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思治先生离开我们了,他热忱的为人和渊博的学识,其人品和学品,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中。思治教授长我八岁,他对于我来说,界乎师友之间:在学术上,我们是朋友,且有许多共同的语言、相同或相近的见解;我们专业不同,但并不影响我们之间的交流。在思想感情上,我是把思治先生视为我的老师一辈的学者看待的。我和思治先生相识和交往三十多年,我从他身上得到许多教益。我的这篇短文,是想着重讲讲思治先生对我的热忱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忆叶浅予     
结交全部漫画名家 大陆最有名的漫画家也是国画家的叶浅予,于1995年8月5日在北京逝世。我在第二天即接到在香港服务的大陆女作家杨芳菲电告。以后又有大陆朋友来信要我写悼念之文,浅予长我一岁,相识之时都少年好事,有许多回忆可记。  相似文献   

3.
曾经有过一个愿望,就是与青年时代共同在西藏度过最艰苦岁月的老友一起,找一个地方养老。2006年8月,我进藏30周年纪念之时,我开车重返西藏,跟次仁拉达谈了这个想法,他很赞同。我们都希望那个地方能够有雪山、有藏传佛教寺庙,海拔不至于过高,气候环境和生活条件又比较适宜,我们  相似文献   

4.
球球     
正去年暑假的一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这只小狗是鹅黄色的,眼睛水灵灵的,像两颗黑色的小球。鼻子就像一颗巧克力豆。嘴巴又尖又小,舌头又长又扁。它的尾巴很短,差不多和我的拇指一样长吧。我看它毛茸茸的,像一个球,所以就叫它球球。球球很聪明,能听懂我们说的一些话。我对它说:"球球回来!"它听见了,不管离我多远,就会很快地跑到我身边,不停地摇动它那短短的尾巴,好像在问我:"小主人叫我干吗呀?有什么好吃的给我啊?"我让它进屋去或者进笼子,它也很听话,马上就进去了。我经常逗球球玩耍,比如和它比赛跑。爸  相似文献   

5.
坠落的新星     
和潘维明已经多年没有来往,我们曾经是一条船上的伙伴。前些日子忽然有消息说,他因为经济问题又被抓走了。回想二十多年前,潘维明是中国政坛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我曾投笔从政,追随其左右。为共同的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6.
汪谦干 《安徽史学》2006,(4):128-128,95
近日我拜读了曹天生教授点校、整理的<王茂荫集>,颇有感慨.我与曹教授是1990年相识的,那时我们作为研究中共党史的同道,共同参加一个学术会议.此后,我们又同受徐则浩先生邀请参加<新四军军部在皖南>一书的编写,学术上相互有更多的了解.我知道曹教授过去主要研究中共党史,在此领域颇有成就,发表过不少论文.但近年的学术视野进一步开阔,先后撰写、出版了<中国宣纸>、<中国商人>、<19世纪俄国布道团驻北京人员关于中国问题的论著>等著作,这次又点校整理<王茂荫集>.从这些书里我发现曹教授有浓重的家乡情结.他是皖南泾县人,所研究的课题大多与皖南有关,或由此延伸.如他以较多精力研究新四军,是因为新四军发展初期集结皖南、军部也在皖南;他研究宣纸,是因为宣纸主要出产皖南,特别是泾县;他研究中国商人,是因为徽商曾独树一帜,影响中国几百年;而王茂荫也是皖南歙县人.  相似文献   

7.
张昌华 《纵横》2009,(6):22-29
近年来,我致力于民国文化名人小传的写作。五年前,我结识了张治中将军长女张素我女士。素我老大姐长我30岁。因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话题,遂结为忘年交。素我老大姐向我讲述了张将军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令我感慨不已,遂做此文。此文既不写世人熟知的张治中“国共和谈”、“淞沪之战”,也不写读者知晓的“黄埔十年”、“新疆问题”和众说纷纭的“长沙大火”,  相似文献   

8.
最近敌寇对太行区布置最周密、使用兵力最大的一次扫荡和清剿,又被我们粉碎了,但是这次我们支付了高贵的代价,许多战友光荣以身殉国了.在这些英勇牺牲的战友当中,有不少是与我数年来共同工作奋斗的老友,一旦永别,能不怆怀!在这里特向殉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有机会去加拿大访学,近距离观察工会活动,感觉今天的工会与我印象中的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来自近半个多世纪工人社会地位和生活的变化,这些变化在教材中讲得比较少;另一方面是以前我们对工会历史的理解本身也有片面之处。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们过去漏掉或忽视了什么?近几十年来的一些变化又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0.
<正>我闹不清我们俩是谁先进车厢的。说真的,有好一会我压根儿不知道他在车厢里。这是打伦敦开往中部地区某市去的末班车——是一列从容悠闲之极的慢车,乘上这种列车能使你领略到永恒的真谛。车厢里最后一位旅客下车后,我发现了那位旅伴。他飞过来坐在我的鼻子上……是一头长翅膀的、伶俐的、勇往直前的、我们一般含糊地称之为"蚊子"的昆虫。我把他从鼻子上撵走,他在车厢里兜了个圈,又转回来对我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家有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政治部1950年10月1日国庆节那天颁发的《革命军人证明书》,这是我大哥1950年1月参军后由部队寄来的。我家有兄弟姐妹5人,依次是大哥,大姐,二姐,我,还有我弟弟。我妈曾经对我说过,她共生育了15个孩子,因为那个年代战乱频繁,颠沛流离,加上生活环境恶劣,卫生条件、医疗条件极差,家里又穷,只存活了三分之一,留下我们这5个子女。大  相似文献   

12.
我非常感谢孙长庆馆长邀请我参加这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开得非常好,唯一的缺憾就是学术讨论的时间仍嫌短些,这个发言就算是进一步讨论吧。我想就这么几个问题谈谈感想。 一、动力和基石 历史研究发展的动力是不断变化的政治、社会经济形势的需要,在这种需要之下,一向不被注意的问题,或一度被冷落的问题,都会因现实的需要而变成热点,从而发现又有许多值得深入研究的地方。通过科学的、实事求是的、严肃的研究使史学研究又开拓新的领域并达到新的高度。这次会议上我们那个组的发言,比如孙玉良先生关于高句丽同日本关系的那篇文章,还有王德厚先生关于三姓贸易的文章,都使我深深感到这一点,与会同志对这两篇文章的评价都很高。  相似文献   

13.
故乡的田园     
爷爷、奶奶住在乡下,小时候他们带过我,所以那儿可以说是我的故乡。在我的记忆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一望无际的田园,有离奇的传说,还有那甘甜、清洌的井水……记得小时候,我们住的地方靠近一个池塘。池塘边有一片稀疏的小树林,树是我们家栽的。不知是什么时候,里面长了一棵野果树,大概是鸟儿衔来的种子掉到地上长出来的吧!虽然我不知道它叫什么名字。  相似文献   

14.
古巴十日谈     
楼洋 《风景名胜》2013,(11):92-99
2013年4月.我和同伴爱国前往古巴,自由自在行走了十天。这是一个有太多故事可谈的国家,无论是它与我们似乎相近又差异甚多的国情,又或是它与美国说不清道不明的巨大隔阂,还有切·格瓦拉与海明威充满传奇的故事,以及浓烈的雪茄烟和朗姆酒……我们在哈瓦那叹服于壮观的大厦、奔放的年轻人,也为衰败的老宅、远去的风华而难过;一路上领略了加勒比海热烈的海风,也目睹了淳朴的农村和富裕的开放城市。“我来过,我看过,我写下”,短短十日,我看到了一个真正的古巴.  相似文献   

15.
思详 《文史天地》2010,(9):55-57
<正>我和茅台酒第一次打交道,是在45年前的1965年。那年,我正读高中,与四五个同学交往颇深。我们这几个同学有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爱写点文章。我们的作文呢,也颇得语文  相似文献   

16.
纺车档案     
19世纪中叶 ,一辆木制的手摇纺车 ,叮叮咣咣降生在中原农家。造就它的 ,是个走乡串户的能工巧匠。这工匠也许没喝过多少墨水儿 ,更没什么商标意识 ,好像没想过要把自己的名字或什么标记镌刻在纺车上。这辆纺车虽无名号 ,质地却很精良。用着轻巧顺手 ,出线又细又匀 ,绞劲儿恰到好处。嗡嗡嘤嘤转起来 ,眼见线穗子一圈儿一圈儿朝外胀。正因为如此 ,曾祖母出嫁时 ,指明要她心爱的纺车当做嫁妆。我没见过曾祖母。我父亲也对他奶奶印象不深。但是在我们那一带 ,很多人都知道当年有个麻奶奶。曾祖母小时出天花 ,落下一脸白麻子。眼看着眼角长出皱纹…  相似文献   

17.
足下风景     
我坐在市中心街道旁的长凳上,快三点了,芸还没来,明明讲好两点半去新华书店买书的。被三点的太阳烤的滋味可不好受,我耷拉着脑袋,手撑着下巴发呆。眼前是人们或急或缓的步伐,一个个地走进我的视野,又迅速地离去。裙角,西裤,交错混杂着,相遇了又飞扬着远离。一阵眼花缭乱之际,惊异于这片世界下端的空间,被一条条腿构筑,支撑,却又显得格外地缤纷多彩,一双双脚在鞋  相似文献   

18.
女儿说:"爸爸,我的生命是你给的,是你将我带到人世,给了我自己的人生,我想这次的阅读书目选择路遥的《人生》。我们来共同探讨《人生》中的人生。"《人生》这本书我没看过,电影看过差不多有  相似文献   

19.
蜘蛛的自述     
Hi!大家好。我的名字叫蜘蛛,我们大部分是节肢动物。螃蟹、蜈蚣都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又属蛛形纲,这里又分大纲、小纲;蜈蚣、蝎子等又属蛛形目。我们的同类分布很广,连“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北极”都有,是不是够厉害?在这些地区,气候不同、环境也不同的情况下,当然有各种不同的蜘蛛。比方说:非洲,有我们的头领毛蛛,它可厉害了,毒液能将人毒死,甚至能毒死一头大象;欧洲有我们家族里我最佩服的圆蛛,它的织网本领特高,一张网能把人类中的“英雄”粘住,如果我也有这本领,那该多好啊!一次就能粘住很多猎物,够我吃上几天了。所以,我打算下个月去欧洲拜访它,我要拜它为师。我们蜘蛛被人类视为“五毒”中的一类,原因是蜘蛛有毒,是害人的虫类。其实不然,在蛛类中也有好的,像我吧,心地善良,慈悲为怀(是不是有点“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味道)。不过,我们家  相似文献   

20.
从2002年底上海申博成功开始,这座城市就注定了要发生巨变,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一些人的生活正在或即将被改变2008年之初,从加拿大回上海过年的26岁留学姑娘晓燕在地铁人民广场站迷路了,这个原先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中转站,因为有了地铁八号线的加入,结构上变得错综复杂。"老早厢这条线是走惯的,从一号线出来,上楼,走过一条又窄又长的通道,就是二号线,我熟透又熟透的路。"她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