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60年10月,从我离开北大分配来贵州以后,整整二十年没有能回到母校去看看。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始终阻隔着那条通道。就像困滞他乡的游子一样,时间越长,越是深切地怀念着我的母校,怀念我昔日的师长和同窗好友。  相似文献   

2.
萧超然 《百年潮》2007,(8):64-65
1952年5月,我被从北京大学史学系三年级抽调出来,分配到学校政治课教学委员会工作。同年9月,又被派送到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研究班进修《中国革命史》。一年后回到北大燕园新址,成为一名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师,准备登上北大讲台。  相似文献   

3.
<正>今日的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曾经称为"湖北实验师范学校"。1950年至1953年,我在湖北实验师范学校读书,时至今日,仍然深深地怀念着它。现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下这篇回忆文字,以表达我对母校的感激之情。从入校之初说起1949年5月,武汉解放。次年,我在汉阳县中初中毕业,时年15岁。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如要升学,只能选择食宿免费的学校。于是,我报考了师范类的中等学校。当时,位于武昌三道街的湖北教育学院附属师范学校(简称  相似文献   

4.
北大上学记     
正1958年,我在北京第一女子中学毕业,考取了北京大学历史系,发放录取通知的前一天,我们还在参加中学组织的街道工厂劳动和街道扫旨工作,到接到通知的那一刻,才剪断系联母校的脐带,准备开始新的生活。考取了第一志愿去北大读书,当然高兴,因为北大是我熟知的学校,上小学的时候,我家住在西老胡同,每天都要经过北大理学院的大门,穿过一个窄窄的胡同——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建设中的邓子恢同志赵明1954年8月,我由东北局农村工作部互助合作组调到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二处,直到1962年10月农工部解散的8年间,有幸在邓子恢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今年是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40周年,我以怀念之...  相似文献   

6.
周祖海 《神州》2013,(8):88-88
一.案例描述2010年8月,我从杭州调回绍兴工作,被安排在离家不远的夏履镇中学。说实在话,我不是很情愿来这个学校,因为我知道这个学校很小,而且我认识的人不多。我更愿意回到我曾经的母校——湖塘中学。因为那里有我认为足可以影响我一生的曾经的班主任李老师,我希望能继续得到李老师的教诲和指导。我知道,有一个良好的人生导师,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25日报到那天,我向学校申请  相似文献   

7.
昆明首届郑和研究国际会议讨论综述马兴东首届郑和研究国际会议于1993年10月15日——18日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学术研讨会的人员,有来自全国各地和外国的学者共150人。这次盛会,由著名学者、北大教授季羡林先生致开幕词。大会共收到论文60篇。从...  相似文献   

8.
北京大学图书馆大厅,高朋满座,鲜花簇拥。与会者静静地听着一位老人充满深情的讲话:“70年前我受蔡元培校长的邀请,从海外归国到北大任教,是当时北大最年轻的教授。现在,我年纪大了,双目失明,专业课不好讲了,但可以来教英文。你们什么时候需要我,我随时就来。”这是1994年北大图书  相似文献   

9.
胡邦定 《炎黄春秋》2013,(10):38-40
我1942年进西南联大,1946年联大结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各自复员回归京津,我自然也就告别了哺育我的母校。日子过得真快,一晃间,67年过去了。这半个多世纪我们经历了多少风霜雨雪、崎岖坎坷,但对联大的记忆、眷恋和遐想,却始终萦回脑际,难以忘怀。世有"红学",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我看现在应该说又有了一门"联大学",中外专家学者发表的研究西南联大的著述越来越多,有专著,更有难以计数的单篇文章。大都就联大的优良传统、办学  相似文献   

10.
出版界的元老 爱惜人才的长者──怀念老社长王子野张惠卿出版界的前辈,著名的编辑家,评论家和翻译家王子野同志与世长辞了,曾引起我对这位尊敬的老领导的无限追思和怀念。王子野同志是人民出版社的老社长,我自1953年3月从上海华东人民出版社调来人民出版社以后...  相似文献   

11.
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内陈子涛烈士遗像下,陈列着一只牛皮公文包。这只旧皮包,不仅忠实地记录了烈士不畏艰险、不屈不挠的斗争经历和烈士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贞,而且也凝聚着人民群众对烈士的爱戴及怀念。《文萃》杂志是1945年10月9日在上海创办的一个进步刊物,社址...  相似文献   

12.
深深的怀念     
深深的怀念朱纯德1995年10月3日,中国钱币学会首届理事会理事长耿道明同志离开我们整整一年了,他对革命事业的坚定立场,刚直不阿的性格,光明磊落的胸襟,严以律己的精神,都深深的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并不断地激励着我们。他对中国钱币事业和中国金币事业的开拓...  相似文献   

13.
李多 《南京史志》2023,(35):15-16
<正>2001年,我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回到母校姜堰中学做了一名化学教师,至今从事教育已经20多年。回忆起自己的教育之路,许许多多熟悉的面孔浮现在脑海中,那些感动的细节一直停驻在心间。在姜堰中学这片教育热土上,我努力倾听每一个学生的心声,为每一个学生点亮希望,照亮未来。  相似文献   

14.
怀念父亲赵青芳赵成华赵宁华赵庆华1994年11月24日,父亲离开了我们,至今已近两年了。一想起父亲,他的音容笑貌就浮现在眼前,仿佛他仍在我们身边。(一)我们的父亲赵青芳1912年10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今南阳市)赵营村。爷爷虽有几十亩薄地,但...  相似文献   

15.
前中共广西省委常委、副省长、广西省第一届政协副主席陈再励同志离开广西已经39年了,离开人世也有21年了。对于在广西工作的中青年干部来说,他是一个不被知晓的人物,对于很多在广西工作的老年干部来说,他也许已被淡忘了。但是,对于曾经与他同命运共患难的老战友的我,却一直怀念着他,猜测着他离开广西回到湖南以后的吉凶祸福。一直到最近,我从《当代湖南人名辞典》关于“陈再励”的条目中,才发现1997年11月,是他诞生100周年的纪念,顿时想到了自己不可推御的责任,必须要写一篇关于陈再励同志的回忆文章,缅怀他对中国革命的贡献,对广西人民的热爱,  相似文献   

16.
60年前,1931年我在北大史学系读书,李济(1896—1979)先生是我的老师,1934年以后,我在史语所考古组工作,李济先生是我的领导。今天纪念李先生诞辰95周年,不禁引起了我深切的怀念!1928年中央研究院成立,在广州设置了历史语言研究所,1929年史语所由广州迁北平,在北海办公,所本部设在静心斋,考古组设在蚕坛。史语所所长傅斯年(1892—1950)  相似文献   

17.
燕园四年     
1954年夏,我在芜湖专区工农干部化补习学校当化教员,因为长江发大水,江堤溃决,灾情严重,我在参加高考后被抽调至无为县汤沟区帮助抗洪救灾。不多天,学校派专人送来了北京大学寄给我的录取通知书,接过来一看,“啊,我被北大中系录取了!”我不禁失声地叫了出来。经领导批准,我立即乘船回到芜湖。8月28日,我携带行李乘船先到南京下关,然后搭乘北上的火车,于8月30日夜到达北京火车站,早有北大派来的汽车把我们这些新生接到燕园。  相似文献   

18.
身为北大硕士毕业生,李英强拥有生活质量比现在好上十倍的可能性。但是,这个出身于湖北农村的寒门学子,选择了回到乡村,拯救他眼中已近沦陷的家乡精神世界,因为“我不能逃离.也无处可逃。我是农村考出来的,我必须回到农村去”。  相似文献   

19.
阎明复 《炎黄春秋》2005,(11):16-17
今年是胡耀邦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他离开我们有16年了,但是他那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面前,我一直在深深地怀念着他。  相似文献   

20.
一周人物     
《南方人物周刊》2013,(34):13-13,15
10月1日,在中国石油大学60周年校庆之际,周永康校友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活动,与物探1961级同学相聚,之后还参观了“永远的铁人——王进喜事迹展览”,并鼓励自习的学生们努力学习。周永康说,“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无论身处什么岗位,母校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