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爽 《神州》2013,(32):266-266
新闻深度报道是指完整反映重要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揭示其实质意义和发展趋势的一种高层次的报道方式。本文通过分析新闻深度报道的含义和特征,提出了做好新闻深度报道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张志武  安春颖 《神州》2012,(24):155
近年来,随着广播媒体的日益走红,记者连线报道也成为各家电台最常用的一种报道形式。广播记者在新闻现场,通过手机与直播间联通,第一时间为听众描述新闻现场的所见所闻,既增强了新闻的时效性、现场感,又实现了新闻最快化的传播,凸显了广播传播速度快的优势。如今,记者连线报道在广播新闻报道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已成为广播参与媒体  相似文献   

3.
岳向华 《神州》2012,(31):35-35
在当今“新闻信息爆炸”的时代,怎样选择采写制作民生新闻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大体上坚持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当今国家主流媒体的属性;它是新闻竞争与改革不断深入的产物;在选择采写制作民生新闻时,各省市县台的从业者们要坚持把准民生新闻定位,记录百姓的真实生活,牢记媒体社会职责,选题报道要有理有利有度,注重民生新闻的创新服务和扩大优势。民生新闻要真实、通俗、坚守良好道德,不能低俗、媚俗、道德失衡;对电视的民生新闻要进行深度开发利用,以便与群众贴得更近。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于从新闻学角度及心理学角度分析新闻敏感的内涵及特质,研究新闻敏感的产生与发展。阐述了新闻记者在理论与实践中认知感感知论、思维论及人格论与新闻敏感的联系。高度概括并指出培养新闻敏感的途径及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5.
佟忠生 《神州》2012,(17):213-213
新闻摄影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对正在发生的,具有报道价值的新闻事实,通过现场选择抓拍的手段,摄取特定的瞬间形象,并结合必要的文字因素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  相似文献   

6.
王玉兰 《攀登》2012,(4):152-155
新闻敏感是新闻采编人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只有增强记者的新闻敏感,才能迅速判断新闻事件典型的社会意义,才能识别出新闻事实背后有价值的新闻,创作出新闻贴近性很强的优秀报道。  相似文献   

7.
刘慧敏 《神州》2013,(5):240-240
电视时政新闻是电视新闻节目报道的核心的内容,同时也是当前主流媒体发展理念的体现形式。在民生新闻不断涌现的今天,电视时政新闻类节目要想获得受众和关注,必须走民生化道路。但这并非让电视时政新闻节目专门报道民生方面的内容。而是要求其从理念、语态以及思路等方面,积极探索民生化创作之路。本文将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创作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新闻策划中不能全盘否认记者在传媒合理设计策划并促成新闻事实的主动性,区分合理策划与“生造新闻”的根本区别应该更多地从是否有小集体、个人功利目的,经济因素参与设计策划的程度,所设计策划的新闻事实是否合情合理地发生、或制止了不应该发生的新闻事实,报道是否准确客观.  相似文献   

9.
付强 《神州》2013,(19):23-23
新闻采访是新闻写作的基础和主导,一名优秀的记者在新闻写作和报道中需要以真实的新闻采访为前提。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这种辩证关系使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在教学中提高新闻采访与新闻教学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新闻采访与教学的方式可以从注重实践在理论教学中的重要性、采用灵活科学的考核方式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等三方面来实现。  相似文献   

10.
阚迪 《神州》2012,(11):153-153
新闻标题是一条新闻的核心,人们关注新闻,最先关注的就是标题,从这一角度对新闻进行考察,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我国的新闻传播话语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闻视角也走向平民化,新闻观点的呈现也逐渐的朝着隐形表达的方式发展,对新闻深度有了新的认识,语言表达上追求形态化、趣味化、故事化、口语化,同时也出现了低俗化、娱乐化、琐碎化的现象,本文就来对新闻传播语态变迁是新闻改革在实践与受众“说话方式”上的一次历史性跨越。是转型期传媒市场化变革的表征与显现。  相似文献   

11.
姜丹 《神州》2013,(23):230-230
《新闻调查》作为中央电视台最具代表性的深度调查类节目,以“探寻事实真相”为节目口号和定位,通过对于新闻事件的深入调查与深度报道,系统呈现最接近真相的事件事实,在百姓和高端媒体评论界都有着优秀的El碑和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刘红雨 《神州》2012,(20):227
正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技术拍摄新闻照片并附以文字说明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与语言文字等其它新闻形式相比,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其一是新闻摄影的现场纪实性。新闻摄影是记者亲临现场,面对客观现实,拍摄具有新闻价值的真人真事的可视影像来进行新闻报道的。新闻照片  相似文献   

13.
王伟 《沧桑》2009,(1):139-140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石。本文从虚假新闻、失实报道的表现形式、成因、危害入手,探讨媒体从业人员如何防止虚假新闻报道,维护新闻的真实性,提高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苗海 《黑龙江史志》2013,(13):303-304
<正>图片新闻用画面传播信息,一幅视觉冲击力较强的新闻图片,不但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抓住人们的眼球,震撼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共鸣,而且可以起到活跃版面、提升新闻媒体品味的作用,协助媒体实现吸引、打动读者的最终目标。一、视觉冲击力与瞬间形象的抓取。新闻图片视觉冲击力的形成,首先要靠瞬间形象的抓取。新闻摄影是以正在发生的事实为内容,以摄影技术为手段,以独特的视觉瞬间影像辅以文字说明的形式来传递新闻信息,表现的是随时  相似文献   

15.
刘美辰 《丝绸之路》2021,(2):173-176
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典型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公众信息传播的路径变迁,从疫情爆发初期的"信息呈现"阶段,到信息公开化为基本形式的"媒体表现"阶段,最后呈现出主流媒体强势回归的根本趋势.在"移动优先"的新传播语境下,本文对主流媒体疫情报道进行梳理,着重以甘肃电视台《甘肃新闻》为研究样本进行切片化分析.疫情期间《甘肃新闻》坚持对...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民生类新闻成为近几年电视新闻栏目报道的重点。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包括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事情都属于民生范围内的事情。这个概念的优点是充分强调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要性和高度综合性,但其明显的不足在于,概念范围太大。狭义上的民生概念主要是从社会层面上着眼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民生,主要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本研究根据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经验,对于采编电视民生新闻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新闻价值取向被忽略和新闻故事化问题进行了研讨,提供了在采编电视民生新闻过程中树立宗旨、找准主题、深度报道等方法,希望为深化电视民生新闻的采编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陶玉香 《神州》2013,(16):272-272
新闻媒体是广大人民群众的信息来源,群众对国内外大事及与自身利益息息相关相关事件新近变化情况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从媒体的会议报道中获得的。可现今的会议新闻普存在着程序化、格式化、受众不喜欢。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新闻媒体只讲传播不重效果,记者没有新闻价值这杆秤去衡量会议。要想改变这一现象,就得要在改进会议报道方法上下功夫,创新会议新闻。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上稿率是地方电视台影响力的重要体现。新闻时效、新闻视角、新闻质量可以从不同角度影响地方电视台的新闻上稿率,所以地方台应及时捕捉新闻亮点,把握合理的新闻视角,并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从而提升新闻上稿率。  相似文献   

19.
华倩 《攀登》2008,27(5):154-155
新闻的战役性报道对于提高重大新闻的宣传报道质量,扩大报道面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新闻宣传领域,新闻的战役性报道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竞争手段。  相似文献   

20.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因其良好的沉浸感与交互性,满足了以年轻一代为核心的受众人群追求时尚个性、深度体验的产品诉求,VR新闻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本文梳理了VR新闻的发展现状,结合案例总结归纳了VR新闻报道的应用模式:根据报道深度划分为简单报道型与深度报道型,根据用户自主程度划分为定点观察型与自由观察型,根据受众观察角度划分为旁观者型与当事人型。最后简要叙述了对VR新闻报道未来应用前景的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