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赓熙伟 《旅游纵览》2013,(8):112-113
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下梅村和茶有着不解之缘,其兴衰皆因茶,明末清初,晋商以下梅村为起点开辟了从福建武夷山区至中俄边境的买卖城恰克图约4500公里的万里茶路,据《崇安县志》载:"康熙十九年间,其时武夷茶市集崇安下梅,盛时每日行筏三百艘,转运不绝。"由此下梅村因茶而兴盛,并在乾隆年间下梅成为崇安最大的茶市,盛极一时。然而,鸦片战争后,由于  相似文献   

2.
作为古巴比伦王朝北部名城,西帕尔城的繁荣离不开奴隶阶层的参与和劳作。奴隶买卖楔形文书所记录的奴隶交易是西帕尔城重要的商业活动,王朝前期和后期的文书在奴隶来源、用途、价格和交易人身份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不同历史阶段西帕尔城奴隶交易的复合社会文化特色。为了保证交易的有效和可控性,规避商业风险,每份楔形文书从抽象仪式到文字规约都详细厘定交易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奴隶交易模式及影响因素的探析,可以管窥西帕尔城乃至古代两河流域的经济商业活动及社会历史图景。  相似文献   

3.
<正>松山位于东宁县南端,东与俄罗斯相毗邻,西南与吉林省珲春市相接,呈等腰三角形,面积10.44平方公里,约有两个东宁县城大小。松山也叫“松山划归林”。1860年依据《中俄北京条约》,双方商定在“对瑚布图河源山顶上,立界碑(木制)一个,上写俄国‘帕’字头”。1885年中俄商定按原址建石界碑,但俄方却暗地将原址向中方移进“四里有余”。由此新建石碑实际位置与历史文件不相符。至1999年中俄重新勘界后,双方商定新界碑依历史文件原址重立。至此,这块阔别114年的疆土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划归林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4.
旅游业是"友谊的桥梁、和平的使者",在增进不同国家间的感情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吸引中俄两国的游客往来频繁。自90年代两国关系正常化以来,伴随着两国经贸合作关系的发展,两国之间的跨国旅游也蓬勃发展。中俄旅游合作对两国关系影响深远,除了具有经济属性外,还具有政治、文化的属性。本文着重分析了中俄旅游交流的现状和积极意义,旨在对中俄旅游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史研究》2021,123(1):125-135
正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国共同边界几乎全部集中于东段,长约4200公里。~(1)2004年10月,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就东段边界争议地区达成最后协议。中俄划界虽已尘埃落定,但两国学者的学术之争并未完结。事实上,双方对于历史边界问题的主流观点并未发生改变。~(2)中俄学者的争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的认知存在根本分歧,  相似文献   

6.
中俄建交20年来,两国经贸合作不断发展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两国的“地缘优势”、“经济结构性互补”以及两国逐渐形成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是中俄经贸合作发展的基础。出于两国各自“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中俄两国应克服困难,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水平,逐步形成促进地区一体化的“中俄经济同盟”,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彼此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7.
17世纪至20世纪初,先后以漠河、瑗珲、黑河、绥芬河和满洲里为中心的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对促进中俄两国边民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30年代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摆脱了传统的贸易形式,由边民互市变为边境地方贸易。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进入了总体推进的新阶段。本文在阐述了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历史及实况后,指出苏联解体后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的不利因素,提出了把中俄黑龙江边境贸易再推上一个新台阶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油龙奔腾     
<正>油龙越境来近日媒体报道,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在全世界经济危机日渐加深、国际原油日渐短缺的今天,这不仅对中俄两国、对全世界人民都是个好消息。中俄原油管道起自俄罗斯远东管道斯科沃罗季诺分输  相似文献   

9.
油龙奔腾     
油龙越境来 近日媒体报道。中俄原油管道工程中国境内段开工——在全世界经济危机日渐加深、国际原油日渐短缺的今天,这不仅对中俄两国、对全世界人民都是个好消息。  相似文献   

10.
刘芳冰 《神州》2013,(1):141-141
中俄两国是世界上的政治大国,两国的政治稳定和地理关系给两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外交上提出"睦邻、安邻和富邻"的外交政策,这给中俄经贸关系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回顾了新世纪以来中俄经贸发展的历程,指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探索了中俄经贸深化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科布多买卖城的兴起 科布多位于阿尔泰山东麓今蒙古国境内,是一座草原历史名城。早在11—13世纪,居住在阿尔泰山一带的乃蛮部落就先后归附辽金王朝,与中原建立了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元朝设立了称海宣慰司,管辖科布多地区并签发部分中原军民前往屯垦。到了清代,中央政府对科布多的管辖进一步加强。1731年,清靖边大将军傅尔丹驻屯科布多,正式修筑了科布多城,  相似文献   

12.
所谓卡伦贸易,又作卡座贸易,是指在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黑龙江地区早期中俄边境贸易中,一种在边境军事哨所以及巡边过程中进行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小型零星的贸易形式。本文拟从黑龙江中俄边贸史的角度,对卡伦贸易作初步探讨,以期对发展当今的中俄边境贸易有所裨益。一、卡伦贸易是中俄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产物1686年(康熙十五年)雅克萨战役后,清朝成功地遏制了沙俄东进的势头,清俄双方为划分势力范围开始进行谈判。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中俄双方经过谈判,签订了平等划界的条约──《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中东路位于我国东北境内,是中俄合办的一条铁路,应该说我国对其享有无可争辩的主权。可事实偏偏不是如此,沙俄时代,它完全控制在俄国人手里,30年代初,苏联居然把中国政府撇在一边,和伪满、日本商谈有关中东路的买卖问题。 说到中东路买卖,就先得谈谈中东路。中东铁路是俄国沙皇政府为了侵略的目的于1897年至1903年在中国东北境内修筑的一条丁字形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至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抵大连旅顺。日俄战争后,长春以南段为日本占领,称为南满铁路;长春以北仍称东清铁路,民国后改称中东铁路。 十月革命后,…  相似文献   

14.
中俄文化关系历史悠久.在1917年前,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是中俄两国文化交流最主要的渠道.由于文化交流主体和交流渠道相对单一.俄国向中国传播俄国文化以及俄国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传播,在深度上和广度上都大大超过了中国向俄国传播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对俄国文化的研究和引入.清代中俄问文化交流所呈现出的不平衡态势与两国外交政策和文化传统的差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历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睦邻友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间也经历了风风雨雨,而2001年两国签署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为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中俄两国的战略协作关系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建立多层次的对话机制,继续扩大两国公众之间的相互理解,加强文化、经贸交流等。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保持和深化给两国的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任务,如加强与传媒的合作,促使两国彼此形成一种客观、友善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和看法;在解决两国研究中存在的分歧时,要立足于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在研究两国过去的一些局部冲突问题时,应坚持历史的立场,不能把今天的评判标准用于对过去历史事件的评价,更不能在评论事件时从今天的认识出发做道德判断等。  相似文献   

16.
中俄两国是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随着两国经贸的不断发展,友好往来日益频繁,特别是地处中俄边境的黑龙江省,非常重视对俄经贸,在口岸城市黑河、东宁和绥芬河建立了边境互市贸易区,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大大地方便了中俄边境居民的相互贸易与友好往来,拉动了两国边境城市经济的发展.与黑河市一江之隔的俄罗斯布拉格维申斯克市,居民能十分便利地到黑河度周末.近两年来,大批俄罗斯游客集体到黑河市过新年,已成为当地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中俄贸易步入高速增长期,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灰色清关"问题引发两国贸易摩擦不断,成为制约双方经贸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2008年9月11日晚,俄罗斯官方以打击"灰色清关"为由,对阿斯泰(ACT)市场进行突击检查,查封了华商储存在仓库里的鞋、服装、袜子等日用品。如何规范中俄民间贸易秩序,怎样引导中俄贸易进入健康轨道,亟待中国政府和俄罗斯政府的协商并尽快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将中俄贸易发展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黑龙江沿岸一带出现了大量的中俄两国的移民,黑龙江沿岸城镇迅速出现并发展,这与两国的移民密切相关。然而这一时期两国所采取的移民政策不同,所取得的成果也不相同,但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则是两国移民带来的客观影响。在此拟对这一时期黑龙江中俄边境移民与城市化问题作出探讨,并希望对国家的边疆政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国内外困境,苏俄迫切需要恢复与中国的邦交。作为社会活动家的王葆真十分关注中俄谈判,不仅向国会提交议案,积极主张中俄建交,更在建交谈判出现反复时再递交《商榷书》,敦促北洋政府重开谈判,直至中俄正式恢复邦交。本文通过河北省博物馆收藏的两件文物资料,揭示了王葆真先生为中俄建交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0.
本文考察范围限于《清史稿》中记载的中俄早期交往的一些史料,试图通过整理辨析,回溯到两国最初平等合作的交流时期,考察当时中俄两国在平等合作关系下的外交、文化、宗教等方面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