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凡  黄维 《人文地理》2012,27(3):28-33
现代化、全球化和城市化催生了当代的怀旧现象,城市怀旧已成为一种极其普遍的社会文化景观,并成为国内外学界关注的重要话题。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总结了国内外城市怀旧现象的研究状况,以及文化地理学视角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城市怀旧研究已经渗透至诸多学科领域,国外文化地理学者从多个角度开展了城市怀旧的研究,但该研究在国内还十分鲜见。文章指出可以结合文化地理学及相关理论,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城市怀旧文化的形成发展及其与城市文化生态环境的互动作用,探讨城市怀旧空间的生成、类型、特征、时空演变及其动力机制,解读城市怀旧文化景观对于城市怀旧空间的诠释以及地方认同的影响,以揭示在城市怀旧空间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城市记忆、地理想象、地方认同和建构的互动作用机理。认为城市怀旧的地理学研究将拓展我国城市文化地理学的研究视野,并对城市更新、历史街区的保护和复兴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老舍为自己作品撰写的“一句话广告”为自己作品撰写广告,在中国作家中,老舍先生当为第一人.老舍先生曾两次为自己作品撰写“一句话广告”,成为文坛佳话.第一次是1934年12月,《论语》半月刊连载老舍的长商小说《牛天赐传》第九节,校作打出后,老舍见文末余一...  相似文献   

3.
李凡  杨俭波  黄维 《人文地理》2015,30(5):29-37
通济桥是一座佛山明代古桥,有正月十六"行通济"的走桥民俗,构成了佛山城市的怀旧空间。通过文本分析、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从多元主体的视角,分析城市怀旧空间的建构。研究表明,怀旧存在过去、现实与未来的相互交织。从建桥、毁桥到重建,经历了原初怀旧空间、反思性怀旧空间到重建性怀旧空间的演变,在怀旧空间的演变过程中,并非简单的二元关系,官方与非官方、重建与反思、内生与外生等怀旧形式并存,官方主导的重构行为与民间有关过去价值之间存在复杂且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带来地方性的重构。研究结论丰富了怀旧空间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并对思考当下城市历史文化保育与怀旧空间的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POP广告设计对消费心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OP广告是一种促销广告,对设计者来说,重视其设计作品与消费者的相互关系,不仅是对广告本身在卖场所处地位的定位,更是提高卖场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5.
当周董的粉丝已到了怀旧年龄并认为怀旧比逐新更有爱的时候,《天台爱情》适时而出。这是一部充满了怀旧符号的电影:老式街区、中药铺、留声机、古董车、花衬衫、歌舞和街头暴力……一切都很简单,爱情也很简单。  相似文献   

6.
徐虹  周泽鲲 《人文地理》2020,35(4):48-55
气味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本文在乡村旅游情境下,运用结构方程研究了气味景观感知对于地方依恋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①乡村气味景观感知显著地正向影响旅游者地方依恋;②乡村气味景观感知对于怀旧有显著的正向影响;③历史怀旧对地方依赖有显著正向影响,个人怀旧对于地方依赖和地方认同均有显著正向影响;④怀旧在气味景观感知和地方依恋之间的中介效应得到验证。研究证实了气味景观的重要作用,明晰了怀旧在乡村旅游体验中的核心地位,对丰富旅游体验和打造乡村旅游景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小萌 《神州》2012,(20):221
在广告设计日渐丰富与完善的今天,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体现是当今广告创意最重要的出发点之一。当今社会倡导和谐与人性化,这给一直以来以寻求从理性化,概念化和实用角度出发的广告带来了很大的改革与创新,广告开始不仅仅体现了产品的推广与销售,更是极大的传达了现代人交流的亲近感与表达的直接化,在关注广告的同时也重视其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广告作品应当基于一种主题而将其散发出的感情色彩、人文关怀、审美情绪和社会意义完整的融合于创意表现当中。  相似文献   

8.
汪曾祺的故乡怀旧小说在浑朴自然、恬淡委婉中表现和谐的意趣,富于地方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被称为江苏水乡“民俗风景画”。以作品《受戒》、《大淖记事》为例,解读汪曾祺小说中所营造的民俗风情的诗画世界,从中可以感受到自然之美、人性之美与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9.
赵建新 《神州》2010,(10):27-29
翻拍影视剧,近几年来充斥着荧幕的各个角落,大至电视剧、电影,小至广告、MV……有人说翻拍是一种改编,有人说翻拍是一种抄袭,笔者个人觉得这两种说法都有些过激翻拍更应该表述为借鉴或借用,翻拍的目的无疑是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出发,借用经典影视剧作广大深厚的影响力,借用观众的怀旧情怀,以追求收视率为终极目标,尽可能地吸引人们的目光。  相似文献   

10.
李寿斌 《神州》2012,(32):216-216
随着体育产业化、职业化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社会化、商业化的扩张速度日益加快,从而刺激了体育投资的增长和体育产业的发展,致使体育广告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隐性广告又以其传播的隐蔽性、低价的成本、扩展的广告空间等众多优势同其他形式的广告相比而更胜一筹。本文通过分析隐性广告对现代体育广告发展的影响及重要意义,从而为隐性广告在体育广告中的前景和现实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起点,文化遗产资源逐渐成为澳门地区的发展优势之一,文化遗产与赌博业、旅游业形成的综合体已成为澳门的"文化名片"。然而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矛盾却无法回避,澳门地区的文化遗产保护由于缺乏实践的理论系统与法律法规、公众参与等原因面临瓶颈期。以十月初五日街为例,通过城市意象理论分析"怀旧旅游"模式在澳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实践性意义、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可以发现,澳门地区在利用历史文化标志构造"怀旧"场域以及区位方面拥有非常大的潜力。当然受限于游客的旅行时间、旅游地选择以及当地居民日常活动场所的选择,"怀旧旅游"保护模式开发规模不宜过大,且应采取政府主导、社会价值优先;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怀旧旅游"保护模式适应性建设,需要从旅游者与在地公众两个群体的需求为出发点进行考虑,保证街区的"怀旧旅游"场域以及氛围营造能够满足文化遗产保护与宣传的开发需求;同时促进街区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研究从怀旧情感出发,以感知价值和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构建历史文化街区游客的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以广州市荔湾区历史文化街区为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对346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游客怀旧情感并未对其环境责任行为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②游客怀旧情感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怀旧情感→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和“怀旧情感→感知价值→地方依恋→环境责任行为”两条间接路径实现;③感知价值在怀旧情感与环境责任行为之间不存在单独中介效应。研究对历史文化型旅游地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形成机制进行有益探讨,并为改善历史文化街区的卫生环境提供了有意义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付哲 《神州》2014,(8):204-204
随着传播媒介和传播技术的不断发展,显性广告采取轰炸式策略,可谓泛滥成灾。广告实践证明,许多人对显性广告形成抵制情绪,广告的效果直线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广告者的投入很大。在此种情况下,隐性广告这种新型的广告方式应运而生,因其自身的优势近几年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在影视作品中很常见。隐性广告克服了显性广告存在的许多问题,广告在无形中展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本次广告效果一般比较好。  相似文献   

14.
穆冉 《南方人物周刊》2011,(10):105-105
当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主题音乐在《借枪》片尾响起时,电视机前应该有很多观众的内心猝不及防地被打动了一下。这感觉,就像在导演姜伟上一部作品《潜伏》的片尾,邂逅前苏联电影《莫斯科保卫战》插曲《神圣的战争》。不经意的怀旧来得有些突然.这种类似签名梢的个人趣味,不动声色地泄露了姜伟的年纪,也使得《借枪》看起来更像《潜伏》的姐妹篇。  相似文献   

15.
王燕婷 《神州》2012,(34):243
随着现代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广告不但形式上出现了更多更新的变化,广告的投入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本文从年龄角度分析了如何准确界定消费群体积极迎合消费口味,阐述了广告分男女,创意各不同的广告表现形式,论述了巧用广告心理学的独特性,实现广告营销新突破。指出了广告策划以人为本对实现广告预期效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怀旧旅游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怀旧旅游是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怀旧旅游的终极动机在于对传统文化及人本主义"家园"的追寻;怀旧旅游的本质,在时间维度上表现为主体的自我认同,在空间维度上表现为对"家园"的追寻,在哲学维度上则是对主体生命线条的完善。  相似文献   

17.
余丹丹 《神州》2013,(8):224-224
随着微博的发展,微电影也开始日渐丰富并进入人们的视野。微电影不是简单的DV作品,也不是商业化的广告或者音乐电视,微电影是网络影视叙事的一种表现。虽然微电影现阶段具备较强的生命力,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受时间的限制,微电影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叙事特点与艺术特征。本文在此背景下,对微电影的叙事特点与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有效推动微电影的深入、健康与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经济和发展加快了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的更新换代,这也促成了我国广告的迅速发展。但是在我国广告的发展进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污染和破坏社会人文环境,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不和谐音符。广告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当前社会道德建设的背景下,应当承当起一种应有的道德责任,即为了整个社会和道德创建应作出相应的努力。文章分析了我国广告传播中存在的主要道德问题,并就广告道德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国货和国货运动对民国时期的广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以1912——1919年《申报》广告的抽样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国货"在商品广告、医药广告和外商广告中的体现。文章认为,国货之所以成为许多广告的诉求点,关键在于广告人使国货与爱国产生联系,以此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国货广告的出现和发展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王波 《黑龙江史志》2012,(16):91-92
在科技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广告的性质已与以前有了很大不同,各种新式传播媒体的出现,对现代广告的创意与设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网络时代的来临,更是为现代广告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