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唐代渤海国,究竟有无自己的文字呢?这是目前仍有争议的一个问题。三十年代后,考古工作者在渤海的建筑遗址中采拾了很多陶瓦,其中有些陶瓦上戳印有"文字"或"符号",这种戳印有文字、符号的瓦,一般称作"文字瓦"。"文字瓦"上的"文字",多为汉字,也出现一部分字体殊异于汉字的"文字"(以下简称殊异字)和少量的符号。  相似文献   

2.
潘骥  周军 《丝绸之路》2009,(22):103-104
徐冰的很多作品都以文字为主轴,如《天书》、《新英文书法入门》、《地书》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有各自不同的影响。本文从徐冰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去分析他的作品中的文字艺术,让观者在看见他作品中的文字的背后,进一步去体会中国文字的本质概念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现有考古材料看,早期巴蜀化到晚期巴蜀化之际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引起巴蜀化早、晚期之间发生剧烈变化的动因并非来自巴蜀化内部,而主要是来自外部。大量考古材料可以证明,引起晚期巴蜀化发生剧烈变化的外来因素主要是越化,而不是楚化。晚期巴蜀化受越化影响主要表现在:1.晚期巴蜀墓葬与湖南湘江流域的越墓均为狭长形竖穴土坑墓,巴蜀化的船棺葬也是由越化传人的;  相似文献   

4.
董庆华 《神州》2013,(1):127-127
宋代在我国古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汉字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字的发展也经历了一个重要的阶段。宋代经济发展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出现了许多的政治思想,文字观念的矛盾也在加深,使得宋代的文字之间的影响和发展处于一个激烈的碰撞时期。本文就这一时期分析各种语言文字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史籍记载,匈奴“毋文书,以言语为约束”,似乎没有文字,但可以肯定的是匈奴有自己的语言,不同于华夏,《礼记·王制》有“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的说法,戎子驹支也说:“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货币不通,言语不达”。匈奴语的一些词汇在两汉时期被汉语音译保存了下来,如“胡”、“单于”、“头曼”、“冒顿”、“撑梨”、“孤涂”、“若”、“阏氏”、“居次”、“屠耆”、“谷蠡”、“当户”、“且渠”、“祁连”、“稽粥”、“瓯脱”、“逗落”、“径路”、“服匿”、“比余”、“胥比”等等,两汉人还说匈奴“箕倨反言”1,成为后人…  相似文献   

6.
胡燕 《丝绸之路》2010,(12):93-94
中国千年的汉字文化,是艺术设计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一种传承文明、交流思想的工具,在现代社会中运用于视觉传达的每个角落。近十年来,随着视觉艺术的不断发展,文字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扮演着一种新的角色,成为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在平面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就平面设计中的文字设计和组合原则展开分析,对字体的形式、风格、审美等方面进行了探究,以期对文字元素在平面设计中更加有效地传递信息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7.
刘夫德 《文博》2008,(4):12-25
铭旌是古代识别灵柩的一种旗,也是引导死者的灵魂前往祖先和神明世界的一种工具.图像部分和文字部分一样,持有祖先崇拜和灵魂信仰这一主题,是铭旌所有者血缘观、历史观、精神世界的反映.铭旌的书体使用较古老的书体也反映人们的祖先崇拜和灵魂信仰这一主题.晚期的铭旌则增加了世俗的成份.  相似文献   

8.
中国字载体从最原始的竹木等发展到图书、报纸、杂志、电子献、音像资料和网络献等门类,纸的发明和现代网络献标志着人类信息载体与知识传播的重大飞跃。  相似文献   

9.
试论中国文字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时 《四川文物》2008,(3):46-49
中国文字的起源具有多源特点,不仅要关注汉字的起源问题,也要关注黄河、长江流域古代先民所使用的非汉字系统文字的起源问题,这样有助于对中国早期文字的发展状况获得新的认识,进而建立起与己知的甲骨文体系或异或同的有关文字起源的研判标准,并寻找出正确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0.
女真人始无文字,由于民族独立及政治斗争的需要,天辅三年(1119年)在契丹文字和汉字基础上创制女真文字。女真文字金代经历了创制演变、翻译汉文、独立使用三时期;随着金朝覆亡(1234年)而衰落,在这一百多年间留下了一些文献资料、金石资料以及墨迹资料。本文通过对以上资料整理分析,进而探寻梳理女真文字的流传。  相似文献   

11.
杨瑾 《文博》2000,(1):46-55
作为著名“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是东南亚各国与西域交往及西方诸国来中国的必经之路和中转站,中外文化交流在这里大放异彩。据《唐六典》记载,唐朝政府曾与三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当时几乎所有亚洲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这座辉煌灿烂的国际大都市,他们和种族截然不同的中国及其它国家的人们进行政治、宗教或商贸方面的沟通和交流,美国学者谢弗在《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对外国人云集长安、各种文化竞显风采的繁华场景是这样描述的:“突厥王子仔细揣摩着来自阿曼的珠宝商的神情举止;而日本的参拜得则以惊奇的目光凝视着粟特商…  相似文献   

12.
秦岩 《黑龙江史志》2009,(10):19-20,25
女真人始无文字,由于民族独立及政治斗争的需要,天辅三年(1119年)在契丹文字和汉字基础上创制女真文字。女真文字金代经历了创制演变、翻译汉文、独立使用三时期;随着金朝覆亡(1234年)而衰落,在这一百多年间留下了一些文献资料、金石资料以及墨迹资料。本文通过对以上资料整理分析,进而探寻梳理女真文字的流传。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当今世界上仅存的最古老的表意体系的文字,在现有的各种文字当中,它极有个性,独具魅力,因而引起古今中外众多学者研究的浓厚兴趣。众所周知,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由于几批大宗战国文字材料的出土,战国文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开始从旧金石学附庸地位中彻底摆脱出来,成为古文字学领域内与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鼎足而立的新兴学科。安徽大学何琳仪教授在其成名之作《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中华书局,1998年,以下简称《声系》),这是我国第一部战国文字方面的综合字典。粗略翻阅这部巨著,我们以为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4.
人们通常只承认人与人之间有缘分,尤其是在感情和婚姻方面。其实人与职业之间也是有缘分的,有的人与当官有缘,有的人与经商有缘,有的人与字有缘,这种缘分就像《红楼梦》里的“木石前盟”一样,仿佛一万年前就有了某种约定,是一种宿命。  相似文献   

15.
出土楚文献文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出土楚文献非常丰富,是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热点,而文字的正确释读是充分利用这些重要材料的前提。本文是对近七十年的出土楚文字研究的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守成 《攀登》2002,21(4):94-96
汉语言字经历了由方言到统一的现代汉语的标准及由繁到简的字的发展过程。发展至今,汉语言字方面仍有许多有待我们努力去完善和改进的方面。所以,克服缺点,发扬汉语言字的独特的优势的一面,是其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显示并发挥其强大生命力的保证。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照唐长安城文字瓦的模印文字,研讨了渤海文字瓦模印文字的内容与性质含义,在制瓦工匠姓名、制瓦时间与制瓦责任官署等方面提出了思考性意见,并从一个侧面探讨了渤海文字瓦模印文字的内容、性质含义与唐长安城文字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汉代画像石文字中的通借字、异体字作了介绍和探讨,对某些疑难字作了具体辨识,为了解、研究汉代文字面貌及增补《碑别字新编》等工具书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走在丽江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使用东巴字表达平安、幸福、健康、如意等的吉祥话。一般将字的汉语意思写在后面或下边供人参考。一家小店,墙面上挂满小画框,正面是看起来似有所悟的东巴字,甚是有趣。翻过来看木框背后,分别是“春,夏,秋,冬”、“爱”、“智慧”、“纳西人”、“神是爱”等等。  相似文献   

20.
正人民币纸币,从1948年12月1日开始至今已发行了五套,它经历了从战争时期到和平年代,从依赖外援到独立设计印制,从国内发行到国际流通的过程。人民币信誉之高、币值之稳、印制之美,世界瞩目,已成为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片。就人民币纸币最基本的要素文字而言,既有汉语文字,又有少数民族文字、盲人文字,还有荧光文字、微缩文字、隐形文字等,很值得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