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多次使用全国知名的王力教授主编的《古代汉语》教材进行教学,使教和学得益匪浅;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注释存在的微瑕。为求教于老前辈和同道,我曾在《东北师大学报》1987年第四期(哲学社会科学版)发表了《王力<古代汉语>注商》;现又发现该书注释中的一些问题,愿再次提出进行商榷:  相似文献   

2.
“入而徐趋”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国策·触詟见赵太后》一文中“入而徐趋”的“趋”字,旧多释为“快步走”,解放后的注家选本仍因旧说。如多次再版的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该篇该条注释:“徐,慢慢地。趋,快步走。当时臣见君,按礼当快步走,只因触詟脚上有毛病,所以只能徐趋,其实只不过作出‘趋’的姿势罢了。”(《古代汉语》上册第一分册117页注)中国人民大学冯其庸先生主编的《历史文选》上册该条注释为:“徐趋,慢慢地往前跑。当时,臣见君,  相似文献   

3.
《左传》记载:“赵盾弑其君。”赵盾是普国的正卿,被弑之君是晋灵公,记下这件事的是晋国史官董狐。为此,董狐赢来了“良史”、“直书”的美名,千百年来盛赞不衰。我们以为:董狐不一定是良史,因为他记载的不是事实。《左传》本意未必是表彰董狐。为了弄清“赵盾弑其君”是否确实,首先应了解一下晋灵公和赵盾其人及“赵盾弑其君,一事的来龙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抟"的同源词及阐发"抟"的词义引申脉络上,认为王力的《古代汉语》对"抟"的注释欠妥当,当训为"环绕"即可.  相似文献   

5.
司马迁《报任安书》中有:“仆少负不覊之才,长无乡曲之誉”,颜师古注:“不覊,言其材质高远,不可覊系也.负者,亦言无此事也.”下旬“长无”对“少负”,从对文可知颜注确切.而王力《古代汉语》第三册(906页)却注:“负,恃(依王先  相似文献   

6.
郭锡良、唐作藩、何九盈、蒋绍愚、田瑞娟编的《古代汉语》,是继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之后的一部较有质量的高等院校的古代汉语教材.这部教材的特点,诚如《序》中所言,把文选和古代汉语常识放在同等重要地位,选文既重视语言典范性又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更为突出的是注释比较详尽,用词力求准确,并重视了语法分析.这些确是该书难得的优点,因而六年来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的欢迎,竟连续五次印刷,印数超百万.我多次拜读,反复钻研,并用做主要教学参考,对促进业务提高,获益匪浅.但,对所选司向迁的几篇作品注释微感不足之处,愿提出些许个人拙见与编者商榷,并请教于同道.现按该书所选文章和注释次序,分条列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抟”的同源词及阐发“抟”的词义引申脉络上,认为王力的《古代汉语》对“抟”的注释欠妥当,当训为“环绕”即可。  相似文献   

8.
正我第一次知道王力先生,是在上大学的时候。曾读过由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以及《王力诗词格律》,整整几部书厚重而深远,令孜孜求学的我受益匪浅。那个时候,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工作后会有机会来到王力先生的故乡——博白县,能如此近距离地接触到这位国学大师的成长之地,了解他的生平故事,感受他的旷世风范、人格魅力,并有幸为其精神传承、其家乡发展献上我的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9.
训诂学,是以解决古书语义的理解问题为基本任务的。在训诂学的发展过程中。注释术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注释术语是自成体系的。由于语言的时代性特征,现当代的训诂实践不能完全的照搬传统的注释术语。需要建立新的注释术语体系。本文选择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作为例证,对现代注释术语进行了归类。指出了注释术语使用的现状。希望能对现代注释术语体系的建立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中华书局版《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四·邕管·贵州》有“乌浒之俗:男女同川而浴;生首子食之;云宜弟,取妻美让兄;相习以鼻饮”。其中将分号标在“云宜弟”之前,则“宜弟”乃“取妻美让兄”之谓.这种理解,笔者认为是不正确的.“宜弟”究竟为何义?《墨子·节葬下第二十五》云:“昔者越之东,有(车亥)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子,谓之宜弟.”《墨子·鲁问第四十九》云:“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岂不恶俗哉!子墨子曰:‘虽中国之俗亦犹是也’.”《后汉书》卷116《南蛮列传》载:“(交址)西有(口敢)人国,生首子辄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味旨则以遗其君,君喜而赏其父.取妻美则让其兄.今为乌浒人是也.”  相似文献   

11.
郭锡良等先生编著的《古代汉语》,是本人教学中重要的参考书,置于案头,时常翻检。其文选中对词语的笺注,笔者于其中所获良多,但研读中仍觉有的注释尚有疏略,今提出商榷,望方家教正。 1.《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 课本注——蓧:除草用的农具。 这句话出自《论语·微子》。《论语》现行的各种注本、选本也都以除草用具一类的话注释“蓧”。许多权威性的字典、辞书亦做如此解释,所引书证均为《论语》之“以杖荷蓧”。但这些皆是误注,不仅与事理相悖,而且与实物不符。试想,除草器当是耘锄一类工具,又长又细,比人还高,何必以杖荷之。  相似文献   

12.
释“摄”     
释“摄”杨宝忠《战国策·赵策三》:“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管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解释“摄衽抱几”说:“提起衣襟、捧着几案。摄,持,提起。衽,衣襟。”《古代汉语》训“抱几”为“捧着几案”,是也。“捧”用双手,既训“抱”...  相似文献   

13.
《伍子胥变文》是敦煌变文中的名篇,虽然为之校勘注释之书已然不少,但是“子胥告令军兵”、“君不索吾身命,由自予之”、“隈形即立”、“抽刀剑吼”等处之解释仍未能餍心切理,或者校注者漏释,或者当另作他解,文意方通.  相似文献   

14.
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于一九八二年八月六日至十九日,举办了《中国通史》、《古代汉语》和《考古学》辅导学习班。来自全省各地、市、县文物管理站、所的六十名同志参加了学习。教材选用王力著《古代汉语》,翦伯赞著《中国史纲要》等。考古学由吉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讲师林沄讲授,古汉语和中国通史分别由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丁广惠和历史系讲师王明阁讲授。这次学习班对提高全省文物工作者的文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孟子》是士大夫的必读经典,即使现代,它也是高等学校文史类专业学生的案头必备书之一,其中的不少篇章,被选进《古代汉语》课本,成为文科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范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孟文进行研读,笔者发现《孟子》通行注本的注释语意、词义、句读、虚词等问题有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6.
郭锡良等先生编写的《古代汉语》,是一部质量颇高、影响很大的高校文科教材,但我们在使用中也发现该书文选的注释偶有疏漏欠妥之处,特试陈浅陋,就教于编者及同仁.”  相似文献   

17.
《竹书纪年·卷四》云: “夏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梁沈约附注曰: “殷侯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杀其君绵臣”。从上述《竹书》资料,看不出殷侯亥由于什么原因而被有易杀害。也看不出殷侯微又怎样能用河伯之师去灭了有易。沈约透露出  相似文献   

18.
说"齐速"     
杨新勋 《文献》2007,(3):175-176
《楚辞·九歌·大司命》"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中之"齐速",历来从说纷纭. "齐速"一作"斋速",王逸《楚辞章句》:"斋,戒也;速,疾也.……言已愿修饰,急疾斋戒,侍从于君."  相似文献   

19.
文史精萃     
她和伊她和伊在中国古代汉语里,第三人称代词多用"伊、渠、他"。现代普通话里只保留了"他",至于"伊、渠"只在某些方言里使用。王力《汉语史稿》:  相似文献   

20.
释“论”     
释“论”姚萱,郑林啸司马迁《报任安书》:“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郭锡良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注云:“论书策,论述自己的见解于书册。”此处有几点可疑:一,“论书策”当是述宾结构,郭注释为动补结构,语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