等。在河湟地区村落民俗的内容,大体上有村落结构、村落名俗传承、村落公共设施、村落的管理和村规民约、村落信仰等五大方面,真够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7.
任何经济活动都要受到一定制度的制约。制度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的历史和化基础上的,一个社会特定的化是理解制度的钥匙。西方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诺斯认为,制度包括正式的规则(法律法令、共同法、规章  相似文献   

8.
民俗信仰与社会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俗信仰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但是在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期里,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论是宗教研究还是民俗研究,都把它作为封建迷信的“四旧“给“破“掉了,相关学术研究也备受冲击.改革开放以后,民俗学的研究得以重振,民俗信仰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学界的重视.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无论从探讨中国传统的民俗信仰的作用模式出发,还是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出发,对民俗信仰的发展走向及其社会功能加以深入研究,进而提出相关的应对方略,无疑有着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探究民俗信仰的性质、特征及社会作用入手,对当前民俗信仰与社会控制的关系略陈管见,以求方家斧正.……  相似文献   

9.
内江的蔗糖业源远流长。近代以来,内江的蔗糖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蔗糖业一度成为内江的一大经济支柱。食糖、冰糖、蜜饯成为对外交换的重要产品。内江渐以“甜城”驰名,饮誉中外。“甜城”一词已载入《辞海》。内江的自然、社会、历史条件尽管与川中南各地无较大差异,民间习俗与川中南大同小异,但随着近代以来内江蔗糖业的发展及与之相关的行业的产生,内江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些较独特的民间习俗。  相似文献   

10.
史世任 《南方文物》2007,(4):172-174
汉民俗图像艺术是中华传统艺术领域的一个重要部分,现代化社会的城市化扩展,使得"民间乡土文化圈"日益收缩,世代沿袭的民族文化艺术将有被退化的危险,研究和保护这一艺术是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出现的社会现象。在初民社会,原始人类的联合是为了在强大的自然面前赢得生存的机会,这时的共同体是杂乱而不稳定的,没有所谓的亲属和家庭。经过漫长岁月自然规律的选择和人类自身的观察思考,逐渐出现了婚姻的萌芽,进而形成血缘家庭。这样,古代社会成为“一个许多家庭的集合体”,而不再是“一个个人的集合”。家族,作为古代社会的细胞出现并成为社会关系中的主要角色。一、家族法的起源和演变梅因认为:“在人类初生时代,不可能想象会有任何种类的立法机关,甚至一个明确的立法者。法律还没有达到习惯的程度,它只是…  相似文献   

12.
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于民间的具有世代相习的传统文化现象。它是一种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是一种社会的规范体系。民俗是民族心理的外部表现,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成为代代相承的民众惯习。它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为人们所接受,具有软控制的性质。在民俗传承过程中同一种活动以同一个方式习惯性地多次重复出现,并连续  相似文献   

13.
2002年3月1日,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和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学系联合邀请在济南参加学术活动的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和北京大学王铭铭教授为研究生做学术演讲,演讲的中心议题是“村落研究”。现将演讲内容根据录音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汉唐村落形态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落是与城邑相应的社会单位概念,源于龙山时代聚落分化中的普通聚落,自兹至汉,是一个连续发展的乡村基本聚居形态。汉代乡村组织的特点是里聚合一,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一致;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里聚分离,作为自然聚落的“村”具有了一定的行政意义;至唐代,里正成为乡政的主持者,村正开始行使里正职掌,村落的行政与法律地位得到确认,乡里之制演化为乡村之制。这一演化实质上是行政单元与自然聚落的分合变化,并不具有城乡分离的内容,与“城邦帝国”、“领土帝国”之概念亦无干涉。不论作为自然聚落的村落在不同时代具有多少称谓,它一直是与城邑对应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地缘组织与血缘组织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文件及志书篇目汇编》所列46篇志书篇目,设置民俗编的只有9篇。究其原因,目前一些方志工作者认为民俗属于"静态内容",没有必要设专篇。其实,民俗作为社会的传承文化,始终处于变迁的过程中。一、续志设置民俗编的必要性首先,续志设置民俗编可以反映新时期社会文化转型期民俗的表现。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  相似文献   

16.
在母系氏族繁荣时期,“伏羲定姓氏”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传说陈氏部落曾活动在陕西陈仓山一带,帝喾娶陈女为妻,其子孙繁衍迁徙。周武王克商大封诸侯之后,舜的后裔胡公满被封于陈(今河南省淮阳县),胡公以国赐姓,陈国遂成为西周诸侯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孙剑艺 《民俗研究》2006,(1):194-202
一、“大腕”原本应写作“大万”或“大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腕”一词的“人气指数”直线攀升,早已进入普通话的通用语词系列,成为日益受人欣羡的一个社会称谓。目引十几年前媒体报道一则以见该称谓流行之一斑:  相似文献   

18.
《神州民俗》2009,(6):67-67
一、《神州民俗》(学术版)办刊宗旨 21世纪将是人类史上最富于创意的时期,当代社会生活的繁富使民俗从历史的深巷走向鲜活的世俗人生。学科的建树与发展,往往以社会需要为前提。民俗,日趋成为当代人文学科的显学。于是,《神州民俗》挟带亘古的厚重与时尚的清新,悄然于大陆内外。  相似文献   

19.
以村落为载体的乡土民俗文化,是凝聚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并通过农民体现出来最精微的思想基础。是中国整体文化不断汲取营养的最主要精神支柱、思想源泉和基本观念。当前国家注重编纂省、市、县三级地方志书的同时.应迅速启动和重视中国方志中最低层村志的修编,通过对村落文化的深入研究,找出城乡文化差异产生和变迁的自然背景及其规律,为文化强县、强市、强省乃至强国、强民提供基础资料支撑,其现实意义重要而深远。  相似文献   

20.
汉族社会的民俗宗教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中国(汉族)社会的宗教是什么?是儒教?是道教?还是佛教?儒教(儒学)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但它是不是能够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宗教却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大多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