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4,(39):12-12
近年来,牛肉变成了一种有争议的食品。反对吃牛肉的人认为,牛要吃大量农产品,而这些农产品本来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养牛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地球暖化;牛肉的胆固醇高,对人类的健康不利。支持的人则认为,牛肉营养价值高,既然那么多人喜欢吃,就应该想方设法满足这种需要。  相似文献   

2.
相传,马赛部落沿着火山沿壁牧牛,牛脖子上的铜铃不停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于是人们就将这里称为"恩戈罗恩戈罗"。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位于非洲坦桑尼亚北部东非大裂谷的死火山口。在这里,不仅可以偶遇各种动物,还可欣赏到花开遍野的浪漫景致。  相似文献   

3.
漫话     
《南方人物周刊》2008,(19):18-18
"最近好像有一种舆论,说世界粮食价格上涨,就是因为中国人和印度人吃肉吃多了。印度人不吃牛肉,那吃牛肉的肯定是中国人。后来我想也对,中印两国人口多,要多吃点粮食多吃点肉,粮食供应确实紧张。可实际情况,难不成我们就应该是吃菜和吃米饭吗?"  相似文献   

4.
赶墟     
泰宁的墟市在金溪,去墟市当地人称赶墟。溪上有一座水南桥,平时过往车辆并不多,每到赶墟日就变成临时通道,实际上从桥头开始就算走进了墟市长廊。  相似文献   

5.
象箸效应     
闫树平 《文史月刊》2009,(11):57-57
《韩非子·喻老》中有一个关于象牙筷子的故事:商纣的王叔箕子见到纣王使用象牙筷子,感到很害怕。他认为用了象牙筷子,杯子也要换成犀玉杯;有了象牙筷子和犀玉杯,就不再吃粗食豆汤了,而要吃牛肉、象肉、豹肉甚至未出世的胎肉等精美的食物;吃牛肉象肉豹肉胎肉,就不会穿着短的粗布衣在茅屋中食饭,就得穿华衣美服,在华丽的宫殿进食。这样下去,离亡国也就不远了。到头来,果然如箕子所言,商朝最终因纣王骄奢淫逸而灭亡。  相似文献   

6.
过年     
正今年过年,我过的很快乐。除夕夜那天晚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大伯一家、小姨一家,还有我的一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年夜饭和平时的饭可不一样。平时的饭菜只有6、7道菜,而今天的年夜饭有20多道菜,比平时丰富多了,更加有了过年的味道。今天的菜有牛肉、羊肉、鸡汤。哇,有很多我喜欢吃的。首先,我就夹了一块牛肉,好吃极了!人多  相似文献   

7.
1957年我曾出差到广州。那时广州的"天光墟"又名"横墟"。粤语的"墟"就是市集,"赶集"叫"趁墟"。听人说,半夜就开始摆市,天一亮马上收市,里面卖各种各样的破烂,觉得很神秘,于是我约好两个同事一起去见识。  相似文献   

8.
妇女在传统社会经济中扮演的角色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理环境中不尽一致。岭南妇女至少从汉代就已参与墟市买卖。唐宋时期,岭南妇女趁墟贸易相当普遍,至明清时期已属常态。岭南妇女肩挑负贩于家庭与墟市之间,以家中余物换取生产生活必需品,形成了该区域独特的"贩妇"模式,这一现象与儒家倡导女性居家"女织"模式明显不同,凸显了岭南社会性别分工的独特性。妇女负贩趁墟凸显了岭南墟市的女性化倾向,也是对儒家推行"女主内"模式的反叛。但岭南妇女趁墟买卖主要是为了生计,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行商坐贾。  相似文献   

9.
深夜出租车     
看完话剧,在路口吃了碗牛肉粉。出来打车,是一辆旧富康,刚进车时有股味儿,就是载了一天客人后的那种味道。窗户开一条缝,一会儿也就闻不到了。  相似文献   

10.
《旅游》1998,(6)
漫话乌拉圭牛肉宴长虹乌拉圭全国总人口只有360万,却拥有2500万只羊和1000万头牛。也就是说,平均每个乌拉圭人拥有7只羊和3头牛,堪称世界上人均拥有牛羊最多的国家。乌拉圭人一日三餐离不开牛肉。早上,他们喝牛奶、吃肉肠,中午、晚上均吃牛肉,其中又以...  相似文献   

11.
佛山最早的市场成形于宋代,当时佛山还是一个环水的小镇.市场也就是由棚下的艇头聚集而成。手工业与运输业的发达,使得佛山旱在唐代就已经有了规范的商业,有了市井的极细化,明代始有三墟六市,清代墟市更多,界限也更分明。“市”规模较小,佛山人更偏好“墟”——分类明确.规模庞大.四乡货物云集,人声鼎沸。普君墟多卖瓜菜鲜肉,大墟专门...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因抗战的需要,广西交通得以发展,集墟日渐兴盛,广西利用墟市带动乡村邮务,在墟场设邮政服务机构,成立墟期流动巡回邮政,设立统一乡村邮务管理机构,不断改进墟市巡回邮政服务,由此推动了广西乡村经济和邮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他每天吃6顿饭,为了练出比成年人的腰还粗的胳膊,单是蛋白质这一指标,他的每日膳食计划中就包括3磅鸡肉、1磅牛肉、鱼肉和3升蛋白粉饮料  相似文献   

14.
王慧敏 《神州》2010,(10):56-60
农历九月九日,是中国传统的重阳佳节,又称“老人节”。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长幼有序。然而在现在的社会中,也不乏背道而驰之人。重阳节虽然众人皆知,家喻户晓,然而在如今的这个年代,重提重阳节的意义就大为不同。方面,重阳节是中国的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传说古时候,我们祖先兴吃人肉,人死了不象现在一样装棺材埋掉,而是全村分吃。只要哪家有人死了,传出哭声,全村人就一齐到他家分肉,一家一块。人老了,不中用了也杀吃,就象杀牲口一样。这样一代传一代,也不知传了多少代。吃人肉的风俗是哪个时候、怎样改变的呢?谁也说不清。相传,后来有个名叫叶推的小伙子在野外放牛,看见一头母牛生小牛时,痛得在地  相似文献   

16.
秋月 《福建旅游》2004,(9):35-35
有人以为吃月饼和送月饼,自古以来就与中秋节有关。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初唐时,原来农历八月只有初一是节日,而无十五这个节日。相传唐明皇曾于八月十五夜游月宫,民间因此将八月十五这一天作为中秋节。到了中唐,人们始在八月十  相似文献   

17.
项羽的传说     
人们一说起项羽,都知道他力大无穷,天下无敌。据说他不是凡人,是西海龙王的女儿生的。现在我就把这个故事说给大家听听。母亲是龙女相传西海龙王的女儿,生活在漂亮的水晶宫里,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珍肴美味,身边宫女仆人成群。倦了,她就躺在象牙床上休息;闷了,就叫宫女们唱歌跳舞;  相似文献   

18.
相传以前动物很多,不但聪明,而且会说人话。麂子原先是一种全身雪白、十分灵便、胆子很小的动物。豹子又是一种狡猾,凶残、专食其它弱小兽类的动物。有一天,麂子和豹子在路上相遇,商量换工薅地。豹子怕影响自己的生产,要麂子先帮它薅地。麂子怕豹子,就不得不答应了。每天做完活,豹子就去叼山中野兽的肉给麂子吃。豹子的地全部薅完后,豹子才去还工,帮麂子薅地。第一天薅地,快到晌午了,豹子叫麂子拿饭来吃。麂子到水沟边找来了鲜嫩的青草,请豹子吃,豹子一见就发火了,说:“你  相似文献   

19.
华英 《旅游》1997,(12)
赵匡胤与牛肉泡馍○华英五代末年,赵匡胤还未得志时,穷困潦倒,流落于长安街头。一日,他身无分文,饥肠辘辘地走在街上,他在一家馍馍铺前向掌柜讨饼吃。那铺主看他挺可怜,就拿了前几天剩下的几个馍馍给他。那馍又干又硬咬不动,实在是没法吃。这时他闻到一阵肉香,抬...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据说这个节日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后来到了西汉和魏晋时期就已经很盛行,直到唐代才得到了官方的正式认可,同时由皇帝批准的民间"三令节",其中就包含着重阳节。每逢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全国各地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比如:大家自发地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