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门油矿的开发堪称抗战时期后方工业建设中最重要的工程,为增强中国抗战实力、争取抗战最后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以往相关研究著述中,对当时握有中国最高政治权力的蒋介石在玉门油矿开发中所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却极少涉及。本文依据蒋介石日记及相关档案文献资料,从开发的决策、运输困难的解决、资金的增拨等多方面,梳理分析了蒋介石在其中所发挥的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认为,最高政治权力的介入和支持,是玉门油矿开发成功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正是国民政府的低效与腐败,大大增加了玉门油矿开发建设的成本和抗战的困难,而对这一切负有最大责任的恰恰又是蒋介石本人。  相似文献   

2.
1939年3月,老君庙1号井出油,玉门油矿正式投入勘探开发.在抗日战争“一滴汽油一滴血”的情况下,玉门油矿累计生产原油25万吨,源源不断地运往抗战大后方,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特殊贡献. 1949年,时局剧变中的玉门组成以老工人为主的护矿队,配合解放军保全了油矿,迎来了解放. 兵临城下 防止破坏 1949年初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以排山倒海之势挺进大西北.8月26日,兰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一书记彭德怀会同西北军区司令员贺龙,看望中国石油有限公司甘青分公司探勘处处长孙健初.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2009,(19):71-72
甘肃玉门是中国石油工业的摇篮,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乡。1938年,抗日烽火正酣之时,抗战前线发生严重油荒,玉门油田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第二年8月,玉门老君庙第一口油井出油。2009年,甘肃玉门着重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与“铁人”王进喜精神内涵之间的联系,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战役,对外打造“铁人故乡”文化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4.
马镇 《纵横》1999,(10)
玉门油矿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1949年9月25日,在新中国成立前夕,以邹明为首的玉门油矿上层人士与广大职工一起,经过惊心动魄的护矿斗争,将油矿完整地移交到人民手中,为新中国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相似文献   

5.
正1959年9月26日,位于我国松辽平原大同镇高台子的松基3井喷出了工业流油,大庆油田被发现。为了解决全国燃油需求,早日摘掉"贫油"的帽子,石油部从各地石油系统调集力量,组织石油大会战。1960年3月,全国各地多个钻井队赶赴大庆,在这些精兵强将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就是由"钻井闯将"王进喜带领的"钢铁钻井队"——甘肃玉门油矿贝乌5队。在石油  相似文献   

6.
康世恩与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初创温厚文1949年8月下旬,康世恩当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二兵团三军九师政治部主任。九师作为进军河西走廊的先头部队,以急行军的速度追击国民党溃军。在西北战役中,党中央十分重视接收和保护玉门油矿。当时国民党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  相似文献   

7.
抗战阵亡烈士纪念碑很多人都知道,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略中国的战争,并没有蔓延到河西走廊乃至玉门地区,这一带当时还是抗日的大后方。但是,在玉门却发现了一块不同寻常的“抗战阵亡烈士纪念碑”。有关这块碑的来历就成了一个谜。在玉门清泉乡火烧沟原始村景点的碑林中,醒目地立着一块高1.7米的碑,石碑正中上书“抗战阵亡烈士纪念碑”,碑额从右往左有“成仁取义”四个大字。碑右上书“××××民国二十七年七月××××(1938年)”。左边落款处只见“玉门”二字,其他很难看清。1937年,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8.
七七事变前国民政府的经济备战--以翁文灏为核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先后任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秘书长和军委会资源委员会秘书长的翁文灏为中心,考察1932年国防设计委员会成立至1938年初战时经济体制建立期间,国民政府以工矿业为重点的抗战经济准备工作。作者认为国防设计委员会的成立,标志国民政府抗战准备工作的开始。1935年4月国防设计委员会改组为资源委员会,成为国民政府经济备战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其所做工作在抗战初期确发挥了一定作用:一,开展调查设计工作,为制订政策、战时动员及后方经济建设提供了基本依据。二,主办特矿贸易,换取了重要且希缺的外国贷款,进口了大量武器和工业设备。三,经济备战工作吸引和组织了国内一大批学者和技术专家投入到对日抗战工作中,同时也为抗战时期的后方经济建设储备了人才。四,主持厂矿内迁运动,改变了中国工业的不合理布局,推动了内地工业的发展,促进了战时后方经济开发建设。国民政府经济备战工作也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客观效果亦有限,不应盲目夸大,以偏盖全。  相似文献   

9.
抗战初期,我国沿海沿江地区民族工业大举内迁,起于1937年八一三抗战,到1940年夏基本结束,在后方形成八个新工业区。沿海沿江地区的民族工业大举内迁,建设后方工业基地,写下了抗战史上悲壮而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0.
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国统区经济的发展尤为显著。特别是抗战前期(1937—1942),大后方的民族工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兴盛,民族工业厂家大量增加,工业技术有了较大进步,工业产品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这一发展对于支持抗战起了不小的作用,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工业布局,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探讨抗战前期国统区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便成为近代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肖宗建 《安徽史学》2022,(6):95-104
日人侵占时期,为了开采铜官山矿,在安徽铜陵大规模强征土地,以解决生产、运输及生活之需。抗战胜利后,征收日占民地,开发铜官山矿是华中矿务局和铜陵县地方当局的当务之急,也是最大的政治任务。地方政府、矿方各司其责,保障了征地工作的顺利推进。但政府、矿方以及业主利益诉求不尽一致,产生了不少矛盾和分歧。在处理过程中,地方政府、矿方表面上看是对相关制度的严格执行,实际上却都是不担当不作为。从抗战胜利之初,政府、矿方尚能积极进取、各司其责,到国民政府统治后期推诿扯皮、各行其是,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出现了系统性危机。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习仲勋受毛泽东"党的利益在第一位"题词的鼓舞,从绥德地委书记岗位调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主持工作。他同彭德怀、贺龙等精诚合作。彭德怀、贺龙带领部队前方作战,他在后方做后勤保障、地方建政、清剿土匪、土地改革等工作,特别是在支持第一野战军顺利解放酒泉、接管玉门油矿、进军新疆的过程中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叶春红 《民国档案》2006,3(3):113-117
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得进入近代社会以后的中国西部地区的工业经济,远较东部沿海地区落后。而落后的西部地区在抗战爆发、东部沿海相对富庶的地区沦陷后,是不能承担抗击日本侵略的重任的。为此,国民党中央政府在抗战前后采取多种措施,以促进中国西部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其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在抗战时期的发展最为明显,并成为国民政府支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最为重要的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4.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国仅开采玉门、延长和独山子三个油矿,其中新疆独山子油矿的开采始于1933年4月。油矿开采初期,未设保卫机构,遇有事故或案情,由新疆省边防督办署直接派员查处。 1935年,应新疆省政府的邀请,苏联政府派出以地质专家沙依道夫为团长,钻井专家拉木则斯为副团长的苏联科学考查团,到安集海、独山子一带进行石油考察。为了保证考查团的安全,新疆省政府派巡官1人,警士2人到独山子油矿,随团担负警卫任务。  相似文献   

15.
阎东凯  张莉 《民国档案》2006,(3):105-112
1920年代后期的中国兴起了一次开发西北的热潮,由于抗战的爆发及东部地区国土的沦陷,西北成为抗战的大后方,对于开发西北的呼声更加高涨。1942年新疆地方军阀盛世才在新疆易帜归附蒋介石政权后,为开发建设新疆,国民政府制定了向新疆大批移民的计划,并在1942—1944年付诸实施,在两年的时间里共移民约一万多人,安置于东起巴里坤西至玛纳斯一带的迪化行政区附近。1944年9月新疆爆发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三区革命,移民活动中断。虽然此次移民时间较短,人数也较少,但却是新疆民国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对研究新疆近代的农业屯垦史也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迟青峰 《沧桑》2012,(4):29-31
纯碱工业是重要的工业门类。近代中国早期制碱工业规模较小,永利碱厂建起后,中国纯碱工业开始匹敌国外。在抗战中纯碱工业也未止步。近代中国的国情限制了纯碱工业的发展,但纯碱工业仍是成功的。中国近代纯碱工业尤其是永利碱厂的成功,对于中国工业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食堂办得好     
正本报讯太原西山矿务局西铭矿玉门坑矿工食堂的炊事员们,坚决执行"五不卖制度":食品不够分量不卖,不卫生不卖,腐烂的饭菜不卖,冷饭不卖,饭菜不熟不卖。每星期不让大家吃重样饭,不管白面、玉米面、高粱面……都要精心细作,花样翻新,味美可口。目前,玉门坑食堂主食品花  相似文献   

18.
正2017年6月28日下午,第十二次玉帛之路(玉门道)文化考察活动座谈会在甘肃省玉门市政府召开。参加此次文化考察活动座谈会的专家学者有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叶舒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易华;《丝绸之路》杂志社社长、总编,作家冯玉雷;玉门市政府副市长塞力泰;玉门市政协副主席董天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玉门本土学者和文博系统全体干部。座谈会由玉门市文化局局长李玉林主持。  相似文献   

19.
抗日烽火中开发的玉门油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 甘肃玉门虽远离中原,但其有石油蕴藏之事,中国史书早有记载。晋人张华的《博物志》、《后汉书》及郦道元的《水经注》等,均有该地石油、天然气苗燃烧的形象描述。《大明一统志》更明确记载:“石油,肃州南山出。”到清代光绪年间,随着近代科学的传入,国人也曾有过开发的设想,但最后胎死腹中。到了1935年,著名外交家顾维钧  相似文献   

20.
《史学月刊》2020,(11):138-138
抗战大后方工业史资料丛刊·期刊文献作者简介:张守广,历史学博士,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重庆中国抗战大后方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抗战大后方工业史研究,主持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项。内容简介:本书从1949年以前发行的期刊中,选编全面抗战以来有关大后方工业的各种综合性资料,以期能够概括地呈现大后方工业发展的全貌和趋势。作者通过梳理相关历史文献,力图系统展现抗战时期中国工业化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展现在民族危亡局面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