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西北大学联合主办,西北大学历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思想史研究室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国近代思想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10月18~19日在陕西西安举行。会议收到论文45篇,来自海内外的近70位专家学者与会。本次会议的主题为"近代中国民族复兴思想与实践",围绕民族复兴观念和内涵的历史演变,历史事件与民族复兴,民族复兴思想个案研究,文化危机、文化重建与民族复兴,及民族复兴话语下的历史解读与重构等论题展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二十大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 由此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最关键的实践目标——民族复兴和根本特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近代中国历史上,实现民族复兴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保障是强大的政党主导和正确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3.
杨凤城 《百年潮》2022,(10):5-14
<正>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从大历史观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围绕民族复兴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历史总结。本文拟就大历史观视域下的民族复兴新叙事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中国学术界以他们的专业知识积极服务于民族复兴。首先,他们对学术研究与民族复兴思潮的关系进行了讨论,充分认识到学术研究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其次,他们以自己的研究,对国人最为关心的"中华民族有无复兴的可能"的问题,做出了肯定的回答,认为无论从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复兴案例,还是从其他国家复兴的经验来看,中华民族都能够实现复兴。复次,他们认为造成中华民族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民族自信心的丧失,所以要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当务之急是要恢复和树立民族的自信心。为帮助国人恢复和树立民族自信心,他们积极从事中国历史尤其是文化史的研究,同时主张对教育特别是历史教育进行改革。因为在他们看来,国人民族自信心的丧失,与教育的西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19世纪中叶到21世纪中叶,我们的民族从沉沦到复兴,整整经过200年时间,可以分为六个历史阶段。从这些历史阶段中,可以清楚地读出若干最基本但也是最重要的历史结论:因为各种和平发展的道路全都被堵塞了,才选择了革命的道路;因为各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试验都失败了,才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因为各种政治力量都不能领导中国实现民族复兴,只有中国共产党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科学真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根本的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6.
龙协涛 《百年潮》2008,(8):79-80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世界人民的节日,在今天终于成为中国人民的节日。如何认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伟大意义?放在百年中国争取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历史长河中来看,无疑它应列人近现代中国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中国人民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里程碑。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回顾了党的发展历程,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前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创造性地完成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实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复兴思潮的兴起,学术界围绕"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中华民族如何复兴"这两个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而"历史教育与民族复兴"的关系是讨论的问题之一。基于历史于国家和民族之重要性的认识,学术界特别强调历史教育对于民族复兴的重要作用,认为历史教育是"复兴民族的原动力"或"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并就历史教育怎样为民族复兴服务,展开了热烈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发挥历史教育的培养民族意识、发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信心的功能,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必不可少的"精神条件"。  相似文献   

9.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愿望和追求,但"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一个从萌发到发展再到成为社会思潮的历史过程。虽然早在清末民初,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即已孕育或萌发,到五四时期,中华民族复兴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但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则是在九一八之后。首先,一些以"民族复兴"为宗旨的刊物相继创刊;其次,一些以探讨民族复兴为主要内容的书籍相继出版;再次,知识界纷纷发表文章,就中华民族能否复兴和如何复兴的有关问题各抒己见。中华民族复兴从思想发展成为一种思潮,是九一八事变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化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和民族责任感,从而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了契机。除民族危机这一主要原因外,以张君劢为代表的国社党人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人的推动,也是民族复兴思潮能于九一八后迅速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近代以来一直是无数中华儿女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最突出的主题。不弄清楚这个问题,就很难真正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民族复兴思潮的由来为什么这个问题在如此漫长的岁月中一直深深地牵动着所有中华儿女的心,直到今天依然是激励着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不竭动力?这要从民族同个人前途命运的关系、中华民族的特殊经历说起。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正处于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大转型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是大海中看得桅杆的帆船,是喷薄而出的一轮朝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质是中华文明的复兴,在全球化进程中以高度的文化自信珍视民族文化,守护精神家园,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基础和前提。全球化与民族化几乎是同时起步的,全球化的一个内在矛盾便是民族藩篱的打破与民族主  相似文献   

12.
何金龙 《沧桑》2011,(2):238-239
立足于民族复兴的新时期、新阶段,审慎应对民族复兴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坚持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下中国的发展问题相结合,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既是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正中华民族复兴思潮与复兴运动的缘起,是与中国近代历史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相对于复兴的衰落是以鸦片战争为起点,而这种由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封建统治者的腐朽造成的衰落,在最大程度上刺激了中国志士与人民对于民族复兴的思考与实践。这正如毛泽东所说:"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④这个过程从1840年开始到1949年为止经历了一百多年。其  相似文献   

14.
卷首语     
正今年是新中国70华诞。70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改变了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前所未有地具有实现这个目标的能力和信心。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70年来,新中国文物事业与祖国同行、与时代并进,发生了历史性变  相似文献   

15.
2014年9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新的历史起点上召开的重要会议,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显示了很多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新时期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中央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指导性纲领.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新民学会资料》为基本史料,探讨新民学会民族复兴思想的内涵和实现途径。新民学会的民族复兴思想,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新民"是民族复兴的主体;复兴湖南,是实现民族复兴的起点,是新民学会会员们孜孜以求的近期目标;复兴中国乃至世界,是新民学会会员们追求的更高层次的目标。对于民族复兴的实现途径,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为代表的大多数新民学会会员主张:必须要有一个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必须用激进的方法即暴力革命的手段改造中国与世界。  相似文献   

17.
正编者按:"民族复兴"是一个求诸"内"的目标,却是向"外"奋力求生的产物,是一种自外而内的自反与自信。正因如此,中国近代那些深创巨痛的危急关头,尤其是像甲午、九一八、七七之类的严酷时刻,几乎出现在每一位相关论述者的笔下;正因如此,在始终面临外患威逼的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呼声最终汇聚成时代强音,成为各党派各民族的共同追求。像任何一个重要概念一样,"民族复兴"从内涵到外延都存在演化的过程和内在的紧张;像任何一种重要思潮一样,"民族复  相似文献   

18.
同评价中国近现代一切历史人物一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也要以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做的贡献来衡量。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个历史贡献是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为民族振兴提供了政治保障;第二个历史贡献是成功地进行了三大改造,在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而奠定了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第三个历史贡献是毛泽东对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最初的探索,为我国的建设奠定了初步的、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所有人一样,毛泽东也有缺点有错误,对此我们应历史地、客观地看待。  相似文献   

19.
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共同秉赋,是心理状态、价值观念和思维旨趣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灵魂。近代以来,伴随着中华民族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国人鉴于民族精神丧失而提出了"陶铸国魂"问题。20世纪初的"陶铸国魂"话语,是适应中国"千年未有之变局"和世界发展大势而进行的民族精神构建,故它必然以反思中国历史传统为特征,以改造国民性为手段,以建构民族国家而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正郑大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228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当代国人的强烈愿望,也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魂牵梦萦的大事。郑大华著《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研究——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是目前国内外第一部以抗战时期知识界为中心,系统研究中国近代民族复兴思潮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册,近百万字,主要考察了民族复兴思潮的演变、内容及其影响,指出近代以来民族复兴思潮留给我们四方面的启迪:第一,民族复兴不是汉族或某个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