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契约文书的地域性特点明显,桂北地区民间现存契约文书数量宏大,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桂林博物馆近年来对桂北地区民间契约文书的收集初见成效.本文简要介绍桂北地区民间契约文书的收集、保护及整理并以土地买卖文书、分关文书和过继文书为例对桂林博物馆收集的桂北地区民间契约文书进行举例.  相似文献   

2.
倪毅 《收藏家》2013,(6):72-78
一.浙江民间文书的搜集与整理在历史研究中,民间文书作为个案资料的典型代表已经越来越受到学者重视。尤其是各地契约文书的大量发现,使契约学渐成显学。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是徽州及闽台地区古文书研究,已形成完整体系。而近年来学者们也开始注意到浙江地区民间文书的搜集和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3.
许智范  刘禄山 《南方文物》2006,1(1):103-112,85
民间契约文书包括民间契约和其他民间文书,可大致分为三类:(一)民事交往及经济交易中所订立的各式契约;(二)与各式契约活动相关的、民间收执的各类票据书证之类;(三)族谱、诉讼状、碑铭和家书之类的各类民间私撰文书。民间契约文书细致地反映了历史上民间生活的真实面貌,是官修“正史”之外的珍贵的“民间正史”。20世纪中期以来,其价值日益受到国内外人文学界的重视。江西民间契约文书存世数量较大,文书种类齐全,内涵丰富,真实、细致地体现了江西的地域特色和历史特点,是一座丰厚的学术资源宝库,具有重要的发掘价值。  相似文献   

4.
束鹿县张氏家族契约文书述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张玉 《文物春秋》2005,2(1):61-69
土地契约是历代民间重要的文书,柬鹿县张氏家族保存有契约文书120余张,历明末崇祯年间至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时间跨越300余年。契约文书中有买卖房地的地契、典当房地的典契以及分家析产的 分单、日常生活来往账簿等,几乎涉及民间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反映华北农村经济生活的珍贵原始文献,有 着重要的文物、史料价值。笔者对这些契约文书进行了初步的梳理。  相似文献   

5.
清代契约文书一直以来备受学术界关注。契约文书是指订立发生一定权力义务关系的协议而写成的文书,诸如合同、协议书等。在古代,契约关系是民间日常生活中比较重要的关系之一,诸多事务需要通过立定契约的形式得以确定。现存的清代契约种类很多,有买卖契约、  相似文献   

6.
李宇 《沧桑》2014,(4):101-102
契约文书作为我国民间社会的法律文件和私家档案,它是国家政治、经济、法律制度在基层社会运作的直接反映,可补政书、典章、史志和其他公私文献的缺憾。近几年,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搜集到了清代山西5067件契约文书。这些契约文书种类齐全、内容丰富,主要囊括了卖契、典契、委托书、遗嘱、赡养文书、纠纷合同、分产文书、布告、归并地约、公议文约等类型。它们从时间跨度上来说,贯穿整个清代直至民国;就地区分布来说,遍布晋南、晋北、晋中、晋西、晋东南各个地区。这些契约文书细致地反映了清代山西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面貌,被誉为山西的"民间正史"。由此可见,清代山西契约文书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明清土地契约文书越来越被学者所关注,逐渐成为显学,其中以傅衣凌、杨国祯等为代表。当时他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徽州、福建等地的契约文书上,浙江的契约文书仅被零星提到。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一批浙江地方契约文书的专辑、图录及相关论述纷纷面世,如宁波、绍兴、松阳等地契约整理研究的成果。民间契约文书的整理研究,是相当辛苦的一项工作,但意义重大。浙江省博物馆藏有大量的契约文书,目前正在整理当中。在此,对近年来浙江明清契约文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情况作一梳理回顾,以便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赵凤 《黑龙江史志》2014,(16):27-29
现代民法中契约即合同,是由平等地位的双方当事人签订并具有法律效力的民间法。从敦煌契约文书中可以看出人们在签订契约时会普遍遵守一定的习惯:1保人担保;2文书由他人代写;3当地百姓普遍采用"画指"方式签订契约。这些民间习惯,反映出敦煌地区的契约制度已经发展到十分完善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正>2010年以来,上海交通大学地方文献中心一直致力于民间文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我们的整理方法与研究思路,以诸多学界前贤的典范工作为基础。傅衣凌等前辈学者利用土地契约分析乡村社会,一直是我们从事民间文书收集与研究的兴趣缘起与典范(曹树基《石仓契约的发现、搜集与整理》,《石仓契约》第1辑,"代序",  相似文献   

10.
自近代以来,我国许多地区都有契约文书资料相继发现,特别是近30年来对新发现契约文书的整理汇编成果纷纷问世后,作为重要的区域资料、民间社会生活的真实记录和专业文档,每一批契约文书的发现和整理出版,都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历史与社会的研究,不断充实和丰富着中国历史的整体面貌。  相似文献   

11.
<正>明清民间文书历来被誉为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经济生活的"活标本",近年来更是经济史、社会史和文化史研究的新生长点。最近出版的国家清史文献项目成果、张建民教授主编的《湖北天门熊氏契约文书》(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6月版,以下简称《熊氏契约》),从史料价值和整理水准两方面看来,都极富特色,值得关注。《熊氏契约》所辑文书,由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来源可靠,系统完整。它出自湖北天门县岳口镇一个熊氏家庭,契约文书不仅归户十分明确,而且持续  相似文献   

12.
目前发现的契约文书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价值大等特点,是中国历史变迁最生动的载体,被运用至经济史、法制史、社会史等诸多研究领域。契约文书揭示了中国历史最真实的样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尤其是乡土社会所表现出的务实精神、契约精神和法治精神。就契约文书的内容与格式而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同时又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从此出发可以让我们对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与统一性有更为深层的理解。正是契约文书的多样性,导致学界使用材料的时候出现了诸多学术分歧,例如典与活卖关系、地价、土地经营规模大小、土地权利分层,等等。受到契约类书的传播、官方层面对于官版契纸的推行以及"法语"、"法谚"、契约中的"套语"等民间习惯的表达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契约文书又呈现出统一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自傅衣凌先生首次运用福建农村的契约文书编成《福建省农村社会经济参考资料汇编》以来,对契约文书史料的运用逐渐得到历史学界的重视。而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徽州文书的大量发现,学者们对明清时期农村社会的土地关系、土地买卖,以及对商业、商人的研究也不断推进。秉承傅衣凌先生注重搜集民间资料、重视社会调查的治学之风,  相似文献   

14.
徐嘉露 《北方文物》2018,(2):97-105
明代日用类书是明代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在大量日用类书的"民用门"中,分类收录了大量民间契约文书样本,分别被称为"文契体式"、"乡约体式"和"关书体式"。明代日用类书不仅保存了大量明代民间契约的稀见样本,而且为我们全面了解和把握明代民间社会秩序自我管理、有序运行的真实场景拓展了视野。  相似文献   

15.
明清以来,民间买卖、典当、抵押土地、房屋等不动产,不经官府而订立的文书多称为"契约"。维吾尔族有重视契约的传统,用签订契约这种公认方式来处理民间纠纷,调整社会关系,是维吾尔族由来已久的一种习惯。本文就国内外察合台文文献的收藏及研究现状做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之古契书主要是指传统社会中宗族组织与民间社会中的经济与文化活动中的碑记、谱牒、契约、合同、算薄字据等。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学界前辈陈翰笙、冯和法、傅衣凌等,就已注意到对古契书的搜集和研究,50年代,徽州民间契约文书的大量发现,显现了从民间发掘古契书的  相似文献   

17.
李莉 《中国地方志》2020,(1):102-113,M0007
以邵武美部会契约文书本文引用的契约文书均为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所藏,引用时加注其原始编号。为研究范本,考察同治十二年(1873)至民国20年(1931)邵武美部会与民间社会围绕置产这一经济活动而发生的互动,认为教会契约文书可以提供教士回忆录、教会报刊杂志、年议会录等传统教会研究资料和正史、地方志等官修著述均未记载的历史资料,构建新的区域教会史研究范式,客观、真实、全面地展示区域教会发展历史,进而不断充实和丰富地方历史全貌。  相似文献   

18.
《收藏家》2016,(1)
正中国古代历史文献极多.可谓浩如烟海,而两宋之后的存世典籍数量尤甚。在这些典籍中,契约文书作为其中一种,近年来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重视,对其进行分类比较研究,或大量收藏。一.契约文书概况契约文书也称之为契约,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乃至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用以证明某种关系的原始文字协议或认定。契约文书所涵盖的内容不仅包括经济关系,如买卖、抵押、借贷、财产转移、合作经营等,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古代社会,民间日常生活中的财产关系甚至一些身份关系经常以契约的形式来缔结,从而使得契约关系成为社会关系的基本形态之一。现存元代契约文书的类型,涉及买卖契约、典卖契约、交换契约、借贷契约、租佃契约、雇佣契约、租赁契约、合伙契约、婚姻契约、析产文约、收养契约、解纷文约等。按刊布时间来说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80年代陆续刊布了一些元代契约;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近十年,  相似文献   

20.
土地买卖是明清之际较为普遍的经济活动。民间土地交易行为非常活跃,买卖双方以签订契约文书作为交易凭证。通过对档案史料的整理分析,从清至民国时期汉中地区土地买卖契约文书中可见以下四点:其一,同宗族成员具有优先购买权;其二,契约签订中的第三方参与者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他们各司其职,具有外部制衡的作用;其三,民间土地交易中的不法行为仍无法得到有效抑制;其四,当地风俗及自然灾害的发生皆是影响土地交易价格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