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奎俊 《新疆地方志》2011,(4):52-57,62
清代新疆屯田在我国屯田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巴里坤为清代新疆战略要地,早在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康熙帝对准噶尔部用兵时,为解决前线清军急需的粮草问题,开始派军到巴里坤等地屯田。巴里坤遂成为清代重要的屯田区之一。  相似文献   

2.
清代火枪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火枪与弓矢、火炮同列为清代军队装备的三大武器,为历朝清帝所重视,成立了专门的鸟枪兵兵种,全国部分省份纷纷成立鸟枪兵,对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制已成为朝廷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兵部对各省的具体情况分析后。议定全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总原则,朝廷把鸟枪的增设重点地放在了地处重要地理位置的省份,鸟枪在武器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清帝非常重视对火枪的训练,对演习鸟枪中出现的问题做了明确的规定。火枪为军中利器,制造和管理制度严格。清官武备库收藏大批当时世界上的各种火枪类型,表明清帝对火枪的重视,也是做为赫赫武功的见证。  相似文献   

3.
4.
清代海南开发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屈指可数的海南研究论著中,几乎一致认为明代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海南发展的顶峰,而清代则远逊前朝。归纳其理由,主要有两组数字,一是史载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本岛官民耕地总数为383.4768万亩,经康乾盛世之后,到嘉庆十一年(1806年),全岛实征田地塘才仅有299.8227万亩,为近两个世纪前的78%。二是明代海南人才辈出,为清朝所不及,如科举中明代登进士者62人,中举人者594人,而治岛时间相仿的清代才  相似文献   

5.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帝国主义大量向中国输出资本,使封建主义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一些向资产阶级转化的官僚、士绅、商人及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批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独立的维新思想主张的人。如冯桂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就是这一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们不仅在政治上要求改革,向西方学习,使自己所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能参与政权,在工商业方面要求自办铁路,开矿办厂以抵制洋商洋货的人侵。而在教育方面也积极要求向西方学习,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  相似文献   

6.
清代禁毁小说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清代禁毁小说的历史背景我国的通俗白话小说,在明末形成了创作的极盛时代,越来越多的文人打着“扶植纲常,劝善惩恶”的旗号,投身于小说创作中,来“借乌有先生以发泄其黄粱事业。”到了清代,小说不仅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在统治阶层与士大夫中也赢得了很大市场。那些刚从浩莽草原走进封建社会的满州枭雄们,迅速地接受了小说这种通俗易懂的文化样式,并努力从小说中汲取有利于其封建统治的营养。  相似文献   

7.
清代宗族祖坟述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清代宗族的祖坟,被视为安放祖宗体魄之所,地位崇高;虽为民间之事,没有像皇家山陵那样的体制,然也多所规范,墓穴空间布局,在理想的条件下遵行昭穆制、房支葬区制和坟丁护坟制.宗族视维护祖坟为重大事务和重要活动内容,成为宗族建设的重要环节,培土护林,竖立碑石,绘制坟图,载入族谱,反对盗卖坟山田地林木,不惜破财打官司;感念祖宗功德遗泽,设置祀田,进行持久不懈的墓祭.祖坟的存在令族人由观念上的祖宗认同,进到组织上的建立清明会之类的团体,令族姓的天然血缘事物变成为宗族社会群体,成为宗族的一种载体,与祠堂、祀产、族谱共同构成宗族实体元素;祖茔还能为宗族编纂族谱提供实物史料.北方宗族不被学者看重,若给祖坟以应有的地位,以之为视角观察宗族史,可知它是北方宗族存在和活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严勇 《收藏家》2007,(4):53-59
清代皇帝的服装十分繁复,根据清代冠服典制,清代皇帝的服装可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和雨服等。朝服属于礼服的一种,为举行登基、朝会、万寿节、元旦和祭祀等重大典礼时穿用,它是皇帝各类服装中规格等级最高的服装。朝服至高无上的尊贵特性,决定了它在制作、用料、  相似文献   

9.
清代卫所制度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清代卫所制度是对明代卫所制度的改造和调整,其官员由世袭改为任命,职能由原先的军事、经济相结合转变为纯粹的经济职能。  相似文献   

10.
冯维 《东方收藏》2021,(4):29-32
门神,是我国年画中最古老的题材,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护宅守门的神仙,最早出现的文献记载,是成书于先秦之际的《山海经》:"沧海之中,有度朔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上有神人,一曰神荼,一曰郁垒,主领阅万鬼。恶害之鬼,执以苇索而以食虎。于是黄帝乃作礼以时驱之,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转引自王充《论衡·订鬼》),在西汉郑玄《礼记·丧大记》注中也记载:"君释莱,礼门神也",门户是家宅的唯一通道和仪表,古人认为有神人司门,春节时在门上贴神像,反映的是人们希望驱邪避凶、安居乐业的美好心愿,贴门神的风俗在历史上延续不衰。  相似文献   

11.
作为清代驻扎西安的督标、抚标等绿营的军田,马厂地自乾隆前期起经历了大规模的招垦,成为清代渭河滩地、渭北山坡沟谷地垦殖的缩影。本文基于大量奏折档案,结合方志舆图,在分析马厂地招垦发展阶段的基础上,论述了马厂地在兴平、鄠县、咸阳、长安、高陵、耀州、三水、淳化等主要县域内的空间分布与地貌特征,探讨了马厂地的招垦规模及其变化,以及招垦过程中的军民、农牧纠纷与界址划分,指出马厂地的大规模招垦与清代西安绿营军制变革、关中土地开发、渭河滩地变迁以及认垦民众生计等具有紧密关系,尤其是马厂地租银在军费开支与教育投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铜版画作为外来画种于明万历年传入我国,但明代尚未有制作。清代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始于康熙五十二年,终于道光年间。清宫铜版画不仅开中国这一画种之先河,且以其工程浩大、镌刻精细、印刷考究在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以往的研究者多侧重于其艺术风格的研究,对其创作过程、年代、品种数量、作者、工艺等较少涉及。本文以相关的文献档案和实物资料为依据,就清内府出资刊刻的铜版画的数量、版本、刻工等问题一一考述。  相似文献   

13.
刘敬扬 《钱币博览》2010,(2):3-7,43
福建机制银元始自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终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前后约四十年时间。有关史料记载散见于各种法令、奏折、公报、电文以及尺牍、文稿中,迄今仍未有系统的整理。笔者不揣谫陋,仅先就清末福建机制银元情况爰作述略。  相似文献   

14.
郑羽 《福建史志》2000,(6):40-41
福建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北回归线北侧,太阳辐射量较大,年日照为1700~23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7~21℃之间,无霜期250~336天,年降水量1100~2000毫米。由于季节分布干湿分明,充足的水热条件十分有利于烟田肥料分解和烟叶营养物质积累。同时,福建的土壤以中亚热带的红壤为主,不仅面积大、分布广、土层厚,而且肥力中等,尤其适合烟草生长。  相似文献   

15.
满族世居白山黑水之间。其地山高林密,江河纵横,禽兽麇集,鱼蚌游衍。数千年来,渔猎一直是这一古老民族的重要经济生活。早在先秦时期,满族先世肃慎,即以“楛矢石砮”精于射猎而闻名于中原王朝;汉、晋时期的挹娄,南北朝时期的勿吉,隋、唐时期的靺鞨,承其先世之俗,“人皆善射,以射猎为业”,而金代女真,尤“善骑射,喜耕种,好渔猎”,以射猎为国俗;清代满州,虽渐以农耕为业,但仍然保持尚骑射、好渔猎之风。其渔猎之法,世代传习,因时制宜,形成了颇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渔猎风俗。一,狩猎  相似文献   

16.
清代虽有过压抑汉族士人书院的短暂时期,但总体上采取的是宏观规范、控制和积极疏导、支持与鼓励的政策。有清一代书院获得了巨大发展,其普及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作为书院三大事业之一的藏书也有了很大发展,呈现出空前的辉煌盛势。究其原因,主要有五方面:一是清廷及地方各级官府的重视和支持:二是书院创办人、负责人及院中师生和社会乡绅仕宦的捐助:三是书院刊刻、出版业的发达:四是书院发展及文教事业兴盛的带动和内在要求;五是清代朴学兴起的推动。  相似文献   

17.
畅春园是清代首座集政务、休养与"奉养东朝"于一身的宫苑,对"三山五园"格局和清代京西政务副中心的形成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关于畅春园的衰败,学界目前普遍认为是因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对京西宫苑的烧掠所致。本文从清代的实录、会典、起居注和朱批奏折等档案文献中梳理出了畅春园发展与没落的历程,指出:在英法联军烧掠之前,畅春园已呈败象,烧掠对它而言只是雪上加霜;畅春园的诸种功能渐次被后来新兴的宫苑所取代是其走向衰败的主因。  相似文献   

18.
清代盐商的盛衰述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的盐商,在封建政权的支持下,长期垄断盐的销售市场,并干预和操纵盐业生产。清代前期,盐商资本曾获得很大发展,并与山西的票号商、广东的出口商等被称为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最大的商业资本。至嘉庆、道光年间,全国最大的盐商集团——两淮盐商,势力逐渐衰落,以后虽经改革盐法,但积弊已深,无法挽回其颓败之势。这一兴衰变化的历史现象,是清史研究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值得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版画艺苑中,清代内府刊刻的铜板画,镌刻之精细、刷印装璜之考究、内容之丰富、保存之完整在中国及世界版画史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属奉赐制品,印刷数量有限多为宫廷园囿陈设物品,外界流传较少整套作品鲜为一见。而且各种书目如清内府编辑《萝图荟萃》、《石渠宝笈续编》、民国年间故宫编辑的《故宫善本书目》、《故宫普通书目》近年出版的《清代内府刻书目录解题》、《台湾故宫善本书目》及其它类目录,对清内府刊刻的铜版画品种数量等著录都不尽详。有些作品未见著录。有关研究印刷史、绘画史、版画史论及铜板画时  相似文献   

20.
<正> 嘉陵江发源于陕西凤县东北嘉陵谷,西南流经甘肃两当、徽县,又入陕西略阳县,与西汉水汇。南流经宁羌县入四川之广元境,纳白龙江,是为上游。然后继续南流,会渠江、涪江诸流,经四川阆中、南部、合川、重庆入于长江,成为四川境内之巨川。自古以来,嘉陵江就担负着陕、甘物资南运四川及四川物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