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锡博物院新征集到一把青铜剑,据铭文系春秋晚期吴王僚剑,这也是目前仅见的一把吴王僚即位后自铭剑。此剑的器形到底是剑还是铍,铭文到底是铸铭还是刻铭?本文研究后认为该剑就型制而言,确系剑而非铍;剑上铭文当系原铸,而非当时或后添刻铭。  相似文献   

2.
楚(我阝)陵君三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3年12月,江苏无锡前洲公社前洲大队社员在高渎湾芦塘里,从一米多深处挖出三件带有"(我阝)陵君"铭文的铜器,同时发现的还有(匚也)、洗以及据称为"刀"和"剑"的铜器各一件。其中除"刀"和"剑"已碎折成数截当时即被抛弃外,其他各器经冯其庸先生抢救,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前些时候,我们有机会看到了这批铜器,承冯先生嘱代为施拓  相似文献   

3.
东周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东周时期,吴越出现了一种奇特的青铜复合剑,剑的中脊和两刃是用两种不同成分的青铜铸接而成。为充分了解青铜复合剑的制作,对上海博物馆馆藏的4把青铜复合剑残剑进行了分析,通过X-射线荧光能谱仪分析残剑的剑刃和剑脊的成分,金相显微镜分析剑刃和剑脊的组织,发现中国古代工匠采用低锡青铜制作韧性好的剑脊,高锡青铜制作强度和硬度高的剑从,通过榫卯结构以铸接法将剑脊与剑从结合成一体,得到刚柔兼具的青铜复合剑。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验,先以陶范铸造法铸造出两侧带榫头的青铜剑脊,剑脊的成分采用88%铜、10%锡、2%铅的低锡青铜;然后将青铜剑脊置入铸造剑从的陶范内,两侧的榫头伸入陶范型腔中,剑从的成分采用78%铜、20%锡、2%铅的高锡青铜,当剑从凝固时产生的收缩使剑脊和剑从牢固地结合成整体,再分1次或多次以铸接法铸上剑格、剑茎、剑箍和剑首,成功地复制了青铜复合剑,再现了东周时期青铜复合剑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4.
东周时期,吴越出现了一种奇特的青铜复合剑,剑的的中脊和两刃是用两种不同成分的青铜铸接而成,为充分了解青铜复合的制作,对上海博物馆馆藏的4把青铜复合剑残剑进行了分析。通过X-射线荧光能谱仪分析残剑的剑丸和剑脊的成分。金相显微镜分析剑刃和剑脊的组织,发现中国古代工匠采用低青铜制作韧性好的剑脊,高锡青铜制作强度和硬度高的剑从,通过榫卯结构以铸接法将剑脊与剑从结合成一体,得到刚柔兼具的青铜复合剑。在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模拟实验,先以陶瓷铸造法铸造出两侧带榫头的青铜剑脊,剑脊的成分采用88%铜、10%锡、2%铅的低锡青铜;然后将青铜剑脊置入铸造剑从的陶瓷内,两侧的榫头伸入陶范型腔中,剑从的成分采用78%铜、20%易、2%铅的高锡青铜,当剑从凝固时产生的收缩使剑脊和剑从牢固地结合成整体,再分1次或多次以铸接法铸上剑格,剑茎,剑箍和剑首,成功地复制了青铜复合剂,再现了东周时期青铜复合剑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5.
越王剑剑残长60.3、剑格广5.1、剑茎长9.5、剑首直径4厘米。铭文鸟书错金,除剑首上个别字有损伤外,其余皆完整,金光燦然,极为美观。剑体虽有较多的残伤,已断为四截,然形制大体完全,仍不失为诸越王剑中的珍品。现藏上海博物馆,未经著录,附图于后。(51页图版) 铭文分铸于剑格剑首两处,合计三十二字,字数之多为传世越王剑之冠。释文: 剑格正面:古北王(越)戉戉(越)王北古剑格背面:自用(作)乍自自乍(作)用自剑首:囗戉(越)王北自乍(作)  相似文献   

6.
慢慢地三剑峰隐去了它锐利的锋芒,三剑幻化成两剑,两剑幻化成一剑,一剑幻化成一只灵猫。只见它伏坐群峰之上,面对丹崖美景,充满柔情蜜意,不经意间涌落颗颗泪珠,一不小心竞幻化成了波光粼粼的金湖。  相似文献   

7.
关于吴越地区出土的青铜剑,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陆续有文章对此做了相关探讨[1],并提出了吴越式剑的概念,目前学术界也一致认同这是一组明显有别于其它地区青铜剑的类型.在这些剑中,少数剑体铸有铭文,年代多为春秋后期及战国剑,分布范围也扩大到周边地区,甚至在一些远离吴越的边远地区也有零星发现,剑型主要为薄格圆空筒状茎剑和厚格圆实茎双箍剑.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剑文化考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金善 《南方文物》2010,(3):93-97,106
冷兵器时代,剑是防身和作战的一种短兵器,有"百刃之君"、"百兵之帅"之美誉。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和传承中,经过侠士的(武)术化、道教的神化与儒家的写意洗炼,剑器已不再是单纯的兵器和舞具,而被赋予了更多文化气质和中国特有的"侠义"崇拜,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地位、心态、风度以及它所包含的哲学意境,在国人心中占据着远非其他兵器所能望其项背的崇高地位,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剑(舞)文化。在华人世界里,崇剑、尚剑的流风习俗至今绵延不绝。剑的来历要追溯到轩辕黄帝时代。据《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表明远在我国的黄帝、蚩尤时期,就发明了剑器,但那只不过是剑的雏形罢了。史书和考古资料表明,剑器在商朝中后期已大致成形。西周初年,经过武王以"修文教"为目的的调整之后,剑就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兵器属性,兼有了人文教化的功能,实际上就是兼备了健身、娱情和修养心性的体育功能。春秋晚期至战国是铜剑最发达的时期。但在商至汉初的千余年间,剑作为步兵的基本武器活跃于战场上。晋、唐以后剑器逐渐演变成为一种代表权利和身份的礼器。但是,在等级森严的传统社会,佩剑不可随心所欲。据唐代徐坚等编篡的《初学记·武部·剑》云:"古者天子二十而冠,带剑;诸侯三十而冠,带剑;大夫四十而冠,带剑;隶人不得冠,庶人有事得带剑,无事不得带剑。"与剑器在古代逐渐发展和盛行的同时,剑舞也伴随着剑术的产生而出现了。它始于春秋,兴于唐宋。其招式是以劈、砍、崩、撩、格、洗、截、刺、搅、压、挂、云等为主。剑术分单剑与双剑两种,以单剑为多。千百年来,演绎成了武当剑、达摩剑、太极剑、龙行剑等诸多著名的剑术套路。其共同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轻快飘逸、矫健优美。极具观赏性、娱乐性和健身性。剑舞的发展与剑在战争中实用价值的降低和礼仪作用的提升有直接关系。汉初,剑逐渐被利于砍杀的刀所取代。一些将校官吏由佩剑改为佩刀。汉魏以后,佩剑的用途除了防身外,更多是用于作佩饰。西晋时,朝官上殿所佩带的剑,竟改为木制品,成为纯粹的装饰品、或者成为配有玉佩饰的身份标识。隋唐时期,剑器逐渐演变成了王权或者会所某些特权的象征,出现了广为民众传颂或旧戏曲里演绎的上吓君不正,下打臣不忠的"尚方宝剑"文化。北宋时期,宋太宗以剑舞之法来训练军士。南宋至元朝,从舞蹈意义上讲的剑舞基本上从艺术舞台上销声匿迹了。元人普遍带刀不带剑,自然也就谈不到剑舞了。明清时期,各武术流派在剑术应用基础上,创造了不少珍贵的剑法,这些剑法为后世剑术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素材。新中国成立后,剑舞艺术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戏曲艺术、杂技艺术中的剑舞之技大放异彩。而民族遗产的发掘与研究,更使古老的铸剑艺术纷纷再现人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后铸造了"香港回归剑"、"澳门回归剑"、"千年龙剑"、"中华第一剑"等,并将它们作为国礼赠送给相关国家和地区。最近,国威剑、法威剑、军威剑、奥威剑等,又被研制出来并分别赠送给人民大会堂、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解放军总参谋部和奥组委等。经过后人的努力,凝结着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传统的剑文化不断地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剑器的文化内涵,就是正义、正气的象征,是我们民族文化——"龙"文化的集中体现,至今仍丰富和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剑文化是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华夏民族对世界历史文化的独特贡献,挖掘、整理和保护中国传统剑文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9.
山东新泰出土东周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东周青铜复合剑的制作技术,采用X光探伤、CT、XRF、金相分析等方法,对出土于山东新泰周家庄战国早期齐国墓的2把青铜复合剑进行了内部结构、制作工艺、合金技术、金相组织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2把青铜复合剑均采用低锡合金和高锡合金两种材料复合而成.在检测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新泰出土的2把青铜复合剑与吴越特色青铜复合剑制作技术上的差异:在结构上,低锡区设置在剑脊的两侧,其截面结构呈现多种形式,与高锡区铸接,浑然一体;在成分上,低锡区含锡量仅为4%,具有锡青铜最佳的延伸率.结合青铜复合剑剑柄的特色,认为虽然新泰出土复合剑的内部结构与已研究的吴越特色青铜复合剑有明显差异,但制作理念应是一脉相承的.  相似文献   

10.
剑津,即今天的福建省南平市,古称南平、延平、龙津、剑州、镡州、剑浦、南剑州。剑津传说实际上是指在这个地方孕育生成的一组有关东溪、西溪、剑溪三溪交流的山水神话传说,包括剑潭、双塔、火城等的一系列传说。本文拟讨论的只是在文本上有确切记载的“双剑化龙”和“建塔聚气”的传说。  相似文献   

11.
李然 《丝绸之路》2009,(8):49-5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历史背景对剑的发展历程和剑的文化表达方式进行了剖析、解读。剑在其发展进程中,以文学和艺术两种方式进行文化表达。  相似文献   

12.
打捞的科学     
《山茶》2011,(12):10-10
战国时,楚人有涉江者,船到江中,其剑自舟中坠于水。这位楚人在坠剑处刻舟。待船到对岸,才入水求剑。他没想到的是,这下不光剑没捞上来,自己还做了两千多年的大笑柄。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是从小就开始笑话他了。  相似文献   

13.
曹锦炎的文章对1974年江陵张家山出土的“越王盲姑”剑铭文重新作了考释,认为该剑应定名为“越王嗣旨不光”剑,是一种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江苏仪征1987年出土的西汉永光元年铁剑,剑铭新考释为"河内羊头剑,光头下长四尺一寸,永光元年造"。剑茎铭文涵盖产地、名称、长度及纪年等多方面信息,对研究汉代冶金技术和度量衡较为重要。结合史料和考古发现对汉代河内郡的铁器冶铸情况进行探讨后可知,"河内"并非河内铁官,而当指河内工官。剑铭中的"羊头剑"系新发现的铁剑自铭,纠正了以往"黑头剑"的定名;"羊头"典出《淮南子·修务训》,用以形容钢铁的精良。  相似文献   

15.
南京六合县程桥东周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把青铜剑,其剑身满饰菱形纹饰、剑首为同心圆、剑格部铸夔龙纹并镶嵌绿松石,出土时分为六截,锈蚀严重。为了保护修复此剑,并观察剑上菱形纹的形成工艺,故将保护分为:剑纹饰、锈层的分析,残块的粘结与修补和表面仿旧三个步骤。通过此剑的保护更加证明了金属膏剂涂层工艺就是东周吴越青铜兵器表面菱形纹饰的形成方法,同时又发现了在剑首的背面有一圈麦束形的纹饰,该纹饰的成形工艺将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山东新泰出土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东新泰周家庄出土了东周时期大量带有吴国特征的兵器,其中尤以青铜剑最具特色。为探讨东周同心圆剑首与剑茎的连接方式和连接结构,采用X射线探伤机、CT检测了3把同心圆首剑。检测结果显示3把同心圆首剑采用了2种铸造技术,即浑铸技术、铸接技术。其中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剑分别用2段式和3段式铸接成形。文章首次用CT清晰地展示了2把铸接的同心圆首上设置的榫头形状及分布状况。讨论了古代同心圆剑首连接技术的多样性、灵活性,说明了当时青铜连接技术已经非常娴熟、高超。  相似文献   

17.
苏鹏力  陈飞 《文博》2006,(4):84-87
剑及剑术的兴起(一)剑是古代贵族和战士随身佩带用以自卫防身或进行格斗,可斩可刺的兵器,自古以来就和刀、矛、戟、矢并称为“五刃(五兵)”《说文》曰:“剑,人所带兵也。从刀佥声。”《释名·释兵》解释:“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  相似文献   

18.
古越阁所藏青铜兵器选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台北王振华先生,室名古越阁,积年收藏文物甚为丰富,尤以青铜兵器为最。1992年秋,我在南京参加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年会期间,得与王振华先生相见,看到其藏品的一部分照片、幻灯片,种种珍奇,令人惊诧。今承王振华先生允许,选取所藏兵器特别具有研究价值的十余件,试作论述,请读者指教。古越阁收藏兵器,最引人注目的有三柄剑,即吴王夫差剑、越王州句剑和错金几何云纹剑。下面就先从这三柄剑谈起,然后介  相似文献   

19.
蚕桑生产与无锡近代农村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位于江苏南部,太湖北侧,是近代中国蚕桑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蚕桑生产维系了近代无锡农村经济的荣枯,促进了无锡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是无锡近代社会经济演变过程中影响特别深远的产业部门之一。  相似文献   

20.
长江  张弓 《丝绸之路》2004,(2):58-59
十年磨剑为谁舞?磨剑十年,功在不懈,刘金全先生是一个磨剑人,十年默默无闻,今朝一鸣惊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