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关外中、下层应为同一时期的地层堆积.南关外遗址最具特征的鬲式鼎、素面斝、素面爵等陶器来源于湖北盘龙城遗址.考古资料表明,二里冈文化时期盘龙城与郑州商城的关系密切,两地遗物互有发现.郑州南关外发现的带有浓厚湖北盘龙城因素的遗存,是外来文化融入郑州地区商文化的一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黄伊 《江汉考古》2015,(2):116-120
<正>盘龙城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二十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也是"十一五"期间就被列入国家大遗址项目库的100处重要遗址之一。在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如何保护规划利用一直是盘龙城遗址新时期以来的重大课题。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便形成了《盘龙城遗址风景区开发规划》。2006年,在国家《"十一五"期间大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思想指导下,又编制了《盘龙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进入"十  相似文献   

3.
正盘龙城遗址的小嘴是一处南北向的低丘岗地,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50~150米,地势中间高、两侧低缓。小嘴就在盘龙城遗址的西侧,距离西城墙不足百米,但在21世纪之前这里几乎没有过考古工作,可以说小嘴在一二十年之前一直是盘龙城考古的真空地带。但就在2008年元旦,养殖场里的鸭子在小嘴用嘴巴啄出了一件商代青铜器,考古队员清理之后发现了一座商代墓葬和一座宋代墓葬,便自此有了鸭子"考古"的说法。经历过鸭子"考古"之后,盘龙城考古工作队在小  相似文献   

4.
正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于2019年元月正式开馆,基本陈列"江汉泱泱商邑煌煌——盘龙城遗址陈列"于2020年5月18日被评为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其中,遗址博物馆隐匿于公园之中,又与遗址本体相呼应,成为本次获奖的亮点之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新馆的建设并非一帆风顺,二十余年间,几经周折,从1993年开始提出商城博物馆的规划思路,一直到2019年博物馆才正式运行开放。  相似文献   

5.
孙卓 《南方文物》2012,(2):6-11
前言盘龙城是商时期考古最为重要的发现之一,自上世纪70年代材料公布之后,学界就不断对其展开研究。在西方,尤其是艺术史领域对盘龙城出土青铜器进行了较多的讨论,其中贝格立(Robert W.Bagley)1977年发表的《盘龙城:一座位于湖北的商  相似文献   

6.
盘龙城遗址群出土商代遗存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刚 《考古与文物》2008,1(1):35-46
盘龙城遗址群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聂口镇叶店村境内.1954年发现,60年代初开始发掘,之后断断续续做了大量工作.2001年出版的<盘龙城--一九六三年--一九九四年考古发掘报告>①(下文简称<盘>)对其发现和发掘作了全面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2014年12月5日至7日,由武汉市人民政府、湖北省文物局和武汉大学共同主办的"盘龙城与长江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黄陂盘龙城经济开发区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的90余位国内外代表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共收到与会学者提交的学术论文49篇,议题广泛。会议期间,学者们就盘龙城遗址的发现与研究、盘龙城与中原等不同地区文化关联、其他地区夏商考古研究、以及器物制作工艺等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现将本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盘龙城遗址发现 51周年。在经过多年的发掘勘探所得的资料基础上,人们对盘龙城遗址的认知和研究也逐步地走向深入。2001年湖北省考古研究所主编出版了《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这是1963年到1994 年这段时期在盘龙城所做田野发掘工作的收获成果。这些成果,具体地说明了盘龙城遗址对武汉城市发展历史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多强调盘龙城遗址与商王朝之间的隶属关系,忽略了盘龙城自身的特点。本文采用新的微量元素分组方法来对盘龙城和郑州出土的青铜器进行分析,并从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以及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几个方面着手对盘龙城和郑州商城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盘龙城与郑州商城在以上诸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盘龙城遗址一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特征与郑州商城青铜器相同,另一部分青铜器的微量元素特征则不见于郑州商城。此外盘龙城一些青铜器的器形、纹饰、铸造工艺均表现出自身特点。由此推测盘龙城出土的一部分铜器可能来源于自身独立的青铜器生产体系。此外盘龙城出土的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在类型和使用上也与郑州商城存在差别。盘龙城遗址虽主体因素属商文化,但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正从2013年起,盘龙城遗址的田野考古工作从服务于大遗址的保护与展示出发,探究盘龙城聚落布局和地理环境变迁。以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四家单位为主体,组成盘龙城考古工作队,并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等多家单位,在盘龙城遗址范围内水域开展大规模的水下考古勘探测绘工作,意图通过探索新的考古领域,复原盘龙城遗  相似文献   

11.
《收藏家》2017,(1)
<正>距今3500年的武汉商代盘龙城遗址,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现的,现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青铜时代早期城址,是长江、黄河同属华夏文明发祥地的重要见证,被专家论证为"华夏文化南方之源,九省通衢武汉之根",入选武汉市"十大城市文化名片",20世纪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1988年,盘龙城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  相似文献   

12.
正盘龙城遗址杨家湾13号墓,是一座和李家嘴2号墓规格相当的商代前期大型贵族墓葬。这座墓从最初发现到最后完成考古发掘,前后历时40年,这期间经历了一次村民"清理"与两次考古发掘。它的发现、发掘经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工作从不太规范走向比较规范的曲折历程。偶然发现这个故事要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盘龙城遗址位于府河之畔,沿线村庄和农田,在洪水到来时常常被淹。更为可怕的是,洪水泛滥导致了当地血吸虫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3.
正2013年下半年,盘龙城遗址内村民整体搬迁工作结束,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对遗址范围内所有地面临时建筑和养殖场进行了彻底清理。笔者在巡查盘龙城城垣西仅一水之隔的小嘴遗址时,在小嘴岗地东坡中段的湖边,发现一近圆形红烧土圈遗迹和几个小型近圆形黑灰遗迹,这些遗迹的特征与盘龙城遗址其他地方发现的遗迹现象有所不同,同时采集到一些小型石范残件和石器、陶器残片等。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一)采集的主要遗物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博物馆筹建处与黄陂区文物管理所联合,对盘龙城遗址周边及黄陂区内的部分区域进行文物调查。盘龙城遗址西北部约1.5公里的磨元城遗址,是这次调查工作的重点。现将磨元城遗址调查情况简报如下。一地理位置磨元城位于江汉平原与丘陵交界的府河  相似文献   

15.
唐斑 《江汉考古》2002,(1):87-87
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撰的《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已由文物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定价:400元。盘龙城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商代在长江中游地区的一处最重要的城址。国务院于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从1963年至1994年间,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了多次不同规模的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重大收获,《盘龙城》报告即为这一成果的体现。《盘龙城》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为文字部分;下册为图版部分。报告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了其地理环境、发掘经过,以及文化分期与各期遗存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盘龙城之名的由来,民间祖传有三说,一说盘龙城靠近盘龙湖,因盘龙湖而得名。二说因盘龙城四周为江,河水系所盘旋而得名。三说曾有地方志和解放前的旧地图称盘龙城为“盘土城”,其意是因“城是土筑,其形为方盘”。我们可以从民间传说中且有字可依的资料来证明这一名称的来历:  相似文献   

17.
新书简介     
由李桃元等编撰的《盘龙城青铜文化》一书,由湖北美术出版社于2002年10月正式出版发行,16开本,订价:190.00元。这是继大型考古发掘报告《盘龙城》出版之后,关于盘龙城研究的又一部专门著作。全书200余页,全彩色图版,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介绍了盘龙城的发现与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盘龙城遗址出土陶器的组合、纹饰、陶质、形制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盘龙城遗址陶器在类别上逐步趋于稳定和单一,而在纹饰和形制上则展现出了日趋的多变和复杂。一方面陶器的文化面貌显现出了中原文化在该区域的持续影响,另一方面则在不断"中原化"的过程中,盘龙城遗址地方性的文化因素也在不断酝酿,并由此为殷墟阶段中原文化的北撤与南方地方性文化的兴起埋下伏笔。  相似文献   

19.
正盘龙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是长江流域已知布局最清楚、遗迹最丰富的一处商代前期城址,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是长江青铜文明之源,武汉城市之根,黄河和长江文明共同构成华夏文明的重要历史见证。1954年发现,1956年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评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2017年公布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盘龙城遗址本体保护展示工程,是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核心部分。  相似文献   

20.
2011年6月10日,是黄陂南乡刘望喜老人之子杨德元备感欣慰的日子。这一天,杨楼子塆榨坊榨油技艺,继2006年被认定为武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又被湖北省政府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商代盘龙城被称为"武汉之根",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杨楼子老榨坊邻盘龙城遗址北端,明嘉靖年间开始榨油,以挑油转乡、以籽换油循环运行,存续了400多年,被称之农业文明的"活化石"。老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