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六朝时期建康的仓库分布颇广,按其经营性质划分,主要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为由官府设置之官仓;二为非官府设置之民仓。本文试以六朝时期建康地区的仓库为研究中心,就其类型、分布及其形成原因和影响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诣在通过道教对上层士族阶层的影响和道教法术对书法艺术启示的详细分析,论证这两种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意识形态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从历史学的角度,对六朝时期建康的语言状况及其所蕴涵的时代信息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李文 《南方文物》2003,(4):73-76
中国是瓷器的发明国遥根据考古发现袁早在商周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瓷袁到东汉中期从原始瓷发展到瓷器遥六朝时期袁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南方青瓷器烧造的中心地区袁青瓷器既是物质产品袁即以其物质实体满足使用需要袁它又是精神产品袁即以其造型尧装饰和釉色等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袁换言之袁这也是青瓷器所表现出的艺术性和社会功能遥新中国成立五十多年来袁在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的六朝时期的青瓷器袁从这些实物遗存看袁不乏高超的艺术品袁进一步佐证了在长达三百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尧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的六朝青瓷艺术已发展到了…  相似文献   

5.
六朝统治集团对贾谊故居的保护到了十分重视的程度,其深刻的历史背景:一是源于此期贾谊的政治形象上升到统治集团的宗师地位;二是源于贾谊直系后裔在六朝时期强大的政治势力。  相似文献   

6.
洪石 《华夏考古》2022,(1):69-83
秦汉玉容器有杯、高足杯、角形杯、觯、碗、盒、辟邪形壶和琮形器八类,以高足杯、觯、杯为主。根据考古类型学分析,得出不同时期玉容器在数量、种类、纹饰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规律,即为秦汉玉器总的发展变化规律。秦汉玉容器的构成材料以单一玉料为主,其次是玉料与金属材料的结合。造型设计多以祥禽瑞兽为主题。并对秦汉玉容器的出土地点、数量多寡、产地和功能,以及使用者的身份等都有所探讨。  相似文献   

7.
顾琳 《史学月刊》2005,(3):121-124
关于“邸”,前辈学者多有述及,如王国维、唐长孺、张弓等先生都对此做过较为细致的分析,在当代学者所撰写的论文中也有所涉及。但是对六朝时期各种“邸”的系统研究尚不多见,本文试图对相关材料进行梳理并对有关问题进行相应的探讨。早在汉朝时,历史文献中就有了邸的明确记载。这时候的邸主要分为蛮夷邸与郡国邸两种,是西汉在长安设置的接待四夷蕃客和入京诸侯的专门机构(王静:《汉代蛮夷邸论考》;《史学月刊》2000 年第 3 期)。唐长孺先生还认为一般的乡人有的也可以寄食邸中;而且到了东汉以后,邸的名称更为推广,至迟在东汉末年市上的…  相似文献   

8.
张纵 《东南文化》2003,(3):49-52
从我国古代神话及有关文献记载中探索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以及早期园林构景要素的基本形式,并由此追溯作为六朝都城-建康城中皇家园林及佛寺园林、私家园林形式,尤其对当时著名的皇家宫苑-华林园、乐游苑的建园与盛衰过程的考释作了一定的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9.
刘忠国 《神州》2013,(36):286-287
六朝时期的社会大动荡,从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残酷的社会现实迫使一部分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隐居山林,从事山水画的研究和创作,玄、道、佛思想养育了山水画家的精神和气韵,加上山水诗的大量创作,使艺术创造者对于山水进行咏怀,以诗、文学、绘画的形式来抒情、畅意。以山水为背景的人物画的出现,人文士大夫参与绘画提高了绘画的地位,还有纸张的发明都为山水画的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因此,山水画的产生是六朝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0.
许晓东 《收藏家》2013,(9):35-43
玉器仿古,古已有之。殷墟出土的仿红山文化玉猪龙,商、周遗址所见仿良渚文化玉琮,可谓早期仿古之例。宋代是仿古的第一个高峰。宋代玉器仿占以仿商、周青铜器以及战国、汉代玉器的造型和纹饰(如剑饰、棘式佩、带钩、辟邪,螭、云、谷、蒲纹等)为主,这也成为后世仿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吴艺娟 《四川文物》2008,1(3):79-83
本文从南安丰州古墓葬大量考古材料考证出发,结合当地气候、地形等特点,论证了其成为六朝时候的政治、经济中心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说明泉州城市的迁移进程.  相似文献   

12.
罗卫忠 《南方文物》2010,(2):156-158
<正>早在先秦时期,博弈活动就成为古代中国一种奇特的社会习俗和文化现象。六朝时期,随着各民族交流机会的增多,各民族习俗文化的融会贯通,社会物质技术的发展、进步和商业经济的繁荣,博弈活动呈现多样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并形成奇特的博弈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对后来中国习俗文化的影响至深且广,仍然值得今天的人们玩味。  相似文献   

13.
六朝瓦当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高  贾维勇 《东南文化》2004,(4):63-73,i001,i002
六朝瓦当可分为云纹、人面纹、兽面纹、莲花纹4类,各类瓦当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时代特点。六朝瓦当对同时期北朝、高句丽、百济的瓦当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六朝风俗谈     
六朝风俗谈郭黎安Thisarticleisanoveralanalysisandsummaryofthesocialcustom,mariagerituals,funeralaswelasdailylifeduringtheSixDynasties....  相似文献   

15.
六朝石刻艺术四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丹阳、句容、江宁、南京的六朝陵墓石刻作了新的系统调查和考察,颇具收获。  相似文献   

16.
南京出土六朝瓦当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南京六朝瓦当屡有新发现,瓦当类型主要有人面纹、云纹、兽面纹、莲云纹几类。  相似文献   

17.
玉的情结     
  相似文献   

18.
丹阳郡在西汉至六朝之间的历史时期,逐步成为南方区域发展的中心地区。本文分两汉、六朝两个时期,从郡治迁移、辖县分布、郡县析置、户口增减、侨州郡县分布与设置等方面进行考察、辨析,基本釐清了丹阳郡的政区变迁与区域发展的主要情况。研究表明:(1)自汉武帝时改置丹阳郡以来,郡治先徙宛陵、东汉末年再迁建业,从此历六朝不改,丹阳郡成为六朝时期的"京邑首郡";(2)六朝时期是丹阳郡区域发展的重要时期,辖区变动也最为剧烈;一方面,人口增多,新县、新郡的析置频繁,辖区面积逐步缩小;另一方面,北方侨民的两次大规模南迁,特别是东晋南朝以降,辖区内增置大量的侨州(郡、县),进一步促进了本区的区域开发与繁荣,丹阳郡的区域中心地位也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9.
从考古发现看秦汉六朝时期的岭南与南海交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庆新 《史学月刊》2006,7(10):10-17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两广地区、南海诸岛以及越南等地相继发现了一批秦汉六朝时期的有关南海交通与海外贸易的遗址、遗物,展示了岭南社会经济一向的海洋特色,大大改变了岭南的古史景观,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通过造型、纹饰、胎釉、工艺等的分析与比较,证明福建两晋青瓷与浙湘赣粤所出共性较多,而南朝青瓷则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其文化成因应与历史沿革、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有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