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国近代史分期和基本线索问题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理论问题之一。对其探索有益于对中国近代史发展流脉及历史特征的认识和解读,也有助于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和八九十年代出现过两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论辩,推动了中国近代史理论的建设。本文是对这两次探索和论辨基本情况的梳理和评述,其主旨在于捋清半个世纪以来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历程,并为新世纪深入研究这个理论问题提供基本的学术史背景。  相似文献   

2.
《世界历史》2008,(1):26
中国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将于2008年11月上旬在武汉召开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共同承办,学术会议的主题:1.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2.面向未来的世界近代史研究:新理论、新方法、新方向和新资料。会议的通知和邀请函  相似文献   

3.
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会第六届年会暨学术讨论会于2008年11月1-4日在武汉举行,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武汉大学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各高等院校及学术刊物编辑部等50余家单位的8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题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世界近代史研究和教学",共收到学术论文56篇.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应应用型教学思维下,高校世界近代史课程设置存在如学生不重视,课时压缩,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与中国近代史相断层等各种问题,如何针对当前高校学生特点,通过改进世界近代史教学方式、方法等,达到通过世界近代史的教学,实现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目标成为高校世界近代史教师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本文分析认为,可通过在教学内容与形式、教学工具等方面的改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学生兴趣等,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对当前学术界相关信息与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培养其科研能力等。  相似文献   

5.
杨和平  李健 《世界历史》2003,(4):113-116
20 0 3年 4月 1 4— 1 6日 ,中国世界近代史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在西华师范大学 (原四川师范学院 )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各高等院校、新闻出版机构近 4 0家单位6 0余位学者云集四川南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作为一次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 ,由于学者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6.
世界近代史断限问题新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永璋  于兆兴 《史学月刊》2003,1(1):55-60,72
历史时期的划分不同于社会形态的演变。世界近代史不能同资本主义史画等号。划分历史时期,应以社会经济发展为主要依据.同时也要考虑到政治和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况。世界近代史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它的上限可以定在18世纪60年代.下限可以定在20世纪40年代。  相似文献   

7.
俞金尧 《世界历史》2000,(6):95-104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时代的历史”,这是潘润涵、林承节新著的《世界近代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提出的一个命题。该书从1640年的英国革命写起,到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论述了资本主义在这两百多年里成长、发展的历史。虽然只是一本普通的教科书,但它所挑起的问题,再次引起我们对于世界历史的发展以及世界通史的构架这类世界历史学科建设中的重要话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与刘宗绪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近代史的分期,是目前史学界讨论的问题之一。刘宗绪同志在《新建设》1962年第4期上的《论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对于世界近代史的分期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但是,关于世界近代史內部的分期标准问题,以及对两个时期各阶段的划分问题是值得商榷的。现就上述两个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粗浅的看法,就教于刘宗绪同志及史学界的同志们。一、世界近代史分期的标准问题  相似文献   

9.
禹江  赵士国 《世界历史》2007,(3):147-149
由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的中国世界近代史学术年会于2006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历史文化名城长沙召开。应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40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0余位专家学者,共收到论文近50篇。此次会议主要就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储著武 《安徽史学》2006,39(2):120-128
20年代的中国近代史研究呈现出一种畸形的发展状况。近代史研究不被时人看重,但却有不少近代史著述出版。到1928年,通过对近代史史料的整理工作,由斯而发,罗家伦明确提出了要科学地研究中国近代史,开启了近代史研究的新局面;从史学史的角度对这些近代史著述的特点作出总结,知人论世,可以窥见20年代近代史研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克拉克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克拉克瓷作为明末清初的一种中国外销瓷,对世界陶瓷文化和陶瓷贸易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从克拉克瓷名称的含义、特征、分期、窑口和时代等五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对克拉克瓷的历史作了研究。着重地介绍了外国目前对克拉克瓷的研究成果,并对克拉克瓷的生产范畴和断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13.
Sarah Bracking 《对极》2019,51(3):709-729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emergent and unstable dispositif of climate finance that is being built from iterative experiments in climate finance provision. The article provides a periodisation of different phases of climate finance from the 1990s onward using examples from REDD+, ecosystem services, the Green Climate Fund, green bonds, and insurance‐based derivatives, and connects this periodisation to broader processes of financialisation. It analyses how climate finance projects incorporate competing systems of accounting denominated in carbon, natural capital, “green‐ness”, insurance risk and internationally transferred mitigation outcomes.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many accounting units are evident in current climate finance products, each loosely derived from a different phase in this periodisation. However, experiments in calculating time and value in climate finance continue, and although risk is being increasingly used to correlate different denominators of value, an overall solution for how climate change is to be accounted for in financial interventions remains elusive.  相似文献   

14.
世界历史学的话语体系蕴含在世界史的研究、编撰和教学之中,其实质是中国学者如何认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如何界定人类历史的性质,如何阐明对人类社会发展演变的基本观点和判断,体现的是中国学者将世界历史理论化的途径,目的则在于实现自身的学术话语权。新的时代必然要求不断发展的话语体系,这就需要在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梳理世界史话语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提炼世界史研究的核心概念、表述框架和阐述方式,彰显中国世界史研究和编撰的当代理论视角。从生产和交往两个基本概念进一步分析世界历史演化的内在动力,显然是其中一种可行的研究思路。通过生产和交往两种基本动力构建的分析框架,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是中国历史连续性的自然体现,而且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5.
黄红霞 《史学理论研究》2012,(1):98-109,160
威廉·哈迪·麦克尼尔是享誉全球的世界史学家。他的《西方的兴起》以文明为单位,把文明之间的交往互动看作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开辟了世界史写作的新视角。麦克尼尔世界史思想的形成受益于20世纪早期美国人类学的研究成果,本文介绍了影响麦克尼尔的人类学家及其思想,探讨麦克尼尔如何将人类学研究成果整合到世界史撰写中,并找到了解释世界史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begins with a critique of the ‘imperialism‐nationalism’ paradigm and its concomitant privileging of the period 1885–1947, which has dominated the writing of modern Indian history. It is argued here that the fixation with the ‘birth‐of‐the‐nation’ theme has led to the neglect of women's agency; that it has resulted in many inconsistencies, dilemmas and unresolved issues regarding a range of topics within Indian gender‐relations; and that this periodisation inhibits the reclamation of terms such as ‘feminist’ and ‘feminism’. The second half of the essay proposes that women's agency can be recovered via a new chronology and a new template for understanding agency within which scholars will be enabled to retrieve the conscious voices of Indian women and record change in gender relations.  相似文献   

17.
大历史是历史研究与教学的新领域,它是指从各种可能的规模甚至宇宙的规模来探究一切事物的历史。大历史也是一种跨学科研究。它与世界史存在关联,也是对传统史学的一种补充。大历史探究也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心灵和社会需求,有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自我。  相似文献   

18.
对现代西方哲学诠释学的主体间性这一观念的理解与再诠释,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中国世界史学主体性的理解,并为中国学者以主体的角色积极参与世界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也赋予了中国学者在世界史研究中的更大责任和义务。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对构建中国世界历史观念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draws on a study of town twinning in Britain since 1945 to engage with narratives of ‘the new localism’ and ‘the new politics of scale’. It argues that town twinning is often used in technical assistance programmes such as the UK Government's Know How Fund and various schemes of the Commonwealth Local Government Forum. ‘Fast policy’ is a concept that can be usefully applied to these programmes and the broader field of interurban networking, urban policy mobility, and policy transfer. Town twinning plays an active yet overlooked role in fast policy. The paper also argues that town twinning is part of a longer history of bottom-up localism that includes the political arguments of John Stuart Mill, at least two moments of twentieth-century municipal internationalism, the municipal foreign policy movement of the 1980s, and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movement of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is longer history suggests sources of localism other than statecraft, and problematises the conceptualisation of power and periodisation of history found in regulation theories of devolution.  相似文献   

20.
Joan Kelly's path‐breaking article, ‘Did Women have a Renaissance?’, first published in 1977, led historians of women in many fields to question the applicability of chronological categories derived from male experience. Thirty years later, the questioning continues, augmented by doubts about whether all systems of periodisation over‐simplify the diversity of gender. This paper examines what might be lost if feminist historians, in their sensitivity to difference, refuse to apply structures of periodisation. It looks at challenges to both ‘Renaissance’ and ‘early modern’ as conceptual categories and suggests ways in which gender is and must remain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s of these era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