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窑头山位于慈溪市宓家埭乡西埠头村北约2公里处的杜湖西岸.1989年底,慈溪市文管会在窑头山东麓清理东晋纪年墓两座(编号为M22、M23),现将基葬情况简报如下:墓平而呈凸字形,前设甬道居中,甬道处设铺地砖,下有排水沟通向室外,墓室四周挖浅沟铺设两层平砖或人字砖作“基础”,然后用顺丁错缝平砌法叠砌(图一、二).其中,M23墓壁向外微弧,封门设在甬道口外.M22全长6.04、残高2.85米,方向272°.M23全长6.24、残高1.97米,方向267°.墓室用砖可分为四个砖、楔形砖和刀形砖三种.四平砖规格为32-33×16×4.5-5厘  相似文献   

2.
大冶市六朝墓清理简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3年3月5日,大金公路金牛路段土方施工过程中,於殷老八自然村(北)150米的金龟山西南坡地上,发现古墓三座。我们对其中一座墓(编号M1)进行了发掘清理。现简报如下;一、墓葬结构M1为券项单室砖墓。方向185°(图一)。墓顶距地表约1.5米。平面呈长方形,全长576、宽200、高220厘米。墓室两侧墓壁为双层台阶夹墙结构,外壁墙高125厘米,内壁墓墙高100厘米。墓门内1米处,紧贴两侧墓壁各有一缧墓砖高垒,高84厘米。墓壁162厘米高处始起券,均以32×16×5厘米楔形砖,错缝侧砌起券,券顶残高52.5厘米。墓壁使用31×16×5.5厘米规格…  相似文献   

3.
江西清江经楼南朝纪年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11月,清江县博物馆在经楼镇江背村发现一座南朝陈至德二年(584年)纪年墓,并进行了清理。此墓位于江背村西约200米的丘陵山坡地上。由于长年遭雨水冲刷,墓室的一部分已露出地面。清理后得知,墓为砖室,无墓道,券顶用刀形砖起券,成船棚形,已下塌,室内塞满残断的刀形砖和淤土。墓葬方向为北偏东30度。墓室分前后室,两室之间用一排纵砌平铺的砖分开,前室低于后室20厘米。通长5.9、宽1.3、残存深度0.94米。墓  相似文献   

4.
1983年4月,江西省于都县岭背乡水头村农民在附近山头取土时,发现两座砖室墓。我馆派人进行了清理。两墓均早年被盗,出土器物极少。1号墓方向为南偏东15度,平面呈凸字形。墓室长约5、宽2米。墓顶早已塌陷。所出三千多块墓砖上均有纹饰或图案文字,部分为画像砖。可分三大类。斧形砖:纹饰施于小端,有钱纹、对角线突钉钱纹、类菊花纹等。长24,一端宽16、厚8,另一端宽12、厚8厘米(图一:1—5)。子母口砖:长方形,均为模制,砖侧多有画像。按内容分四小类。  相似文献   

5.
1991年11月,黄州市王家坊乡魏家湾村民在村南300米处的小山岗(岗名祖坟凹)上植树时,发现古墓一座(编号glWM4)。市博物馆闻讯后,报省文化厅同意,组织专业人员对之进行了抢救性清理。现将有关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4是一座土坑单室砖墓,表土仅存30-60厘米,清理时墓坑南部已暴露出墓砖,墓顶大部分倒塌,无墓道。该墓平面呈长方形,方向160°用单砖侧砌券顶,大部分券项已毁塌。墓室长2.90、宽1.00、残高0.44米,用规格为30×14×4厘米的素面青砖建造。墓室除墓南的封门墙为错缝砌外,其它三壁均为“三顺一丁”式,无铺…  相似文献   

6.
河北省吴桥县罗屯、陶庄一带发现古墓八座。其中除铁路西一座(汉墓),早年被破坏,小马厂附近一座(东魏墓),1956年经省文物部门清理。另有两座封土较完整至今仍在保护以外,其余四座经报省批准,于1978年冬由省、地、县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清理发掘。 这次清理的墓葬位于罗屯以东两座(WLM1、2)、李思孟村西南一座(WLM3)、陶庄西一座(WLM4)。均为砖砌单室券顶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墓室四壁外凸,四角圆孤。其南北、东西径分别为:M1:4.25×4.05米、M2:5.60×5.30米、M3:5.90×5.56米、M4:4.40×4.50米。墓壁砌法为二顺一丁(M1)和三顺一丁(M2、M3、M4)。墓门砌封门墙一道。M1、M2在甬道(门道)内。M4在门前各加砌封门砖墙一道,清理时,墓顶均塌。墓室已经早年扰乱,随葬品散埋于填土乱砖之中,残损严重。墓室内骨架已凌乱,M1出男头骨一、女头骨二、M2出男、女头骨各一。  相似文献   

7.
1999年11月,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在邢台市西南约10公里处,发现一座西晋时期砖室墓,编号为99XWM8。该墓位于邢台煤矿工人村北部偏西。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8为穹隆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图一),墓向10°。墓口距地表0·3米,通长17米。甬道和墓室均用青灰砖砌成,砖有长方形和楔形两种。其中长方形砖又有大小之分,单面饰绳纹。大砖长36、宽18、厚8厘米,小砖长34、宽17、厚3厘米。楔形砖长35、宽21~25、厚8厘米。大长方形砖主要用于垒砌四壁,小长方形砖主要用于平铺墓底,楔形砖则主要用来券砌墓顶。墓道平面呈长方…  相似文献   

8.
1998年10月7日至11月15日,为配合昌樟高速公路延伸段(胡家坊──昌傅)的基本建设,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樟树市博物馆,对位于樟树市境内刘公庙乡的乔麦山、山前乡的 彭家山等两处商周古文化遗址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同时清理了一批晋──宋代的古墓 。一、刘公庙乡乔麦山古墓乔麦山古墓位于樟树市刘公庙乡东港村东北约800米的丘陵山坡上,距县城西约18公里(图 一),由于高速公路横穿其地,在施工期间出现了一座较完整的南朝墓和一座铺底砖接近耕 土层且破坏严重的晋墓。1.乔麦山南朝墓。该墓为砖室,无墓道,券顶用刀形砖…  相似文献   

9.
西安南郊傅村隋唐墓地发掘了39座小型土洞墓,可分为横室墓、直背刀形墓、弧背刀形墓、折背刀形墓、弧形斜背墓5种。时代从隋延续到晚唐,墓葬间存在几组打破关系。出土遗物较丰富,以陶瓷器为大宗,并有各式彩绘陶俑。其中M10出土的铜尺制作精良,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10.
1974年4月间,波阳县磨刀石公社北关大队毛屋下生产队在开荒时,发现一座砖壙古墓,出土了一批精美的瓷器。我馆当即派人前往实地进行调查。该墓系两单室合塚的夫妇合葬墓。墓以长方形素砖砌壙,刀形砖为券顶,正方形砖铺底。墓室内仅见铁馆钉,人骨,棺木均腐朽无存。墓坑长2.70、宽2.04米。  相似文献   

11.
2011—2012年,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余杭博物馆对余杭东西大道05、06地块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发掘,共发掘墓葬63座,其中汉墓5座,六朝墓58座。六朝墓均为砖砌,以东晋南朝时期为主,而以南朝墓数量最多,形制分为长方形、刀形和凸字形三种,以长方形和凸字形为主,墓前多有砖砌的排水道。东晋晚期墓壁微弧,到南朝时期墓壁弧凸成为显著特征。本文挑选其中8座比较典型的六朝墓进行了资料公布。  相似文献   

12.
1988年6月22日,微山县府办公楼基建工地发现7座砖室墓和石室墓,可惜在施工中均遭破坏,据工人介绍,有单室砖墓3-4座,双室砖墓1座,双室墓中间有隔墙,东西向.铺底砖砌成人字形.有1座石室墓,正北向,宽82、深60厘米,长度不明.有1座花纹砖砖室墓,被全部挖掉.我们捡回几种墓砖.花纹砖二种,一种长35、宽13.7、厚6.5厘米,一面饰粗绳纹,另一面为素面,侧面有纹饰:中间双圈,中心呈凸形,圈外八出纹,左右饰菱形纹(图一).另一种长29、宽14、厚6.5厘米,两端饰花纹,和第一种砖侧面的双圈八出纹同样(图二).楔形砖,上宽23.5、下宽18、厚6厘米.扇形砖,上下均呈弧形,上宽29、下宽24、厚6.5、高20.5厘米.我们收回了出土文物,双室墓出土陶器有罐(1件,灰陶,盘口,束颈,鼓腹.高24.5、腹径  相似文献   

13.
江西吉水西园北宋墓的埋葬习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配合赣粤高速公路昌泰段昌傅至泰和公路建设,我们于2001年9月在吉水发掘一座北宋墓,墓葬位于吉水县盘谷镇杨家边村西园的狐狸山,山为高出峡谷平原的小土岭。墓葬编号为P·X·M45。为券顶砖室墓。墓口距地表5.6米。墓室平面呈等腰梯形,四壁用青砖顺铺错缝砌成,距墓底62厘米起券。墓底用青砖顺铺一层,砖的规格为23×15×4厘米。墓室内、棺木外用由石灰、砂子、糯米组成的三合土包裹,厚约10厘米。墓内棺木、人骨均已腐朽无存,墓内填土为褐色粘土。墓向南北,墓室长220,宽107~117,深84厘米…  相似文献   

14.
<正>2013年3月初,江西荣硕置业公司在南昌市湾里区开发建设凯旋湾小区(原湾里区防爆电机厂内),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两座古墓葬,工地负责人随即上报有关文物部门。接到文物部门通知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南昌市博物馆的专家立即赶赴现场实地勘察,发现两座古墓葬墓顶均有盗洞,依据盗洞周围泥土及散落的陶器残片,推测这两座古墓应该被盗不久。根据盗洞暴露出来的墓葬形制与旁边的散落的墓砖纹饰及陶器碎片,初步推断这两座墓应该属于东汉至魏晋时期墓葬。虽然该墓被盗,但墓葬整体保  相似文献   

15.
1980年11月初,昆明市房管局修缮公司三队在西站虹山新村施工过程中,发现两座明墓,我队及时进行了清理。两墓位于昆明市西郊黄土坡,接近虹山山顶,墓顶距地表约4米。为夫妻异穴合葬砖室墓,无墓道,方向北偏东。顶用长条青石封盖,略起券,已塌。四壁砖砌齐整。砖有三种规格:一种长45、宽20、高18厘米,数量最多,部分砖上存似"中"或"(?)"字的印  相似文献   

16.
西昌市西郊乡发现成汉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9年元月,西昌驻军某单位在基建施工中揭露出成汉墓两座。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派员进行了调查与清理。墓葬位于市南里许的西郊乡大石板村附近,面向邛海,座北向南,东西向排列,墓距仅1.9米。调查时得见,靠东的一墓已被民工掘毁,后只采集到从墓内挖出的陶猪1件、小陶罐2件和一些花纹砖。靠西一墓的墓室则被压在一幢刚竣工的三层楼基下,后仅对出露的基道作了清理。获得造形特殊的镇墓武士俑和小陶钵各1件。出土时,陶俑立置,面向墓门外,保存完好。根据现场的调查,这两座墓的平面均呈“凸”字形,有墓道,有券拱。墓壁和墓底系分别采用长方形花边砖嵌砌和平铺,仅券拱使用梯形砖。砖的纹饰以菱形几何纹为主,余为三角纹等  相似文献   

17.
1995年5月,韶关市博物馆在市区西郊六公里处粤北第二人民医院内建筑工地,抢救性清理了两座后代砖室墓。两墓同向错位排列,M2早期即被破坏,无随葬品,从约0.3来残高的墓壁及铺底砖看,与M1结构相同。现将M1的发掘情况报告如次。一、墓葬结构该墓为双层券顶砖室墓,墓向40°,平面作“中”字形。有墓室、耳室两部分(图一、二)。用长方形和楔形青砖砌建。长方形砖为长0.29一O30、宽0.1小一0.15、厚O、045米,换形砖薄边厚0.02米。墓室呈长方形,长4,95米,宽220米·墓底至券顶部高2.gO米,券顶用拱形砖砌成,且内券于封门处城…  相似文献   

18.
一九七三年三月省、县考古工作者各1人,对李场公社文物较多的地方,进行古遗址、古墓葬调查时,发现兴隆大队赵家岭渠道线上有三座被毁的残墓,当即向县领导作了汇报。三月十五日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支持下,加上郭一柱等十位社员的配合,以两天半的时间突击进行了清理,即天赵M1.2.3。这三座砖室墓是并列的,墓顶古时已塌,墓内填满泥土与残砖。它们平面结构虽有小异,但墓砖的纹饰及墓壁的砌法基本一致(详见附图)。  相似文献   

19.
西峰墓汉群位于郧县五峰乡西峰村,2010年5月至8月襄樊学院襄阳及三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在此发掘了24座墓葬。所有墓葬均为带墓道的岩坑洞室墓,平面形状有长方形、凸形、刀形三种,少量墓室以条砖砌筑、铺地。17座墓葬出土陶、硬陶、铜、铁、铅锡、石、蚌、水晶料、金银、蜜蜡等随葬器物228件(枚),时代在西汉晚期至东汉中期之间。随葬器物组合和形制既有汉文化大一统的特点,又有着自身的地方特色。该墓地是上庄汉代遗址外围墓地。  相似文献   

20.
卜仁墓中的隋代青瓷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在公元前十二世纪的后期,位于河南安阳洹水之滨作为殷代帝都的小屯地方,随着殷王朝的灭亡逐渐地走向荒凉,不久就变成一片乱冡了。根据已往的发掘情况,在这些乱冢中,以隋唐墓葬为最多。那么,这一带的隋墓的一般情形怎样呢? "就墓的形制来分,有钉形、刀形两种。土圹居多,也有用砖砌的。钉形墓葬,头顶多向西。刀形墓葬,头顶多向南。其中随葬物有瓷盘、瓷豌、瓷罐、鉄镜、鉄剪、泥俑、泥钱、五铢钱等。最大墓中有瓷俑、瓷鼎、瓷瓶等物,但不常见。墓志是比较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