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贝丰  耿艺 《中华遗产》2009,(3):46-61
收藏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道行”不够的人要远离红山玉。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红山“产品”,很多人选择了观望。怎样才可以分辨真假红山玉,在红山玉的鉴别上,到底有没有一锤定音式的可靠方法呢?  相似文献   

2.
辽宁省,红山玉的故乡;朝阳市,仿制红山玉的产地。为了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真假红山玉的区别,我们的记者深入高仿品制作工厂,采写了这篇一线大揭密的权威报道,希望能对喜爱收藏红山玉的读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红山文化鸟兽纹玉研究尤仁德作为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文化中心的红山文化,其玉文化十分发达。在动物型玉器里,鸟纹、兽纹玉器占很大比重,特别是鸟纹玉,这最能反映红山的东北夷文化圈的文化特色。下面研讨的3件玉,是红山文化鸟兽纹玉器中典型的一类。它们相同的造型...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是红山玉器的重要分布区域,然则相关研究工作不多。本文借助便携式显微镜对红山玉器的表面微痕迹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辅以拉曼光谱和X荧光光谱的材质分析以及与周边地区红山玉器已有工艺研究成果的对比分析,尝试从操作序列范畴对巴林右旗红山玉器的制作过程和技法进行综合性解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红山文化因内蒙古红山后遗址而得名,距今6500--5000年,其中玉器的发现,是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用玉制度的出现,是对原始宗教观念的具体体现。我们对红山文化的旅游开发策略中,很有必要引入宗教的因素进行大胆的尝试,进而更好的对其进行旅游层面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正《秘境》是一部言说玉与人、玉与文化在当下中国境遇的非虚构文学作品。作者立足于生活中玉器作为商品的现实性,从玉器买卖、挖掘、制作等方面活色生香地还原和记录了中国人和玉之间的故事。与此同时,作者又倾情回溯中国几千年玉文化源流和传统,赋予非虚构叙事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时时追问玉作为国之重器所蕴含的终极价值与意义。这个文本的独特之处在于故事层面亲历的真实、器物层面知识的翔实、文化视域的阔大恢宏、哲思意蕴的忧思深广、蕴含深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7.
仿古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仿古玉是指以模仿古代玉器为手段、获取高额利润为目的,而加工碾琢的玉器,诸如仿汉玉、仿宋玉等等,也包括仿三代古玉以及仿名家玉器。仿古玉是我国古代玉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研究古代玉器,尤其是研究近代玉器,对仿古玉是不能忽视的。一仿古玉的沿革仿古玉的产生、发展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我国封建时代皇家贵族、达官显宦和文人墨客玩赏古玩之风盛行时出现的,是仿古文玩中的一种。仿古玉见于文献记载的时间比较晚。  相似文献   

8.
徐琳 《收藏家》2010,(4):35-38
红山文化是史前北方燕辽地区一个重要的考古文化区,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距今约6500-4800年,红山文化玉器主要出现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约为5500-4800年。本文评述重点是红山重器的三件玉雕人像。第一件是考古发掘品。2002年,辽宁朝阳牛河梁遗址第十六地点四号墓人骨骼的左侧骨盆外侧出土了一件玉人  相似文献   

9.
红山文化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考古学文化,红山文化玉器是我国史前时期一个独立的玉器系统,动物形玉器则是红山玉文化的一大特色。本文对近几十年红山动物形玉器的考古发现进行梳理,并对当前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这一工作有助于红山动物形玉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红山文化的特殊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承的条件下,对红山文化玉三孔器的造型、纹饰、出土情况、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已有的考古发掘报告,参考了有关的历史文献,从玉神学、玉文化的角度说明了红山文化玉三孔器使用功能为巫师通神的法器,同时对相同和不同的观点都作了分析,进一步阐明此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梅岭玉与吴地早期出土玉器的关系,在综合了梅岭玉成因的基本特征和吴地出土玉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分别从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的化学成分,梅岭玉出土的地理位置,及制作玉器以就近取材为第一要素等方面进行讨论,提出梅岭玉与吴地早期玉器有着密切关系的论点。  相似文献   

12.
两汉诸侯王墓出土葬玉及葬玉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玉文化发展进程中,两汉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玉器的神秘作用在经历了新石器时代和商周的发展之后达到了巅峰。汉玉的一大特色是走向极端迷信化的葬玉,而这也是玉器神秘化在汉代达到巅峰的标志。这之后的玉器,佩玉逐渐融入了现实生活,葬玉逐渐消失,进入了中国玉器发展的新阶段——世俗化发展阶段。因此可以说汉代是葬玉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区出土、采集到的兴隆洼、红山玉器较多,但长期以来缺乏针对当地玉器的系统性材质研究。本研究借助拉曼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便携式仪器对当地的74件兴隆洼与红山玉器进行无损测试分析,确定了这批玉器的材质主要为闪石玉。根据X射线荧光光谱的峰值记数进行横向对比,这批玉器可被分为3个组别:兴隆洼时期的用材集中于B、C两组,颜色呈浅黄或浅绿色;红山时期玉器用材集中于A、B两组,颜色呈浅绿或深绿色。此外,这批玉器中也包含少量地开石、方解石、蛇纹石、云母、萤石材质。结合地质学相关信息,对玉器的产源地进行分析和探讨,可以推断闪石玉取材于辽宁岫岩地区,而其他材质多为就近取材,亦有部分取材于辽宁岫岩地区。  相似文献   

14.
齐家古玉是齐家文化类型出土的古玉。齐家古玉和辽宁红山古玉、江浙良渚古玉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玉,也是西北地区史前古玉的代表。齐家古玉的出现和消失都充满神秘色彩。4000年前,一个神秘的骑马部族带着他们精湛的玉石加工技艺出现在甘肃大地上。于是,齐家文化和齐家古玉如春笋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然而三四百年后又倏然消失,只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诉说着昔日的故事。这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些神秘的齐家古玉现在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5.
齐家古玉是齐家文化类型出土的古玉。齐家古玉和辽宁红山古玉、江浙良渚古玉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玉,也是西北地区史前古玉的代表。齐家古玉的出现和消失都充满神秘色彩。4000年前,一个神秘的骑马部族带着他们精湛的玉石加工技艺出现在甘肃大地上。于是,齐家文化和齐家古玉如春笋般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然而三四百年后又倏然消失,只留下了一件件精美的玉器诉说着昔日的故事。这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那些神秘的齐家古玉现在怎么样了?  相似文献   

16.
综观我国的用玉历史,从新石器时代至今,已有近万年的历史,而玉器的使用是与其制作工艺密切相关的,因此对制玉工艺的探究也是玉器研究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关于玉器的制作工艺,文献中有不少记载,目前学术界也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对制玉的流程有了较为清晰而完整的认识。不同的制作工艺都会在玉器上留下一定的痕迹,通过对玉器上残留的制玉工艺痕迹的分析研究,可以对玉器的鉴定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王童 《丝绸之路》2022,(2):32-37
我国的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非常严格的用玉制度。而丧葬玉作为其中的一支,其分类较多,本文重点谈丧葬玉中的玉覆面。玉覆面也称为“玉幎目”“缀玉覆面”“玉掩面”,到后来逐渐发展成“玉面具”“玉头套”,是贵族才能使用的。本文通过对玉覆面的概念、产生原因及出土情况的整理研究来了解玉覆面的类型、特征及其发展分期。  相似文献   

18.
正陈设玉器是指专供居室内摆设观赏用的玉器,与玉工具、礼仪玉器、装饰玉等同为玉器的主要种类之一。陈设玉器对所用玉料的成色要求极高,虽然需要的玉料体量相对较大,但玉质和玉色的等级绝不亚于其他玉器种类。相对于很多传统玉器,如礼玉、玉工具等,陈设玉流行得较晚,一般认为它们在汉代以后才逐渐形成规模和一定的标准,在唐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到明清两代达到鼎盛。  相似文献   

19.
严钊周 《南方文物》2000,(2):117-117
西汉初年政局渐趋稳定,社会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到西汉中期已有所发展。当时汉武帝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罢黜百家而独尊儒学。先秦时期儒家的“君子贵玉”思想得到了继承和发扬。还提倡孝道等伦理道德,厚葬的习俗大为流行。汉代的皇室贵族等上层阶层的人们生前佩玉,死后也用大量的玉器随葬。这时期的玉器制作因此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汉代用玉不仅数量多,种类也颇多。前朝的礼仪用玉逐渐减少,而开创了新的玉器类型,如玉剑饰、韘形佩、“翘袖折腰”的玉舞人等装饰用玉开始盛行。特别是丧葬用玉显著增多。当时的丧葬用玉主要有:玉衣、玉九窍塞、玲玉、握玉及玉面饰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玉币略论蔡运章实物货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玉币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以往我国研究玉器的著作大部没有涉及玉器的货币职能,有的学者甚至否认我国古代有玉币的史实。因此,玉器是否为我国古代货币?这种货币的种类、年代、单位及购买力等问题,都是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