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湖”二字,最早出自于《庄子·大宗师篇》——“泉涸,鱼双与处于陆,相掬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里的江湖,指的是江湖河海,是鱼儿们自由自在生活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一)从一份档案文件谈起在南京市档案馆中,保存着一份档案史料原件,那是在1938年4月初,即在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并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后数月,一个叫乔鸿年的汉奸以南京“上军慰安所”主任的身份,给南京伪政权——“南京自治委员会”写的一份申请报告:窃所顷奉南京特务机关委托,为繁荣夫子庙市面,振兴该区商业,调剂全市人民生活计,指定在夫子庙贡院街海洞春旅馆原址及市府路永安汽车行原址暨永安里全部房屋分设“人民慰安所”二处,业已修理,一俟工竣即行开幕。除已分别是报各主管机关外,理今备文呈报。伪“南京市自…  相似文献   

3.
“天津”一词最早出于明永乐初年,为明成祖朱棣所赐,实为“天子渡口之地”之意。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设“卫”,故称“天津卫”。后又增设天津左卫、天津右卫,并开始筑城。从此天津城初具规模,成为“京师门户”。清乾隆年间,随着河海航运的发展,南北各地商品大量吞吐,天津商业空前繁荣,成为中国北方的商贸中心。  相似文献   

4.
《江苏地方志》2004,(2):41-41
余秋雨先生也写南京,他很自然地把这里当作他所渴望探求的化现场,他是用这样的字眼业开篇的——“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特别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是的,每一个时代诞生着属于它的生命,同时也诞生着这些生命自己的环境……南京城与南京人,曾经  相似文献   

5.
质疑“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决定南京防守李吉荪1960年,唯真的《抗战初期的南京保卫战》刊出(以下简称唯真文)。①1987年,《南京保卫战——原国民党将领抗日战争亲历记》一书中收入唯真文,用刘斐名刊登。②文中有刘曾参加由蒋介石召开的“三次高级幕僚会议”决...  相似文献   

6.
赵强  王振德 《收藏家》2002,(5):44-48
天津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东临渤海,北枕燕山,处于海河五大支流汇合之地,以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成为河海交通的枢纽,尤其是元明清以来建都北京,使天津的政治、经济、军事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素有“河海之冲”、“畿辅门户”之称,而漕运、盐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天津商业贸易的繁荣。历史上凡是通都大邑、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画作能作为交换的地方,绘画总是容易  相似文献   

7.
抗战时期,在中国沦陷地区按地域划分,主要存在过4个傀儡政权,即以长春为中心的东北伪政权——“满洲帝国”,以北平为中心的华北伪政权——“临时政府”和“华北政务委员会”,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内蒙伪政权——“蒙疆联合自治政府”,以南京为中心的南方伪政权——“维新政府”和“  相似文献   

8.
青年张闻天的一段人生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张闻天张闻天是1919年秋离开南京河海水利工程学校的,到1922年夏近三年时间,是他在“五四”觉醒的基础上对人生道路和社会改造途径的进一步的探索期,也是他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期。这三年内他去过一趟日本,在那里自学了半年,出国前他和沈泽民(茅盾之弟)一起在上海承担少年中国学会所办刊物《少年世界》的编务工作,回国后不久担任了中华书局“新文化丛书”的编辑,三年过程中他不断在报刊上发表译著,生活来源起初全都靠稿费、翻译费,直至1921年夏被聘为中华书局编辑才有了固定收入,月薪60元。这一时期他在接触新思想传播新文化过程中对有…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的金陵怀古诗文/卞孝萱胡阿祥一提起南京,人们就会想到它龙蟠虎踞的地理形势和十朝故都的悠久历史。的确,“山川形胜、气象雄伟”的南京,因有“王者都邑之气”,故自古为英雄豪杰或乱臣贼子所注目;另一方面,跌宕起伏、物是人非的南京沧桑史,又曾令古往今来多...  相似文献   

10.
矗立在雪域高原的南京希望小学■张斌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有一个名叫“墨竹工卡”的地方,藏语的意思是“天边之乡”。1996年9月18日,对于该县4万多农牧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这一天,由南京市民援建的一所希望小学在该县海拔4200米的扎...  相似文献   

11.
1994年10月26日,上海《新民晚报》的“博闻”版摘登了《港台信息报》的汪精卫一首佚诗,说这首题为《自嘲》的“绝命诗”,出自汪精卫棺中的一册“手抄诗稿”。披露者虽未说明是何人手抄,但确定此诗是“汪死前所写,尚未披露”云云。 此后,《蒋介石绝密王牌——池步洲传奇》一书中又出现了这一“史料”,唯情节与《港台信息报》所云大相径庭。该书称,这首“绝命诗”是从南京梅花山汪尸所穿的“马褂口袋中”发现的。这口袋里“除了陈璧君(汪之  相似文献   

12.
日本军国主义在侵华战争期间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其规模之大,受害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杀人手段之残酷,均为人类历史上所罕见。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一直刻骨难忘。然而,在今年1月23日,“日本舆论会”等右翼团体却在大阪国际和平中心召开题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南京大屠杀彻底检证”集会,明目张胆地宣扬“南京大屠杀虚构论”。而绝非巧合的则是,此前两天,日本最高法院无理终审判决揭露日军南京暴行的日本老兵东史郎败  相似文献   

13.
语段集锦     
(一)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00多年建城史的南京,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南京文化古迹遍布,从中可以探寻历史的源头。它地处江南,自然与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依偎着长江,这条气势磅礴的大江给了它称皇的勇气,而另一条与它早已不可分割的河——秦淮河,则给予了它浓厚的文化气息。十里秦淮,那水是由六朝金粉所凝,厚重得怎么也化不开。在秦淮河上泛舟,扑面而来的人文气息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而这氛围的中心,就是夫子庙。 (南京四中菠萝文学社杨欢) (二) 秋雨的沐浴丝毫没有影响夫子庙欢快热闹的气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末,我“混”进了江苏南京一个自称为“自愿连锁经营业”的“高级”传销组织。里面的人用“善意的谎言”(其行业用语)骗亲人与朋友来“看行业”(他们的行话)。在我“看行业”的5天中,所受的待遇和所见的情形,与以往我所了解的传销并不相同——传销人员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三两人合租,每日伙食也都不错——所以称其为“高级传销”。但传销无论挂上何种招牌,升级为第几代,终究改变不了其控制人思想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风雨兴衰「陶风楼」■文/李健南京汉中门附近的龙蟠里9号,是南京图书馆特藏部所在地。其中有一幢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的老式建筑——“陶风楼”,是我国近代最早建立的图书馆之一——“江南图书馆”的旧址。江南图书馆始建于1907年。当时,身任清两江总督的端方拟在...  相似文献   

16.
南京宗教的劫难■文/孟国祥侵华日军侵占南京期间,无视国际公法,在制造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的同时,上演了一出出毁灭南京宗教文化事业的丑剧。大火中的僧舍寺院南京历史上是宗教名城,“南朝四百八十寺”绝非虚传。1935年南京僧舍寺院尚有350余所,宗教古...  相似文献   

17.
影像南京     
陈宁 《南京史志》2009,(7):34-34
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也是南京解放60周年,历史将永久定格在1949年4月23日这一天。为了纪念这一时刻,彰显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南京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独特的个性和巨大的成就,增强南京的文化软实力,促进南京“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提升南京的城市形象,南京出版社与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联合推出:以汇集南京2500年城市发展史的精选图片为主题内容的精品图书——《影像南京——纪念南京解放60周年》。本书的内容讲求针对性、对比性和积极性,即针对广大市民的需求,将一幅幅珍贵历史图片和新图片采用对比的形式串联起来,用简要的文字讲述蕴藏在图片背后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激发广大市民热爱南京、建设南京的热情,不仅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而且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深化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2018年11月30日至12月1日,“历史.和平.发展——多元视域下的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主办,南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日本侵华南京大屠杀研究》编辑部承办。  相似文献   

19.
1937年芦沟桥“七七”事变即将爆发的前两个月,南京已被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氛所笼罩。五月七日,南京《大公报》、《新民报》、《南京日报》、《华报》等各报同时登载一条特大新闻。其中,《新民报》特号黑体字的通栏标题最为醒目:——“向国人作尸谏阮则文遗书敬望国人一致抗日”原文摘录;“忧愤国事自沉玄武湖的贵州县长阮则文,此次之死,其情之哀痛,其用意之深厚,足以感动国人之爱国情绪而袁矜者。本报已获得其遗书,现其内容,固不仅其书法之佳,词句之美,其爱国精神之伟大,已全部溢于纸面,而其对于身后之准备尤为周到,可…  相似文献   

20.
日本以否定南京大屠杀为宗旨的“学术团体”“南京学会”,2002年9月出版了第1期年报,年报称南京大屠杀是“战后中国政府反日政策的最大成功作”,是一个弥天大谎,完全经不起“学术检验”。年报所提出的疑问多为历年陈说,但在得出结论的路径和说法上确有“创辟”。虽然,形式上的花样翻新,一般不足以改变问题的实质,南京学会的老调重弹离他们否定南京大屠杀的预期其实也尚远,但经过修正的有些说法确实较能惑人耳目。然而,经过“学术检验”可以看到,年报所谓的“学术检验”根本不能成立,年报的预言不过是又一次的一厢情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