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492年哥伦布首次西航,使“两个大陆会合”的壮举,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从1492年哥伦布首次航行到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的瓦特林岛起至1992年已整整500周年。在这5个世纪里,世界诸国的历史学家、地理学家、乃至政治家对哥伦布及其“发现”美洲之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发表了很多论著,提出了多如牛毛的异议,其结果使这一历史问题复杂多变,良莠难分,莫衷一是。本文不拟对这多如牛毛的异议进行一一列举,只准备本着“力求事情的相对稳定性和确定性”的态度,根据近年来的历史资料,对其中几个重大问题作些介绍和论述,有不妥之处,尚望专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在研究郑和下西洋的学者中,中科院自然科学所研究员宋正海称自己是一个“持异见者”。根据他的观点,郑和不能完成地理大发现,由欧洲人发现美洲是历史的必然。他甚至还提出,即使郑和航海到达西欧,今日世界历史格局也不会有根本性不同。英国海军退役潜艇军官、航海史学家孟席斯历时14年,走访了120多个国家、900多个档案馆、图书馆之后,提出惊人理论:郑和船队早在哥伦布之前72年就航行到美洲;早在达·伽马之前77年就绕过好望角;早在麦哲伦之前一个世纪就完成了环球航行;早在库克之前350年就到达澳洲。孟席斯的新理论震惊了世界。而在宋正海看来…  相似文献   

3.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人类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哥伦布发现美洲”与“人类交往”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乍看起来,它们之间似乎也毫无联系,但是,如果我们把两者放在“大航海时代”这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来考察,不难发现,它们之间有着相当密切的联系:只有当西欧人要求与东方人进行直接交往时,哥伦布才有可能发现美洲,唯有美洲被发现,才有世界海道大通和全球性人类交往形成。本文循着这一逻辑思路,将哥伦布这个国内外史学界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置于人类交往史的位置上,旨在客观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纪念他首航美洲500周年。  相似文献   

4.
英国人盂席斯的著作《1421:中国发现世界》提出郑和船队于1421年-1423年发现美洲并实现环球航行的观点,书内列举了很多证据,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哥伦布西航时带着表示了美洲的地图启航的。而这地图是据郑和船队的航海资料绘制的。笔者不同意此说法,本文对此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5.
两百多年前有人提出,最先发现美洲的不是哥伦布,而是中国人。近几十年来,似乎能够支持这一论断的文物证据又有大量发现,但是这一论断也一直遭到强烈的反对。在远古时,中国人是否到过美洲?何时到过美洲?中国和美洲的古代文化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是一个争论了220多年尚未澄清的历史疑案,史学界称之为“横跨太平洋之谜”。扶桑在哪里?慧深是谁?1761年,法国汉学家德·岐尼在中国史书中发现了公元5世纪中国僧人慧深到过扶桑国的记载,据考扶桑国即今墨西哥。因此慧深远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一千年前就到过美洲了。此说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兴趣。可是七十年后,德国汉学家克拉卜洛克提出,扶桑  相似文献   

6.
1992年(10月12日)将是哥伦布首次航抵美洲的500周年,东西方世界都重视这一历史事件,将举行各式各样的纪念活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讨论过这一重大的世界性文化活动,并从文化交流历史的角度,支持用欧、美“两个大陆相遇500年”的提法进行纪念活动。一些直接有关的国家,如意大利、西班牙和美洲国家,已进行了多年的酝酿和准备,  相似文献   

7.
哥伦布远航大西洋,发现美洲新大陆,这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壮举,它给人类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到1992年就是哥伦布发现美洲五百周年,现在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已开始筹备和进行各种纪念活动,联合国也作出了纪念决定。哥伦布的功绩不仅在于他勇敢地横渡大西洋并详尽地描写了他所发现的陆地,而是主要在于他的发现所产生的历史后果。美国史学家斯·茨威格指出:“哥伦布取得的前所未闻的成功,最初使欧洲人惊讶不已,随后便引起了我们古老世界从未经过的发现和冒险的狂热。要知道一个勇敢者的成功,总会激起一代人的奋发努力和勇往直前”。本  相似文献   

8.
意大利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1451—1506),1492年发现美洲,是众所周知的历史事实,他的历史功绩载入了世界历史的史册,编入了各国历史教科书。于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几乎是确信无疑的信念。然而,这些年来,人们发现,越来越多历史事实,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说法是无法解释的。随着各国考古工作的进展,对出土文物的大量研究表明,在哥伦布之前,确实早已有人到达了“新大陆”。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谁呢?  相似文献   

9.
1405年7月11日,郑和率领船队自江苏太仓浏河出海,西航印度洋,前后七次,凡28年,这是世界航海史上一项空前壮举。然而,由于历史的隔阂和利益的驱动,历代统治者对真相有意或无意地隐蔽和歪曲,以致世人对郑和西航事件了解不够,云雾重重。在人们心目中,郑和西航“倏然而兴,而又倏然而逝”,像一颗彗星蓦地划过中国历史的上空。为了深入地探索郑和西航的来龙去脉,笔者就几个相关问题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0.
问题是怎样提出的? 《历史研究》一九七七年第一期发表了严中平同志对哥伦布评价的文章;他对哥伦布持全盘否定的态度,称之为“殖民主义海盗”,并且借用一位资产阶级历史学家之口,说他是一个“不可能进行逻辑思考”的“疯子”。这样,严中平同志就在历史学界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对于像哥伦布这样的历史人物,究竟应该怎样评价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在1992年以前为了研究中国人是否先到美洲问题和纪念哥伦布到达美洲500周年写论文时,接触到美国人普遍褒扬哥伦布航海史绩的情况。2004年接到美国大华府地区(指以首都华盛顿特区为中心的包括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周围地区)中文报刊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征文的启示后,一方面写应征文章,一方面搜集美国书刊对郑和下西洋事业研究的资料,对旅美华人之对郑和认知和研究水平有了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沙俄入侵黑龙江以前,东北亚地区只有中国、朝鲜和日本三个国家。这个地区所有土著民族的历史,最早均见载于中国东北地方古文献。爱斯基摩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后,西方文献记载了美洲的土著民族,印第安语“爱斯基摩”是吃生肉的人。笔者在《中国和美洲关系史话》(1979年3月18日《吉林日报》)、《爱斯基摩人族源新探》(1982年第2期《社会科学战线》)等论文中探索过爱斯基摩人的历史,其族称有他称和自称。他称的爱斯基摩人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按其自称有“因努伊特”和“于伊特”两个族称。据1980年《美国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13.
哥伦布讨薪     
赖晨 《湖南文史》2012,(12):28-28
1504年11月7日,53岁的哥伦布和他弟弟巴托罗缪从海地历时56天回到西班牙,结束了历时两年半、发生事故和险遇最多、给他带来失望最大的第四次西航。26日,一直以来支持并理解哥伦布探险事业的西班牙女王伊莎白娜病逝了,继任国王、女王的丈夫斐迪南却非常讨厌哥伦布,并把他视为累赘,说他害死了许多西班牙人之后灰溜溜地回到西班牙了。  相似文献   

14.
哥伦布讨薪     
1504年11月7日,53岁的哥伦布和他弟弟巴托罗缪从海地历时56天回到西班牙,结束了历时两年半、发生事故和险遇最多、给他带来失望最大的第四次西航。26日,一直以来支持并理解哥伦布探险事业的西班牙女王伊莎白娜病逝了,继任国王、女王的丈夫斐迪南却非常讨厌哥伦布,并把他视为累赘,说他害死了许多西班牙人之后灰溜溜地回到西班牙了。  相似文献   

15.
正一1501年,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九年,西班牙人巴斯蒂达发现了巴拿马地峡。1502年,在哥伦布第四次航行时,曾在此地登陆,想寻找通往印度的航路。1509年,西班牙国王将此地分为两个辖区,任命总督管理。1510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波亚将两地合一,设置了殖民地,并自封为总督。巴尔波亚在翻越巴拿马地峡最高点时,看到了波光粼粼的太平洋。他欣喜  相似文献   

16.
章明 《文史天地》2005,(6):36-41
郑和,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航海家,他比哥伦布到达美洲要早了87年,然而,在世界史上,郑和的声名却远不及哥伦布那么显赫。究其原因。也就是本文所要说的郑和的不幸与鼠辈的罪行。  相似文献   

17.
海峰 《文史春秋》2002,(3):37-38
1492年8月3日,哥伦布带领的90名远征队员,乘坐圣·玛丽亚号等3艘帆船,从西班牙的巴罗斯港扬帆远航,经过70天的海上煎熬,终于登上了美洲大陆,开辟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新时代。哥伦布作为一个伟大的航海家、探险家是无可非议的,但是,作为美洲大陆的入侵者,在对当地土著居民的军事征服中,他和部下对印第安人的杀戮和暴行也是骇人听闻的。据说,在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后的半个多世纪内,有2000多万印第安人倒毙在自已的土地上。哥伦布在美洲大陆的军事征服给自己光辉的名字抹上了永远洗不掉的污垢。吓人的双头怪物--骑兵15世纪以前的美…  相似文献   

18.
是谁首先发现了美洲?这个看似既明确又简单的问题在1982年成了史学界突出的“国际问题”。这一年11月29日,爱尔兰大使提出,首先发现美洲的并非哥伦布,而是爱尔兰人,随之,冰岛人声称是他们的先人首先发现美洲,以后,又有荷兰、法国、印度、日本、土耳其、葡萄牙等国纷纷宣布首先发现这块神秘大陆的是他们自己,在国际上一片纷争“首发权”的浪潮中,中国也提出了“中国人首先发现美洲”的观点,赞同者既有中国史学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如交通部航海史专家房仲浦、北大教授朱谦之、邓拓、台湾学者卫聚贤等,又有外国的中国学专家,如美国的Mertz先生…  相似文献   

19.
20 0 4年 1 1月 1 4日 ,中国文化研讨会第十九届年会召开 ,其主题是郑和下西洋 ( 1 4 0 5—1 4 33)历史与文化的涵义。上午第一位演讲人是香港学者郑培凯 ,他以严谨的治学精神指出 :英国人GavinMenzies近年发表的郑和研究 ,虽声称郑和早於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 ,但其内容所据却有附会臆断之讹。他肯定一位日本学者从阿拉伯文发掘的文献 ,对研究郑和下西洋 ,以及对阿拉伯地区的影响有参考价值。第二位演讲人是澳门学者吴志良 ,他根据澳门特点 ,另辟蹊径 ,利用葡萄牙文献和葡国航海史实 ,探索郑和下西洋的遗踪。这两位学者的扎实研究报告启示…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为世人瞩目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是经历了16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叶以商品流通为基础的贸易全球化和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工业革命后的产业全球化历史发展阶段的。本文拟就广东在贸易全球化中的中心市场地位作一探索,以求证于方家。一、中国是贸易全球化的大市场15、16世纪是世界历史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1405—1433年中国郑和七下西洋;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C·Colonbo)发现美洲;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Vasco·Da·Gama)绕过好望角开辟欧洲到印度的东方航线;1519—1522年葡萄牙人麦哲伦(F·D·Magalhāaes)作环球航行等航海的伟大壮举,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