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武昌县历来为湖北首县,在湖北历朝历代的县政治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虽然近年因行政区划改制而将武昌县改为江夏区,但武昌作为首义之区的盛名依然在大武汉的城区中予以保留。本依据省档案馆原始档案和相关史志材料,将发生在五十多年前的一段武昌县市分治的历史予以介绍,以飨关心武汉地方发展史的读,以期对武汉地方史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江苏茧行纷争与省议会被毁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江苏的丝绸业和丝茧业围绕限制和开放茧行的设立,进行了长期的纷争,商会、官厅乃至省议会都先后卷入其中,并于1920年引发了南京机工捣毁省议会和殴掳议员的暴力案件,受到社会舆论的关注。结合当时的实际情况,纷争各方各有理由,很难简单而明确地分辨出谁是谁非。不过,此案足以表明,要想单纯通过政府实施带强制性而又与公平竞争原则相悖的行政命令,来解决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纷争,虽可暂行一时,却不能行之久远,而且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人物:李明悦学校:沈阳市第四中学倾诉:我家和姑姑家来往得比较密切,我和表妹从小玩到大,关系一直挺好的。去年表妹考上省重点高中时,我们全家还有姑姑全家一同去奶奶家吃饭,那天简直成了表妹的庆功宴。整个家族的人都围着她,对她赞不绝口,又说她将来肯定会有大出息,清华、北大肯定没问题之类的。不过是考上了省重点而已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可是相比之下,我这个花钱才能去普高的孙女倒像个罪人似的抬不起头来,最可气的是爸爸妈妈也凑过去又是赞扬又是给礼物的,想到我上高中时冷冷清清的一点儿动作也没有,心里难受极了。从那时起,我就对表妹…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辩护制度引进之前,律师尚未出现,与其行业性质相似的讼师则为中国司法界的一景。 讼师多为潦倒文人,一些退职官吏、当地士绅也兼操此业。讼师的出现是与中国的封建司法特点以及教育状况相适应的,法律条文的烦琐,官僚主义、文牍主义的盛行,教育状况的落后,文盲比例极高的社会现实,使得诉讼运转极为窒碍。普通平民一旦涉及讼事,往往手足无措,不知应对,必须求助于精通此道者。正是在  相似文献   

5.
1.30年代的尖沙咀火车站2.1939年初举行的香港工业产品展览会3.30年代的九龙仓码头一带4.中环天星码头一带5.位于九龙城的一家纺织厂  相似文献   

6.
民国时期的集团结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婚礼改革是民国时期一项重要的移风易俗活动,它包括婚制和婚仪这两方面的改革,其中又以婚仪改革的成果为大。而滥觞于30年代中叶的集团结婚,则是这种婚仪改革的一个里程碑,尤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7.
姚胜祥 《文史天地》2012,(12):90-93
童子军是一个国际范围的青少年组织,在民国元年时开始进入中国。1915年,在上海举行第四届远东运动会,童子军进行了会操表演,并参与维持会场秩序等服务工作,引起当时参加运动会的各省教育界人士的注意,童子军的影响逐渐扩大,开始向全国发展。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职业指导兴起于民国初年,1927年以前主要依靠少数社团和学校提倡。20世纪30年代教育部颁布实施办法,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自上而下的职业指导制度设计与推行活动。抗战中,该项活动又呈现新的特点。同时,作为社会事业的职业指导以中介机构职业介绍的形式亦有推展。职业指导作为工业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具有联接社会与教育的节点特征,但在民国的特定历史时期,成效不显著,亦不可能显著。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远不及其他的学科。全国的中小学堂乃至专业院校,在农、工、商以及政法军事等方面都可略具一斑,惟独音乐一科没有被重视专立学校。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没有认清音乐的地位和它的社会美育、德育功能。清末,音乐科只是在少数几个学堂里开设的图画、工艺或体操科中作为附设科目存在,教学内容也仅限于聘请日本音乐老师教习歌曲“。新式学堂”兴办初期,唱“学堂乐歌”几乎是中国音乐教育的唯一内容。要想系统地钻研音乐学科的知识,出国留学是唯一的途径。20世纪初,人们逐渐意识到开设音乐科的必要性及其重要的教育、娱乐功能…  相似文献   

10.
民国时期的旅馆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旅馆这一营业性的社会服务设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就有了关于旅馆的法令。一千多年前,各种类型的旅馆已遍布中国的都市和城镇。如驿站这一官方住宿设施则早在殷商时即已存在,及至清末,长达三千余年。历朝官方与民间的旅店业兴旺繁盛,经久不衰。且名目繁多,功能不一,如“迎宾馆”、“逆旅”、“邸店”、“馆”“传舍”、“客舍”、“火房”、“四方馆”,“铺舍”等。到了明清时期,各地会馆林立,仅北京即有近四百所,可谓“长安会馆知多少,处处歌宴占绍兴”。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中国旅馆的经验还随着外国使者的足迹传至域外,早已广泛地见载于中外历代游记与史籍之中,如《马可·波罗纪行》等。然而,真正近现代意义上的旅馆业在中国出现,还是在清末民初。及至民国时期,随着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旅馆业极为兴盛。  相似文献   

11.
《文史天地》2013,(1):89-92
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靠手中的权力攫取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当人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时,四大家族中的“八旗子弟”孔二小姐之流却在公众面前大秀时尚和奢华,还恬不知耻地说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民国时期的饥荒。  相似文献   

12.
律师,是辩护制度中所规定的有权辩护人之一。 1910年清王朝起草制定的《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里面就已提到了“律师”。可以断定,当时已经有以“律师”名义活动的人了,只是还缺乏系统的、正式的权利和义务,没有规范化和制度化,并且此法典未及颁布,便因辛亥革命的爆发而埋葬于故纸堆中。直至1912年,北洋政府才公布《律师暂行章程》、《律师登录暂行章程》,中国的律师制度开始逐步建立,律  相似文献   

13.
1874年,英国人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名为鲁意斯摩拍卖公司的企业,揭开了中国拍卖业的序幕.之后,英国的瑞和洋行,法国的三法洋行、日本的新泰洋行等纷纷在上海挂起了拍卖行的招牌.对于其时在上海设立的拍卖行的情形,毛祥麟在《墨余录》中记载:“近有各国妇人,集公所、施各物,捐作病人药饵费.其物当即拍卖,然后高价以给用.”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的移风易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因此,在民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共同习惯中,既积淀着周秦以降的传统,也夹杂着晚清以来由外国而来的西方习尚,这是中国从未有的中与西、新与旧的杂处和碰撞以至融合的剧变时期。在这剧变过程中,民国政府和国民党都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他们试图通过改革将民众引向现代文明以巩固其统治。这是关于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现代化变  相似文献   

15.
晓岷 《世界历史》2000,(6):105-108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悍然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侵略战争;同时还野蛮轰炸了我国驻南使馆,造成我使馆人员伤亡的严重事件。这种公然违背联合国宪章,践踏国际法准则的霸道行径,充分暴露了北约国家“维护人权”的虚伪本质,因而理所当然地遭到世界上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强烈愤恨和谴责,也进一步激发了我国社会科学界,尤其是研究国际问题和世界历史问题的专家及学者的爱国热情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6.
崔敏 《炎黄春秋》2012,(8):34-39
"审判独立"又称"司法独立",它是人类法治文明的普世价值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如何对待审判独立以及执政党如何领导司法工作,始终是一个严肃而又十分敏感的话题。下面,按照时间的顺序,把若干不同的提法、做法和相关的纷争,作简要的梳理。(一)1954年宪法明确规定"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只服从法律"我国的法制建设从1954年步入正轨。1954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2015,(2)
<正>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分子生物学时代的奠基人之一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可谓是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人物。继2007年接受《星期日泰晤士报》采访时发表"种族歧视"言论后,如今他又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2014年12月4日,他成为首个在死前就把自己的诺贝尔奖章拍卖掉的人。这枚重23克拉的奖章,最终以41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然而如果参考它对于人类科技进步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所谓会馆,即同一地域或同一行业的人,侨居他乡,为了共同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民间社会组织.民国时期,会馆的规模扩大及其新建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当时的武昌城因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外地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会馆组织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南京的社会风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风尚,它是风俗与时尚的并称.风俗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与广泛性,而时尚却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代表性,所以风尚就是指一个社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所崇尚的流行.它体现在一个社会的风气上,而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人的行为就是社会风尚的表现物.那么人的行为包括哪些呢?概括起来就是谋生与休闲.谋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衣、食、住、行质量的提高,而休闲则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更高追求.  相似文献   

20.
在南京繁华的湖南路,有一幢法国宫殿式建筑,这里先后是清朝江苏谘议局、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以及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办公地,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江苏省军区、南京警备区司令部所在地。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危机四伏。清朝政府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挽救统治危机,1906年8月,慈禧太后根据考察宪政回国的清宗室载泽等五大臣的意见,采取“以退为进”的办法,仿效西方君主立宪制,下诏预备立宪。1907年,宣布在中央筹设资政院,在各省筹设谘议局。宣统元年(1909年),江宁谘议局和苏州谘议局相继成立,9月1日,合并为江苏谘议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