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康冀民 《百年潮》2010,(11):51-56
2010年7月,我对几位八九十岁的老外交家和夫人进行了采访,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之初阎宝航在外交部工作的情况。阎宝航不但在新中国成立前是一名“无名英雄”,在新中国外交战线上也是默默耕耘,作出了重要贡献,不愧是新中国外交礼仪的奠基者。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后,印度是第一个同中国进行建交谈判的国家,也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同印度建交是新中国外交的一次重要实践,它不仅确立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先谈判后建交的外交原则,还赋予了"一边倒"更丰富的内涵,开创了中国周边外交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骆亦粟 《百年潮》2006,(2):41-47
王炳南同志是新中国外交界的元老之一。他生逢乱世,献身革命,怀一颗赤子之心,不求闻达,鞠躬尽瘁,为新中国外交事业作出了许多非常人所能为的业绩。他为人宽厚坦诚,重情谊,严于律己,生前人们多以“炳公”称呼,以示亲切,是值得敬爱和尊敬的人。  相似文献   

4.
李莉  ;宋晓芹 《沧桑》2014,(5):63-65
新中国成立后,中苏同盟的建立,不仅为结束近代以来中国外交的屈辱历史和打破旧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体系创造了条件,而且为避免新中国在国际上的孤立和开创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特别是在中苏结盟过程中,中国领导人在原则方面的坚定性和策略方面的灵活性,既坚持了新中国外交独立平等的基本原则,又保证了中国对苏政策目标的最终实现。作为建国初期比较成功的一次外交实践,中苏结盟是新中国外交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的一次重要尝试。  相似文献   

5.
在1949年3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被正式确定为外交工作的指导方针。另起炉灶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而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要清除帝国主义在我国的残余势力。新中国为了保证国家的独立和发展,把同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摆到优先的位置。6月30日,毛泽东发表了《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宣布新中国将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实  相似文献   

6.
王慧丽 《神州》2013,(1):146-146
西柏坡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人遵循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原则,做出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对西柏坡时期党对新中国外交的几项重要探索和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主导下的新中国外交,最大的特色,就是它的革命性。革命总是有其强大的惯性。新中国既然诞生于毛泽东领导的阶级革命之中,这一阶级革命的动力、观念、经验自然也就会进一步影响到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阶级斗争及其统战经验对新中国外交政策制定的影响、新中国内政对它的外交的影响,以及传统的革命理念、革命经验与现代外交之间,不可避免地发生种种?格与冲突。它旨在说明了毛时代的外交为什么会一直保持着很强的革命色彩,而且会越来越激进,以至于发展到"文革"初期那种四面树敌的严重地步。  相似文献   

8.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曾有一对夫妇,堪称“珠联璧合”,这就是乔冠华和龚澎。他们两个人相依相伴几十年,走过了战争年代,见证了新中国的建立,又双双站在了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大舞台上,用毛泽东的话来说就是: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  相似文献   

9.
10.
潘飞整理 《纵横》2014,(1):4-10
1949年5月,我还在清华大学建筑系读书。当时北平刚解放不久,就成立了城市规划的机构——都市计划委员会,也叫“都委会”,比新中国成立的时间还早。  相似文献   

11.
12.
毛泽东与新中国谈判建交的开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判建交是新中国独立自主外交的一项重要实践,是毛泽东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平等和获得尊重的努力与国际法相结合的一次成功创新。毛泽东不仅是谈判建交的首倡者,而且在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同印度和英国的建交谈判中,扮演了决策者、设计者和领导者的角色,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际战略与中国外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的领导者虽然针对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战略概念,但多半是选择国际战略概念表达其对外交政策方针的思考。在学术界,使用国际战略概念研究中国外交也已成为主流。因此,在新中国外交史的演变中把握中国国际战略的历史阶段,在梳理新中国政治话语中的战略语义和语境的基础上体会国际战略概念,有助于推进中国国际战略理论研究的规范化和新中国外交研究的系统化,增强中国的外交研究和国际政治研究的思想深度。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通过建交谈判、参加日内瓦会议、与印度和缅甸共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席亚非会议、参与维护世界和平等活动,以及邀请外国政要、民间团体、新闻工作者来华访问参观等官方和民间外交活动,将和平共处外交政策付诸实践,成功地"自塑"了新中国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国家形象.同时,中国的和平共处外交政策在世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政要交往、国际新闻及个人叙述中"他塑"了"中国是真心诚意希望和平共处的""中国最大的愿望就是求得和平""中国已被普遍承认是一支国际力量"及"从长远来看,世界和平的关键很可能在中国"等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范国祥 《百年潮》2010,(7):42-46
从1949年到中央外事学校学习,后分配到外交部国际司任科员开始,我一生与新中国的外交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的外交生涯里,在日内瓦任裁军事务大使、常驻日内瓦大使级代表兼中国出席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代表团团长、联合国促进人权小组国际人权专家的经历,至今仍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6.
17.
朱安平 《纵横》2010,(7):51-54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一批具有鲜明政治品质和独有艺术特色的影片迅速走向银幕,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各阶层人民在旧社会的悲惨命运和在新社会的崭新生活,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构成“新中国人民艺术的光彩”,其中就有已跻身经典名片之列的《三毛流浪记》。  相似文献   

18.
1949年9月21日这一天,随着毛泽东一声“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庄严宣告,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新中国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19.
蔡再成 《百年潮》2008,(8):57-61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从军队系统调了一些高级将领,到北京集训。经过集训,这些高级将领成为新中国派驻各国的大使,人们称他们为“将军大使”。这其中就有我的舅舅袁仲贤。  相似文献   

20.
“三大政策”与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中共中央制定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大外交政策."三大政策"的基本内容是: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彻底清除帝国主义的残余势力,拒绝承认国民党政府与外国的外交关系;新中国是一个充分享有独立、自由的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中的平等一员,它与任何国家的关系必须以平等互利和尊重领土主权为基础;中国的独立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和国际无产阶级的援助,为确保未来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新中国将加入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三大政策"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表明了即将站立起来的中国人民掌握自己命运的坚强意志.独立自主是"三大政策"的本质和核心."三大政策"有着有机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了新中国外交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