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5 毫秒
1.
明长城防卫武器及生活用具兆勇明长城与历代长城一样,是作为军事工程而修筑的,是在与塞外蒙古族纷争之地建立起的防御体系。遇有战事,守兵凭借这一人工屏障登城打仗,闲时则在长城腹地开荒垦田,补给军用,生产和生活。所以长城防卫武器及生活用具是我们需要调查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参照文献资料,依据二十世纪早期测绘图和航片,以及古代舆图等,可视化复现明长城蓟镇与辽东镇交界要冲的军事重镇山海关的选址、建设、完善、运行等历史信息。通过分析可知,山海关建设之初就占据了切中丘垄、故墙御前、石河卫后的地形优势,并加以广取水源、疏浚收放、环抱周全的理水策略,形成了聚点成链、战力均衡、尺度相宜的城池格局。诸城在各自位置、防线串联、组合应援方面均具有清晰的选址思路和建筑策略,整体结构体现了点线结合、主次分明、左右呼应的完整性和科学性。这个科学严密、布局合理的军事防御建筑群,在边防地位及形势需求的影响之下,历经了二百多年的演变。关城建设经历了抵御北元、拱卫京师、全面联防的步步推进;预警信号形成了早期预警、立体监视、前置防线的网络构建;防御体系经历了从拥城扼道,到倚边制敌,再到以线设防的改善过程。完整的山海关防区在不断的探讨和选择之下,从“计划实施”到“最终落成”,逐步构建和完善而成。  相似文献   

3.
得胜堡     
正得胜堡位于大同市新荣区堡子湾乡。得胜堡是明长城大同镇重要关隘,它是由"一口三堡",即得胜口、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组成的古堡群。得胜堡平面近方形,只有一个出口南门。南门外建有瓮城、瓮城外还有月城,形成了三道城门的防御体系。四城堡位于得胜堡北0.5公里处,是明清时期著名的马市交易市场。得  相似文献   

4.
李哲  张玉坤  李严 《人文地理》2011,26(2):103-107
明长城军堡是与长城唇齿相依共同承担防御任务的一系列屯兵城。作者通过对我国北方近百个军堡实地考察,结合相关史料,初步探讨军堡的选址问题,提出影响军堡选址的因素主要有长城的位置、受作战距离制约、传统风水理论和地形四点,其中地形对军堡选址的影响最直观体现古人"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军事防御思想,根据军堡与自然地理的关系将军堡分为四类,并通过实例分别予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拒墙堡、拒墙口、拒门口、拒门堡,这是四处明长城的遗存,都在大同市新荣区的晋蒙交界地带。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同巡抚詹荣"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沿线修筑了镇羌、拒羌、拒门、助马四堡"以相犄角",谓"镇羌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全国长城资源调查中发现的明长城延绥镇城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45座明长城城堡的保存情况与城堡遗迹的形制结构,并利用这批材料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明长城城堡的选址特点,可分为:据山临水型、土塬型、河谷型、荒漠滩地型、周山环绕型、占据山头型;其平面形制特点可分为:规则平面城堡和不规则平面城堡;城堡的建筑格局具有古代城市建筑最基本特点,主要有一条或两条主要街道式、十字街道式、棋盘式三种类型。明代陕北以边墙为主的防御体系最终确立经历了明代初期卫所防御、明代中期城堡防御、长城防御三个阶段,在三个阶段中,城堡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7.
堡寨作为明长城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曾广泛分布于北京北部边陲,至今仍存在大量由堡寨演变而成的村落。这些堡寨村落均以城墙围合,城墙内外保留大量乡土建筑,其建造与装饰呈现出不同的时代、地域和功能特征,展示了明代军事文化与清以来乡土文化对堡寨村落的塑造和影响,是理解村落历史文化内涵和发展进程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同市新荣区,有两道东西走向的明长城。当地的人把南边新荣镇旁的那道称作"内长城"(也称"二边"或"二道边"),与此对应的得胜堡旁的那道是"外长城"(也称"大边"或"头道边")。这两道长城的长墙、墩台、城堡等在明代形成了一个小范围的"点、线、面"有机结合的边境防御体系。但新荣区的"内外长城",和通常人们整体认识晋冀蒙京长城的"内、外长城"是两回事,  相似文献   

9.
唐前期所形成的"岭南五府"格局,在军事上呈现明显的以一府统四府的格局,其中安南本是防卫南诏的重要屏障。但随着大中、咸通之际南诏势力东进,交趾两次陷落,唐南疆防御体系受到重大冲击。然安南并未因此成为弃地,相反唐廷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从而引起岭南其他四府地位的变化。以岭南西道节度使的设立为标志,邕州战略地位凸显,成为唐代南疆边防体系的核心,容、广、桂则成为屯兵聚粮的后勤保障基地。这种以邕管为核心的岭南道防御体系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相似文献   

10.
铁岭境内的明长城,位于辽东镇长城的最北端,地理位置属辽东山地和辽河平原的交汇地带,是辽东镇长城中线路最长、构筑方式最丰富、结构最复杂的段落之一,从修筑伊始,就因地形而用险制塞,或山险、山险墙、石墙、土墙、河险,以及多道墙体与壕堑平行的布局,形成了以北路开原为中心,辅加以卫城、堡城与星罗棋布的敌台、烽火台等一系列设施和防御体系,为保卫明朝北部边境的安全和人民生活的安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见证了中国北方地区民族间的碰撞、融合与交流,也见证了铁岭作为长城地带,汉文化与游牧民族文化的彼此消长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1.
赵现海 《史学集刊》2021,(1):92-101
中国古代中原王朝为加强防御,在北部边疆长期建立了长城防御体系,明代在海洋空间面临实质性挑战后,在东部近海地区也开始构建了长城防御体系。长城一方面起到了有效的防御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被动特征,无法彻底解决来自北方族群与东部海域的威胁,反而产生“反噬效应”,造成巨大的财政负担与社会动荡,甚至带来全方位的政权危机,这是影响中国古代历史变迁的重要因素。长城虽然是政权之间的界限,却并非族群之间的界限,而是一条生态过渡区的界限。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内蒙古长城资源调查队在调查乌兰察布一呼和浩特段明长城大边时发现一处石刻,刻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主要记述了兴筑石刻附近长城的时间、修筑者、所修长城的起止位置及长度等,为研究这段明长城的修筑史提供了一份价值极高的文字资料。同时,明代洪武年间北边防御体系的建立与这段长城关系密切,长城与沿边卫所共同构成了点线结合的综合防御体系。永乐时期,明朝调整了北边防御战略,北边防线南撤,这段长城的作用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3.
实地考察和对比研究中发现了阴山赵长城与秦汉长城之间的本质性区别。阴山赵长城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建造地形证明它不具备完整的军事防御功能。赵国的发展历史说明,阴山赵长城出现在中原农耕势力向北开拓疆战过程中,在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修筑长城时,地理上更多考虑了可耕土地的括入问题。所以赵国北长城没有突破土地和农业意识,在天然农牧分界线上建造了人为农牧分界线。赵国北长城标志着中国古代农牧界线的一次大变动,它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万里长城的地理界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城,不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而且是一条实际存在的重要地理界线。历代长城的布设都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基础,其走向与我国半湿润与干旱气候分界线基本一致。因此,长城也就成为我国农区和牧区分界线的标志。长城的延伸或回退,基本上反映了农区与牧区的扩张或收缩。从政治地理的角度来考察长城。可以认为,它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政治力量相互对峙、较量形成的"力"的平衡带,长城,一方面发挥了分隔两个政治单元的功能,它们延伸或收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种力量对比的变化;另一方面,在先进与落后两种势力的对撞中.客观上却促进了相互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不同民族的融合。今日长城作为领土扩张和防御的军事设施作用已不复存在。但是长城在地理上的许多界限指标意义仍然存在,它依然是许多地理事物的敏感地区。  相似文献   

15.
萧关考     
萧关是古代建于自长安通往塞外、西北直至中亚、西亚地区的交通大道上的一处险要关隘。它不仅是屏障关中极为重要的军事要塞,而且还是统一时期中原王朝构筑的北部战略防御体系中的关键一环,在中国军事史占有突出地位。然而涉及萧关位置这一最基本的问题,千百年来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循着将文献资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途径,以期能在解决这一问题的道路上向前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公元5世纪初,柔然崛起于大漠。在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其威胁的情况下,为了防御柔然的侵扰,北魏先后3次大规模修筑长城。但是,长城作为单一的防线无法长久地阻挡柔然的骚扰和南侵,因此,北魏设置了众多军镇,构成统一有效的长城——军镇防御体系。  相似文献   

17.
近30年间,中国辽吉两省、朝鲜西北地区相继发现了"列燧"遗址,主体性军事类障塞、中枢性行政类城址和附属性保障类遗址等重要的长城障塞遗址,累计调查发现的障塞数量规模已相当可观,为我们进行燕秦汉辽东长城障塞量化统计分析,创造了基本的条件。本文通过量化统计得出:目前在总长约1081公里的辽东长城障塞线上,共发现"点线式"障塞结构、"线段式"短垣结构和"线条式"长垣结构三种构筑形式;其中障塞结构遗址162座;"线段式"短垣结构遗址3道8段;"线条式"长垣结构长120公里。使我们对燕秦汉辽东长城障塞的地理分布、障塞类型、设置规律、建筑特征、历史分期等方面,初步有了一个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8.
走上长城,再走下来,总是会有种说不出的感觉荡漾心头。你看见了什么?是起伏的城墙,坚毅的烽燧,抑或是冰冷的砖石?轻抚沧桑的墙体,历史的铁灰从岁月浸透的砖缝中一层层剥落。似乎在向后来的人们诉说着无数生命的激情与悲壮。  相似文献   

19.
论宁夏长城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锋  郭来喜 《人文地理》2000,15(2):41-44
长城是历史的巨大遗赠,是中国永远不倒的旅游王牌。宁夏自古为祖国北部边防前线和边塞要地,历代修筑长城的总长度达1500多公里,素有"天然长城博物馆"之称。这些长城遗迹已越来越受到破坏,无论是从历史文化保护,或从旅游开发角度都应纳入宁夏总体规划之中,并作为宁夏可持续旅游的优先发展领域。为此,宁夏应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选择不同代表地段加以维护和仿造,采用"长城徒步游"、"自行车长城游"、"越野车长城游"、"直升飞机空中长城游"等不同旅行方式,推出"历代长城大系游"、"原始长城风情游"、"沿黄河长城游"、"沿公路长城游"、"沿沙漠长城游"等。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学术界所指的战国秦昭王长城,其实是战国秦、统一秦和西汉前期等三个时代前后相继,经过沿用、修缮、新建等各种形式建造后所存留下的长城;文献中屡见的汉"故塞"长城是西汉在战国秦长城的基础上加以利用新建而成的;战国秦长城的结构和体系不是我们习见的明长城模式,呈现出早期长城体系不完备的共同特征。究明布纹筒瓦的渊源及在秦地的传播过程,是判断长城时代属性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