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渤海国是我国唐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的建立者是粟末靺鞨的首领大祚荣。他于公元698年在今吉林省敦化县一带建立震国。十五年后(公元713年,即唐玄宗开元元年),唐册封他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于是不再使用靺鞨旧称,而专称渤海。同时,唐以其地为帝国的忽汗州,令大祚荣兼任该州都督。此后,渤海统治者大氏,代代接受唐皇帝的册封,并努力学习唐制和盛唐文化,“遂为海东盛国,地有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  相似文献   

2.
渤海国自建立之初就使用汉文,以唐制管理国家,积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及文化,并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往来,号称"海东盛国",在我国东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以渤海国与唐王朝关系的建立,揭示渤海国与唐王朝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3.
渤海族是我国东北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存世大约六百年,公元698年(唐圣历元年),渤海族首领大祚荣,在上京筑都建立震国,后改名为"渤海国"。渤海国自建立之初就使用汉文,以唐制管理国家,积极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及文化,并与唐王朝保持友好往来,号称"海东盛国",在我国东北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本文以唐鸿胪井碑为见证,并结合唐王朝的羁縻州府政策,揭示渤海国与唐王朝的民族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地方封建政权,渤海国当时附于唐朝,全盛时期设5京、15府、62州,在其立国近三百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第一,从渤海国遗址的系列发掘成果看,上京龙泉府城市规划周密,布局得当,是仿造长安城兴建的一座规模宏伟的城市,是唐文化向东北传播的纽带。第二,从渤海国文字和文学看,起码在渤海国的上层人物及官方中普遍使用汉字。唐代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期,受其影响,渤海国也创造了同一时期的诗歌的辉煌,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人物。唐代渤海国的大门艺就是共中之一。渤海国是唐朝东北地方政权之一。她的第一代国王大祚荣于七一九年(玄宗开元七  相似文献   

6.
渤海国上京城属于唐代渤海国的五京之一,又称为渤海上京龙泉府,在历史上也称之为忽汗城,在渤海国存在的二百多年历史当中,上京城做为一百六十多年的都城。渤海国是在唐代及五代时期位居于中国东北地获的一个地方民族政权,渤海国的存在与发展,在经营中国东北这个地区,推动东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为当时的地方封建政权,当时的渤海国附属于唐朝,在全盛时期具有5京、15府和62州,在其存在的历史当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相似文献   

7.
清代前期各民族统一观念的历史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虽然在历史的进程中,也曾发生过短暂的分裂,温经过一个时期的矛盾、斗争、融合,又会出现新的统一,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总的说来,统一的历史,大大超过了分裂时间。所以。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总趋势。这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特点之一。与之相适应的是,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形成了各民族统一的思想观念。这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统~的政治观念,也是多民族统一国家和中华民族内聚力最深厚、最坚实的思想基础。由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不同,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形…  相似文献   

8.
渤海国曾经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其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奇迹。渤海一切政治制度、文化等几乎都"象宪唐朝",等级制度也俨然一个封建皇朝,但是渤海始终是唐朝统治的一个地方政权,是唐朝东北边疆的重要守卫堡垒,是中华民族大一统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9.
宋卿 《史学集刊》2006,(5):89-94
唐代在东北边疆渤海政权地区设置的忽汗州都督府,在东北各羁縻府州中存在时间最为长久,其以朝贡为纽带与唐王朝保持着稳定的隶属关系。羁縻府州形式下的渤海政权对唐王朝的频繁朝贡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目的。其朝贡关系体现了中央王朝与地方民族之间的一种“君臣”与“宗藩”的政治关系.一方面加强了中央王朝对东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辖关系;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各族间的联系,有助于“中华一体”的国家形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唐代时册封了一个地方政权——"渤海国",随着它的不断发展和强大被誉为"海东盛国"。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明中占着重要的篇章。关于渤海国的民族构成是复杂多样的,关于其主体民族的构成中外学者一直存在着争议,但通过多方面资料考察和考古勘探,其主体民族应是靺鞨无疑,确切的说应是粟末靺鞨。除其主体民族之外渤海国的民族成分构成还有其他的靺鞨部落以及其他民族成员。其民族构成绝不是单一的民族成分。  相似文献   

11.
由内蒙古文物考古学者王大方、张文芳历时8年编著完成的以研究蒙元时期北方草原地区金石考古、古籍整理为主要成果的《草原金石录》一书,于2013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蒙元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新成果,并具有抢救、保护文物的价值。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元朝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代。在元代,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为中书省所管理的“腹里”之地,元上都以及一批路、府、州、县设于此地,许多蒙古宗王、皇亲国戚的封地也设于此。  相似文献   

12.
金初府、州、县制度仅实行于原辽、宋封建地区,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域特征。它经历了辽、宋、女真制度的共存阶段,进而发展成为统一的金朝府、州、县制度,是金政权封建化变革的重要起点和组成部分。研究这一制度有助于了解女真奴隶主集团进入汉族封建地区后,迅速封建化的历史原因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清朝完成统一新疆的大业,是汉、唐、元诸朝以来我国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清朝统一新疆的大业虽然是在乾隆朝最终完成的,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为统一新疆做出了重要贡献。清朝再度统一新疆,不仅进一步奠定了我国的西北边疆,促进了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与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推动了新疆社会政治、经济的进步,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还体现了中华民族长期整合发展的历史趋势,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渤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渤海上京文化,堪称是"海东盛国"文明最辉煌的一部分,也有学者认为它是渤海文化的核心和代表.因此,要认识、了解渤海国,解读渤海文化,加强渤海上京文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为使该项研究取得更大的进展,本文对渤海上京文化的含义做了进一步的阐释;对渤海上京城遗址的发现和确认,渤海上京城遗址的调查和考古发掘,以及渤海上京文化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绩等做了简要的回顾;提出了关于渤海上京文化研究的四点思考:1、上京文化在渤海文化研究中的历史地位问题;2、上京文化与唐中原文化、东北亚文化的关系问题;3、上京文化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理论问题,诸如研究对象定位问题、研究范畴问题、民族属性问题等,4、渤海上京文化中民族精神的挖掘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渤海国(698年~926年),是唐朝时期勿吉后裔—以粟末靺鞨为主在东北地区建立的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初称"震国",首领大祚荣自号震国王。713年,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统辖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从此粟末靺鞨政权以渤海为国号,成为唐朝版图内的一个羁縻州,隶属于唐王朝。926年,渤海国被辽所灭,传国十五世,历时229年。渤海文化中的汉文化因素浓厚,其典章制度效仿唐中央,  相似文献   

16.
公元7世纪末渤海国崛起,在其长达二百多年的历史中,渤海国社会发展深受中原盛唐封建文化的影响,创造了"海东盛国"的辉煌局面,为古代东北地区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以上京龙泉府遗址为例,论述了中原对渤海国建筑砖瓦纹饰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行政区划,即行政区域划分。一个国家为实行行政管理,按照地理条件、历史传统、经济联系、民族分布等实际情况,划分为各级行政区域,每个行政区域又被赋予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名称。道、府、厅、州、县即为清末民初黑龙江省的行政区划单位名称。清末,道、府、厅、州、县曾一度共存,黑龙江省共分3道、7府、6厅、1州、7县。  相似文献   

18.
唐初实行州(府)县两级制,但府州数量过于庞大,贞观十三年有州358个(《旧唐书·地理志》),中央政府无法直接统治,但又不愿意在府州上再加一级行政机构,于是就在府州之上又加一级监察机构,这就是“道”。贞观元年(公元627年)根据自然山川形势把全国划分为十个自然区域,称为“十道  相似文献   

19.
一、唐朝对渤海的经营与管辖我国唐代是个强大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帝国,对其所辖疆域实行卓有成效地治理。位于东北边疆的渤海靺鞨族,就是这个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同中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表明渤海始终在唐朝的治理之下,二者互为依存,共同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封建繁荣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20.
《攀登》2015,(2)
青海民族地区由于地理和历史原因,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这不仅影响少数民族群众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也影响地区安定团结,因此加快青海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化隆和循化两县位于青海省东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两县均为多民族聚居县,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加快化隆和循化两县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海东乃至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