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宋蓉 《文物春秋》2013,(5):11-18,58
本文通过对冀中南地区中小型汉墓的墓葬形制和典型随葬器物的类型学研究,将之分为六期,分别为西汉早期、西汉中期、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东汉早期、东汉中期及东汉晚期,并概括各阶段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盱眙仁昌汉墓是一批西汉中期至西汉晚期的中小型墓葬群,墓葬形制多样,排列有序,且以夫妻合葬墓为主,在年代上有一定的承袭关系。随葬器物组合完备,显示出当时农业经济的富庶与社会遵循厚葬的传统,为研究江淮地区西汉中小型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3.
目次一墓葬形制分析二随葬器物类型学研究三墓葬分期与变迁分析四墓葬区域特征分析五结语四川地区(包括今重庆市)西汉时期的墓葬,以土坑墓为主。该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前发现的西汉时期墓葬虽然数量相对较多,但大部分材料较零散,且多数墓葬中的器物保存较差,资料不够完整。正是由于上述原因,迄今未有专文对四川地区西汉土坑墓进行研究,仅有个别文章有所涉及,始终无法深入。何志国对四川地区西汉土坑木椁墓进行了初步分析后,做了大  相似文献   

4.
路家村墓地发掘8座墓葬,其中5座战国秦墓,1座汉墓及2座晚期墓葬,均属中小型墓葬,墓葬形制较完整,随葬器物特征明显,为凤翔地区墓葬研究增加了资料。  相似文献   

5.
关中地区西汉时期的中小型墓葬,经过发掘和清理的主要有宝鸡斗鸡台、西安韩森寨、耀县、凤翔八旗屯、秦都咸阳、西安大白杨等。我们拟在此基础上,对1986年宝鸡市考古工作队发掘的眉县常兴汉墓资料进行一些分析,期望能对关中地区中小型汉墓的研究有所帮助。一、墓葬形制关中各地中小型西汉墓葬的形制、结构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咸阳市渭城区民生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围沟1条、汉墓8座、唐墓1座,其中4座汉墓位于围沟内,中部偏南并排分布,均为坐东向西(M3~M6),可能为家族墓地。这批汉墓中共出土器物100余件,有陶器、铜器、铁器、铅器、玉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品推断,时代集中在王莽时期和东汉中期两段。这批墓葬的发掘,为关中地区汉墓,尤其是其中的东汉时期的家族墓葬、丧葬习俗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两座带有纪年材料的墓葬,有助于推进东汉墓葬分期与年代的进一步细化。  相似文献   

7.
胡兵 《东南文化》2016,(5):51-70
2013年淮安市博物馆发掘淮安王庄村汉墓群,共清理汉墓97座。墓葬形制多样,排列有序,共同位于一大型土墩之下,与淮安地区传统族葬墓有明显的区别。墓葬随葬器物丰富多样,器物组合时代特征明确。从出土器物和墓葬形制及排列情况分析,墓葬时代在西汉早期至东汉时期,墓葬之间在年代上有明显的承继关系,是一处大型汉代土墩墓。该墓地的发掘为研究淮安乃至苏北地区汉代墓葬特别是汉代土墩墓类型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新材料。  相似文献   

8.
《文博》2016,(2)
金浮沱汉、唐墓葬位于西安市曲江新区金浮沱村西。2012年7月,为配合金浮沱小学基建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古墓葬5座,其中汉墓2座,唐墓3座。墓葬形制均为长斜坡墓道土洞墓,随葬器物均较为丰富。这批墓葬的发现,为西安地区汉唐墓葬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唐墓所出土的波斯萨珊朝银币并非流通货币,应是作为佩饰使用的。  相似文献   

9.
2014年为配合金普高铁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连市考古研究所对普湾新区铁匠炉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7座墓葬,均为砖室墓,仅M1与M2保存较好,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推测年代应为王莽至东汉时期。  相似文献   

10.
张国硕  张远  郑龙龙 《文物》2022,(6):4-27+1
虎丘岗遗址位于河南省开封市祥符区罗王镇王陈寨村西南岗地。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等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有龙山至东周时期文化遗存以及战国秦汉墓葬。其中汉墓有44座,均为长方形竖穴,按形制可分为土坑墓、砖椁墓和空心砖墓三种类型。出土器物丰富,包括陶器、铜器、铁器、玉器、骨器等。根据地层关系及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分属西汉早、中期两个阶段。虎丘岗汉墓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是研究西汉时期墓葬的形制、文化特征、区域特点以及器物随葬制度、丧葬习俗等问题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11.
江苏徐州市奎山四座西汉墓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尊志  郑洪全  吕健 《考古》2012,(2):18-35,109,99,103
2005年8月,徐州博物馆在徐州市南郊西奎山北麓清理了4座西汉时期夫妻同穴合葬墓。其中M9、M10为石坑竖穴墓,竖穴底部并列葬夫妻二人;M11、M12为石坑竖穴洞室墓,竖穴底部及洞室内均葬有人。墓葬虽遭盗扰,但仍出有陶器、原始瓷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玉石器等。4座墓分布较为集中,应为同一家族墓葬。  相似文献   

12.
张鸿亮 《文物》2022,(1):4-17+1
2011年10~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天皇岭村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西汉墓24座、东汉墓7座、唐墓2座,其中两座西汉墓(编号M26、M27)保存较好。两墓均为单室土洞墓,置双棺,出土陶器、陶模型明器、釉陶器、铜器等。M26出土的陶井,井栏四壁模印图案,较为精美;两墓出土的清白镜和昭明镜具有西汉晚期的典型风格。洛阳地区的西汉墓葬多位于今洛阳市区周边,其他区域所见西汉墓葬材料较少,本次发掘有助于全面了解洛阳地区西汉墓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3.
湖熟曾为两汉时期湖熟县治所在地,汉代墓葬较为集中。以往考古发掘的汉代墓葬多为西汉中晚期以降,未见西汉早期墓。窑上村6、7号汉墓,时代属西汉早期,其清理规范、资料完整,在墓葬时代及分布区域上较以往有所突破,对于研究湖熟一带汉墓的分布规律乃至南京地区汉墓形制的演进及汉代丧葬礼俗等都具有比较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州地区的西汉刘姓楚王墓,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物可分为前后两期六种形制,彼此之间承进变化明显,表明西汉时期的横穴崖洞墓最早产生于徐州地区的竖穴崖洞墓。  相似文献   

15.
西夏墓葬可分为土洞墓室和砖室,砖室墓多为汉人墓,而党项人墓几乎均为土洞墓室,党项人墓代表着西夏墓葬的形制特点。西夏党项人墓的墓葬结构和葬俗,既反映了党项人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同时还可以观察到唐末、佛教文化因素,表现出西夏文化的多源性。  相似文献   

16.
刘尊志 《南方文物》2012,(1):74-79,99
徐州作为两汉重要的诸侯王封国所在地,有较多西汉墓陪葬有陶俑。从总体上看,徐州西汉墓陪葬陶俑经历了萌芽、繁荣和衰落的全面发展过程,每一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并与社会的发展及葬制、葬俗的演进等密切相关。徐州西汉墓陪葬陶俑还与本地区东汉墓葬及周边地区西汉墓葬的陪葬陶俑存在一些相同和不同之处,综合反映出相关丧葬内容、物质文化等的时代特点及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17.
目次一楚王陵铁甲胄的出土情况与特点二关于铁甲胄复原的方法和过程三楚王陵出土铁甲片的形制四楚王陵铁甲胄的复原研究五楚王陵铁甲片的金相分析六小结经国家文物局批准,1994年12月至1995年3月,徐州汉兵马俑博物馆与南京博物院联合组队,对位于江苏省徐州市汉兵马俑坑以东约400米处狮子山顶的一座大型西汉楚王陵墓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取得重大成果,被评为1995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狮子山楚王陵  相似文献   

18.
襄樊余岗战国秦汉墓第二次发掘简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1996年,在襄樊市团山镇余岗村北发掘了32座墓葬,墓葬分三区:墓子地、岭子上、卞营。墓子地和岭子上墓区的30座墓均为土坑竖穴墓,卞营墓区的2座墓为砖室墓,大部分随葬器物为陶器。这批墓葬可分为五期:战国晚期、秦统一至秦汉之际、西汉早期、西汉中期、东汉晚期。余岗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襄北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墓葬的分期、年代、秦楚关系以及埋葬习俗、文化特征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9.
所发现的1座西周墓和5座西汉墓,均为中小型墓,分为土坑、砖室两种。出土了陶器、铜器等50余件(组)。这次发掘为研究霍邱王郢地区的西周和西汉时期的葬制、葬俗及物质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