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998年 11月,贵州安龙县龙广, 镇一村民在进行坡改梯时发现龙化 石。  经贵州省博物馆专家蔡回阳先生初步鉴定,认为系“贵州龙”和真骨鱼初步鉴定,认为系“贵州龙”和真骨鱼类之化石,其地质时代大约在中三叠纪,距今有二亿多年。它是继我省兴义市顶效绿荫之后发现“贵州龙”的又一新地点,两地相距不到20公里。  “贵州龙”是古代生物界的稀有品种,初发现它是在1957年,后确定为贵州龙科,属胡氏贵州龙种。是已知的海相地层中唯一同时发现三叠纪爬行动物和鱼化石,它的发现对贵州中生代鱼类和贵州龙的研究及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贵州龙     
最近一段时间,新闻媒介连续报道贵州龙,似有继恐龙蛋化石之后又一重大新闻之势。日前笔者受省文化厅派遣,先到贵州龙化石产地——贵州西南部的兴义市调查,继而进京向国家文物局汇报,邀请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专家前来贵州作科学鉴定。4月21日至24日,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秘书长刘东瑞、中科院古脊椎所古爬行动物研究室主任赵喜进教授等,对黔西南州和兴义市文化、公安部门历年收缴的700多件贵州龙动物群化石逐一鉴定,将226件定为珍贵化石标本。其中一级龙化石17件,二级龙化石35件,三级龙化石1…  相似文献   

3.
龙文化“龙”,有生物龙与精神龙的区别。两者的外形与内涵都不一样,前者属于生物学的范畴,后者属于文化学的范畴。但无论是从古代生物学的角度看还是从民族文化学的角度看,贵州都堪称其“故乡”。古生物学中的“龙”,有恐龙。飞龙、鱼龙等。而古代贵州,除有众人熟知的恐龙外,还有出土于兴义、安龙、关岭、清镇、大方和贵阳三桥等地被古生物学家称之“胡氏贵州龙”、“意外兴义龙”。“顾氏三桥龙”、“宋氏清镇龙”。“中国弯曲龙”等多种。特别是生活在今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兴义市顶效镇绿荫村一带的“贵州龙动物群”,除了…  相似文献   

4.
五四运动前夕,伴随着民主与科学思潮由文化运动向群众爱国运动发展的进程,贵州政治舞台上出现了一个叫“少年贵州会”的组织。在当时勃兴于贵州的各种社团中,它最活跃,影响也最大;就是在中国五四时期的社团中,也是组织规模较大、别具特色的一个.但长期以来,研究五四运动的著述中多被遗漏,至于这一组织的性质、状况、思想理论、社会  相似文献   

5.
贵州龙以个体娇小、形态玲城、特征别致而著称于世。恐龙则以庞然大物、狰狞恐怖、属种繁多而震撼世界。贵州龙和恐龙都是早已绝灭了的古爬行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爬行动物有着承上启下极为重要的关键作用。所以,对它起源和发展的研究一直是生物史学上的热门课题。尤其是广布世界各地的各种类形的恐龙化石的不断发现和恐龙在地球上戏剧性的突然绝灭、消失,更增添了人们对它神秘色彩的浓欲追索,并不断掀起阵阵“恐龙热潮”。“贵州龙”的发现,在贵州亦掀起了一波热浪。由于一些科普宣传的误导,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深刻印象——贵州龙…  相似文献   

6.
去年六月,在省文化厅组织召开的“贵州龙保护开发座谈会”上,有位专家指出:贵州不仅拥有贵州龙动物群,而且还有凯里动物群和海百合等古生物化石;如果加上洞穴中出土的其他古生物化石,贵州堪称“古生物王国”。这是贵州的骄傲。事实确实如此。古代贵州,一片汪洋。在浩瀚无垠的古地中海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水生动物。作为古地中海组成部分的今凯里地区,在距今5亿多年前的寒武纪早期,生活着被专家们称之为“凯里动物群”的众多古生物,其中包括海绵动物、刺胞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蠕形动物、脱足动物、棘皮动物、触手动物、原体腔…  相似文献   

7.
龙崇拜起源新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龙崇拜起源是二十世纪初以来学术界一直热衷于探讨且又众说纷纭、分歧甚大的学术难题,拙作《龙崇拜起源研究述评》对研究现状已有论述,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在贵州高原的古建筑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时空跨度最大,当首推造型各异、质地有别、化内涵极为丰富的古桥。贵州高原的桥化,是特定的自然环境、特殊的民族风情和特别的历史进程有机结合的产物。俄国豪果戈里说:“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哩!”贵州古桥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社会变革的遗存,科学技术的结晶,化艺术的记录,具有珍贵的物价值。本从历史价值、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化价值诸多方面,展示贵州古桥的物价值。  相似文献   

9.
文章认为,贵州发展的滞后,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也是一种文化上的差距。贵州地区传统文化中所具有的稳定性、封闭性、凝固性和保守性,已成为发展的障碍。历史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贵州之所以失去几次较好的专展机遇,是由于观念和思想的落后。因而面对西部大开发的贵州必须重视视加强文化思想建设,把文化当作基础设施建设来抓,确有成效地促进思想解放和思维创新。在着手这一工作时,尤应重视研究省情和地情,加大对地情工作部门的扶持,确保西部女开发中两个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史的研究领域重点,多集中在中原、江南、口岸等城市,不关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的历史状况,因此很难形成对中国城市发展起源、类型、特征总体的科学总结。笔者在日常文化遗产调研的业务工作中,发现贵州城镇中保留下来可供我们作为文化遗产观察、分析和研究的古代城市建筑物、街区、城垣等遗产已所剩不多,而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对城市发展的历史,对城镇历史遗物的文化价值、社会意义所知甚少。本文拟就明至清前期黔中地区的城镇发展史做一点粗浅论述,以引起专家学者对这一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正>施秉云台山成功"申遗",得到贵州科技的有力助推。针对云台山地区在世界上少有的白云岩生物多样性、水文地质和可持续利用与保护问题开展的系列科技工作,填补了施秉喀斯特科学价值研究方面的重要内容。施秉云台山的"申遗"成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贵州对喀斯特美学价值、地质地貌、喀斯特  相似文献   

12.
贵州,就全国来说,算不上著名产马区,但自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四川归附于明,夏国长献良马十匹送京,其中有一匹产于贵州养龙坑(今息烽县养龙司)的白色骏马,世所罕见,深受朱元津赞赏,称之为天马,一时轰传全国。从此,贵州出产良马之声名大起。朱元津在位时,贵州每年输出之马常在六七千匹左右,贵州土司每年几乎都要以良马若干上贡而获得朝廷的各种奖励。受朱元津喜爱的这匹夫马,说起来近于神话,但又不完全是神话。其产地养龙坑,两面高山耸立,形成峡谷洼地,水聚坑中,深不可测,传说有龙潜藏其中,已不知几千万年矣。养…  相似文献   

13.
高国藩 《民俗研究》2003,(2):188-192
龙的原型是什么?龙崇拜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会出现龙崇拜?龙崇拜产生以后又是怎样演变的?这就是龙崇拜的起源和演变问题。古往今来,许多学者为解决这些问题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却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崇龙习俗研究一直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究其原因,主要是研究方法不对。吉成名著《中国崇龙习俗》(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7用版)独辟蹊径,运用民俗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民俗史的角度进行探讨,终于找到了比较可信的答案。  相似文献   

14.
杨皑 《广东史志》2000,(4):49-54
《楚庭稗珠录》(以下简称《稗珠录》)是一部以游记形式写述广东的(其中有小部分是属于写贵州湖南的)山川、名胜、物产、风俗、掌故和文化艺术等方面情况的著作,成书于清乾隆年间,作者为檀萃。从研究岭南文化的角度看,这是一部很有参考价值的书。但目前研究《稗珠录》的论著或专题文章却很少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今试以该书的思想内容和史料价值为中心,杂谈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版《曾国藩全集·奏稿》的整理经过及其史料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版《曾国藩全集·奏稿》的整理经过及其史料价值成晓军曾国藩是近代中国一位具有重大影响而又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思想言行的功过是非问题的评价,一直是学术界争议颇大的问题。我们认为,要将这一领域的研究向前推进一步,除了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立场和...  相似文献   

16.
思州田氏土司是贵州有名的大土司,所谓“思播田杨,两广岑黄”,就说明田氏土司与播州杨氏土司是齐名的。但思州田氏土司的族属问题,至今尚未解决,这无疑是贵州民族史研究的一个缺口。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作一个初步探讨,以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雍文涛同志病逝广州的消息传来,感到惊讶和悲痛。翻开1993年第6期《贵州文史丛刊》上他留下的两张照片,这是应文史馆和历史文献研究会的邀请,和夫人廖志同志来座谈,听这位文献会顾问,发表关于贵州文史、文献工作的意见,他翻阅了《贵州通志·前事志》和《文史丛刊》,赞赏贵州近十多年来在研究贵州和宣传贵州的工作中,做了一些实在的事。就便还到我家里看了自198O年贵州修志以来,上架的一百多部志书,慨叹地说,在北京不知道贵州修志已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接着又说:“我的年岁已上SO了,也许这次回家乡来,是最后的旅程吧!”真不…  相似文献   

18.
马莎 《贵阳文史》2013,(5):74-74
气吞山河的侗族大歌、婉转传情的琵琶歌、锣鼓喧天的婚嫁歌、悲悲切切的丧葬歌……您能找得出比“饭养身,歌养心”更贴切的写照吗? 有幸参加了在黎平县召开的“西部大开发与贵州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建设”研讨会,我们得以来到侗族大歌发祥地、有着“捡得完河边的石头,唱不完三龙的歌”之誉的三龙侗寨。三龙是侗族民歌原生态文化社区,这里的侗族人民用歌来陶冶情操,用歌的形式制定村规民约,用歌来表达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的彝族苗族同胞中,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的传说故事,当你读着这些故事,目光忍不住会投向遥远的古代——面对一场毁灭性的洪水灾难,彝族和苗族的先民们曾经不屈不挠,顽强奋斗,他们不仅没过了洪水却难,而且靠自己的双手重建了家园。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民族精神啊!毫无疑问,这些故事今天仍然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欣赏价值。本文打算从中挑选两部较有影响的作品,即彝族的《洪水纪严和苗族的《洪水滔天歌护,进行一番初步的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比较,能对读者了解广泛传播手中国南方的洪水传说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日,由省政协文史委主办的《贵州文史天地》1997年第六期“亮相”因特网。这是我省第一家文史类刊物进入微机国际互联网络。《贵州文史天地》自1994年创刊以来,立足政协,面向社会,走向世界,以其史料性、知识性、趣味性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关心贵州、研究贵州的有关专家学者认为是既有可读性、知识性,又有收藏价值的高格调、高品位文史刊物。上了因特网的(贵州文史天地),将使贵州历史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宣传,为宣传贵州、树立贵州新形象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让世界了解贵州 《贵州文史天地》进入因特网@又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