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延长出土一批晚商青铜器姬乃军1983年8月,陕西省延长县黑家堡乡张兰沟村村民常本亮,在挖土窑时发现一批青铜器。器物出土时并伴有人骨,当属墓葬。同年10月。这批青铜器由延安地区文管会办公室征集收藏。同年12月,笔者和巩启明先生一起对铜器出土地点进行...  相似文献   

2.
前言解放后,在陕西境内曾陆续发现不少相当于殷商时期的文化遗址,其中经过科学发掘的有:华县南沙村、兰田怀珍坊、耀县北村、扶风益家堡、西安老牛坡。其中以西安老牛被遗址面积最大,堆积较厚,出土遗物也最为丰富。老牛坡遗址位于西安市灞桥区洪庆乡燎原村,遗址西距西安市区二十七公里,东南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喀左县山湾子出土殷周青铜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物》1977,(12)
1974年12月,喀左县平房子公社山湾子村贫下中农在村东北枣树台子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处青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二十二件,其中有铭文的十五件。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辽宁境内出土的第三批殷周青铜器,为进一步研究我国北方地区商周之际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又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省、地、县文物主管部门闻讯后,立即赶赴出土地点进行了调查和清理,现将发掘和整理情况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4.
<正>铜鍑,亚欧草原游牧居民使用的一种带喇叭形圈足的深腹有耳铜器,从欧洲多瑙河流域到我国黄河流域皆有出土,是较有代表性的草原青铜器。铜鍑在我国境内主要出土于新疆、陕西、山西、内蒙古和东北地区,时代自西周末到北魏。当前已有不少对欧亚草原出土铜鍑的考古学研究,但对于这种器物的制造技术则较少谈及。笔者对乌兰察布市博物馆和山西艺术博物馆所藏两件鲜卑铜鍑的铸造工艺进行了考察,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殷商后期青铜器的不断被发现,许多学者对这一时期青铜器的分期断代问题进行了探索,所得颇多,并为今后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应当指出,就目前存世的铜器资料看,殷商后期的青铜器,本身可以表明绝对年代的甚少,这与这一阶段铜器铭文内容简单是密切相关的(即使是可以确定相对年代的青铜器,也往往需参考出土铜器的墓葬、坑  相似文献   

6.
汉中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文化区。在南郑县梁山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约十万年左右。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分布,在本区的平川县都有。从城固三处殷商遗址中出土480件青铜器看,在殷商时代,汉中已属殷代的疆  相似文献   

7.
周原新出西周甲骨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玮 《考古与文物》2003,2(4):43-49
陕西省扶风县黄堆乡齐家村位于陕西宝鸡的扶风、岐山两县北界的交界处。20世纪jO年代以后,齐家村周围先后曾多次发现西周时期的窖藏青铜器和墓葬出土的青铜器。在齐家村村北一带,也曾先后出土过多片西周甲骨,其中有字龟甲1片,有字卜骨5片^2。2002年至2003年年初,  相似文献   

8.
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青铜器窖藏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物》1979,(11)
陕西周原地区自汉以来一直是西周青铜器出土的重要地点。继1975年岐山京当公社贺家大队董家村卫鼎、卫盉、(亻朕)(匚也)等三十七件窖藏青铜器、1976年扶风法门公社庄白大队史墙盘等一百零八件窖藏青铜器出土之后,1978年9月,在岐山县京当公社贺家大队凤雏村,社员秋种犁地时又发现一窖西周青铜器。周原考古队在社员群众的帮助下,对现场进行了勘查钻探,得知这是一个西周青铜器窖藏,周围有多处西周灰坑。  相似文献   

9.
阎家沟墓地处于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的边界地带,文化因素较为复杂。为探究晚商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陕北地区青铜铸造业的发展状况,本研究首次对阎家沟墓葬出土的十二件青铜容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金相组织观察,结果表明十二件青铜器中有五件为红铜材质、四件为铅砷青铜材质、两件为砷青铜材质及一件铅青铜材质,十二件青铜器均为铸造,部分青铜器铸造后经过了热处理。结合文献分析,阎家沟墓地出土青铜器的"无锡高铅高砷"材质不同于中原地区青铜器和北方地区青铜器。其自身的重食传统比陕北地区其他李家崖文化遗址更为突出,表明阎家沟地区在某些方面其自身文化传统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但这种现象具有特异性,其本质上仍是属于李家崖文化遗址中的一员。分析结果可为研究商晚时期关中地区与陕北地区间的文化交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文博》2017,(5)
<正>陕西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几千年来,孕育和积淀了厚重的三秦文化。陕西是周、秦王朝的发祥地和王畿之地,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陕西出土的西周青铜器,数量占全国出土的三分之一以上,而且重器超过了一半。陕西不仅以青铜器发现丰富而著称,更以造型精美、有铭铜器出土量大,铭文长和内容重要而  相似文献   

11.
另类青铜     
1986年夏天,三星堆两个大型祭祀坑出土了大量的各类珍贵文物,包括青铜器735件,金器61件,玉器486件,象牙67根,象牙珠120颗,海贝4600枚。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与众不同的青铜器的出土,包括青铜树、青铜全身像、青铜人面像等,显现出完全不同于代表中原文化的安阳殷商青铜文化的特质。根据1980年5月四川省考古队对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发掘,发现了从龙山时代  相似文献   

12.
陕西甘泉县出土晚商青铜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6月14日,陕西省甘泉县下寺湾石油钻采公司在下寺湾镇阎家沟村修建加油站时,发现了一批青铜器,随即通过该镇派出所将文物上缴县博物馆。收到文物后,县博物馆、县文物旅游局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并采取了紧急保护措施。由于文物是在机械施工中发现的,残损非常严重,出土地点的原始状态也已完全被破坏。我们对现场的积土进行过筛,又陆续发现了青铜钺、戈、泡饰、金箔片、绿松石和许多青铜器残片。本次共出土文物70件,其中,青铜器57件,其他13件。目前,这批青铜器已委托上海博物馆进行修复。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4年,元江县开展文物普查,在洼垤乡洼垤村收集到打篙陡(彝语音译)出土的青铜器。经调查,1959年该地就曾发现过青铜器,历年大雨之后亦常有青铜器出土。1988年云南省文物队曾派人前往调查。1989年9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进一步搞清红河流域青铜文化的内涵,在元江县选择发掘点,对打篙陡进行了勘查。计开探沟4  相似文献   

14.
新干大洋洲遗存性质的判断需要将其置于商代晚期南方青铜器群总体的“出土情境”与“文化情境”中考察。大洋洲青铜器在摆放、类别、毁器与涂朱以及祭祀性器具的有无等出土情境方面,与同时期墓葬随葬的青铜器有明显差异,却与同期南方祭祀坑出土青铜器有诸多相似之处。此外,大洋洲青铜器出土于河流旁边的沙洲,也与商代晚期南方青铜器主要出土于河川附近祭祀坑之情形一致。总的来看,新干大洋洲遗存具有明显的祭祀特征,很可能为祭祀坑。  相似文献   

15.
秦安县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长城地带的北方系青铜器,因与历史上的匈奴相联系,而引起国内外考古界的广泛关注。北方系青铜器在甘肃省境内曾屡有出土,然而见于报道的材料仅灵台白草坡西周墓和永登榆树沟沙井墓葬两例。为使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北方系青铜器的面貌,在此我们将甘肃秦安县文化馆所藏历年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青铜器     
金石 《文物》1977,(11)
毛公鼎西周后期青铜器。清道光末年陕西岐山出土。鼎上有现存最长的青铜器铭文,计四百  相似文献   

17.
2000年7月25日,黄堆乡姚家村许家组砖厂文物通讯员许高智同志电话报告:“许家砖厂取土时出土了一件似盆形的青铜器。”我馆随即派员前往征集和考察青铜器出土现场。该砖厂取土地位于村西正北300米处,向西310米为许家河(现为干涸沟)。许家河以西为周原遗址核心区。土  相似文献   

18.
广州地区出土汉代青铜器数量众多,在考古学方面研究成果不少,但通过科技考古研究其产地的却不多。为研究广州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矿料来源,通过对广州出土西汉青铜器进行成分分析和铅同位素比值测试,与广西、江西、云南、贵州、安徽、湖北、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出土同时期青铜器成分进行比较,发现西汉中晚期各地青铜器合金配比情况基本趋同。且根据含砷等微量元素这一显著特征,认为与广西合浦出土同时期青铜器矿料可能来自同一个地方。测试的铅同位素比值高度集中,其矿料应该来自同一个地方。分别与广东、贵州、云南、陕西、河南等地战国至西汉青铜器铅同位素比值进行比对,发现与广东、贵州、云南出土青铜器矿料来源同属一个大的成矿区,与河南、陕西等地明显区别。验证了学者们在考古学研究认为岭南地区出土西汉青铜器产自本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随州擂鼓墩二号墓是一座战国中期前段曾国国君的墓葬,出土物主要有青铜礼器、乐器、生活用器二百五十余件。数量之多,种类之全,在我省东周时期墓葬中仅次于曾侯乙墓。本文就此墓青铜器的时代特点及相关问题作初步探讨。此墓的年代主要依据青铜器的特点推定。墓内出土的青铜器,时代有早有晚。墓葬年代推断,当以时代最晚的青铜器为依据。墓内所出的Ⅰ式簠,铭文为"盛君萦之  相似文献   

20.
试论商周青铜器侧身牛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周青铜器上的侧身牛纹有单首单身式和单首双身式两大类型。这种纹饰起源于殷商时期商朝统治区,是商文化的产物之一,西周初年向西传入陕西关中并以此为中心向南传入长江中上游的汉中盆地、四川盆地、汉东地区。彭县、汉中、随州、喀左出土的几件侧身牛纹罍皆来自同一产地——"关中青铜器铸造中心"。侧身牛纹传播特点的根源是商周之际政治格局变化所引起的中原地区青铜文化中心的西移以及周初分封移民和"班赐宗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