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正定县城内矗立着四座巍峨高耸的古塔,分别是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开元寺须弥塔和天宁寺凌霄塔,不仅显示了我国古代匠师高超的建筑技艺,也反映了正定佛教文化曾经有过的兴盛。四塔虽均为佛教寺院的重要文化遗存,但形制不同,风格各异。其中凌霄塔不仅高度名列榜首,木构为主亦区别于其它三塔,尤其是采用的对稳定塔身极为有利的塔心柱结构形式,是我国现存古塔中唯一的实例,对研究古塔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隆兴寺内的两座经幢刘友恒在正定隆兴寺中轴线末端的毗卢殿东西两侧,矗立着两座经幢,分别是为本寺金、明两代两位功高德重的住持僧而立。东侧为金广惠大师经幢,西侧为明梦堂和尚经幢。它们作为佛教艺术的一种形式,不仅为研究正定佛教和隆兴寺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3.
吴去 《中华遗产》2014,(5):40-59
灭佛,还是留佛? 一位已故正定文化研究者武威振先生曾留下这么一句话:一座正定城,半部佛教史。初闻此言,我稍感讶异。静卧在华北地界的正定小城,既非圣地名都,又非佛教东来的要冲,竟能演说中国佛教文化的半部历史吗?  相似文献   

4.
走近大木塔     
文炫 《文物世界》2001,(5):75-78
“沧州狮子应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 曾几何时,在晋冀两省就流传着这样两句古老的民谣。这里所说的应州塔,就是名闻遐迩的山西应县大木塔。 大木塔,美哉,壮哉! 矗立在塞北大漠上的大木塔全名叫做佛宫寺释迦塔。作为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高的木构楼阁式建筑,应县大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距今己有945年的历史了。 木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67.13米,底层直径30.27 米,外观9层,可用空间只有5层,谓“明五暗四”。塔建在4米高的两层石砌台基上,底层重檐,四周环廊。二层以上皆设平座围栏,挑檐层层举折平…  相似文献   

5.
正定临济寺澄灵塔是佛教临济宗的创始人义玄禅师的舍利塔,本文介绍了嵌于塔上的三方不同时代的刻石,对其文字内容、刻制时间及历史背景做了考订,并将雍正十二年谕旨刻石中加封的20位名僧的简况整理附后。  相似文献   

6.
浙江丽水灵鹫寺现存的四座石塔,系南宋嘉定年间建造的窣堵波式小型石佛塔。石塔造型别致,雕刻精美,装饰题材丰富,时代特征鲜明,是佛教艺术和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代表之作。本文对灵鹫寺石塔的历史、现状、结构、制式、装饰及题记等作了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 2003年4月16日,是梁思成先生首次考察正定古建筑70周年。从70年前的这一天开始,梁思成先生先后四次莅临古城正定,遍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考察古建筑,为正定古建筑的勘察、保护倾尽心血。  相似文献   

8.
正定雁塔     
杨双秋 《文物春秋》2009,(3):F0003-F0003
正定雁塔,又称"砖塔"或"须弥塔",坐落在正定县城中心的开元寺内,是一座砖石结构、以砖为主的密檐式方塔。始建于唐代,现存塔体为清代康熙初年所建,2005年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与正定县文物保管所联合对塔进行了维修,在塔刹宝珠内发现了清代重建时放置的供奉物及铭文。  相似文献   

9.
到过峨眉山的人,对万年寺无梁砖殿一定很熟悉。但从它的建筑特色来看,说它是殿,倒不如说它是一座塔,或者是塔和殿的巧妙结合。塔最早起源于印度,随佛教传入我国后,和传统的楼台亭阁相结合,便创造出数以千计的,种类各异,多姿多彩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古塔来。万年寺砖殿塔正是这古塔林中别具特色的一座,早以它的建筑奇特,结构精巧,端庄雄伟,气势磅礴闻名遐迩。  相似文献   

10.
大雁塔和法门寺砖材保护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雁塔和法门寺塔这两座佛教名塔都表现出明显的风化现象,需要及时的给于保护。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岩相显微镜分析及孔隙度的测定,分析了大雁塔和法门寺两座佛教名塔的风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用几种不同的加固保护剂对两种砖材进行加固保护研究。通过渗透深度、孔隙度、毛细吸水和毛细渗透、持水量、透气性、水力学膨胀、等温吸附、抗压强度及酸腐蚀、冻融、热膨胀之后的强度衰减等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含氟聚合物对两种砖材具有良好的加固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敦煌文献P.2977记载了中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情况,内容可与唐代文献有关记载相印证,并可弥补传世文献记载之不足。以之为据,结合20世纪以来的考古资料,并参稽佛教典籍及地方史志的有关记载,十九座阿育王塔的地理方位、兴建年代、演变历史及保存现状等,大都可以稽考。十九塔中,除曾经存在于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崇教寺塔、敦煌市西大乘寺塔、武威姑臧寺塔及四川崇州怀远镇晋原县塔失考外,其余十五座都有遗迹可寻。这些塔据说都是根据印度阿育王塔原型仿制的。根据敦煌石窟壁画、云冈石窟雕塑,尤其是鄮县阿育王寺阿育王塔及近期于南京长干寺地宫出土的鎏金七宝阿育王塔,结合历史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阿育王塔的原型应为宝箧印塔。  相似文献   

12.
《文博》2017,(5)
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的主塔是一座非常著名的佛塔,在1978年对其进行修复时发现了大量与佛教相关的文物,其中的舍利容器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将其分为四组,分别对其年代和组合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舍利的种类进行了探讨,认为崇圣寺三塔主塔所安置的舍利分为以水晶珠作为替代品的舍利和法舍利(陀罗尼经咒)两大类。在年代上,本文推断其修建的上限在8世纪前半叶。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博物馆藏北魏石塔有关题材考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甘肃省博物馆当年展出的一座北魏石造像塔,是参观颇感兴趣的一件佛教艺术品。造像塔原出土于陇东高原的庄浪县,后调至省博物馆。庄浪是陇东平凉地区的一个中等县,因境内有庄山水浪而得名,为陇东像石佛教艺术(包括石刻与造像塔等)保存较多的一个县。现展出于省博的此造像塔无纪年铭,但从造像型式、题材及佛与菩萨的风格来看,应是北魏孝帝改制之后的作品。其主要依据是造像皆为“秀骨清相”、“褒衣博带”式。  相似文献   

14.
《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浅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定十方临济慧照玄公大宗师道行碑铭》是与正定临济寺有关的现有碑文资料中时代最早者,也是唯一一通专门为临济宗创始人义玄大宗师所立之碑。原碑早年已佚,日本佛教临济宗访华团于20世纪80年代赠送给正定有关部门的相关碑文资料对佛教临济宗及正定临济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5.
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其源流罗廷振一、西双版纳佛塔的类型及艺术特色近千年来,随着小乘佛教的传入,傣族人民在各地建立了为数众多的佛塔。据调查统计,西双版纳历史上曾有过100多座佛塔(图一),主要集中在景洪坝和动笼劲海、景真等地。由于西双版纳小乘佛教传人路...  相似文献   

16.
胡杨 《丝绸之路》2006,(11):59-59
敦煌作为佛教圣地.有“三步两道桥,一里五座庙”之说。有庙之处必有塔。从古至今.敦煌到底有多少塔.没人能说得清楚.但敦煌的塔.不仅是一道历史的风景修塔.护塔更是一种千年不绝的风俗。如今.敦煌大地上仍有不少的塔.它们背后的故事.其实就是敦煌风俗的缩影。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市房山县西部山区,是隋唐以来的佛教胜地。这里至今保留着许多佛教的遗迹遗物,房山云居寺塔和石刻佛经(图见封底)即其中重要的一处。云居寺原是一座大型寺院(图一),创建于隋唐之际,确切年代已不可考,其名称最早见于唐总章二年(669年)的石刻上。全寺依山而建,中路有五大院落和六进殿宇,每院逐步升高。各层正殿旁边又有配殿,四  相似文献   

18.
大雁塔     
《文物》1978,(5)
出西安城的和平门,沿宽坦笔直的雁塔路向南四公里,在马路的尽头正中,耸立着一座高大雄伟的古老建筑物——大雁塔(图见封底)。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652年),这一名称来源于印度佛教故事。据说有一位菩萨曾化身为雁,舍身布施,后人葬以建塔,所以名为雁塔。因为坐落在当时的慈恩寺内,初期也叫慈恩寺塔。慈恩寺是贞观廿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他死去的母  相似文献   

19.
2017年3月,正定南城门修缮工程在瓮城外西南侧施工时,于地下两米深处发现一件石造像残座。此座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原座上佛像毁弃后,又将座之顶面重新雕刻为一佛龛。座之原始雕饰现仅存侧面四神王像和民间佛教团体"义邑"中都维那、维那、邑子题名。根据四神王及佛龛中残存菩萨像的造型特点,文章初步分析认为,此座原系北朝石造像底座,宋朝对其进行了再利用。  相似文献   

20.
1979年洛阳出土了一件佛教造像座,其四侧线刻有精美的佛教人物,原简报认为他们的身份是菩萨和供养人等。经过笔者仔细分析,认为这件造像座上的装饰题材是地神与香炉、四天王奉钵、十大神王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