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栾保群 《中华遗产》2010,(6):150-155
很奇怪,最近几年不知怎么的,“龙生九子”也成了一热,弄个什么怪物就说是“龙九子之一”,好像在“三不管”的地界发现了天潢贵胄似的。而且只要一封为“龙子”,哪怕是驮着谀墓的大石碑,也自觉有了“最后的名媛”似的光彩了。但是西洋镜就怕戳破,戳破了就什么也不是。因为“龙生九子”这只是半句话,后面半句的“不成龙”才是要害!  相似文献   

2.
旧时武汉称理发为剃头。在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里,“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是不得轻易损毁的。古人无论男女,都留长发,幼年少年,头发就散披着,再长了,就在头上梳束成一个髻或两个丫髻。这“丫髻”是不“编”只“扎”的小辫子,故也叫“总角”,成语中的“总角之交”,亦即“幼年就相识的好朋友”。女子到了15岁,就算是成年了,  相似文献   

3.
李冬君 《文史天地》2012,(12):53-55
所谓“走私”,其实是正常贸易,朝廷害怕民间海商发展壮大,就来搞海禁,本来是再正常不过的海外贸易,一搞海禁就变成了“走私”,以至于连沙勿略也不得不“走私”进入中国。不幸的是,沙勿略“走私”未捷身先死,成了向中国传教的先驱。  相似文献   

4.
《诗·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句和毛传“,跲也”,今传世本皆作“嚏”字。其实《毛诗》该句和毛传原本作“?”,作“嚏”乃自郑笺始,后世皆从之。然而,郑笺的改读也带来了两个问题:一是郑笺为何要改“?”为“嚏”?二是改读后对毛传“嚏,跲也”该如何理解?本文就郑笺改读的原因进行了考辨,并就汉以后学者们对毛传“嚏,跲也”的歧议作出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王长安 《江淮文史》2005,(3):163-166
再没有任何时代比眼下更看重“好剧本”了,似乎当今剧坛的一切危机都是剧本惹的祸。演员演不好,是因为剧本的“人物形象不生动”;导演排不好,是因为剧本“二度空间太小”;就连观众不来看戏,也是因为剧本的“新意不够”……当然,也还有演出情况不错仍说剧本不好的——“要是本子再好些就更好了”云云。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白话文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头戏,也难怪有人干脆将“五四”新文化运动称为白话文运动(至1921年,白话文完全取代文言文取得了正宗的国语地位)。而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的世界语运动,就鲜为人知了。尽管如此,世界语运动在“五四”也引起了不少波澜,《新青年》杂志就曾于1916年到1919年,为此开展过一场历时三四年之久的大讨论。本文就“五四”世界语运动的发生、发展及其受挫原因进行一些较为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湖南文史》2012,(11):35-35
关于孙悟空的姓名,在元代杂剧中就已经提到了。元末明初说书人的话本中称这猴子为“孙行者”,但为何是“孙”?其实这“孙”字源于“猢狲”,“猢狲”是猴子的别称。取其“狲”,去反犬旁,成为“孙”。“孙”作为姓,对猴子也是恰如其分了。  相似文献   

8.
北大为期4个月的武斗,发生在1968年春夏。 过去政治课讲,战争是政治斗争的最高形式,我觉得文革中的武斗也有点这种意思。再说,江青接见河南造反派代表公然提出“文攻武卫”的口号;就使得“武斗”在当时已经“合法化”.可以说是中央文革放纵了这种祸国殃民的行为。从1966年9月开始,北京就有武斗发生,1967年已经是全国各地狼烟四起,达到高潮。1968年北京的高校也传染上了这种瘟疫,年前清华大学井冈山与井冈山“414”已经接上火,其他院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丝绸,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发明,它很早以前就输送到了西方。根据古代罗马地理学家斯特拉波的著作,大约在公元前三世纪时,西方已经把中国称作“赛里斯”。“赛里斯”是由希腊“赛尔”一词而来,“赛尔”是蚕丝的意思。“赛里斯”即是“丝国”。既然称中国为“赛里斯”,说明中国丝绸在当时已输入了西方,也就必然出现了通往西方的丝绸之路。此外,印度憍胝  相似文献   

10.
元旦     
《文史博览》2008,(1):35
“元旦”一词,是中国古代的“土产”。中国很早就有过“年”的习俗。“年,谷熟也”,也就是人们庆祝丰收的节日。自西历传人我国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  相似文献   

11.
关于孙悟空的姓名,在元代杂剧中就已经提到了。元末明初说书人的话本中称这猴子为“孙行者”,但为何是“孙”?其实这“孙”字源于“猢狲”,“猢狲”是猴子的别称。取其“狲”,去反犬旁,成为“孙”。“孙”作为姓,对猴子也是恰如其分了。  相似文献   

12.
刘典 《湖南文史》2012,(9):56-57
“上班点卯”的由来 古代官员以“清、慎、勤”为原则,“勤”的起码要求便是按时上下班,不得有迟到早退、缺勤等行为,这是古代做官的基本原则之一。古代官员的工作时间与现在“朝九晚五”的八小时下作制不同,整体来说是上班上得早,下班也下得早。早在两千年前的《诗经·齐风·鸡鸣》中就记载了一则故事,妻子早晨催丈夫起床上班说:“公鸡已经叫了,上朝的都已经到了;东方已经亮了,上朝的已经忙碌了。”因为当时交通不便,所以按时上班就需要很早就起来准备,由此可见,从春秋起,古人就有了“鸡鸣即上班”的传统,往后,这个时段就定型为“卯时”,即早晨五至七时。于是就有了“上班点卯”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孙维世是朱德挚友孙炳文烈士的女儿。孙炳文牺牲时,孙维世才6岁。其母亲任锐当时在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孙维世从小活泼可爱,嘴也甜,见了长辈就叫,周恩来夫妇叫她女儿,她也就甜甜地叫周恩来夫妇为“周爸爸”、“小超妈妈”,成为周恩来夫妇的养女,被称为“红色公主”。  相似文献   

14.
皇后皇太后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基本需要。但因这些人的地位特殊,于是作为人的一些需要在她的身上发生,也就成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内幕”了。  相似文献   

15.
李奇 《文史天地》2006,(2):55-57
孔子被尊为“圣人”,用鲁迅的话来表达,还是后世的人们“捧起来”的。如果有人提问孔子姓什么,那谁都会说这无异于痴人说梦。但是孔子当时,却是不知姓甚——因为他没有姓。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母亲颜征在,孔子所以姓孔,也是后世“追认”的,因为,孔子的好多代以前的祖先是贵族,孔姓,就从那里追溯起来的。虽然孔子的父亲出身“武士”,后来也当过一段“陬邑大夫”,恐怕也就是现在的乡长镇长的,可惜这样的“好景”也不长,在孔子3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留下一对孤儿寡母,所以《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要…  相似文献   

16.
我们喜欢夸赞自己是“礼义之邦”,但对什么是“礼”,却大体是想当然的,我也如是。及至翻一下旧籍,才知道原来是那样繁复的一套体制和规矩。官制是由礼制定的,服饰是由礼规范的,行为是由礼约束的,言语也是由礼节制的,一句话,从出生到死亡,不同等级的人,视听言动,都有礼的规范。这也就难怪儒学要称为“礼教”,而孔老夫子要说,在上的如果“好礼”,在下的就“易使”了.  相似文献   

17.
小阁是一个差生,由于成绩总也上不去,渐渐地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上课也听不进老师讲的什么主语呀、定理呀、变化呀等等,有时干脆趴在桌上“神游太虚”,直到睡得四肢酸疼、六神昏昏。高中生活就在这样的混沌中一日日迷糊着度过。某日上午,窗外艳阳高照,小阁却照例地不一会儿就在那“先生讲得兴致勃勃,学生听得恹恹欲睡”的课上睡着了——“俺小阁会周公去也……”醒来,竟已是中午,教室里除了他再无一人,小阁叹了口气:“大梦谁先醒?平生俺自知。”话说回来,小阁是个差生没错,却也自认为是个“普通人”。什么是  相似文献   

18.
“为了让妻子先不死”,廖丹伪造了医院的公章,4年间为妻子“骗”来了四百多次免费透析的机会。他觉得这哪儿是什么记者们想象的“凄美北京爱情故事”——“过日子,就这点儿事儿,咬着牙也得过”  相似文献   

19.
孔子思想有两个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研究孔子多年,认为孔子的思想有两个核心。一个是“时”,由“时”发展为“中”、“和”。另一个是“仁”,由“仁”发展为“义”、“礼”。为什么这样说呢?首先说“时”。《孟子·万章下》说:“孔子,圣之时者也。”《论语·微子》中,孔子自己说:“我则异于是,无可无不可。”我看这都是“时”的证明。孟子说:“孔子之去齐,接淅而行;去鲁,曰: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处而处,可以仕而仕,孔子也。”这就是“时”。孔子离开齐国的时候,“接淅而行”。做饭,淘淘米未等煮就去了。去鲁的时候就…  相似文献   

20.
柏龙驹 《江淮文史》2004,(1):163-169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是至理名言。但是“好了伤疤忘了痛”却大有人在。口头上常讲“前车之鉴”如何如何,但不计前覆“后车跟进”也屡见不鲜。对某些不了解情况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