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汉定都长安 ,是由于关中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经济基础 ;西汉定都长安之后 ,围绕都城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其他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需要 ,关中地区的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手工业和商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大幅度上升 ,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二是由于不同地区与都城间相互位置发生转化 ,各区域的经济功能产生差异 ,区域差异性特征日益明显。东汉迁都洛阳之后 ,关中地区的手工业和商业迅速衰落 ,但由于关中的政治中心一直位于西南区 ,所以西汉时期形成的这种经济格局相沿至今 ,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一由于西汉王朝的二百年经营,长安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东汉建以后,长安的中心地位动摇,洛阳在各方面的重要程度渐渐地接近乃至超越长安,遂而成以长安—洛阳为轴心的黄河中下游文化相对发达的区域,而长安与洛阳之间也成为当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然而,东汉末年至魏晋之间,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发生了一系列乱。这些战乱就像间歇性的强烈地震一样,摧决了自秦帝国以来垒筑而成的中央集权统的大厦,也将长安、洛阳两大繁荣都城夷为废墟。在废墟之上走马灯似地出现了众多割政权,形成为十六国分裂局面。连绵不断的战争和动荡不安的政局…  相似文献   

3.
杨东晨 《文博》2001,(4):62-68,80
东汉定都洛阳,长安虽降为京兆府,仍习惯称“西京”。东汉至北周,长安虽几经易帝,但它大部分时间仍为避难邑城或都城。此外,汉中、三辅、高奴、上郡还出现过不少农民政权、割据政权或夺取帝位时的临时都城。拙文试作以简要考述。  相似文献   

4.
晋源,现属太原市的一个行政辖区,是故晋阳城之所在地,素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而闻名,可谓太原市的前身。历史上的晋阳,曾是15个朝代、封国、诸侯国的都城(包括别都、陪都)或发祥地(战国赵都、秦毐国都、西汉韩国都、西汉太原国都、西汉代国都、东汉太原国都、三国魏太原国都、西晋太原国都、十六国前秦临时国都、北齐别都、唐北都或北京、后唐西京或北都、后晋国都或北京、后汉北京、北汉国都),不仅孕育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两大封建社会盛世,而且涌现出许许多多名垂古今的公侯将相和学者志士。  相似文献   

5.
<正> 自唐亡以来,长安虽已失去了国都的地位,但关中的险固形势,对于统一的王朝而言,仍有一定的魅力,明太祖就曾动过徙都关中的念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应天府(元集庆路)为都城(洪武元年八月改称南京),并以开封为北京(洪武元年八月)、临濠为中都(洪武二年九月),作为京师的陪都。南京虽地处富庶的东南地区,又有“龙蟠虎踞”的形胜,但毕竟  相似文献   

6.
柳华 《沧桑》2012,(1):22-23
都城作为一代王朝的政治中心,其地理位置的选择不仅关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且更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在中国历史上,西安尤其突出,是建都王朝最多、时间最长的著名古都。对于其长期作为都城的原因,解释的理论体系有多种。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特别以西汉定都长安为例,对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问题进行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7.
唐代都城长安,是中国封建社会最鼎盛时期的国都。唐大明宫是当时世界上建筑艺术经典之作。唐大明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建成,让辉煌灿烂的唐代文化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8.
李自智 《考古与文物》2003,(2):39-44,55
秦以咸阳为都 ,始于孝公十二年 (前 35 0年 )。自孝公十二年至秦二世而亡 (前 2 0 7年 ) ,咸阳作为秦之都城历时 1 44年。秦都咸阳从孝公的“筑冀阙”开始 1,历经其后的世代苦心经营 ,由最初的诸侯国国都而最终发展成为大一统的秦帝国的国都。较之六国都城 ,秦都咸阳所特有的跨越战国与秦代两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轨迹 ,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 ,以企就其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的特殊地位作出评价。不当之处 ,敬祗指正。一、秦都咸阳对所处自然地理环境的利用及改造较之先秦都城显得更加成熟 ,并为后代都城所效法…  相似文献   

9.
东汉南宫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认为 ,东汉洛阳的宫城由北宫及南宫组成 ,整个宫城几乎从洛阳的北城墙延伸到南城墙 ;北魏时城市布局发生重大变化 ,其宫城只包括东汉北宫 ,东汉南宫所在地已被改建为铜驼街及其两侧的中央官署。许多学者认为这是都城布局的一种历史性变迁。本文将说明 ,东汉与北魏的都城布局基本上是一样的 ,东汉的南宫实际上位于洛阳城北部 ,而且北魏也有南、北宫。所以北魏洛阳并不是一种新的都城布局  相似文献   

10.
《文物》2017,(11)
<正>东周王城作为东周王朝的国都,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由王制向帝制嬗变过程中先后沿用500余年的王国都城,不仅在选址原则和规划布局等方面影响了东周时期各诸侯国国都,而且在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关于东周王城的城郭,先前的认识是东周王城仅存在郭城[1]。随着相关考古新资料的刊发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有研究者提出东周王城不仅存在郭城,还存在宫城,是内城外郭的都  相似文献   

11.
汉长安城未央宫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汉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我国古代著名都城,也是当时与罗马齐名的世界名城之一.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的皇宫,西汉一代二百余年间全国政治中枢所在,它也是我国古代都城中规模最大的皇宫.刘邦在世时虽然是以长乐宫为皇宫,但那是作为暂时的宫城,他把未央宫才作为新的正式皇宫  相似文献   

12.
陕西发现以汉长安城为中心的西汉南北向超长建筑基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93年10月,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文物调查研究室组成调查组,对三原县嵯峨乡天井岸村的古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几组西汉大型建筑群的轴线竟与汉长安城南北轴线相合。调查结果证实,西汉时期曾经存在一条超长距离的南北向建筑基线。这条基线通过西汉都城长安中轴线延伸,向北  相似文献   

13.
历史上西安所建的陪都吴宏岐多都制是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特点。历代的王朝或政权除了正式的都城(国都)以外,出于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因素的考虑,往往还要设置数目不等的陪都,构成了完整的都城体系。作为这一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国都和陪都相应地成为...  相似文献   

14.
长安作为我国历史上富强的西汉王朝的首都有二百多年之久。不仅是一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且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会。这个长安都城,虽然经过考古调查和发掘,但是关于它的布局结构,还没有弄清楚,有待  相似文献   

15.
洛阳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地理位置优越,物产丰饶,历史悠久.仅从东周时起,先后有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后梁、后唐七个王朝在此建都,隋炀帝和唐高宗李治也一度把都城从长安迁移至此.洛阳成为"九朝名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相似文献   

16.
前、后秦“京兆郡”辨正崔向东艾涛自西汉分关中为三辅、于长安置京兆尹以来,定都于长安的王朝多在长安置京兆尹,不用郡名(隋改郡、唐改府,但仍置京兆尹职官),以示国都所在地区政治地位的崇隆(只有西魏例外)。前、后秦亦都于长安,是否置京兆尹?由于史籍语焉不详...  相似文献   

17.
两汉都城之间的布局变化表现为:宫城布局由西汉的多宫向东汉的南北两宫演变,宫城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例下降;其社稷和宗庙开始由宫城移至城南郊,但与宫城依然呈"左祖右社"的格局;灵台、明堂、辟雍等礼制建筑以及太学设置在东汉洛阳城南郊显要位置,创我国都城建设之首例;城市供水由西汉长安城的单供宫城园林用水,发展为布及整个东汉洛阳城的水资源综合利用,亦创我国都城建设之首例。  相似文献   

18.
有唐一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兴盛时期,长期的政治统一、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开放,使唐朝国力强大,经济繁荣,文化昌盛,成为亚洲乃至当时世界之强国。其国都长安更是繁荣富庶,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且呈现出国际大都会的风貌。唐朝京师长安的政治中心,即唐帝国的政治中枢,长时期又在长安的大明宫。  相似文献   

19.
隋唐都城建设与六朝都城之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隋唐都城建设与六朝都城之关系雍际春隋唐时期的长安城,在西安故都的辉煌历史上,以其规模宏大,布局严谨整齐和建筑雄伟而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是因为在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帝都长安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一统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国际性大城市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20.
唐代长安、洛阳作为都城和陪都的气候原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气候角度探讨唐代以长安为都城、以洛阳为陪都的缘由。唐代由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增大,水灾增多。洛阳因为经度地带性作用、降雨季节分配不均及洛阳河流的特殊情况。使得水灾情况比长安更严重:一是降水量大、水灾次数多,二是水势大、灾情重。尽管唐政府注意治水修堤坝,但中桥被冲毁、雨水断路乃至宫城被淹之事仍屡屡发生。长安虽然旱灾较洛阳严重,但水灾对都城的危害更直接、更严重,灭顶之灾的威胁使洛阳不宜作都城,所以建都长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