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婧文 《南方文物》2014,(2):125-135
从历代陶瓷观音造像题材、样式与风格的变迁中不难看出,观音信仰自传入中国起便不可避免的开始经历本土化的调整与适应,杂糅了儒、道两种信仰,混合了多种世俗文化因素,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观音信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宋元明清的陶瓷观音造像及相关问题,研究观音信仰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及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2.
观音是龙泉窑青瓷塑像中最具代表性的宗教人物塑像,这些塑像的制作与南宋及之后浙江地区发达的宗教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浙江地区有两处与观音传说和信仰有关的佛教道场——杭州的上天竺寺与舟山群岛的普陀山。青瓷观音塑像,尤其是南海观音形象的塑像,在龙泉窑大量生产,这与传说中普陀山是南海观音的修行道场,以及当地佛教徒对南海观音的崇拜有关。普陀山自宋代起就成为了浙江地区乃至全国,甚至全世界观音信仰的中心。龙泉窑青瓷观音塑像不仅反映了在中国的观音信仰中观音已变为女性形象的特征,同时也为研究观音信仰的发展,以及观音形象在宋元明各时期的面貌特征提供了实物依据。  相似文献   

3.
数珠手观音在众多观音形象中,是一种出现较晚的造像题材,是观音信仰在中国传播逐渐世俗化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大足、安岳两处石刻有15身五代、宋代数珠手观音造像,从组合题材逐渐演变为单龛造像,并一直是观音形象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数珠手观音具有较为独特的地域性,是世俗化佛教的发展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邢莉 《民俗研究》2010,(2):172-188
观音信仰在四川遂宁地区有一个本土化和女性化的过程。在民间传说中,唐代历史上遂宁广德寺的主持克幽禅师就是马郎妇观音,广德、灵泉二寺的文物古迹与历久弥新的中国观音的原型——妙善公主在当地的传说互相建构,而从历史上传承至今的观音庙会所展演的活态仪式更呈现出宏大的民间叙事,经历了1300年的观音信仰一直在建构中。民众的建构依托于川中地域的生态环境、宗教文化、历史语境和民众的思维逻辑,显示了观音信仰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信仰观音菩萨始自印度、西域,后传入中国、朝鲜和日本。大约在两晋之际,观音像就开始在社会上流行;到了唐代甚至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有求必应,须臾不离的神。最早的观音菩萨是男子身,“勇猛丈夫观自在”。但后来更多的时候示现女身以教化众生。人们盼望观音菩萨以女性之温柔和母爱精神普渡众生。观音菩萨像传世种类极多,大概与观音有各种化身有关。本文结合出土文物简单介绍一下千手千眼观音、十一面观音和四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像在敦煌莫高窟和炳灵寺石窟都可看到。安西榆林窟出土的五代“千手千眼观音绢画像”,虽画像…  相似文献   

6.
福建泉州先民入台时,把家乡所信仰清水祖师、观音请进台湾奉祀,历代相传。泉台两地民众独特的清水祖师、观音信仰及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力地弘扬了泉台文化的优秀传统,密切了海峡两岸民众的骨肉亲情。  相似文献   

7.
文殊寺乃应县十三大寺之一,观音殿作为寺内主要殿宇之一,南、北、东三壁各绘有壁画,南北两壁的壁画构成了一组完整的“观音救八难”图,救难场景描绘形象生动,观音殿内以绘塑结合的方式反映了观音信仰,是民众祈福攘灾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8.
巴蜀地区的观音信仰至迟始于东晋时期,至南梁时期普遍流行。目前在该地区共发现12例南朝观音造像,其类型和组合形式丰富,甚至还有2例"观音成佛"的特殊造像。巴蜀南朝观音信仰的流行与《观音经》的传诵,入蜀高僧的弘传,以及观音应验故事的流传有较大关系。从艺术风格及渊源看,巴蜀南齐观音与其他胁侍菩萨的形象相似,为"秀骨清像"风格,躯体直立,装饰简洁,受建康造像的影响较大;南梁观音造像受江南张僧繇画风的影响,形体渐趋丰满,身躯曲线明显,璎珞等装饰增多;西魏、北周占领益州之后,蜀地北周观音造像在南梁样式上继续创新,同时还受到长安样式的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故宫博物院现藏哈里哈里哈里观音唐卡是六世班禅进献给乾隆皇帝的礼物,制作于18世纪的西藏。这种奇特的观音像,在西藏较为罕见,在尼泊尔却有一些作品存世。在北京的藏传佛教中,哈里哈里哈里观音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了,图像从一尊使人充满陌生感的神像成为了外观上更具"亲和力"的观音。本篇文章着重探讨了哈里哈里哈里观音在不同地域的特征、图像演变及其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0.
莫高窟第205窟施宝观音与施甘露观音图像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高窟第205窟是武周时期开凿的一个重要洞窟,壁画题材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西壁2铺观音图像进行考察,辨识出一些榜题文字,其中"圣历"年号的发现为确定此窟建造年代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西壁2铺观音像所表达的内容是观音向世俗信仰者施予财宝、施予甘露,具有观音与信仰者互动的图像特征,可能受到密教观音的影响。在以观音为主尊的佛教造像中,这可能是现存最早的观音与信仰者互动的图像,而后有密教观音中的"甘露施饿鬼、七宝施贫儿"的图像以及产生于中国的引路菩萨、送子观音等大量互动或观音图像,因此205窟这组观音图像是研究观音信仰的一个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四川出土的三尊南朝弥勒造像的图像渊源,研究了南朝时期蜀地与西凉、荆州的佛教交流,揭示出造像所反映的"弥勒—无量寿"信仰和"弥勒—观音"信仰,并讨论了这两种信仰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复兴 《丝绸之路》2014,(10):43-45
从南北朝开始,天水一直是陇右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这里寺院林立、石窟遍布,是佛教东渐关中的最后一站。尤其在唐朝中期,“开元三大士”把密宗传到长安,成为佛教八大宗派之一。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的十一面镏金铜观音造像,用实物证明了在唐朝初期,密教十一面观音信仰在天水一带的盛行,代表了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陇右百姓的精神诉求和大唐帝国的政治需求。  相似文献   

13.
王乐庆 《文博》2014,(4):92-96
观音菩萨是民间百姓最为崇奉的菩萨,她以大慈大悲的善行和救苦救难的德行成为拯救生灵一切苦难的"救世主",观世音菩萨的塑像遍布各大寺院和梵刹丛林,以"观音"命名的地名和建筑物各地皆有,戏曲《观音救父记》、《观世音修行香山记》、《观音菩萨鱼篮记》和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等大量传世文学佳作也充分反映了观音菩萨在中国的盛行,本文则主要从造像的角度,来阐释民间对观音菩萨的崇拜和信仰,乃是东方民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4.
繁峙三圣寺现存清代“观音救难”壁画,按照《法华经·普门品》偈颂部分绘制,共12个场景,内容为“观音救难”系列故事,部分壁画榜题漫漶不清,根据情节可以辨识。地藏殿保存《西游记》中的人物塑像,形象表现了观音菩萨在唐僧取经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壁画以青绿设色,人物造型符合清代审美,观音救难场景的生动形象,反映了当地民众质朴的观音信仰。  相似文献   

15.
俄藏黑水城西夏水月观音所戴头冠为化佛冠,形制有三角形冠和通天冠两种,火焰宝珠、步摇成为水月观音头冠的主要配饰。三角形化佛冠受早期印度佛教和中亚佛教艺术的影响,结合中原佛教、藏传佛教在西夏时期成为水月观音头冠流行样式。由于社会环境影响,西夏观音信仰盛行,佛教进一步走向现实化、世俗化,因此,水月观音菩萨头冠更接近于现实生活,表现华丽。  相似文献   

16.
从观音的变性看佛教的中国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音是我国家喻户晓的菩萨.其形相一般都以女性身出现.其实它的原型是男性身.观音出何经典?为什么得到中国民众的广泛信仰、崇拜?何时完成变性?怎样适应中国的传统文化、变成了中国化的女神?探讨这一系列的问题是绕有兴味的.  相似文献   

17.
基于对女娲城民间祭歌田野考察,民间女神信仰首先以女娲为代表,起于远古图腾早期的原始宗教,发展为众多的自然神及地方俗神;其次,以西王母为代表,起于远古至青铜时代的氏族图腾中后期信仰,并为后世道教推崇,形成庞大的道教神系;其三,以观音为代表,起于中古异域的中国化的佛教神谱;各宗各教万善归一汇入儒家“宗亲”“仁礼”学说,形成中国民间信仰的多元建构。  相似文献   

18.
韩铁如 《收藏家》2023,(9):82-93
阿嵯耶观音是具有东南亚和大理民族特色、驰名中外的“云南观音”,是南诏大理国佛教艺术的重要内容。本文从南诏国重要文献《南诏图传》等云南地方史料出发,简述了阿嵯耶观音的形象起源及大理国对南诏国阿嵯耶观音信仰和形象的认同和继承,重点讨论了云南剑川石窟梵僧观世音和阿嵯耶观音石窟造像,《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简称《梵像卷》)中阿嵯耶观音等大理特色观音画像和国内外收藏的大理国时期金银质、铜鎏金和木质阿嵯耶观音,以美国圣地亚哥艺术博物馆和云南省博物馆收藏的典型造像,解析其造像风格、装饰特征及鉴别要点,并以多尊不同时期的阿嵯耶观音造像和绘画,讨论其本土化演变,包括面容、身姿特点。最后讨论了在元明后,阿嵯耶观音造像在大理转变为慈眉善目、白发白须的白族“观音老爹”形象。  相似文献   

19.
五代时期,在中晚唐白衣观音造型的基础上,江南地区率先创造出一种冠搭披风且与外衣一体化、两手在腹前交叉并持数珠的新样观音,本文称之为江南式白衣观音。江南式白衣观音,两宋时期以雕塑为主体,在南方地区迅速发展演变,又促成了数珠手观音等新形式;元明清时期,这种白衣观音图像以绘画、线刻为主,且风行大江南北,进而与水月观音、送子观音、善财童子图像融合,被赋予新时代文化内涵。江南式白衣观音图像的发展,展现了佛教艺术大众化、民俗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梦 《民俗研究》2023,(2):133-143+160
《天仙圣母源留泰山宝卷》等四种宝卷是泰山女神碧霞元君信仰研究中未被充分关注的文本,已有研究多着眼于版本较多、流传较广的两种,而另两种稀见孤本也应予探究。首先,四种泰山娘娘宝卷体现出的稳定流传的“离家修行”叙事结构,其根源在于中国化的民间观音信仰方式,这是宝卷与俗民信仰生活深度绑定的体现,是仪式文艺源于信仰实践的又一明证;其次,作为仪式文艺的宝卷,并不只是信仰生活的被动反映和再现,泰山娘娘宝卷宣扬的叙事在地方传说中得到了延续,宝卷的叙事元素甚至直接促成了泰山后石坞“信仰标记物”黄华洞和白猿墓的产生。仪式文艺对信仰实践的反塑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