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昭通地区文化局、昭通地区民委于今年八月中旬至九月中旬在昭通市联合举办了民间文学讲习会。参加这次讲习会的有昭通地区各民族的歌手、故事讲述者和县基层文化工作者共五十多人。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云南分会、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民间文学研究所派人前往讲习会讲课并一同采风。讲习会第一阶段是学习民间文学基础知识,第二阶段是采风,第三阶段是根据采集的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美国科技研究事业迅猛发展,科技研究与教育事业已汇入当前美国经济的主流。由于美国华人人口的增长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华人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台湾学者陈怀东在他的近著《美国华人经济现况与展望》(海外华人经济丛书第六种,华侨协会总会、世华银行  相似文献   

3.
鉴于南充地区各县市遗存有不少唐至清代的石刻和墓志,因此,地委宣传部和文化局决定对各县、市的文物干部进行传拓技术专业培训。 讲习会于1984年6月22日至7月5日在苍溪县东青乡贾家洞召开。该洞凿建于清代中期,名曰“寻乐卫岩”;洞内有行、草、篆、隶、楷书石刻一百四十余幅,规模之大为我省少有,其中有龚有辉、李徽典等名人字迹。 这次会议旨在培训文物干部。讲习会期间聘请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徐无闻老师讲了《古碑帖》专题课。省文管会派了戴堂才、戴福生两位拓片师傅到会传授拓片技术。经过十四天的实地操作,学员们初步  相似文献   

4.
两种主要的模式支配着对美国华人的研究。在美国,同化或者从属于白人的观念主导着政府对华人少数民族的政策,并且指导着历史学家和社会科学家对美国华人的研究(theas-。imilationistParadigm)。同化模式唯一关注的是处于统治地位的欧裔美国人与华人少数民族之间的种族差别和冲突,以及华人移民美国化或者未曾美国化的方式与程度。相反的,在中国,学者与政府官员在研究散居世界各地的华人移民乃至于美国华人时所运用的主导思想则是效忠,抑即美国华人以及其他国家的华人在何种程度上依然忠诚于他们在故乡的亲属、他们的祖籍故乡、中华…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杨凤岗博士关于美国华人改信基督教动因研究、“叠合身份”理论与美国华人教会中的多重身份构建研究、教会中的第二代美国华人文化认同等问题研究的学术成果与观点;论述了其理论成就与贡献;也对其研究中存在的诸如“叠合身份”理论的时效性、教会潜在的社会和经济功能、美国华人宗教研究中的阶级因素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一百多年来,美国华人研究先后出现了三大主要的理论范式,即早期的同化论、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新社会史理论和八九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的散居论、全球化理论和跨国主义理论。研究理论范式的变迁与美国社会的时代变迁、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学者本身社会立场的转换密切相关。本文根据不同阶段的指导理论,对于自早期直至今天美国史学界对华人移民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个案分析,认为既应该认识到各种理论的长处,也应该认识每一种理论的缺陷,要理解美国华人经历的多样性,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兼容并蓄,综合运用各种理论。  相似文献   

7.
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华人的不断增加,世界各地华人资本的不断注入,美国华人经济获得迅速发展,现已跃居全美各少数民族之首,华人家庭的年收入也已超过白人家庭。美国华人经济的发展引人注目,从海外一些华文报刊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大小小图书馆有好几千间,其中有中文藏书的图书馆占15%左右;最大的国会图书馆有100多万册中文藏书;哈佛燕京图书馆有40多万册中文藏书;其他如纽约市公共图书馆以及哥伦比亚大学、邓鲁大学、加州大学、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大学图书馆,也都有大量的中文藏书,有些甚至是中国国内图书馆所没有的珍  相似文献   

9.
百人会与美国华人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于 1 990年的“美国华裔百人委员会” ,简称“百人会” ,是美国社会非常有影响的一个华人社团 ,该组织的成员大多是在各自领域取得了杰出成就的精英。在这种背景下 ,该组织在过去的 1 3年里积极充当美国华人的代言人 ,架起中美交往的桥梁 ,为提升美国华人的社会地位、促进中美关系的良性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该组织也深受中美两国政府关注。但遗憾的是 ,至今学术界少有人对它进行全面研究。本文从“百人会”成立的背景及其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以填补美国华侨华人研究的这一小空白。  相似文献   

10.
讲习会派社会主义思想探析陈奇1907年6月,流亡日本东京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刘师培、张继受日本无政府主义者的影响,发起成立“社会主义讲习会”。同月稍早,刘师培的妻子何震组织“女子复权会”,创办《天义报》。社会主义讲习会成立以后,《天义报》在实际上成为它...  相似文献   

11.
美国华人研究的新视角:文化社区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分析圣路易华人社区的发展与演变,提出了美国华人社区研究的新观点——“文化社区理论”。圣路易华人“文化社区”不同于传统的唐人街,也不同于当代美国东西海岸许多地区以商业利益而形成的新型郊区唐人街,它是由于中华文化凝聚力而产生的社区;华人聚集一堂,不仅是为了经商贸易,而更多是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文化社区现象标志着少数族裔在美国社会政治与经济地位的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一百多年来,美国华人认同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早期美国华侨受到美国政府的排斥和中国政府的敌视,其认同主要指向侨乡;20世纪前期,由于中国政治局势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积极侨务政策的实施,美国华侨民族主义开始兴起并不断高涨;"二战"期间美国废除排华法并在此后颁布宽松的移民政策,50年代中国放弃双重国籍政策并鼓励华侨效忠当地,冷战时期中美两国的对抗,使这一时期美国华侨的认同多指向美国当地。1965年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关关系的缓和、两国积极移民政策的颁布和实施,美国华人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使美国华人的跨国认同得到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亚洲研究系主任宋李瑞芳(Betty Lee Sung)所著《美国华人异族通婚》(英文),1990年由美国纽约移民研究中心出版。该书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以大量统计数据为基础,对美国华人异族通婚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从而向读者揭示出华人异族通婚  相似文献   

14.
海外华人是中国古典文学跨文化传播最主要的推动力量之一。二次大战以后,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大本营由欧洲转移到美国,而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又集中于高等学府,以此为背景,一批批美国华人博士生选择中国古典文学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学术成果。美国华人中国古典文学博士论文知多少?笔者1993年在荷兰莱顿大学任客座研究人员时遍考汉学院的馆藏资料和工具书,①并利用国际计算机联网系统检索了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包括新、旧馆)的藏书,共辑得美国华人中国古典文学博士论文171篇,这意味着在美国有同样数目的华人在各高等…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1965年前后两个阶段美国中餐业的变迁,蒙特利尔公园市中餐业的兴起及影响,圣盖博谷地区中餐业更深刻、更广泛变化的阐述,本文分析了新一代华人移民在多元文化背景和与主流社会的磨合中,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和包括饮食习惯在内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6.
<正>这位华裔在美从政先驱的经历再次证实:有志者,事竟成。在美国,约占总人数百分之一强的华裔曾长期被隔离于主流社会之外。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一代又一代的华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尽管美国华人参政的道路坎坷,充满艰难  相似文献   

17.
美国华人教会的社会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美国华人基督教教会组织发展迅速,其在帮助华人新移民群体,整合华人社会资源等方面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传统华人社团。本文依据实地考察并结合文献研究,探索美国华人教会组织的多方面社会功能。作者认为,华人教会在华人社会中的作用及其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半个世纪,由于种种原因,大量华裔由中国及世界各地移徙到美国定居。自美国在1965年修改移民法后,入境定居的华人更直线上升;全国华人人口每10年增加一倍,到1990年代中已经达200万左右。这些新移民的原居地不限于中国大陆、港澳、台湾,很多是来自世界各地区。所以在这30年美国华人社区就由粤裔人口占绝对优势的社区变为一个多地方、多方言集团、多元化的华人社区。当代在美国的华侨华人可以分以下几大类:1.60年代前来的旧移民;2.60年代及以后来的新移民,包括留下来的留学生;3.美国土生华裔。据1990年的全国人口统计,土生…  相似文献   

19.
华人移居美国始于19世纪30年代,初期移居美国的华人主要来自中国的广东。1965年美国修改移民法后,移居美国的华人数量迅速增加。新移民的到来改变了美国华人社会以粤侨为主的状况,并导致了传统华人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20.
美国华人学者陈依范先生偕夫人陈元珍、公子陈一文,于5月6日访问我会。洪丝丝、肖岗等学会同志与他们进行了交谈。陈依范先生向与会人员介绍美国华人社会的发展情况,以及他把美国华人历史作为美国历史的一部份,纂写《美国华人》的过程.作为“梨园在西方”这个文化艺术组织的董事长,陈依范先生介绍了粤剧在美国华人社会的兴起。梨园在西方,填充了华人社会文化生活的的空缺,他希望中国文化能和西方文化融汇贯通。陈先生的《美国华人》已由工人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