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年鉴编辑不同于其它编辑,光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编辑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编出高质量的年鉴刊物来和真正把年鉴推向市场,有广泛的读者群体,就需要年鉴编辑有广泛的社交能力。可以说,年鉴编辑社交能力的好坏,决定着他所编出的年鉴质量、经济效益,也影响着年鉴编辑部综合实力和声誉的高低。 年鉴编辑不同于出版社、报刊杂志社的编辑,主要是编出好书稿就行。而要从条目的设置、框架的确定,来构造蓝图。编辑内容的对象是各个部门和行业,读者也是各部门、各行业。在目前中国年鉴还未摆脱“官书”、“政书”体系…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中国现代银行体系逐渐成熟、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图书市场对专业银行年鉴需求不断扩大,民国时期中国银行利用自身在资料积累、查找和调研等方面的便利以及自身的专业水平,面向银行家、学者等读者群体推出了4卷《全国银行年鉴》。这些年鉴在内容上别具一格,在营销方面走市场化道路,无论是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以史为鉴,借鉴民国《全国银行年鉴》的编辑出版经验,对于提高当前我国行业年鉴和部门年鉴的质量,增强行业年鉴和部门年鉴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年鉴照片是年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文字资料相结合。使读者直观地了解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真实情况,起到见证历史、体现特色、美化版面、充实内容、存史镜鉴等作用,增强了年鉴的可读性,激发人们阅读年鉴的兴趣。它相当于年鉴华丽的外衣,体现年鉴的品味.代表编者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较之年鉴文字而言,年鉴彩页有其独特的客观、真实、鲜明、生动的视觉形象,与年鉴文字记载相互补充、相互印证,达到图文并茂、交相辉映的效果。人们通常习惯“看报看题、看书看皮”。读年鉴也总是先翻彩页再看文字。年鉴彩页内容丰富,制作精美,就能吸引读者;反之读者就会兴味索然。年鉴彩页实际上是年鉴的招牌、窗口,也是一部年鉴的“导读”。  相似文献   

5.
年鉴(门户)网站,是通向年鉴类综合性互联网信息资源并提供有关信息服务的应用系统。年鉴网站是年鉴编辑部门对外交流的窗口,是沟通作者、编辑、读者的桥梁。建立年鉴网站,可提高年鉴的使用效率,增加年鉴的服务类型,降低通信费用,廉价高效地宣传年鉴,方便地获得信息反馈。笔者结合“广东卫生年鉴”网站(http://www.gdwsnj.on/)的建设,就年鉴网站中门户资讯、全文数据库、网上办公系统的版块设置提出一些实践经验和设想,并就网站的维护及一些注意事项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展望。  相似文献   

6.
多年以来,作为文化产品的年鉴还没有被大多数读者所接受.无形中有被边缘化的趋向。年鉴面对的问题是什么?在我看来,主要问题一是年鉴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年鉴无法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创新。有位资深专家曾经说过,创新实质上是变革、改革,是优化结构、优化机制、优化人员,提高质量,是自我加压、自我完善、自我提高,是推陈出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年鉴的综合性条目,也就是位于分目或单项性条目之首,综合记述一个地区、部门、行业发展全貌,或综合报道社会生活中某个方面重要情况的条目,通常被写作“综述”或“概况”。它承担着向读者展现全貌、反映特点、揭示规律、阐明得失、总揽全局的提纲挈领作用。它是读者了解各行各业全面情况的窗口,在年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年鉴被称为"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的知识密集、信息密集的案头资料库,具有资政、鉴戒、窗口、教化、存史等作用。但是,这一切实现的前提是年鉴有读者,能够和读者实现连接,从而实现其价值。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以供给为导向的年鉴模式,转向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年鉴模式,实现年鉴的价值创造。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关键性要素:数字化是年鉴的发展趋势,这里不仅仅包括年鉴的数字出版还有年鉴的数据平台建立。首先,年鉴的数字  相似文献   

9.
为了能够给年鉴下一个科学准确的定义,首先要明确年鉴的分类和年鉴的本质特征。综合年鉴收录资料的范围是"特定区域"。不能因为年鉴没有连续出版就不把它们界定为年鉴,而是要看它们是否按照年度性的要求收录资料,是否按照年鉴的体例要求编纂出版。年鉴主要是通过提供具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大量准确翔实权威的信息资料,为决策者提供参考,为读者提供服务的。将年鉴定义表述为系统记述特定区域或专业(行业、部门)各方面情况的年度资料性文献,不仅符合定义的一般原则,而且也接近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对地方综合年鉴定义的表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1941年出版的《广东年鉴》,是民国时期广东编纂出版的唯一一部《广东年鉴》。全书480万字,保存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料,有很高的文献价值。1991年,为方便各方面读者和满足各地各部门编修地方志的需要,由广东省地方志办公室、广东省文史研究馆、汕头市地方志办公室三家合作,重新誊印出版,内部发行。有关抗战时期的著述对于这部年鉴的编修记载似极少,如《民国广东大事记》竟无一字提及此年鉴编纂出版之事,对此书研究者更少。故本文略作述介,从《广东年鉴》一窥抗战时期广东的文化,并望对现代修志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1.
年鉴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朱晓京在《中国地方志》2004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从信息播学的角度分析年鉴的定位、读者群和发展方向。认为目前的合性年鉴基本可定位为官书,读者群稳定为党政干部、管理人。从理论上看,这一读者群与普通百姓的信息需求是不一致,因而年鉴要做到官民合一,实际是不可行的。年鉴要扩大读群,需要适应现代社会分工精细的趋势,分类细化目标市场,定年鉴的读者定位,针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分类编纂不同内、不同版本、不同种类的年鉴,以适应读者的不同需求。编纂实生活类年鉴,使之“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百姓的生活之友。面向…  相似文献   

12.
年鉴条目标题是条目的眼睛,是读者了解年鉴条目基本内容的窗口。然而,成功的数字条目标题具有"画龙点睛"之功效,能够将读者吸引到年鉴条目内容中来,反之,乏味的条目标题则可将读者拒之于千里之外,可见数字条目标题直接关系到年鉴的内在质量。  相似文献   

13.
杨帆 《福建史志》2005,(3):25-26
近年来,年鉴质量有所提高,一些综合性、专业性年鉴受到读者的欢迎。但是,从年鉴质量检查发现.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的竞争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不容乐观。而提高年鉴质量的当务之急就是要强化年鉴编辑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方志》2011,(12):58-58
沈国睛在《江苏地方志》2011年第4期撰文指出,多年来,作为文化产品的年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年鉴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年鉴无法满足大多数读者的阅读需要。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创新。年鉴的创新一直是年鉴工作者长期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综合年鉴大事记是年鉴的基本内容之一。它是年鉴的一条经线,纵贯全书,与其他分门别类横向排列的篇目纵横交错,构成整个年鉴的一个系统的信息网络,置于年鉴之首,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既能简明扼要、又能便利快捷地了解全书的内容与脉络。因此,大事记在整个年鉴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年鉴从创始至今已有400多年了。年鉴之所以历久不衰,是因为它能为指导人们当前的工作提供可靠的有借鉴作用的大量信息。年鉴的编纂部门决定了其信息的权威性、可靠性。综合年鉴一般由官方机构出版,专业年鉴一般也由该专业最权威的部门编撰。年鉴的性质决定了其信息的时效性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年鉴应该如何定位,年鉴界曾有多种看法。其一是"向大众开放政府信息"说。将年鉴的读者定位为政府领导下的"群众",认为年鉴应该"向大众提供面广量大的政府信息",用政府信息"正确导向群众,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明明白白搞建设,干事业"。其二是"官书应该转轨变型"说。认为年鉴应该由目前的"综合年鉴"向"作为读者的年鉴转变",由"资治"转向"教化",由"政府公报"转向"市场信息产品",简言之,由"官书"转为"商书"。其三是"官书、民书合一"说。  相似文献   

18.
年鉴组稿工作是提高市级综合年鉴时效和质量的基础。做好年鉴组稿工作,事先要明确年鉴框架内容,以部门供稿为主要渠道,选择最佳时机,采取足够力度和督促举措,及时有针对性地靶向培训和指导,保证部门组稿高质量按时完成。同时采取多元组稿方式补充“官方供稿”渠道无法收集到的信息、材料,有效地提高年鉴信息的全面性。参与者要有责任感和足够信心与耐心,良好的沟通、合作素质;责任编辑还要有过硬的业务指导能力和充分的准备并积极主动作为。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年鉴使用图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随着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 ,读者对于版面美化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高。多数人在翻阅年鉴时 ,开卷即看图片 ,图片是读者对年鉴的第一直感。具有较高资料价值和存史价值的图片可以比文字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貌。今天 ,全世界的年鉴都以图文并茂取胜 ,而且有越来越多地使用图片的趋势 ,因此 ,对现代年鉴来说 ,图片与文字构成了两种基本传播形式 ,它们只能相互补充而不能相互代替。年鉴图片通常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在卷首 ,是一组彩色图片专辑 ,它是…  相似文献   

20.
《高邮年鉴》从2002年版开始增设《趣闻逸事》篇目,三年来共收入条目102条。现在,《趣闻逸事》已成为《高邮年鉴》的一个常设篇目。此举引起了同仁和读者的好评,同仁称其是“年鉴的一大特色篇目“,一些读者则夸赞其为“最喜爱看的篇目“。在年鉴中设立《趣闻逸事》篇目是有一定缘由的。一是年鉴编纂实践的需要。《高邮年鉴》1987年创刊,在17年的编纂实践中,按照常规设定篇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