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卓越的文化名人,他一生涉猎甚广,尤为突出的是他在报刊业和学术、思想文化方面。 《新民丛报》是梁启超主持的报刊中历时最久、影响最大的刊物。1902年2月8日,继《清议报》后,梁启超在日本横滨创办《新民丛报》,编辑和发行人署名冯紫珊,实由梁启超负责。刊物上的重要文章也大都出于梁启超之手。《新民丛报》为辛亥革命前维新派的重要刊物。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的思想家中,梁启超较早地认识了开办铁路的重要性。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此间他先后发表了很多直接论述中国铁路的章,而学术界对这一问题鲜有论及,本认为梁启超铁路利权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不乏珍贵之处。  相似文献   

3.
梁启超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理论的开创者。他猛烈地批判了封建旧史学,提出了属于资产阶级体系的新史学,在近代中国史学界起了积极的启蒙作用。但梁启超没有随时代前进去发展自己的史学思想,相反地是在惶遽、倒退中最后否定了自己的新史学理论。从梁启超较全面提出他的史学理论的二十世纪初,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后半期他逝世的这段时间里,他的史学思想所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多变”。梁启超史学思想的形成是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流亡日本这一阶段。当时,他接触了大量的西方史学论著,并结合现实斗争的需要,写成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等书,系统地提出了资产阶级新史学理论。首先,他激烈地批判了封建的旧史学,提出“史界革命”的口号,并把“史界革命”当  相似文献   

4.
李在全 《历史研究》2020,(5):208-218
<正>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是一位时代巨子,他有着多方抱负,著述宏富,在诸多领域事功卓著,影响深远。司法储才馆,则声名不显,研究者甚少注意,在梁启超传记和相关论著中,或寥寥数笔,或只字未提。实际上,梁启超与司法储才馆的相关历史,意涵丰富,关涉1927年前后中国政治、法律、教育史上诸多重要问题,实有专门研究之必要。  相似文献   

5.
论辛亥前梁启超的民族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过程中,涌现了一批伟大的民族主义者。活跃于20世纪前后的梁启超也是其中的一个。他对民族主义的理论阐述和斗争实践在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思潮和民族民主运动中均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拟对辛亥革命前梁启超的民族主义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文史摘     
《贵阳文史》2008,(1):94-95
梁启超的中国民族史研究 梁启超是中国民族史研究和学科建设的开拓者。他首先提出了中国民族史的学科概念,并在1900-1923年间,不断研究、总结,不断调整自己的学术观点,使之更加符合中国民族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形成了公认的中国民族史学科,从而丰富了中国史学的内容,同时也显示出粱启超的史学研究是以民族史为中心的。在历史研究应该以民族史研究为中心的学术思想指导下,梁启超的中国历史时代划分也突出了这一精神,他认为,中国历史发展可以分为上世史、中世史、近世史三个时代。  相似文献   

7.
吴江 《世界》2006,(6):61-63
提起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一般都是提“五四”新文化运动,我从梁启超对进代中国新文化的贡献,突然想起中国整个新文化运动以及这个运动究应从何时算起这个问题来, 这当然是一个大问题了。对此,我想我们也应当重新思索。说起梁启超的“新民”文化运动,我认为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梁于1902年写《新史学》一文,提倡史学革命, 这件事至少在学术上的意义不在《新青年》发动文学革命之下,虽然其作用和影响不及后者,因为中国是一个史学大国,史学集中了中国文化思想的精华。另一件事,就是梁启超的“新民说”着重提出了“思想解放”的重要性。在中国思想界,梁启超恐怕算是最早并最多提“思想解放”的人了,他把思想解放与人的个性解放即人的自由平等直接联系起来,认为培养“新民”必须从此入手。  相似文献   

8.
梁启超研究的新成果──简评耿云志、崔志海著《梁启超》朱文华梁启超无疑是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活动,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至于他的思想言论,更是广泛地施影响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的各个领域。由此可以说,一部近代中国史和中...  相似文献   

9.
那瑛 《史学集刊》2007,1(5):79-85
对于公私问题的思考和论述是梁启超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梁启超对公私观的理论重构,是承袭传统与汲取西方文化的成果。他批判了中国传统的公私观,对"公"、"私"的内涵进行了转化,从"朝廷为公"向"国家为公"转化,从"群体之私"向"个体之私"转化。由此,把公私的主体转化为"国家"与"国民"。在此框架下,从道德、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视域,对公私规范进行了重构与解释。他把中国传统的"公私对立"观念转化为公私相互依存;他区分了政治法则与伦理道德,使传统的"公"、"私"观念在政治学说层面上具备了近代形态;他还强调国民的权利及其对国家的责任。梁启超的公私观对中国当时及其后的公私秩序的讨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近代诸子学复兴中,梁启超发挥着承前启后的典范作用。1902年,他提出了"孔北老南"说。这一说法是梁启超在新民意识主导下突破儒家中心主义的学术产物。在建立此说的过程中,梁启超一方面借助了晚清时期康有为的经今文学说,另一方面汲取了日本学术界的地理学理论与汉学资源。该说提出后在学术界产生了重要回响,具有长远的学术史意义:它是"新史学"理念的实践,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性,推动了中国史学的社会科学化进程;同时,它置孔子和诸子于平等的位置,具有学术平等的眼光,促进了诸子学摆脱经学的束缚。在此意义上,该说推动了中国传统学术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11.
1914年年底问世的《欧洲战役史论》,是梁启超撰写的中国最早的“一战”史研究专著,该书致力于探讨“一战”爆发的原因等问题,不仅文辞畅达,引人入胜,而且蕴含了其经世意识与史学观念的变革,集中反映了梁启超自觉开拓中国“世界史”研究的新风范。从梁氏自己撰述、主持《大中华杂志》、主编丛书的设想和各种评论等综合角度来看,他在兴起阶段的中国“一战”史研究中实具有一种全方位的先导性,充当了引导者和指导者的重要角色。对他之后中国“一战”史研究加以细致清理,便能证实这一点。梁启超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研究、考察和思索,不仅有助于理解他由热衷政治到专事学术的人生转变,而且可以见证其史学及文化思想从崇尚“进化论”、追求“现代性”到对其予以深度反思的心路历程,具有某种转折意义。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新史学》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启超《新史学》的真实意义及历史学的误解黄敏兰梁启超是近代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卓越的历史学家。他的《新史学》是一部传世名著,对我国近现代史学有着极其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在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这些都是史学界所公认的。然而,梁启超的《新史...  相似文献   

13.
梁启超曾经写下了大量的外国史著述。这些著述,关于古代史者少,关于近代史者多;或为某国一重要历史时期的史略,或为某一有名历史人物的传记。他写史略,意在总结某国兴亡之原因;他作传记,着眼于英雄人物振兴祖国成功之途径。不论他所写的史略还是传记,均有一鲜明的特点,就是处处与中国的国运民情相对照,注重阐发可以借鉴效法之处。十分清楚,梁启超写下这些著述的目的,即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表述他挽救中国危亡、改革中国社会的政治主张。因此,这些著述实在是研究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极好材料,也是研究梁启超历史观的极好材料。可惜,这些著述的价值从未得到  相似文献   

14.
梁启超的日本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的日本观焦润明梁启超是对日本问题讲得最多的近代启蒙思想家之一。他的日本观形成于19世纪末ZD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普遍流行“师日”风潮之时,反映着那个时代中国人对日本的基本看法,具有突出的代表性。另外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梁启超那里,日本事情不过是为其...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新史学从政治向学术的过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是中国“新史学”的创始人。1902年,他发起“史界革命”,推动了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化。梁启超在历史学的各个方面:史学理论、史学方法论、中外历史编纂、史学史、人物传记等各方面都有开创性的贡献。他的史学革命思想及其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百年史学基业。梁启超被史学界公认为“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史界巨灵”、“现代史林泰斗”。①一、挑起“史界革命”大旗1902年,梁启超写下了《新史学》一文,公开挑起“史界革命”的大旗,从此而开辟了中国现代史学的新天地。梁启超《新史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宣言书,宣告了具有三千年历史的传…  相似文献   

16.
蓝公武,祖籍广东大埔,客籍人。1887年1月出生在苏州,早年留学日本,辛亥革命后成为研究系的重要成员,时人称他和张君劢、黄远庸为梁启超门下的“三少年”。近代中国的曲折历史和他个人的坎坷经历,使他深深懂得了唯有共产党能够救中国的真理,从而在两个中国之命运决战的前夕,  相似文献   

17.
浅论梁启超的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一八七三——一九二九年),字卓如,号任公,自称饮冰子,广东新会人。他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史学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史学著作曾起过显著的作用和影响,人们不仅知道他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建立“新史学”的主张,而且在解放前不少人把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近代的知识分子堆里,梁启超的才能无人能及。24岁之时,就名满天下。袁世凯对他的才华敬佩有加。“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12年之后,梁启超在袁世凯函电不断地催促下,回国就任法务次官。袁世凯在梁启超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给予梁启超空前的礼遇。给他住贤良寺,那是当年曾国藩、李鸿章做封疆大吏入京时住的地方。给予一个手无寸铁只有一枝笔的梁启超这样的礼遇,对于善玩政治的袁世凯来讲,肯定有着自己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9.
宋学勤 《史学月刊》2007,(12):95-101
对"群学"的最初认识,使梁启超认识到"合群立会"的重要性,"合群立会"的政治理念促使他去"新"史学;对社会学理念的吸纳而使他确立了"进化史观",进化史观的确立,对中国史学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意义。梁启超晚年专意于学术后,他的社会学的治史视野又得到充分体现,以至当今学者论断,梁启超开启了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先河。  相似文献   

20.
戊戌时期女子教育思想是资产阶级维新派所倡导的以救亡图存为首的变法维新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而近代维新运动的杰出代表梁启超非常重视和关注广大妇女的解放问题,为女子教育构建出完整的思想体系,为中国女子教育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是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妇女教育、兴办女学的积极实践者。其中,他的某些观点不仅在当时有重要影响,即使在今天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