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轫”在字典里这样解释:“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比喻新事业开始。”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在中国航天史上留下了许多“第一”: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次两弹结合、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通信卫星、第一艘载人试验飞船…… 有人开玩笑,说这些“第一”融入戚发轫的生命中,与他的名字有关。 戚发轫说,既然我是一辆“车”,就得拼命往前奔。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西部的金银滩草原,因孕育了“两弹”而闻名于世。而在当地人心目中,这里是“两弹一歌诞生地”。本文作者亲往金银滩踏访,揭开了围绕这“一歌”所发生的另一段传奇……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在西北大漠深处,原子弹、氢弹爆炸的两声巨响震惊了世界。无数疑惑、质询的目光投向“蘑菇云”升起的地方:中国何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研制成功“两弹”“?两弹”诞生地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作者深入“中国原子城”,将那一段被大漠尘土掩埋的可歌可泣的历史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4.
朱静渊 《神州》2008,(10):22-26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原子弹塔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在此之前,中国新研制的导弹飞行试验也已经取得成功,正是为"两弹"结合创造了前提。1966年10月27日,装着核弹头的导弹像一条怒吼的巨龙直冲云霄。几分钟后,核弹头在靶心上空距地面569米高度实现核爆炸,"两弹结合"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5.
(七律) 轩辕生死几苍黄,瓜裂九州百岁殇。 辛亥雷霆驱腐朽,南湖风雨换沧桑。 八年浴血降倭寇,两弹升天镇列强。 党领诸贤开盛世,和谐发展步春光。  相似文献   

6.
聂力 《百年潮》2007,(2):72-75
父亲在全力领导组织“两弹”研制的同时,十分关注我国核潜艇的研制。  相似文献   

7.
被称为“中国两弹元勋”的著名物理学家朱光亚因为年事已高,没有能出席建军80周年的庆祝大会。2007年8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登门看望了这位德高望重的老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两弹试验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提高了我国的国威军威。  相似文献   

9.
正"星球大战"计划,是1983年美国拟建立的"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之战略防御计划"的简称。由于该计划的名称酷似科幻电影和小说,因此引起世人极大的好奇与关注。其实,早在1964年我国"两弹"研制即将成功时,毛泽东就根据其"有矛就有盾"理论,从我国战略防御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要发展我国的反弹道导弹问题。不久,该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0.
2002年,我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办事,特别想借此机会拜访赵梓森院士,并为在电信科研领域创造了奇迹的老师们写点什么。幸运的是我头天到武汉,赵院士就答应第二天上午与我见面。和赵院士谈下来。我不仅记住了他创业经过,光纤发展的趋势,还有他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