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辽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辽朝是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与北宋并存二百余年,后亡于女真。连同西辽在内,辽朝整个历史前后三百年,大体上与宋朝相始终。在辽朝统治下的北方,社会经济文化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南、北方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局面,稳定了中国北方的版图。因此,研究辽代的历史,对于探讨我国北方的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历史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读书所见,试对辽史研究状况作一综述。囿于闻见,挂一漏万之处难免,尚希指正。  相似文献   

2.
由著名辽金史专家陈述教授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的《辽代史话》,是近年出版的历史知识读物中,比较受读者欢迎的一种。此书是陈述教授应吴晗先生生前之约,写于1966年,在耽搁了十余年以后,始得以出版。《辽代史话》的问世,实是对吴晗先生关于编写历史普及读物倡议的一种纪念。辽朝是十世纪初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政权,与宋朝相对峙,统治北部中国达二百余年。在辽朝统治下的各族人民,友好合作,共同开发建设了祖国北方地区,继唐朝之后,进一步稳定了我国北方边疆地区的版图,对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辽朝的起始标志是阿保机在公元916年建立契丹国。辽朝统治者为了发展社会生产、维护社会安定和对大量俘获的其他族人奴隶进行有效统治,创建了"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这一统治政策通过多种方式得以实行,澄清其一般条件和历史存在论意义是透视其所以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孙伟祥 《北方文物》2018,(2):110-112
辽朝作为一个由北部边疆游牧民族建立的民族政权,立国之后为选拔人才巩固统治,积极效仿中原政权引入了该制度,使得参加科举成为有辽一朝重要入仕途径,以科举制度相关问题作为切入点来还原辽朝历史可以被视为一个新的学术增长点,然而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界对于辽朝科举制度相关研究力度明显不足,专著成果稀少。20世纪以来,随着辽朝碑刻资料不断出土,辽朝科举制度研究著述逐渐丰硕,开始改变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史学界对“古史辨派”史学评论的历史,提出应从“古史辨”在中国近代史学史上的地位及历史使命、“古史辨”寓致用于求真的史学实践以及“古史辨”对历史认识特点的探讨等三个方面,来评价“古史辨”的实践与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后妃何啻数千,一部廿四史《后妃传》就占了很大篇幅。她们之中贤愚不等,良莠不齐。辽朝景宗之妻、圣宗之母萧绰,史称承天皇太后(也就是历史故事《杨家将》中的辽国萧太后),她辅佐病弱的景宗,决断军国大事14年,又监护年幼的圣宗,临朝摄政27年,对辽代的有效统治长达40余年。在她统治期间,主张改革,倾向汉化,对宋用兵,使辽朝达到鼎盛时期,完成封建化进程。是辽代一位明达治道、习知军政的女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一代巾帼英主。一、步入宫闱初露端倪承天太后,姓萧,名绰,小名…  相似文献   

7.
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研究和撰写中国古史始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重视考古材料,将实物史料与社会经济形态理论、传说记载相结合,从而致力于建立科学、可信、系统的中国"古史",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历史撰述中"古史"建构的主要特点。应对学术之需,关注时代主题,亦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家古史建构的旨趣所在。在共同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的基础上,吕振羽、范文澜、翦伯赞等人与郭沫若在古史分期等问题上有较大分歧,他们各自的古史撰述亦有特色,由此反映古史建构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东北地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从东北古史自身的发展阶段和特点出发 ,可将东北古史分为五期 ,即蒙昧至文明开端时期 ;东北各民族及地方政权分立迭起时期 ;隋唐王朝羁縻统治时期 ;辽金北方王朝统治时期 ;元明清中央王朝统治时期  相似文献   

9.
顾颉刚在“古史辨”中以进化史观作为怀疑古史的理论基础,以科学理性的认知观作为疑、信古史的基本准则,以由进化观念演变而来的历史演进法作为考察古史的思维工具,并以假设与求证的方法作为考辨古史的主要方法,这在历史认知与解释层面上鲜明地体现出现代性特征,并使得顾颉刚的史学观念、思维方法在学术理念与治学方法上大大超越了以清代汉学家及疑古学者、晚清今文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疑古辨伪之学,将中国的古史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同时,顾颉刚在运用其具有现代性的史学观念、方法时,因应其进化论的预设而过度使用“默证法”,在历史演进法的使用上囿于“一元单向”演进模式的窠臼,在假设与求证中未能严格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些都影响到“古史辨”理论与方法在古史研究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辽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多民族国家。在长达二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为祖国北方的经济建设和文化进步做出了贡献。虽然其发展水平、发达程度还不及前代的唐朝,甚至落后于同时代的五代和北宋,但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居统治地位的契丹族能够以自己的民族优势,征服了包括汉族在内的北方诸族,并在此基础上,维护了近二个世纪的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各民族历史的共同进步,实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而契丹统治者结合本国多民族结构的实际情况,在吸取唐代民族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民族统治政策,并发挥了巨大威力,这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本文正是以此为主线,就其民族统治政策的形成、具体内容以及主要特点做点探讨性的研究,以求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翻开历史的画卷,上溯千年.是雄居我国北方辽朝圣宗皇帝(983—1030)统治时期.一代明君圣宗,以他卓越的政治家才能,继承了景宗的遗志,效仿先贤的治国道理,在母亲承天皇太后的辅佐下,立志改革,狠抓廉政,使辽朝走上“中兴”之路,成为整个辽朝的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12.
正一、为了鼓励广大古史研究者致力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繁荣,同时表彰李学勤先生在中国古史与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清华大学中国出土文献研究奖励基金设立的"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举行第二届评奖,授予在中国古史研究领域,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含  相似文献   

13.
辽朝乌古敌烈地区属国、属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辽一代对边疆民族地区统辖的重点放在北部草原游牧民族地区。辽朝在乌古、敌烈地区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属国、属部,其内部的统治方式有一定的差别。然而诸属国、属部对辽朝有纳贡、助兵的义务,辽朝对其有安抚、赈济、维护这一地区安全的责任是相同的,只是程度和方式有一定的差异。为了加强对乌古、敌烈属国、属部的统治,辽朝建立了专门的统辖机构——乌古敌烈部都详稳司、乌古敌烈部都统军司,将乌古敌烈地区纳入辽朝行政区划之内,对乌古敌烈地区的属国、属部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和政治统辖。  相似文献   

14.
正本书以夏禹神话传说为研究对象,充分吸收前人成果,立足文献考辨,一方面追溯夏禹神话传说中蕴含的"史影",一方面探讨夏禹神话传说的演变发展,同时客观评价古史辨派神话研究的功过得失。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夏禹神话中的‘史影’",重在探求和考证夏禹神话传说中的"史实素地",通过考古发掘、出土材料和文献记载,梳理与夏民族、夏禹有关的历史传说:古史谱系、民族起源、平治水土、征伐战争、夏族"图腾"等。  相似文献   

15.
契丹族建立的辽朝,境内被统治民族众多,契丹贵族能把这众多的民族团聚在一起,在南与北宋对峙、东有高丽和西有西夏的情况下,维持其统治长达209年,并使各族的社会历史都程度不同地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其所推行的治国方针,特别表现在对诸族的统治政策上,有不少积极的或行之有效的东西,值得深入研讨。余草具此文,提出以下四点,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为了鼓励广大古史研究者致力学术研究,促进中国历史学的发展与繁荣,同时表彰李学勤先生在中国古史与古文字研究方面的杰出贡献,清华大学中国出土文献研究奖励基金设立的"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举行第二届评奖,授予在中国古史研究领域,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含科技史)、古文字学等方面有突出建树的在世中国籍学者。二、清华大学将聘请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约15名)组成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评奖委员会,负责评奖工作。评奖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承担与评  相似文献   

17.
辽朝是十世纪初以契丹族耶律氏贵族阿保机为首建立起来的一个多民族王朝。辽朝立国二百余年,并进行了有效的统治,究其原因,与辽的统治政策特别是其民族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试就辽统治者在处理境内民族关系方面所推行的“因俗而治”政策作一粗浅地分析,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指正。一契丹是我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属东胡族系,是鲜卑宇文部的别支。活动于潢水  相似文献   

18.
耶律隆运(941—1004年)即韩德让,是辽朝两百年间声名最著、权位最高的汉官。景宗耶律贤时期,他就受到信任并立有战功;圣宗耶律隆绪时期,他升任大丞相,被封为楚王、齐王,拥有文忠王府,死后谥“文忠”。他逐步进入统治集团的核心,位极人臣,决非偶然;而他也的确为辽朝的统治,从而为当时我国北部半壁山河的社会历史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古史辨派是一个在20世纪20年代崛起的、以顾颉刚为代表的、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派别。该派在中国古史(春秋以前的历史)研究方面,以大胆的疑辨精神,运用新的“历史演进的方法”,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假说,推翻了有着整齐序列的诸如“盘古开天”、“三皇五帝”等概念构成的旧的古  相似文献   

20.
斜拱溯源     
中国是一个土地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各民族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发展状况不同,因而古建筑形式既具有统一的风格,又表现得丰富多彩。公元十世纪中期,在中国北部辽代木构建筑的斗拱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构件——斜拱,斜拱出现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它是如何产生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又是如何发展的?本文试作一粗略的探讨。辽是中国北部的一个游牧民族——契丹族建立的国家。唐初,契丹族还处在奴隶制阶段。从辽代许多墓葬采用圆形和八角形看来,早期住居的应是简单的“穹庐”(毡包)①。公元916年契丹族建立辽朝,统治了山西、河北北部,在文化上受到唐代的深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