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迪 《文史春秋》2006,(10):64-64
仔细研究董必武同志的言行.不难发现功勋卓的董老不仅是一位出色的革命家兼诗人,而且还是一位少有的“清官”。他生于1886年,寿至90高龄。自1921年参加革命工作后,无论何时何地,他事事处处都为国家着想,替人民分忧,自觉把自己置于人民群众之中。人们尊敬他、怀念他,不仅仅在于他的功绩,更在于他的廉洁。就在他逝世20多年后的今天,每每谈及董老,人们还念念不忘那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文史月刊》2010,(4):4-4
<正>山西省长治市黎城县农村有一个风俗,叫"望满月"。在满月那天,孩子的姥姥会做一个布老虎,再把"虎"放到小孩怀中,希望小孩像虎一样健壮,然后孩子的母亲再把"虎"放在小孩的身旁,虎头冲向小孩身体,希望这只  相似文献   

3.
二千年前,云贵高原上有一个由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夜郎国。夜郎立国数百年后,适逢汉武帝拓边开疆,夜郎归汉。再逾百年。到了西汉成帝年间,由于夜郎与同为汉朝属国的漏卧、钩町交战,不听中央号令,遂至国灭。夜郎从此成为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一个神秘的文化现象,留在了汉文献有限的记载里。然而千百年来,夜郎国在人们的记忆里并未消失。不仅因为大史家司马迁在他的不朽著作《史记》里,对夜郎国作过记载,也因为在华人世界里流传甚广的“夜郎自大”的成语。  相似文献   

4.
中国东南与太平洋的史前交通工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吴春明 《南方文物》2008,(2):99-109
一、百越先民航海、舟船的探索 在中原、“中国”华夏人文视野中,“四方”边缘的东南“岛夷”、“百越”以“善于用舟”而著称。《尚书·禹贡》语:“淮海惟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淮南子·主术训》语:“汤武圣主也,而不能与越人乘黔舟而浮于江湖”;《越绝书·越绝外传记地传》载:“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  相似文献   

5.
在青藏高原的西南部有一片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凝重而神奇的土地。这就是——阿里。 噶尔位于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西南120公里处,是原西藏地方政府阿里总管府(通称噶尔本)所在地。噶尔是两个地方的合称;即“噶尔亚萨”和“噶尔昆萨”。“亚萨”指夏季居住的地方,“昆萨”指冬季居住的地方。由原西藏地方政府阿里总管府召集的一年一度的恰青在噶尔亚萨隆重举行,所以这一具有悠久历史的赛马、射箭、马术、物交、收稅为内容的大型活动被史称为噶尔恰青。  相似文献   

6.
佚名 《中国土族》2009,(1):22-23
每年农历十一月二十这天,位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隆务河畔的土族村庄年都乎都要照例举行较大规模的驱魔逐邪的祭祀活动,当地民间将它称为跳“於菟”。而今,这一古老的驱邪祭祀活动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学者、游客的眼球,或逐本探源、或拍照传世、或一睹风情……  相似文献   

7.
历来言岭南土著民族,许多论者都认为是百越。惟“百越”一名,于历史上出现甚迟,稽之典籍,乃首见于战国末年之《吕氏春秋&#183;恃君》。其文云:“扬汉之南,百越之际,敝凯诸、夫风、余靡之地,缚娄、骝阳禺、兜之国,多无君。”  相似文献   

8.
“六王毕,四海一。”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消灭东方六国后,又把统一的目光放到了尚未征服的南方百越之地。当时江南以及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越人,因其支系繁多,统称“百越”,西瓯和骆越是其中两大支系,主要分布在现今的广西和越南北部。大秦刚刚建国,秦始皇旋即发动了对百越的战争,虽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最终如愿以偿,一统华懿。  相似文献   

9.
有明一代,云南西南地区一直存在"内"、"外"之别。从明初的"版图之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内宜流不宜土",到明中期的"远近之夷",再到明末的"内外之夷","内"、"外"观念在发展,视角也在不断变化。在经历了"麓川之役"和明缅战争之后,地方士人对"内"、"外"土司的划分也发生了变化。从明初到明末,随着边地秩序的确立及重塑,"内"、"外"的涵义不断变化,呈现出动态和多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死”姓有其人。此姓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中国人通常是避讳“死”的,所以这个姓氏在人们眼中就有些“另类”甚至是“恐怖”。“毒”姓乃御赐。据说,此姓源于唐朝,是皇帝赐给“谋反”大臣的姓。目前,台湾嘉义、高雄、南投等地有人姓“毒”。此姓读作“劳”。  相似文献   

11.
《山茶》2010,(4):30-32
黎族源于古代“百越”的一支,“黎”这一专有族称始于唐末,到宋代才固定下来.沿用至今。越人是春秋早期生活在长江流域的古老的民族,春秋时有闻名至今的越王勾践.战国时有名医扁鹊,是中国最先掌握先进的农业和冶炼技术的部族。  相似文献   

12.
大事记被誉为一志之“经”,相对独立于整部志书的总体结构中。它以其简明扼要,位居主体志之首而受到历代修志者的重视。清代方志学家章学诚修常德、荆州二志,洪亮吉修《登封县志》,都设有大事记。民国政府于民国六年(1917年)通令全囝各地,新修通志、县志一定要有大事记。在首轮修志前夕,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的《县志建议纲目》中。将大事记列居概述之后。南此可见,从古至今,大事记都成为一部志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雍正年闾,清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的前后,针对长期以来人口贩卖给西南地区造成的巨大动荡,清廷辅之实施了一项严禁人口贩卖的政策,希图达到“以靖地方”,进一步巩固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统治的目的。清朝政府在西南贵州严禁人口贩卖政策中的最终流变,除了在改土归流中时间过长、俘虏众多、军饷缺乏、军纪败坏、流官贪婪成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外,还与它继续保留历代封建剥削阶级养奴的恶习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满清政府最终成为人口贩卖的主犯,恶化了与当地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导致民族冲突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14.
战国秦汉时期,江南以及岭南各地居住着众多越人,因其支系繁多,故统称“百越”西瓯和骆越是“百越”中的两大重要支系。西瓯人主要生活在今广西西江中游及灵渠以南的桂江流域,骆越人则主要聚居于西瓯族的西部和南部,即今广西的左、右江流域和贵州省的西南部以及越南的红河三角洲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是西瓯、骆越的活跃期。受中原青铜文化影响,自春秋时起瓯络本土铸造的青铜器逐渐增多,器物地域特征也随着青铜文化的发展而增强。早期仅能制造简单的钺、剑、矛、镞等兵器和斧、凿等生产工具,战国时期已能制造铜鼓等大型器物。其青铜文化吸收了毗邻的滇、楚文化因素,同时与广东等岭南地区有着共性。战国时期,与楚地接壤的西瓯地区已开始使用铁器,制陶业则继承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的几何印纹陶器的传统。西瓯、骆越因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15.
石岩 《满族研究》2012,(1):90-96
伪满时期,日本为了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打出了"民族协和"的口号,对东北各少数民族进行欺骗宣传。通过民族同化和离间政策,挑拨少数民族和汉族之间的矛盾。同时,利用收买和欺骗的手段,操纵少数民族中的上层,组建反动武装,围剿和镇压东北抗日力量。在日伪的统治下,东北各少数民族遭受残酷的摧残与迫害。各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一道同日伪统治者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1954年,诗人高平写了一首献给藏族阿妈的诗,其中有一句:“我们替你种下的青稞要在你的门前发芽”,当时的西南军区文化部部长陈斐琴看后建议他把“替”字改成“帮”字。陈部长说:“我们对于少数民族的事情是帮助而不是代替。”这件事让高平感触颇深,40多年后他记忆犹新,感慨地说:“这样的‘一字师’最可贵,这不仅是一字之易,更是思想的提高和改变。”  相似文献   

17.
在“文革”初期,贵州省是全国较早成立“革命委员会”(间称“革委会”)的省份之一。而在贵州制作发行的诸多毛泽东像章中,至今未发现“贵州省革委会成立”纪念章,但却可以找到品种数量较多的“西南的舂雷”纪念章,也见有“贵州夺权胜利纪念”章。按照当时的惯例,成立革委会是重大事件,都要制作毛泽东像章,  相似文献   

18.
余玮 《文史春秋》2010,(12):42-51
张铚秀是一位叱咤风云、战功卓著的传奇将军。13岁参加革命,历经农民暴动、中央苏区反“围剿”、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和保卫祖国西南边疆的斗争,是战争经历最长的红军老将领之一。走近这位老人,犹如阅读一部军事史书。  相似文献   

19.
林航 《文史天地》2013,(2):28-32
“一国两制”在当今中国社会可谓家喻户晓。殊不知在一千年前的古代中国早就已有了“一国两制”。公元10世纪下半叶宋辽金时期,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辽,创世纪地实施“一国两制”,统治多民族的辽国并与中原抗衡达二百多年之久。  相似文献   

20.
赵宪成 《神州》2011,(7S):73-73
大力推进教师“双语”教学(新疆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双语教育主要指采取少数民族母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进行的学习教育,即民汉双语教育,而不是通常所说的英汉双语教育)是新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切实加强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一项十分紧迫的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