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0年6月18日,台湾 “国民政府国防部高等军 法合议庭”以“煽惑军人逃叛 罪”,叛处“陆军二级上将”、 “前浙江省主席”陈仪死刑, “褫夺公权终身,除留其家属 必须生活费外,全部财产没 收”。此案的另一涉嫌人汤恩 伯虽“旧时受陈仪私惠甚深”, 但在关键时刻,“迫于忠党爱 国之诚”,举报在先,免于追究。但从此之后,汤恩伯完全失去了蒋氏父子的信任,备受排挤打击,61岁便忧郁而死于日本。陈仪缘何“煽惑军人逃叛”反蒋?汤恩伯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事件最终为何又败露了?个中情形,本文略作说明。 陈仪、汤恩伯与 蒋介…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我收到一位同志来信,说他读了台湾报刊多次发表的陈仪致汤恩伯影印亲笔信件原件,又看了我写的《陈仪策动汤恩伯起义经过》一文(该文收入《陈仪生平及被害内幕》一书),发现两者不一致,从而产生疑问。他来信说:“陈仪先生请您去上  相似文献   

3.
柯云 《文史月刊》2003,(11):46-47
陈仪,188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与蒋介石是老乡。陈自幼聪明过人,饱读诗书,成绩优良。1907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5期。回国后,追随孙中山,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为国民党的元老之一。后又跟定蒋介石南征北战、东伐西讨多年,深得蒋总裁的信任与器重,对陈仪先后委以军界、政界的要职。陈仪为何后来被蒋介石革职杀头呢?这还得从他与得意门生汤恩伯的恩恩怨怨说起。汤恩伯年少时,拜在陈仪门下,且显出一副虔诚为徒的样子,博得陈仪的喜爱和欢心,汤趁机称陈为“干爹”,过从甚密。他在陈仪的指引和资助下赴日本进入军校学习。汤恩伯一回国,先到陈府,一面…  相似文献   

4.
孟昭庚 《文史春秋》2004,(12):40-42
汤恩伯(1889-1954),浙江武义人,是国民党元老陈仪一手培养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汤恩伯早年在日本士官学校念书的时候,就为陈仪所“赏识”。据说两人是在中国饭店吃饭时认识的。陈不仅资助汤在日本念书的费用,而且还把养女嫁给了汤。后来汤在蒋介石部下能掌握一部分军权,虽然有其他的因素,但与陈仪在蒋面前对汤的  相似文献   

6.
1950年6月18日,台湾"国民政府国防部高等军法合议庭"以"煽惑军人逃叛罪",叛处"陆军二级上将"、"前浙江省主席"陈仪死刑,"褫夺公权终身,除留其家属必须生活费外,全部财产没收"。此案的另一涉嫌人汤恩伯虽"旧时受陈仪私惠甚深",但在关键时刻,"迫于忠党爱国之诚",举报在先,免于追究。但从此之后,汤恩伯完全失去了蒋氏父子的信任,备受排挤打击,61岁便忧郁而死于日本。陈仪缘何"煽惑军人逃叛"反蒋?汤恩伯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事件最终为何又败露了?  相似文献   

7.
1950年6月18日,台湾"国民政府国防部高等军法合议庭"以"煽惑军人逃叛罪",叛处"陆军二级上将"、"前浙江省主席"陈仪死刑。此案的另一涉嫌人汤恩伯因举报在先,免于追究。但从此后,汤恩伯完全失去了蒋氏父子的信任,备受排挤打击,61岁在日本忧郁而终。陈仪为何要"煽惑军人逃叛"反蒋?汤恩伯为什么会参与其中?事情是怎样败露的?  相似文献   

8.
青石 《百年潮》2000,(1):28-30
李宗仁想划江而治中共希望李白倒戈 2月中旬,名曰下野的蒋介石得到汤恩伯的密报,一个电话就撤了公开主和且密谋和共的浙江省主席陈仪的职,然后又秘密将  相似文献   

9.
胡学亮 《纵横》2011,(6):38-40
汤恩伯是中国现代史上著名的国民党将领,他早年受陈仪推荐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炮科,1926年学成回国后到浙军第一师陈仪部担任少校参谋,同年10月,随陈仪率部投奔国民革命军。后因其写的一篇军事论文《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获得蒋介石的额外赏识,从此走上了飞黄腾达的道路。作为蒋介石的心腹,他一生顽固坚持反共立场,多次率部镇压中共的革命武装,因此在1949年被共产党列为国民党战犯之一;作为中国将领,他率部以南口血战、台儿庄会战、随枣会战、豫南会战等战役中善打硬仗的突出表现被称为“抗日铁汉”,是为数不多的为日军所畏惧的抗日名将,所部被华北日军视为大敌。  相似文献   

10.
陈仪之死,的确颇为传奇;一直是人们心中之谜。要弄清这一事实真相,首先还得从他与得意门生汤恩伯的恩恩怨怨说起。陈仪,1883年出生于浙江绍兴,与蒋介石是老乡。陈自幼聪明过人,饱读诗书,成绩优良。1907年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第五期。回国后,追随孙中山,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为国民党的元老之一。后又跟随蒋介石南征北战、东伐西  相似文献   

11.
1945年10月25日,陈仪代表中国政府接受原日本台湾总督安藤利吉的投降,开始全面接管。这一天,他特别高兴,想起10年前奉蒋介石之命,来参加日本统治台湾40周年纪念典礼,而长期受到非议,就更感到扬眉吐气了。当时传说日本军人有与台湾共存亡的焦土阴谋,安藤利吉闻讯即召而告诫曰“:接受投降的是我们陆大前辈陈仪长官,你们万万不可轻举妄动。”日本国人对辈分极为重视,从而制止了一场灾难。陈仪在台湾的威信也就更高了。台湾受降幕后秘闻@周一鹗  相似文献   

12.
早在1907年,冈村宁次就担任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清朝帝国学生队的区队长,充当陈仪、阎锡山、孙传芳等人的教官;以后,他和中国人打过许多交道,其全部军人生涯几乎都与中国有关,特别是“九·一八”、“一·二八”、“七七”事变和其后的八年侵华战争中,冈村宁次曾先后担任过日本上海  相似文献   

13.
王庆顺 《文史天地》2012,(10):42-45
汤恩伯坑“爹”救“爹”,害人害已。罪有应得。  相似文献   

14.
正抗日战争时期,竺可桢任浙江大学校长。他给浙大确立的校训是"求是",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用终身来追求真理。而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对学校制度一副"死脑筋"的执行,由此而引发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故事。1949年2月7日,时任浙江省主席的陈仪找到竺可桢,介绍郁达夫之子郁飞到浙大借读。听明陈仪的来意后,竺可桢一脸微笑,以借读之人太多,婉拒了陈仪。竺可桢的不给面子,陈仪虽然不  相似文献   

15.
陈仪     
陈仪,曾用名陈毅,字公侠,一字公洽,自号“退素”,1883年5月3日(清光绪九年癸未三月二十七日)生于浙江绍兴一个殷实的小地主兼商人家庭。幼读私塾,好学,涉足经史典籍,孜孜不倦。喜读《史记》,好论前人之得失成败。其叔父陈荪阶为前清秀才,赴杭州教学时,陈仪与长兄陈威随叔父学习,当时,其母王氏希望陈仪从商,故将其召回,入绍兴怡丰钱庄当学徒。陈仪志在求知上进,学徒期满,征得母亲同意,再赴杭州,入求是学堂。时值清末,国势阽危,陈仪毕业后,一改家乡多出“绍兴”师爷的乡风,决心投入军界。1902年,考上官费,与同乡邵明之结伴东渡日本,入成城中学。后因成城中学毕业的中国学生不能直接入士官学校,陈遂政入陆军测量学校。一年后又进日本陆军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  相似文献   

16.
汤恩伯原名克勤,1899年9月19日出生在浙江省武义县一个山村的地主家庭。他投靠蒋介石发迹,遂与陈诚、胡宗南成为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三大军事集团的统帅之一。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作为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驻中原地区,其军队发展到60多万人。但汤部军纪极差,对百姓实行法西斯统治,民怨沸腾,当时河南地区水、旱、蝗、汤"四害"横行,"汤"即指汤恩伯对人民的坑害。那么,汤恩伯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相似文献   

17.
军统,是蒋介石维系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以戴笠为首的军统局,在蒋介石的卵翼下,炙手可热,权倾一时.诸多地方军政主官都要惧其三分.可在1938年6月,国民政府的封疆大吏、福建省主席陈仪,却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擅自”将戴笠的心腹、军统福建站站长张超予以枪决.由此与军统结怨,而且越积越深.  相似文献   

18.
志选 《福建史志》2005,(4):7-13
第一节和谈改编 一、闽粤边 1935年5月“华北事变”后,日军加快南侵步伐。日本的侦探、特务及所操纵的组织四出活动,为“福建自治”、“华南自治”摇旗呐喊。以陈仪为首的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奉行蒋介石的反共误国政策.一方面加紧“清剿”红军游击队,一方面准备把厦门划为“非武装区”,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主要矛盾。从1935年底到1936年底,闽粤边特委从汕头、厦门、  相似文献   

19.
台湾光复后日本移民的遣返及征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45年台湾光复后,30多万日本移民滞留岛内。为维持台湾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在遣返日本移民的过程中,设法征用了一批日籍技术人员。这引起广大台胞的强烈不满,要求陈仪应尽量录用本省籍人才。“二二八事变”爆发后,陈仪及魏道明加速了对日籍技术人员的遣返。客观上日本移民对台湾经济的发展起到过推动作用,台湾光复后日籍技术人员的留用使得台湾经济避免了灾难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20.
温敏 《纵横》2011,(11):9-13
初识王树声大将是在60余年前。虽说时过境迁人逝消,但在我的眼前时常浮现的仍是那并未远去的血与火的洗礼……“倒地运动”初相见 1942年至1943年底的豫西一带,由于饱受水、旱、蝗、汤(汤恩伯)之灾,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更加之日寇铁蹄的践踏,人们走投无路。为了活命,贫苦农民不得不出卖赖以生存的土地和房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