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永化 《文史博览》2009,(11):41-42
我岳父鲁显哲,1910年出生于鄂豫交界处的一个宗教家庭,后来在国民党部队当了个军医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家庭背景复杂,个人历史复杂,历次政治运动,他都要被当作斗争的活靶子拿出来折腾。于是,就成了身经百战、久经考验的运动油子。他曾经给我讲了他自己在1957年“整风反右”中一个故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  相似文献   

2.
傅志寰  吴燕 《百年潮》2006,(2):11-15
他是火车司机的儿子,从小就跟铁路结下不解之缘; 1957年,意外的留苏经历让他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功底;毕业之后,在偏远的株洲默默地当了17年的技术员;由技工到总工,再到局长,他经历了很多的磨练; 1998年的大洪水把铁路冲得七零八落,他临危受命,接下了铁路扭亏的重担;他感受到飞机和公路运输给“铁老大”的巨大压力,毅然决然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提速。  相似文献   

3.
<正>我跟胡耀邦同志没有私人过从,甚至没有近距离接触过。但什么时候想起他,都有一种异乎寻常的亲切之感。让一个只远远地看见他的人,对他感到亲切,在他逝世后二十六七年,越发感到他仿佛仍在身边一样亲切——这对于一个世俗所谓"大人物",我以为并不容易。那么这种亲切之感从何而来?从1949年往后数,我只在1955年到1957年这两三年跟他有过某种交集,但也是间接的,不过那一段生活经历对我个人影响深远,是忘不  相似文献   

4.
为写“奚啸伯往事”一文做资料准备的时候,我意外地发现:这个1957年被划为“右派”分子的名伶,在公开场合居然没有说过一句反党的话。我托在石家庄工作的朋友去查阅相关材料,得到的回答是——1957年河北省所有的报纸没有一篇关于奚啸伯鸣放期间的言论的报道,也没有批判他的文章。我又去问他的弟子、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得到的回答也是同样的——奚啸伯在1957年夏季没有反党言论。这岂不怪了。  相似文献   

5.
1957年因反对建三门峡水库而获罪,在中国现代 水利史上占重要位置的黄万里先生,是当代中国富于 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敢于在领导层要让"黄河清"的兴 头上,坚持已见,反对苏联专家在三门峡建坝的意见, 并在校刊《新清华》发表小说"花丛小语"讥讽时弊, 对一些老治河专家"一味捧场,不发表相反意见表示 不满",因此成了毛泽东在1957年6月19日《人民日 报》上亲自写"编者按"批判的右派。庐山会议上,毛 在指斥彭德怀时,说他和黄万里一样脑后长着反骨。而 黄万里的一件憾事是未能在周恩来生前琢磨出治黄方 案,否则"他一定会接见我,允许我费他一小时半的解 说"。  相似文献   

6.
杨俊 《文史天地》2011,(12):76-79
斯大林时代的谢皮洛夫 德米特里·特罗菲莫维奇·谢皮洛夫是一位只当了八个半月(1956年6月1日-1957年2月14日)外交部长的苏联政治家。他是50年代最耀眼的政治明星之一,有过短暂的飞黄腾达,曾是苏共中央主席团(相当于后来的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负责意识形态工作。1957年苏共中央领导层发生了激烈的政治斗...  相似文献   

7.
他8岁起就跟着留声机唱片学戏,有人戏称之为“留学生”他是京剧四大须生之一,与梅兰芳搭戏时间颇长艺术上可与马连良、谭富英一争短长1957年后,他成为一个寂寞的歌者  相似文献   

8.
潘军自叙     
潘军 《江淮文史》2001,(4):128-136
我于1957年11月28日的黄昏来到这个世界。出生地是安徽怀宁县的石牌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这儿属于皖西南。我母亲生我时还不足20岁,所以与其说是痛苦,还不如说是害怕。一旦脐带被接生婆绞断,她就慌着让外婆用一块布把我兜走了。那个时候,我父亲正在远离县城几十里地的农场劳教,据说他得知他年轻的妻子顺利产下一子时,  相似文献   

9.
他,青年时期两次参加北伐连战连捷,参与筹办黄埔军校,成为国民党功勋人物;他,抗日战争时期,主张联共抗日,并因此与蒋介石决裂,三次被开除国民党党籍;他,新中国成立前夕,国共两党和美国势力多方争夺,屡遭国民党暗杀,在民族大义面前,冲破重重阻力,毅然秘密北上投入到革命阵营。1957年10月9日,李济深逝世前留下了"我与人民宏愿在,及身要见九州同"的遗愿。这里,让我们与李济深女儿一起触摸李济深生命中的红线。  相似文献   

10.
书讯     
《安哥的故事·哥哥不是吹牛皮》1957年他代表"祖国的花朵"给来华访问的胡志明献过花;"新中国第一面国旗,是我爸骑车找制旗社做的!"第二年他父母被打成右派,送到海南岛  相似文献   

11.
施蛰存是中国新文学第二代 著名作家、文学翻译家、著名学者 20世纪30年代他曾对鲁迅提出过批评 1957年又因"右派言论"而遭批判  相似文献   

12.
1957年11月17日。一个让万千留苏学子铭记终生的日子。就在这一天,毛泽东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了中国留苏学生代表,表达了“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殷切希望。1957年11月16日晚,莫斯科各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得到通知,第二天上午全体同学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集合,由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向大家作国内外形势的报告。  相似文献   

13.
李伟 《文史春秋》2005,(7):23-27
1报人生涯六十年成功辉煌在桂林著名报人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他一生中有60年的宝贵年华都奉献给新闻事业。先在《大公报》,后在《文汇报》,在两报他都创造辉煌业绩。1957年3月,某日毛泽东握着他的手说:“你们的《文汇报》办得好,琴棋书画、梅兰竹菊、花鸟虫鱼,应有尽有,真是办得好!”  相似文献   

14.
王永福,男,土族,又名更登什嘉,1931年出生于青海省互助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现年74岁。他是我国唯一健在的一位能说唱长篇土族《格萨尔》史诗的艺人,他是著名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恰黑龙江(1875~1946)的外孙,王永福老人的父亲杨增(1890~1957)也是一位著名的土族《格萨尔》说唱艺人,他很早就从岳父那里学会了说唱《格萨尔》。王永福老人在他一岁时,父亲为了逃荒避乱,带着一家人翻山越岭渡过大通河,来到今甘肃省天祝县朱岔乡多让沟,挖了一口窑洞住了下来,以租种荒山草坡、做长工、打短工勉强维持生活。到了1941年前后,他父亲得了眼病因无钱…  相似文献   

15.
洪运  玉纯 《钟山风雨》2010,(2):26-27
<正>已逝著名画家王憨山是我中学时代的老师,在我心目中他给我留下了独特、大气,内涵深,平易近人的印象。其人、其画、其字都这样。1957年至1963年,我在湖南  相似文献   

16.
1957年毛泽东之所以发动“大跃进”,是因为他认为1955年以来进行的“反冒进”束缚了群众正在高涨起来的生产热情,给群众的积极性泼了冷水,使经济建设速度放慢了速度。与此同时,他还阐发了自己的“积极平衡”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17.
彭苏 《文史天地》2013,(1):21-25
欧百川,这位从苗乡走出来的男儿曾是北伐时期的骁将、贺龙部下副师长,他率先打响了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并任起义部队前敌指挥。抗战中任国民党师长的他曾举兵反蒋,后归隐川东秀山县乡间。解放后出任贵州省副省长,1957年被划为贵州省最大“右派”,1970年含冤去世。他的一生充满传奇。  相似文献   

18.
胡绳同志是我的老领导,也是我的老师,是我青年时代受益最多的老师。他的逝世,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止不住对他的深深的思念。当年他对我、对年轻人的谆谆教诲,我至今记忆犹新,终身难忘。从1951年到1957年,我担任胡绳同志的秘书共六年多。那时我刚从高中毕业不久,什么也不懂,所谓秘书,不过是做些接电  相似文献   

19.
《百年潮》1999,(4)
无论如何,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及其有关论述,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主席遗留下来的一份宝贵的理论遗产。遗憾的是,他在1956、1957年提出这个方针以后,从来不曾实行过。  相似文献   

20.
钱公保才旦(1904~1957)官名钱维成,男,藏族,生于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他生来个头不大,但身体健壮,墩墩实实的,所以,不少人也叫他“墩墩汉”,说是外号,但听起来并不那么刺耳,反映出他的形象,不管人们怎么称呼,他从不在乎。他生在乐都县峰堆乡上帐房村的农民家庭。从幼年时就开始放牧牛羊,从小就爱好弓箭、石包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