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6世纪的英国圈地运动,是历史上第一次具有市场指向的土地确权运动,是把具有共同体性质的混合土地所有制界定为排他性的明晰产权,从而激励经济效率,颠覆中世纪的基础。经过数个世纪的物质积累、权利积累和观念积累,社会深层结构发生了相当深刻的变化,其中土地市场化和农民的社会化是基础性的变量参数,圈地即是这种变化的历史性总结。"大农-乡绅阶层"作为农业资本主义载体,是圈地运动最能动、最重要的推动力量。领主圈地的通常方式是契约圈地、法庭圈地以及协议圈地,以合法圈地为主。领主非法暴力圈地确实存在,是赤裸裸的掠夺,暴露了早期资本的失范与贪婪;领主暴力非法圈地受到佃农土地权利的抵抗,佃农的抵抗具有一定合法性和有效性;但这种"暴力圈地所占比例很小"。16世纪中叶以后协议圈地越来越多,土地确权从来没有抛弃法律而是越来越规范,18世纪发展为"议会圈地"则属水到渠成。从基本层面上讲,圈地不是践踏土地权利,恰恰是明晰和确定土地权利。圈地规模有限,圈地中心地区的圈地比例大概在20~25%左右。总之,圈地运动的影响至为深远,是个老话题也是基础性话题,有必要给予新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英国都铎王朝时期,农业生产商品化、资本主义化导致小农失去土地和劳动权利,引发失业、贫困、流民等严重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尖锐。为缓解社会矛盾,都铎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从颁布《反圈地法令》保护小农利益,施行反流民法以限制小农的过快流动,到以阶级利益调节为手段推进济贫立法。都铎政府在实践中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定位,以纠正社会政策的失误,最终确立以劳动力商品化来保障失地小农劳动权利的基本方略。都铎政府贫困治理实践既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也突出了国家的社会调节功能,开创了社会保障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先河。  相似文献   

3.
咸鸿昌 《世界历史》2006,1(5):61-68
圈地运动是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一种现象,它始终与英国法律特别是土地法的变迁紧密交织一起,呈现彼此影响的互动状态。最初的圈地是在封建土地保有制的基础上发生的,普通法不承认维兰的财产权,使领主圈地具有了合法性依据,为圈地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法律环境。15世纪时,随着庄园制经济的发展,土地法发生了变化,庄园农民的土地产权趋于明晰,新的土地法成为都铎政府限制圈地运动的法律依据。17世纪以后,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法律又成为推动圈地运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推动下,土地法自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小农土地产权制度迅速转变为现代资本主义大地产制。到19世纪末,社会利益备受关注,国家法律又转变为禁止私人圈地和保护公众休闲用地的手段。由此可见,圈地运动不仅是一场经济社会领域内的变革,也是法律领域内的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4.
吉喆 《史学月刊》2022,(5):126-136
圈地运动曾经是国内学界世界史研究的典型话题之一。在近三十年沉寂后,侯建新教授《圈地运动与土地确权——英国16世纪农业变革的实证考察》的发表,格外引人注目,是英国土地产权研究的标志性创新成果。传统观念认为圈地是为了改变土地经营方式,而在这篇近八万字的长文中,作者跳出传统研究的窠臼,将圈地运动与土地私人产权明确化联系在一起。侯建新教授在文中明确提出了判断圈地是否合法的依据,证明圈地运动基本上是在法制框架下进行的,并非完全以牺牲农民为代价。对于长期以来学界所忽视的农民圈地以及饱受诟病的领主圈地,作者运用数据分析和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做了实证性考察,并重新估算了广受关注的16世纪英国圈地规模和社会影响,直接对话外国同行,发出了中国学者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付新华  李夫光 《神州》2013,(27):189
传统的刑事法理论强调国家利益的实现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而犯罪行为的直接受害人的权利却经常被忽视或无法保障。刑事和解,作为一种的新的刑事处理方式,可以有效的保护受害人的权利,使其在精神上、心理上以及物质上得到抚慰和赔偿。如果实践中,能严谨的的适用刑事和解,周全的设计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刑事和解必然会在自然人的刑事案件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被害人的权利也会得到更有力的保障,从而,缩小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中产生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6.
土地和劳动是传统农耕社会的两大生产要素,是农奴福利的主要来源,土地和劳动的权利便成为农奴主体权利的核心和农奴福利保障的前提条件。中世纪晚期,伴随着庄园制度的瓦解,英国农奴的土地权利得到优化,劳动权利得以改善,雇工也利用黑死病和庄园制度瓦解的契机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劳动权利。农奴主体权利的发展带来农奴土地劳动收益和雇工劳动收益的普遍增长,农奴福利改进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对英国率先步入近代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主义的基础。消灭封建主义,归根到底是破坏封建土地所有制,同时破坏与它相联系的农民“份地制”(即农民不完全的、有条件的土地占有制)。由于各国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不同,同时也受阶级斗争进程的影响,因而封建主义消灭的过程分别遵循不同的道路,在英国是从消灭农民的“份地制”开始的,它的典型表现就是“圈地运动”。圈地运动经历了两个高潮,一个出现在十五世纪后叶,延续至十七世纪末,另一个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夫妻婚姻关系解除时双方共有不动产分割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折价分割不动产时双方所享有的权利进行比较阐释后发现,享有债权一方的利益无法及时、有效的实现和得到充分保障,从而提出对享有债权一方利益保护的具体举措,以期实现双方利益的均衡。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深圳市岗厦河园片区改造为例,根据合作博弈和夏普里值法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利益形成和分配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城市更新改造能够实现权利关系的合理再建,其前提是保证各方的收益与其在改造中的价值贡献比例对等。换而言之,城市更新改造过程所产生的总收益可以认为是权利主体所投入的空间资本、公共资本和改造资金等要素所创造的合作收益,应该按照各项要素在收益创造过程中的贡献情况以及权利主体对于要素的占有情况来分配改造后的收益。以此为基础,在空间结构优化完成的同时也能够实现对于利益相关者权利关系的理顺和明晰。  相似文献   

10.
英国的资本主义工业化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实现于19世纪60年代。在整个工业化时期内,英国的农业也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这个变化,一方面表现为通过圈地运动的加速进行使农村中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得以最终确立,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改良和革新。本文打算专门来探讨一下英国工业化时期内农业生产技术方面改良和革新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在他看来,没有食品安全,再现代的农业也是"土鳖"北京四季大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下文称四季大通)董事局主席任杰峰有段名言:"没有食品安全,再现代的农业也是‘土鳖’;没有农业现代化,不管城镇化、城市化,一切都是空话;没有城乡产业链,土地再集中,农民进城也没用。"在他眼里,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结合,打造一条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农村经济、保障城市供给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链。这正是四季大通在做的事。它依托生态化高新科技,在各地兴建安全食品产业园,形成一条种植、养殖、加工、贮藏、物流、销售产业链条,保障了农产品的安全供给,也推动了城镇一体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英国所以发生圈地运动,因素多多,经济的、社会的、文化传统的,不一而足。然而,我们不能离开土地本身谈土地变革,不问"土地",何以知"圈地"?而英国圈地最初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就是从地租问题开始的。进入16世纪前后,地租急遽上扬,广受社会舆论诟病,不过地租变动的前因后果以及与圈地的内在逻辑联系,未见有说服力的批评和阐释;以后亦如此。以往关注地租者并不少,学界所理解的地租演进历程,就是封建地租走向资本主义地租,而本文试图从中世纪乡村生活内部探求其潜在的否定因素,它是封建的、同时具有市场因素发展的某些条件的地租形态和时段,这就为我们理解此时的经济形态的演变提供了一个新的解释模式。英国封建制的某些契约因素支持了中世纪农民经济繁荣,后者的发展到头来却对整个封建经济形态提出挑战,这样,近代与中世纪的内在联系,地租飙升及其与圈地运动的内在联系,得到了更深入的解释。国际贸易的扩张、养羊业的发展、价格革命等都在发生作用,最终还要土地本身发生变化,土地和地租市场化才是颠覆中世纪田制的最直接的铺垫。  相似文献   

13.
英国护士官方注册运动是一场由淑女护士发起、在战争诱发下得到各方支持的、争取护理业职业地位得到官方认可的运动。1887年淑女护士发起护士官方注册运动,主张将出身作为护士官方注册的标准,引发了激烈争论。随着一战的爆发和女权运动的发展,护士官方注册运动得到了广泛支持,运动转向各方力量之间的利益之争。政府介入后,1919年议会通过《护士注册法案》,英国护士官方注册运动取得胜利。该运动的出现既源于淑女护士的职业诉求,也与英国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息息相关,同时离不开医学的发展以及公众对规范护士队伍的希冀。英国护士官方注册运动不仅是英国护理业职业化道路上的里程碑,而且是英国女性追求平等职业权利的独立意识的体现,更是现代英国社会发展的缩影。  相似文献   

14.
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主要是指自由臣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普通法和《大宪章》以及议会法令的保护,包括国王在内的任何人不得侵犯等内容。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根源于普通法和《大宪章》。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皆信奉君权神授思想,试图推行异于英国传统的专制统治。柯克秉持普通法和英国的法治传统,依据既有的议会法令对王权的膨胀进行了持续的抗争。最终,柯克起草并推动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否定了国王侵犯臣民人身权利的合法性,为保障臣民的人身权利提供了法律基础。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和《权利请愿书》成为推动英国宪政与现代法治社会形成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5.
于洪 《史学集刊》2015,(1):40-46
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主要是指自由臣民的人身权利受到普通法和《大宪章》以及议会法令的保护,包括国王在内的任何人不得侵犯等内容。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根源于普通法和《大宪章》。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在位期间皆信奉君权神授思想,试图推行异于英国传统的专制统治。柯克秉持普通法和英国的法治传统,依据既有的议会法令对王权的膨胀进行了持续的抗争。最终,柯克起草并推动议会通过了《权利请愿书》,否定了国王侵犯臣民人身权利的合法性,为保障臣民的人身权利提供了法律基础。柯克的人身权利观念和《权利请愿书》成为推动英国宪政与现代法治社会形成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6.
刘成 《史学集刊》2013,(1):104-111
皮尔政府废除《谷物法》体现了英国现代转型的时代潮流,此时《谷物法》失去了社会多数群体的支持,能否废除的关键取决于持不同立场的议员在议会内的博弈。谷物法的产生与废除都是某种特定的历史范畴,无论在废除谷物法问题上持赞成或反对立场的议员,他们代表的只是城镇或是农村的部分群体的利益,却同时伤害了农村的利益。《谷物法》不能简单地看成为一个阶级立法,赞同《谷物法》的不仅有土地贵族,也有农场主和耕地农。  相似文献   

17.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业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民国时期,东北地方政府推行清丈土地、丈放官地的政策,加速土地私有化进程,为征税提供保障。同时鼓励垦荒,设立垦荒机构、颁布垦荒法令、实行屯垦政策,对东北的土地开发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刑事法律实践中,一直偏于注重定罪量刑及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人权保护,忽视刑事涉案财物处置程序中案外人权利的保护.在刑事执行程序中,不仅案外人的诉讼参与权缺乏法律保障,案外人的权利救济渠道也相当狭隘,案外人的利益诉求往往得不到重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在刑事执行程序中补位"申请执行人"的角色,同时在刑事案...  相似文献   

19.
尹虹 《史学月刊》2003,(3):74-78
都铎时期是英国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英国虽确立了君主专制制度,但国王在政策上仍需要议会的支持,议会亦需要王权的保护。这种“互助”的关系也反映在流民立法上。当英国出现严重的流民问题时,议会颁布的一系列法令法规中充分体现了国王的意志。因此,无论是“血腥立法”还是“社会福利”立法,其根本目的都是解决社会危机,避免发生动乱,稳固统治,在这一点上议会与国土的利益是一致的,国王与议会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相似文献   

20.
如何在看似突兀的"圈地运动"与相对沉寂的庄园田制之间发现其合理的历史链条,以彰显历史内在的逻辑性,颇有意义。佃农对保有地稳定的占有,曾是中世纪的重要原则,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同时须看到它仍然局限在庄园制框架下,承载着身份和权力强制因素。随着佃农争取自由斗争和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到十五六世纪,封建保有地性质发生明显的"蜕变"。公簿持有农成为佃户的主体,超过一半的公簿农地是限期保有地,并受习惯法和普通法保护;也就是说,佃农获得了自由,同时,原封建保有地逐渐变为产权边界更为清晰、租期更为明确的商业性土地或半商业性土地。与此同时,契约租地发展迅猛,其租期和租金几近完全随行就市。总的来看,可终止的土地租期成为普遍规则,也就是说具有身份印记的世代承袭的惯例保有地不可避免地衰减,正蜕变为契约性商业土地,法律也随之更新。这一过程是漫长的,却是相当深刻的,此为解读"圈地运动"这一独特历史现象的最重要、最直接的依据,亦是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