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结合县情实际,注重鼓励和支持水族妇女发展传统刺绣工艺,其手工刺绣颇受游客青睐,民族特色产品为该县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马尾绣,是水族最为古老而又最具民族特色的一种刺绣工艺,马尾绣的制作过程繁琐复杂,成品古色古香,华美精致,价格昂贵,经久耐用。水族妇女从小就在长辈的精心传授下,学会了刺绣,刺绣工艺包括绣花、挑花、补花等,针法有平绣、打子、乱针刺。长期以来,水族妇女在刺绣工艺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们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将自然万物和民俗事象经过想象加工,以熟练的技巧反映在马尾绣的各种工艺品上。如背孩子用的马尾绣背带、马尾绣童帽、马尾绣女式尖角鞋等,刺绣图案古朴、典雅、抽象并具有固定的框架和模式。绣品上的花鸟虫鱼造型别致,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画面美丽,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很高的艺术价值,颇富民族韵味和艺术效果。同时又结实耐用,充分表现了水族妇女的智慧。水族马尾绣的制作过程非常繁杂,可分为六个步骤完成。首先将2-3根白色马尾裹上白色丝线制成马尾线;其次,用一颗大针将马尾线穿好,再用另一颗针穿上同色丝线,然后一边用马尾线在布面上镶成各种图案,一边用穿有丝线的小针...  相似文献   

2.
水族马尾绣     
《山茶》2011,(12):52-53
是以丝线裹马尾制作图案的刺绣方法。马尾质地较硬,故图案不易变形;马尾不易腐败变质,能使刺绣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含的油脂成分,利于保养外围丝线的光泽。马尾绣的制作过程分为六个步骤。第一步制作马尾线:须用丝线(多数以白色为主)将2~3根马尾绕裹起来;第二步固定框架图案:  相似文献   

3.
纱绣是我国传统的刺绣品种之一,是用纱做绣底,有规律地按纱眼用各色散丝或丝线戳纳花纹而成。所用的散丝或丝线都比纱底的经纬线粗,能够盖住纱底的经纬,针路规律匀整,花纹突出,有强烈的织纹感和装饰效果。  相似文献   

4.
松桃、湘西苗族妇女的盛装打粉,给人一种雄伟、秀婉融合统一的美的享受。“八宝”围腰是重要的饰品之一。围腰(湘西苗族称围兜),用于装饰前上半身。长约2.5尺,宽2尺许,面料多为青布、除下摆外,沿边以蓝或绿色丝线挑绣三条花边,相隔距离颇为讲究。上条为围腰边缘,所用丝线色彩较淡,与上衣联为合谐的整体,浑厚庄重;中条距上条近、下条远,多以蓝色丝线挑绣,显得娟细悠长,下条与中条保持相应的水平方向,辅以两条五彩缤纷的细花边,紧连着花鸟图案。图案尤以龙凤呈祥、莲花出水为多。绣有图案的地方是围腰的中心部位。苗族妇女长  相似文献   

5.
金韵 《文物世界》2008,(5):74-76
弓鞋绣履又称三寸金莲、绣花鞋,作为中国鞋类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有其独特的文化情趣,其中将鞋文化与刺绣艺术完美结合的设计风貌最具特色。她是中华民族独创的手工艺品,被誉称“中国鞋”,一般用布和绸锻做成,用丝线绣上各种适合纹样,有花卉、蜂蝶、禽鸟或其它几何图案。笔者就绣花鞋装饰与审美加以分析,从中探究和发掘中国人独有的审美心理及把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刺绣工艺历史悠久,现在能见到的最早的刺绣是殷商和西周时期制品。战国时期的刺绣已很精美,这时期的刺绣用的都是辫子绣针法,也称辫子绣、锁绣。汉代的刺绣应用更广泛,贵族、富商多以丝织刺绣品作服装和礼物,社会需求大增。汉代王充《论衡》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足以说明当时刺绣技艺和生产的普及。汉代刺绣的针法,主要是运用辫子绣,它是以丝线圈套连接而成的,可以单向锁绣表现轮廓,也可以圈排、并排锁绣成面饰。这种针法圈套浮线短,所以坚实耐用,是实用型的主要针法。辫子绣以长寿绣、信期绣、乘云绣为代表,表现龙纹与云纹、凤纹与云纹结合。这种绣法在汉代  相似文献   

7.
三川刺绣     
刺绣是三川民间艺术中的绝作之一,有"剁绣""扎绣""盘绣""卧绣"之分。选用赤、橙、黄、绿、青、蓝、紫等上等的彩色丝线,五彩缤纷、配色协调,图案逼真、鲜艳夺目,在形、色、质、意等方面体现了三川土族妇女的审美态度和价值判断,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是民族民间艺术中难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8.
山茶花     
雷蕾 《神州》2013,(36):1-1
晨间,迷迷糊糊睁开睡眼,是什么呀,触在手背上暖暖的?转身,看见一大束阳光穿过卧室的薄纱窗帘,涂抹在墙壁和天花板上。窗帘上用银白色丝线绣着的山茶花一闪一闪的,把影子放在我的被单上。心霎那间静止了,就那么一下。我的被单上开满了山茶花!  相似文献   

9.
笔者家乡在浙江武义县南乡山区,以往,山乡曾普遍风行除夕“点火射”的习俗。年关将临,大人小孩纷纷上山劈松明(老松多汕脂的部分),以备除夕夜“点火射”之需。年夜前家家在天井或门前用一根一米多长的竹竿打插入地中,竹竿上头劈成四开,嵌入二根木棒,开叉成十字,上置沟水瓦一片,将劈成长约一市尺的细条松明,按井字形叠成高架于瓦片上,除夕夜产户点燃松盆,烈火熊熊,光亮烛天,有的要点到初五夜为止。松盆既能照明,便于小孩嬉耍,又格外显得旺火。此俗直到农村用上电灯后才渐泯灭。  相似文献   

10.
爱亲     
在我的家里,至今仍珍藏着一包特别的礼物:一件青布右襟无领上衣,一块彩色缤纷的绣花包头,一条裤带,一条用红、白、黑三色丝线绣的背带。每当看到这包东西,我眼前就会出现一个身段健美、面目清秀的哈尼族姑娘。这时,我就会想起这位姑娘的初恋,想起哈尼族的风俗——爱亲。一九七八年深秋,我从绿春县城步行两天,到  相似文献   

11.
在贵定云雾山腹地的平伐镇乡场上,一位苗族妇女的背牌把我吸引住了。这是一条长70公分、宽12公分的精致装饰物,从中开口前短后长,胸前用红、黄、蓝、藏青、黑五色丝线刺绣成正方形印章图案,后背绣斜雨纹和云雷纹,周围用小银泡镶边,尾部用八十多枚海贝编排成横线和花形为坠饰。这种用海贝作装饰的物品,虽没有黄金玉器的瑰丽华贵,但透露出的古风古韵却令人倾情倾意,似读一本传神的历史小说,更似欣赏一幅传世名画,其味无穷!  相似文献   

12.
镜头     
《中华遗产》2012,(7):144-147
一根裙边一段史 这位桂西北的苗女细细整理着她的“艺术品”,绣布垂挂如帘,可以用壮观来形容。这种特制的裙边布是苗家传统服饰——百褶裙上必不可少的元素,手工刺绣要耗时一年以上。  相似文献   

13.
丝绸都会     
杭州的玉皇山下有“中国丝绸博物馆”,在那里可以看到中国丝绸绵长的历史,就像是一根长长的丝线,这条丝线那么长,有形无形地在人们手中延续着。它象征中华民族的气质中除了黄土地的浑厚博大,还有丝绸的轻柔灵动,这使得我们民族的气质更为丰满。  相似文献   

14.
东洲 《收藏家》2004,(7):27-30
(一)刺绣,俗称“绣花”、“扎花”,以针引彩色丝线在丝帛织品上穿刺造型构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刺绣工艺历史久远,早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就有不少的记载,像《尚书·益稷》:“黼黻絺绣”,絺就是刺,《考工记·画缋》云:“五彩备谓之绣”,汉代王充《论衡》中也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说明了齐地刺绣的普及。目前所见最早的刺绣实物有战国长沙楚墓出上的凤纹绣残片。刺绣工艺的发  相似文献   

15.
坚持     
邹俊 《神州》2008,(12):5-5
偶然,读到了一篇网文,它讲述的是一个让人触动的故事。一根丝线悬着的一个软木塞,撞击着一根垂直固定着的钢索。软木塞有节奏地摆动,一次次地撞向钢索。时间静静地流走,软木塞一如当初地、故我地、有节奏地坚持着撞击钢索,撞击着与它无法比拟的坚强。时间在累积,期待也在累积。终于,钢  相似文献   

16.
青林 《东南文化》2001,(8):6-21
刺绣,俗称“绣花”、“扎花”,以针引彩色丝线在丝帛织品上穿刺造型构图,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我国刺绣工艺历史久远,早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就有不少的记载,像《书经·益稷》:“黼黻(纟希)绣”,(纟希)就是刺;《考工记·画缋》云:“五彩备谓之绣”,汉代王充《论衡》中也记有:“齐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说明了齐地刺绣的普及。目前所见最早的刺绣实物有战国长沙楚墓出上的凤纹绣残片。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西汉墓也出土了大量刺绣文物,根据塞中遣册的记载,有“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绣”等名目。刺绣工艺的发展,从开始到隋唐五代,大都是属于实用的范围。到宋朝时,刺绣开始有了新的转变,已经沿着两大绣品——日用性绣品和欣赏性绣品向前发展。部分作品从实用中走向艺术欣赏,也就是说它不再只是单纯的作为衣饰附属品,或是家私上的饰物,而是摹仿名人书画作品,  相似文献   

17.
人说:舀起一瓢瑞丽江水就是一瓢诗,每个瑞丽寨名都有一个优美的传说故事。一次,我来到这个县的等相寨,善于谈吐的波涛(老汉),给我讲了一个优美的民间故事:很早很早以前,姐兰是麓川思南王(思汉法,又叫擒虎王)的城子,有个国家攻打姐兰,打了很久都攻不下。后来,才知道因为姐兰的城楼顶上,镶嵌着一颗宝石,使它攻不下这座城池。于是,就命令一只鹦鹉衔着一根丝线,飞到姐兰的城顶上,围着这颗闪闪发光的宝石绕了三圈,把丝线绕到了宝石上。然后,又衔着线头飞回来。攻城的武士把线拉直了,用火炮顺着线的方向打去,  相似文献   

18.
传世纺织品文物表面蒙尘、污染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害。除尘成为了传世纺织品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针对不同状态的文物,如何安全、有效、便捷地进行除尘工作成了本研究的方向。本工作主要研究原陈设于养心殿体顺堂的湖蓝色缎绣凤纹大卧单的除尘方法。首先,对现有传世纺织品文物的物理除尘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为5种类型:吸尘法、擦拭法、震动法、粘附法和凝胶法。其次,对该文物进行全面研究,包括制作工艺、图案样式、病害分析、试验检测等。研究结果为:该文物是双层罩面罩里加四周缝网穗制作,面主要为绒线绣、捻线绣花鸟纹;黄色绣线出现合成染料酸性偶氮染料,推测可能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生产;绣线纤维强度较好,绣底局部糟朽,具备一定除尘条件。再次,通过除尘实验对比博物馆专用吸尘器、真空负压液态过滤除尘设备、超细纤维布作用文物的除尘效果。实验结果确定除尘方法为:首先用博物馆专用吸尘器进行第一遍的初步除尘,然后用真空负压液态过滤除尘设备进行第二遍的精细除尘。最后,结合文物织造、刺绣的工艺特点,将文物局部特征分类为:缎底、缎面开裂、压瓣、出边、水路、绒线绣线、加捻绣线、打籽绣,并研究分析针对它们的除尘手法。相比以往...  相似文献   

19.
系玉人 《收藏家》2000,(2):28-33
“穿金戴银”是古今中外、世界各族妇女们的心爱。现已从女士扩展到男士。中国妇女“不施粉黛”几十年,改革开放后,突然如蒙“大赦”一般,奔向金银柜台。近几年又开始了对珠宝与玉的追求,新疆玉、青海玉、北京玉、辽宁玉、河南玉、贵州玉等等遍地开花。风雅女士用一根丝线系着一块美玉,作为时髦的装点,白发婆婆怀揣一块玉石以辟邪消灾,由此可见玉有着多么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记得小时候,躲在被  相似文献   

20.
1969年春,中国政治风云仍在急剧变幻,河湟谷地仍然寒意料峭.古代北方慕容部族后裔的居住地——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公社传来一条喜讯:本康沟大队的吕存姐当选为党的九大代表,要上北京开会去啦.乡亲们让她穿上白衬衣,套上绣了边的紫坎肩,佩上胸绣,勒上绿绸腰带;又特意用纯白的绵羊羔毛制成毡帽,上面绣了花边,戴在她的头上,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