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牙占领澳门是一个复杂渐进的历史过程 ,自 16世纪中叶起 ,前后长达 350多年。 1887年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使葡萄牙获得了“永居管理澳门”的地位 ,使中国丧失了对澳门的管辖权 ;但条约规定 ,未经中国允许 ,葡萄牙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因此 ,称澳门“割让”给葡萄牙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国历届政府从来不承认有关澳门问题的不平等条约。从北洋政府到国民党政府都没有承认葡萄牙对澳门拥有永久主权。中华民国对澳门地位的基本立场是:澳门是中国领土,必须收回;1887年清廷与葡萄牙签署的《中葡北京条约》(即《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是不平等条约,中华民国不承认其效力。1923年正月10日公布的《中国国民党宣言》中,国民党便已指责清廷订立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其后,《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1924年),孙中山先生的《北上宣言》(1925年),均重申了废除不平等条约的主张。而中国与葡萄牙政府由于对澳门主权归…  相似文献   

3.
租界的由来     
嘉靖32年(1553年),葡萄牙“商人”借澳门“首举之事,在《澳门经略》中有过确实的记载:“32年,蕃舶托言,舟触风涛;愿借濠镜地暴诸水渍贡物,海道副使汪柏许之。初仅茭舍。商人奸利者,渐运瓴甓,(?)桷为层,佛郎机(即葡萄牙)遂得混入,高栋飞甍,栉比相望,久之遂专为所据。蕃人之入居澳,自汪柏始。”葡萄牙殖民强盗就是看准了当时海道副使汪柏的昏聩贪财,贿赂公行后,得他许可,入澳门住下。一住几年,赖着不走了。1557年,葡萄牙强盗竟然厚颜无耻地把中国的澳门看作他们的殖民地,筑城墙,造房屋,自己设置官员,自行管理。腐败透顶的贪官污吏们却不闻不  相似文献   

4.
澳门主权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在中国鸦片战争失利以后。1862年条约是葡人居澳以来中葡两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由于葡萄牙代表在议约中采取了欺诈手段,清政府未予批准。自1864年换约失败至1887年条约谈判之前的20余年时间里,葡萄牙为了以订立条约的形式达到“合法”占据澳门的目的,曾经串通列强及其驻京公使,多次与清政府进行交涉。  相似文献   

5.
法国汉学家伯希和于 1 93 5年提出“Macao说” ,要点有三 :(一 )澳门的外文称谓Macao借用于缅甸白古境内的Macao;(二 )澳门于 1 557年之前是一荒地 ;(三 )澳门的产生发展 ,纯粹为葡萄牙人的建设。此说在海外学者尤其在葡萄牙学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学者曾先后批评伯希和的“Macao说”。其说的第二、三点已在大量的史实面前被驳倒 ,但第一点碍于当时的史料不足和研究未够深入。本文搜集了大量的异源史料 ,亦采纳时人的最新研究成果 ,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 ,论证了伯希和“中国Macao借用于缅甸”之说不可信 ,并指出澳门之Macao称谓应源于古老的阿妈信仰  相似文献   

6.
法国伯希和的名作UnOuvrageSurLesPremiersTempsdeMacao,其正确的汉译应为《一部论及Macao(马交)起源的著作》。冯承钧遗稿摘译了其部分,把“Macao(马交)”误译为“澳门”,将题目误译为《澳门之起源》,由此导致了其内文也有一系列误译。戴裔煊受此影响,曾对伯希和“Macao说”有误解。今人沿用此说,遂至一误再误。但事实与此相反,伯希和对澳门史的研究,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7.
《关于葡萄牙人居留澳门的备忘录》──葡萄牙寻找澳门主权论据的过程吴志良(一)斯当东(SirGeorgeStaunton)在谈到英国派遣使节团的缘起时写道:“两个世纪以前,最初来到中国的是葡萄牙人。在葡萄牙全盛时代以及以后的年代,葡萄牙人经常来到中国沿...  相似文献   

8.
《郑和研究》1999年第3期载《孙中山与澳门的不解之缘》称:“1893年7月18日,在葡萄牙籍好友飞南第的帮助下,孙中山在澳门创办了《镜海丛报》。《镜海丛报》中分中、葡两种。中版第一页每期都有一篇针砭时事的章(相当于现在的社论),这些章基本上都出于孙中山手笔。”这一说法很成问题,事关澳门历史和伟人史绩,很有必要考证。  相似文献   

9.
张廷茂的新著《明清时期澳门海上贸易史》(以下简称《海上贸易史》)属于澳亚博士文库的一种,已经由澳亚周刊出版有限公司于2004年出版。该书对明清以来澳门的海上贸易之一般、商路之路线、海上贸易对应澳门社会之变迁均以独到之视角,作了精辟的论述。海上贸易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15世纪以后,葡萄牙殖民者把触角伸向了中国,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一世遣使臣托梅·皮雷斯(TomePires)抵达广州以后,欧洲、美洲与中国的直接贸易从无到有,1557年以后澳门则成为其桥头堡。从此濠江商潮涌动,以后的几个世纪里,澳门在中…  相似文献   

10.
刘月莲教授的《澳门历史语言文化论稿》是一部论述澳门史、澳门当地语言、文学及文化的论文集,由澳门文化研究会于2003年10月出版。作者从历史学、人类学和语言学的角度,阐述了16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的葡萄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在澳门互相撞击、渗透及融合的“共生”现象,并在历  相似文献   

11.
澳门历来属于中国,自16世纪中期一直被葡萄牙占领。澳门货币几经变化,可分三个阶段。一、“一地多币”混杂阶段:1553年(明嘉靖三十二)葡萄牙殖民者霸占澳门。1905年葡方想在澳门统一行用葡币,但被中国居民抵制。当地百姓仍主要使用中国银锭、银元、制钱和铜元;另有包括葡币在内的多国金银币;澳门钱庄、银号也印发了本票式银票等。澳门经历了较长的“一地多币”时期,并逐步形成了各国货币自由出入、自由兑换、没有外汇管制的格局。二、以带有葡萄牙国徽的澳门元为主的货币阶段:1902年葡萄牙大西洋银行在澳门设分行,…  相似文献   

12.
法朵之歌 我最初知道葡萄牙法朵,是多年前观看维姆·文德斯的电影《里斯本物语》.Madredeus(圣母合唱团)因在影片中精彩演唱了法朵,而在葡萄牙家喻户晓.影片中有这样一幕:歌手们面对里斯本的母亲河“特茹河”,演唱了一首关于海洋的法朵.曲毕,女歌手问男主角:“喜欢吗?”男主角反问:“你说哪个,这条河还是你们的歌?”女歌手答:“两者都是,因为它们已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3.
澳门史葡文史料举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澳门史的研究 ,葡文资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 2 0世纪 30年代 ,张天泽博士就在他的研究中寻求中葡资料的综合。然而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 ,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决。事实上 ,自 2 0世纪以来 ,葡萄牙和澳门陆续整理出版了一批有关中葡关系史和澳门历史的档案和文献资料。 1994年 ,澳门文化研究会发起在澳门召开“首届澳门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专门讨论澳门历史文化领域的资源调查、信息交流和客观评价。会上 ,葡萄牙学者提交了 2篇论文 ,分别就葡萄牙和澳门各档案馆及图书馆所藏有关澳门历史的文献资料作了介绍1 。由…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 ,澳门“回归”了 ,澳门历史的研究可以划上句号了。此语不符合事实 ,因而是不科学的。就我所知 ,澳门“回归”将近两年来 ,研究澳门历史问题仍不断深入和扩展 ,研究澳门历史的学者不乏其人 ,发表的论著仍然屡见不鲜。 2 0 0 1年 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万明的新著《中葡早期关系史》 ,就是深入研究澳门历史的一部力作。全书分 1 0章 2 0节 ,共 2 2 7万字。在本书中 ,著者对葡萄牙人进入澳门的时间、是否与中国官员有书面协议、明清政府对澳门的政策及管理、葡萄牙是否对澳门拥有主权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并提出自己的见…  相似文献   

15.
冼星海与澳门和母亲及《顶硬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之际,不能不令我联想起一些中国近代名人与澳门的历史情结。如民族英雄林则徐,他曾于1838—1839年,两次为禁烟大事巡察澳门的历史盛况和文化遗迹;又如伟大革命家孙中山,他曾于辛亥革命前的1893年在澳门与土生葡人费尔南德斯一起创办《镜海丛报》,并以“编辑”、“主笔”、“孙逸仙医生”等匿名,发表时论、抨击时局、答问读者,直至成立同盟会澳门支部、酝酿组织反清讨袁、发起辛亥革命的历史情景;当然,更不能不令我联想起著名音乐家冼星海,他的童年曾与澳门和母亲与他共编词曲的澳门民谣《顶硬上》…  相似文献   

16.
<正>澳门,是镶嵌在我国南海的一颗明珠,自古以来澳门、南海就是中国的领土、领海。由于澳门在中外交通贸易中的特殊地位及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曾是西方人到达中国的第一站,后来又逐步发展成为了中外贸易、中西文化的交流枢纽。罕见的不完整条约暗藏“玄机”在明代,葡萄牙国就开始觊觎我国澳门这块宝地了。1553年,葡萄牙商人借口遭遇风浪,贡物被水渍,请求借澳门晾晒,  相似文献   

17.
楚王考     
楚王领钟,原为罗振玉贞松堂所藏。钟铭十八字:“隹(惟)王正月初吉丁亥,楚王领自乍(作)铃钟,其聿其言……”(铭文见罗振玉《三代吉文全文存》1.9.2)。铭文不全,可见此钟为一组编钟之一。关于“楚王领”为楚何王,主要有五说:1,罗振玉先生主“楚成王”说。他认为“楚王名作领,殆頵之坏字,“頵为楚成王名”。2,郭沫若先生主“楚悼王”说。他说“余意当即楚悼王。悼王名,《史记·六国年表》及《通鉴》均作类,而《楚世家》作疑。疑当即领若颔之字误。《世家》文盖本作颂若颔,因录《年表》者已误为类,读者疑之,遂于字旁注一疑字,其后录书  相似文献   

18.
傅斯年的史学思想和史学著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部未完成的中国古代史专著《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 ,是傅斯年先生生前未能完成的一部讲中国古代史的专著。据他自己说 ,到民国二十年 (1931年 )夏 ,“写成的将三分之二矣”。他在《夷夏东西说》的前言里说 :“这一篇文是我在‘九·一八’以前所作《民族与古代中国史》一书中的三章。这一书已成之稿 ,大致写在‘九·一八’前两年至半年间。这三章是 (民国 )二十年 (1931年 )春天写的 ,因时局影响 ,研究所迁徙两次 ,我的工作全不能照预定呈规 ,所以这一书始终不曾整理完。”在《周东封与殷遗民》的“前言”里 ,他又称此书的书名为《古代中…  相似文献   

19.
关于葡萄牙殖民者窃占澳门得逞的原因,一些学者已作过探讨,并形成了几种成说。这些成说当然都有其合理成份,但也存在不足,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释明廷容忍葡人窃占澳门的真实原因。笔者认为,明廷允许葡人租借澳门固然受外部因素的影响,但主要还是内部因素起决定作用。是明朝中后期,明廷对葡萄牙殖民者侵略本性认识不足,而视北方民族为主要威胁,实行以防北方民族为主这一民族政策的结果,将明廷允租澳门的做法称为“明智”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相似文献   

20.
在对中国古代画家的学习与研究中,我对郑板桥尤感兴趣,已出版和即将出版的有《郑板桥书画艺术》、《郑板桥书法集》、《郑板桥年谱》等.随着学习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对郑板桥及其艺术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就一些不成熟的意见,求教于诸位专家学者.一、关于“去官”说郑板桥是在乾隆十七年60岁去官,第二年春离开山东潍县南归扬州的.关于“去官”的说法,记载不一:一说:“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清史列传·郑燮传》、《清代学者像传》)一说:“因邑中有罚某人金事,控发,遂以贪婪(?)职.”(《小豆棚》卷十六)一说:“以病归.”(《国朝画征续录》卷下、《榆园杂录》卷一)一说:“乞休归.”(重修《兴化县志》卷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